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关系问题?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分类: 文化/艺术 >> 书画美术
解析:
中国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一直是一个难解的谜团。美术教育的传统一直面临冲击,新的美术生活自现代主义艺术在八十年代以来广泛流行之后就产生了和美术教育之间的断裂。美术教育和美术评价标准的断裂也非常明显。人们在教学中习惯的东西,在学生接受的美术话语和美术展览和评价的机制中已经变成了一种相当次要的东西。传统的美术训练体系曾经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和完全统一的评价标准都已经面临现实的美术生活的挑战。
十几年来,这种困扰一直是美术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美术院校入学考试的标准仍然是传统的,美术学院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传统的。这种传统随着美术学院的“扩招”进一步得到了强化。另一方面,这种传统东西的市场也在美术的现实中萎缩。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从架上到装置和行为艺术的转移和变化已经使得美术界的运行极度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根本难于变成统一的标准。于是,学生在入学考试和学院教学中接触的一切,在现实的美术生活中仅仅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属于一个不大的群落和一种“特殊的”评判标准。而其它大量不同的选择几乎是被漏掉了。学生就难免面临着彻底“脱节”的环境。一方面是他所学习的东西仅仅是现实的美术市场中很小的部分,这样的市场完全不足以支撑这样大量的学生就业和美术品的生产。学生在学习中认为是市场的全部和统一的标准的东西其实仅仅是市场里的一个不大、而且正在萎缩的部分。如我们一直在教学中支持的“写实”绘画,虽然至今仍然是教学中的主流,但在美术运行中仅仅是在由国家支持的若干展出和评奖的有限的空间中具有某种支配地位。这样,学生并不可能依靠写实性绘画的学习寻找到合适的艺术市场。同时,学生可能发现另外有一个异常复杂而多样的艺术展出和评审机制存在,一种以架上的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绘画为中心的市场也存在并活跃着,一个以装置等新的材料和行为艺术为中心的市场也存在并活跃着。在这里,标准暧昧难明,评价机制灵活多样,它的流行趋向和价值判断往往是由一个全球性的前卫艺术的庞大市场所支配的。这里的微妙之处在于如何进行运作难于在学院的教学中得到相应的反应。于是,我们发现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美术学院的学习仅仅是赋予了美术家一个就业的许可证或市场准入证,表明他有在此从业的资格。美术学院的学习仅仅是美术家简历的关键部分,没有这个学习的经历,人们不可能将任意的个人视为艺术家。由于当代艺术的标准已经完全多元化了,“什么都行”好像就是艺术的标准,人们根本难于划定艺术家和一个莫名其妙的个人之间的差别。于是,美术学院的资格反而变得格外有价值。上过美术学院,可以说是一个艺术家区别于骗子和胡思乱想的人的重要的分水岭,但他的艺术作品却完全和学院的学习没有任何联系。无论是表现方式还是运作方式都和学院完全“脱节”,特别是非架上的装置和行为艺术很难在学院中找到任何存在的理由和依据。我们面对的情境是具有极大的讽刺性的: 一方面,美术学院的资格对于艺术家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过去的美术家可以通过自己在统一的美术标准中的表现得到评价,美术学院的资格并不如今天这样重要,许多文化宫和文化馆都可以培养画家。而今天艺术家只有通过自己上过美术学院才可能证明自己。但另一方面,美术学院的教学对于艺术家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没有意义。那些教学所传授的东西对于学生面对的美术生活来说很难有现实意义和价值。这说明美术学院的学习对于艺术家前所未有的重要,又前所未有的次要。这似乎是美术学院的情境的戏剧性之所在。
