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评述我国产业结构的历史特点

 我来答
粘致0gh
2022-11-03 · TA获得超过950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4万
展开全部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呈现出 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轨道。

从总体上判断, 我国已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 产业结构已基本上改变了一个时期以来严重失调的状况,并初步完成 了合理化的任务,进入产业结构升级和高级化的阶段。

1949年以前的中国经济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经济并依靠传统的生产 方式进行,近代工业几乎没有得到发展。

1949年至1952年,我国用了 三年时间进行了恢复性建设,到1952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到解放前 的最高水平。

1953年开始的工业化是在人均收入水平极低、工业生产 能力很弱的基础上艰难起步的。

1953年至1980年,我国在产业结构方 面发生了两次大的超前转换和一次大的被动调整。

第一次大的产业结 构超前转换是“大跃进”时期,由于重工业超前发展,使国民经济重 大比例关系出现严重失衡,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由1957年的43.3:31. 2:25.5变为1960年的21.8:26.1:52.1。

在经过5年的被动调整, 初步扭转了产业结构的失衡状况后,十年文革片面强调为备战服务, 使产业结构重又步入“重型化”的轨道。

1976—1978年,在经济发展 上又出现了“急于求成”,通过大规模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发起了对 工业化的新一轮强攻。

这第二次产业结构的超前转换进一步加剧了各 产业间、轻重工业间、重工业内部的结构性的矛盾和比例关系失调, 造成生产与消费的尖锐对立,社会经济关系全面紧张。

在整个80年代, 在需求总量迅速增长和需求结构快速变动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长出 现了新的格局。

工业以重工业的主导向优先发展轻工业转化,第三产 业出现了历史上最快的增长时期。

1951年至1990年期间,三次产业劳 动力结构的变动更为显著,变动幅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幅度, 以此评价,产业结构的演进趋于合理。

1991年至1997年间,国民经济 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变动较大,从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体的结构 变化看,第二产业增长最快,比重增加较大;第一产业也保持了较快 的增长,但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增长较快,比重也有所增加。

按 当年价格计算的三次产业的构成由1990年的28.4:43.6:28.0变为 1997年的18.7:49.2:32.1。

第一产业减少了9.7个百分点,第二 产业增加了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了3.9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 劳动力构成由1990年的60.1:21.4:18.5变为1997年的49.9: 23.7:26.4。

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明显加快, 这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的考察与分析,可以看 到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产业结构演变呈现非均衡性。

所谓非均衡性是指在一定的 总体收入水平上,三次产业的比重呈非均衡状况,即有的产业比重过 大,有的产业比重过小。

如果分别从三次产业内部观察,这种非均衡 性则更为明显。

根据钱纳里的“典型结构”分析,中国目前的产业结 构状态属于低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形态,但第二产业的收入比重明显 高于一般低收入国家的这一比重,甚至高于一些高收入发达国家的这 一比重,而第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则明显低于一般低收入国家的这一水 平。

从静态资源配置的结果评价,中国的产业结构是一种非均衡的产 业结构状况,一次产业的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农 业生产的效益比较低,农民收入增长较慢。

二次产业比重过大,但内 部发展很不平衡。

其中,加工工业水平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水利、 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比较薄弱;建筑业、汽车制造业、机械电子 业大而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第三 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97年只有32.1%,大大低于发达 国家的水平(60%—7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40%以 上)。

从动态资源转换的角度分析,1980年以前,由于中国人均收入 水平较低,居民的潜在需求难于形成现实需求,最终需求对产业结构 演变的影响很小,资源配置向第二产业特别是向制造业倾斜,产业结 构沿着工业比重过快上升的轨迹演变,并很快形成第二产业比重过高 的非均衡产业结构状态。

第二,产业结构演进随时间推移而趋于良性循环。

这主要反映在 产业结构的偏差不断被矫正。

1949年,我国农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 的比重高达58.5%,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仅占30%。

改革开放以 来,国家开始扭转产业结构严重重型化的倾向,注重农业、轻工业和 第三产业的发展。

1979年—1998年,在第二产业增加值继续保持11. 7%的年增长速度的同时,农业、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了5%和10.5%。

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也由1978年的28.1:48. 2:23.7变为1998年的18.0:49.2:32.8。

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也 逐渐协调稳定起来。

在农业内部结构方面,以“以粮为纲”转变为农 林牧渔全面发展。

到1998年,在农业总产值中,纯农业比重由1978年 的80%下降为56.2%,牧业、渔业产值比重则由1978年的15%、16% 上升为30.8%和9.6%。

1978年以后,劳动力就业结构同收入结构非 农化的演变趋势同步进展。

第三,产业结构逐步由低级向高级演变。

1949年至1978年,我国 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经济,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传统的生产方 式进行。

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行业种类较少,已有行业规模也较小, 技术水平均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

第三产业中,商业服务业占较大比 重,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和金融业十分落后,长期低水平发展。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演变趋向良性循环。

钢铁、汽车制造、机械等加工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加快,电子、光纤、 通信等新兴产业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机电一体化得到迅速发展。

农业 生产具有了一定的技术装备基础,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综合生产能力 不断提高。

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证券、保险业的国际合作进一步 加强,电子信息网络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纵观50年产业结构演变史, 可以发现我国产业结构随着科技进步正逐步地由技术水平低的传统技 术产业向现代技术产业以至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由从劳动密集型向资 金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演进;从采掘业向原料工业、 初加工工业再向高加工工业演进;从主导产业先由消费资料部门向生 产资料部门再向消费资料部门和服务部门转换;从与国际市场联系较 少向与国际市场相适应,建立完善的内外贸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产业结 构转变。

这些转变都标志着我国产业结构正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尽 管如此,从总体上看,我国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诸多不协调,处于低级 状态。

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