“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意思
展开全部
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这句话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讲的是周顗一直维护王导,但是王导不知,反而一直怨恨他,后来王敦想要杀周顗,询问王导意见,王导沉默,于是王敦杀了周顗。后来王导才知道周顗一直维护并救了他。
扩展资料
周顗(yǐ)(269年—322年),字伯仁。汝南安成(今河南省汝南县)人。两晋时期名士、大臣,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
周顗少年时便有重名,弱冠时袭封武城侯,曾在东海王司马越之子、镇军将军司马毗属下为长史。琅玡王司马睿出镇建业,征辟周顗为军谘祭酒。后出任宁远将军、荆州刺史、护南蛮校尉,官至尚书左仆射。周顗以雅望而获盛名,但他常酒醉失态,又不理俗务,有“三日仆射”之称。
王敦之乱时,周顗被大将军王敦杀害,终年五十四岁。后追赠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