这种情况的出现乃是一个美术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新的情境所决定的。在中国的经典的计划经济的美术体制中,国家对美术进行了全面的支持和管理,具有统一的审美标准、教学法、展览安排和批评机制,一切美术的生产要素都由国家加以配置。一个以美术学院为教学单位,各地画院和美协为“高端”生产单位,以各地文化馆、群艺馆和文化艺术单位的“美工”等为基层“低端”生产单位和群众组织的完整的美术生产体系一直运行。但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的“后新时期”直到新世纪之后的当下。这个传统的“现代性”的以国家为前提的美术生产机制面临着另外一个庞大的美术全球市场的冲击。八十年代以来一部分传统的有写实基础的画家在全球市场取得了成功,如陈逸飞等在海外和杨飞云、朝戈等在国内和海外市场的成功。但这种写实绘画的全球化仅仅是局部性的,国际市场根本不可能吸纳中国庞大的写实绘画的生产能力。而国家在市场化进程中日趋退出美术市场和基层的“低端”的文化馆群艺馆之类组织的萎缩,使得写实绘画的国内市场也在萎缩。只有一些“高端”组织仍然活跃,而美术学院照样培养学生并甚至扩招学生。显然这个“高端”根本无法支撑写实绘画的源源不断培养的大量美术学院毕业生。但这里一个新的全球市场与中国民间市场开始活跃,这个以前卫为艺术概念,以装置和行为艺术以及一部分前卫架上绘画为表现方式的艺术体制在生产和消费方面都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一方面是国际展览层出不穷,以威尼斯双年展为中心的国际展出体系给予中国新兴前卫艺术的产地相当的重视。另一方面,这个全球化的体制又促进了中国内部的民间资本进入,国内的前卫艺术的展览也相当活跃。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大都市推展“国际都市”的文化形象,与国际接轨,倡导前卫艺术变成了地方 *** 的国际公共关系的重要部分。于是,地方 *** 为推手的前卫艺术展览也在上海广州等大都市出现,几乎绕过或改造了原有的计划经济的国家美术体制。大量的艺术家的就业机会在前卫艺术领域出现,而前卫艺术又几乎难有统一的标准。这是造成美术学院的资格的重要性和教学的无足轻重的矛盾的关键所在。
于是,在美术学院的教学和发展中如何进行必要的探索,以适应当下的美术生产的格局,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这里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关键在于我们不能仅仅将美术视为一种单纯的艺术,它同时也是巨大的文化产业,如何找到美术学院在全球化和市场化中的新的“位置”应该是思考的焦点。
解析:
中国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一直是一个难解的谜团。美术教育的传统一直面临冲击,新的美术生活自现代主义艺术在八十年代以来广泛流行之后就产生了和美术教育之间的断裂。美术教育和美术评价标准的断裂也非常明显。人们在教学中习惯的东西,在学生接受的美术话语和美术展览和评价的机制中已经变成了一种相当次要的东西。传统的美术训练体系曾经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和完全统一的评价标准都已经面临现实的美术生活的挑战。
十几年来,这种困扰一直是美术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美术院校入学考试的标准仍然是传统的,美术学院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传统的。这种传统随着美术学院的“扩招”进一步得到了强化。另一方面,这种传统东西的市场也在美术的现实中萎缩。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从架上到装置和行为艺术的转移和变化已经使得美术界的运行极度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根本难于变成统一的标准。于是,学生在入学考试和学院教学中接触的一切,在现实的美术生活中仅仅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属于一个不大的群落和一种“特殊的”评判标准。而其它大量不同的选择几乎是被漏掉了。学生就难免面临着彻底“脱节”的环境。一方面是他所学习的东西仅仅是现实的美术市场中很小的部分,这样的市场完全不足以支撑这样大量的学生就业和美术品的生产。学生在学习中认为是市场的全部和统一的标准的东西其实仅仅是市场里的一个不大、而且正在萎缩的部分。如我们一直在教学中支持的“写实”绘画,虽然至今仍然是教学中的主流,但在美术运行中仅仅是在由国家支持的若干展出和评奖的有限的空间中具有某种支配地位。这样,学生并不可能依靠写实性绘画的学习寻找到合适的艺术市场。同时,学生可能发现另外有一个异常复杂而多样的艺术展出和评审机制存在,一种以架上的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绘画为中心的市场也存在并活跃着,一个以装置等新的材料和行为艺术为中心的市场也存在并活跃着。在这里,标准暧昧难明,评价机制灵活多样,它的流行趋向和价值判断往往是由一个全球性的前卫艺术的庞大市场所支配的。这里的微妙之处在于如何进行运作难于在学院的教学中得到相应的反应。于是,我们发现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美术学院的学习仅仅是赋予了美术家一个就业的许可证或市场准入证,表明他有在此从业的资格。美术学院的学习仅仅是美术家简历的关键部分,没有这个学习的经历,人们不可能将任意的个人视为艺术家。由于当代艺术的标准已经完全多元化了,“什么都行”好像就是艺术的标准,人们根本难于划定艺术家和一个莫名其妙的个人之间的差别。于是,美术学院的资格反而变得格外有价值。上过美术学院,可以说是一个艺术家区别于骗子和胡思乱想的人的重要的分水岭,但他的艺术作品却完全和学院的学习没有任何联系。无论是表现方式还是运作方式都和学院完全“脱节”,特别是非架上的装置和行为艺术很难在学院中找到任何存在的理由和依据。我们面对的情境是具有极大的讽刺性的: 一方面,美术学院的资格对于艺术家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过去的美术家可以通过自己在统一的美术标准中的表现得到评价,美术学院的资格并不如今天这样重要,许多文化宫和文化馆都可以培养画家。而今天艺术家只有通过自己上过美术学院才可能证明自己。但另一方面,美术学院的教学对于艺术家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没有意义。那些教学所传授的东西对于学生面对的美术生活来说很难有现实意义和价值。这说明美术学院的学习对于艺术家前所未有的重要,又前所未有的次要。这似乎是美术学院的情境的戏剧性之所在。
这种情况的出现乃是一个美术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新的情境所决定的。在中国的经典的计划经济的美术体制中,国家对美术进行了全面的支持和管理,具有统一的审美标准、教学法、展览安排和批评机制,一切美术的生产要素都由国家加以配置。一个以美术学院为教学单位,各地画院和美协为“高端”生产单位,以各地文化馆、群艺馆和文化艺术单位的“美工”等为基层“低端”生产单位和群众组织的完整的美术生产体系一直运行。但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的“后新时期”直到新世纪之后的当下。这个传统的“现代性”的以国家为前提的美术生产机制面临着另外一个庞大的美术全球市场的冲击。八十年代以来一部分传统的有写实基础的画家在全球市场取得了成功,如陈逸飞等在海外和杨飞云、朝戈等在国内和海外市场的成功。但这种写实绘画的全球化仅仅是局部性的,国际市场根本不可能吸纳中国庞大的写实绘画的生产能力。而国家在市场化进程中日趋退出美术市场和基层的“低端”的文化馆群艺馆之类组织的萎缩,使得写实绘画的国内市场也在萎缩。只有一些“高端”组织仍然活跃,而美术学院照样培养学生并甚至扩招学生。显然这个“高端”根本无法支撑写实绘画的源源不断培养的大量美术学院毕业生。但这里一个新的全球市场与中国民间市场开始活跃,这个以前卫为艺术概念,以装置和行为艺术以及一部分前卫架上绘画为表现方式的艺术体制在生产和消费方面都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一方面是国际展览层出不穷,以威尼斯双年展为中心的国际展出体系给予中国新兴前卫艺术的产地相当的重视。另一方面,这个全球化的体制又促进了中国内部的民间资本进入,国内的前卫艺术的展览也相当活跃。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大都市推展“国际都市”的文化形象,与国际接轨,倡导前卫艺术变成了地方 *** 的国际公共关系的重要部分。于是,地方 *** 为推手的前卫艺术展览也在上海广州等大都市出现,几乎绕过或改造了原有的计划经济的国家美术体制。大量的艺术家的就业机会在前卫艺术领域出现,而前卫艺术又几乎难有统一的标准。这是造成美术学院的资格的重要性和教学的无足轻重的矛盾的关键所在。
于是,在美术学院的教学和发展中如何进行必要的探索,以适应当下的美术生产的格局,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这里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关键在于我们不能仅仅将美术视为一种单纯的艺术,它同时也是巨大的文化产业,如何找到美术学院在全球化和市场化中的新的“位置”应该是思考的焦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汉开
2024-12-11 广告
2024-12-11 广告
对于艺体生的文化课学习,关键在于平衡艺术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建议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复习文化课知识。课堂上要紧跟老师的节奏,及时提问和解决疑惑。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知识点记忆和巩固,如利用上下学路上的时间听录音、复习笔记...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