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统治了地球1亿7千万年,为什么没有进化成高等智慧生物?

 我来答
机器1718
2022-07-26 · TA获得超过677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05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155万
展开全部

回顾地球上物种的更替,自2亿5000万年前的中生代开始,恐龙成为了地球的统治者。但在这1亿7千万年里,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恐龙与其他物种一样都没有进化出像人类一样的智慧。

随着 6500万年 前的一颗行星坠入地球,大量物种惨遭灭绝,恐龙的时代也随之结束, 人类随后成为第二批长期统治食物链的物种

与恐龙相比,人类用了 600万年 的时间就进化出了高等智慧,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高等文明。所以二者出现的进化差异到底是为何?是环境的不同还是基因的差异?

其实,上述的两点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物种的进化。无论是人类、恐龙还是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自诞生以来就开始不断地进化。

所谓进化,其本质就是 基因的突变 。生物体内的基因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更替持续突变。但这种突变是 随机、不定向的 ,且生物本身不可控制的行为。

研究表明,生物大多由环境来选择他们会如何进化,就如同达尔文在《物种起源》提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观点一样,适应环境的突变得以留存,反之会被环境淘汰,这就是进化。

所以, 物种会如何进化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球诞生之初并没有生命存在。原因是当时地球的环境并不适合任何生命生存: 地球表面温度过高,并且大气中氧气极少,火山也时常喷发。

经过了40多亿年的环境更替,恐龙才有了得以生存的环境。二叠纪的灭绝事件后,大量生物灭绝,其中也包含了 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恐头兽类生物 ,造成了巨大的空缺生态位,因此大型主龙类爬行动物以陆地优势得以崛起。

由于火山喷发造成的植被破坏,早期的 大型食草恐龙 凭借着能够以高达两米的 南洋杉科、掌鳞杉科和柏科 等植物为食得以存活下来。

相对的, 基干蜥脚型类恐龙 因体型过小和较差的咬合力,无法啃食高大坚硬的大型针叶树而灭绝。

除此之外, 来自太空的辐射是影响地球上物种变化的重要因素 。因为地球上的大气成分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 辐射适应 是恐龙也必须经历的一项考验。

侏罗纪晚期白垩纪初期的辐射变化, 巨大的植食性蜥脚类恐龙和大型肉食性恐龙崛起,未能适应辐射的伪鳄类生物灭绝, 这类生物也是早期恐龙的竞争对手之一。

对于人类的进化,环境因素也占了较大的比重。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因天敌的灭绝而得以加快繁衍。

3000万年前 ,非洲大陆上出现了猿类生物,这些猿类生活在森林中,以 树栖 为主要生活方式,因此被称为 森林古猿

大约1200万年前,非洲东部由于地壳运动产生了大裂谷, 将猿类的生存环境分为了东、西两个独立的生态系统。

东半部分由于降水减少,植被开始退化,高大的树木逐渐消失,出现了 草原 这一新的生活环境。部分猿类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改变而惨遭灭绝,少部分猿类开始适应在陆地上行走。

虽然这些猿类早期还是以树栖为主,但长时间在陆地上行走使得猿类进化出了双足,成为了 南方古猿


除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外,物种内部的活动环境也影响着物种的进化。恐龙在所处的时期一直位于食物链的顶端,其竞争对象无疑是 同类生物居多

对于恐龙而言,高大、健硕的体型有利于捕食其他生物,更能进行自我保护。这也导致了 生物的进化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走向极端。

例如有着捕食关系的豹子和羚羊,奔跑速度快的羚羊能够逃脱豹子的追捕而得以存活,豹子则为了捕食速度快的羚羊而提升自己的速度。这样的种族间互相选择的进化导致了两方的进化逐渐变得极端。

恐龙之间的竞争仍是如此。 体型大、咬合力强的恐龙能够捕获更多的食物而留存下来,而同种族的其它恐龙为了相同的目标也逐渐地强化着自己的体型。

这使得恐龙的进化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大脑的发育因此被忽略 。,可以说,大脑越是发育,对恐龙的生存越是不利。

据研究表明,人类大脑一天消耗的能量占人体中代谢产生能量的 20~25% ,这说明了 智力越高的生物其大脑消耗的能量越高。

而在恐龙所处的那个时间里, 拥有过高的智力反而会增加身体不必要的消耗 ,毕竟恐龙的行为仅仅靠蛮力就得以解决。


过度进化大脑反而会影响牙齿、肌肉等其他部位的进化,这对于恐龙来说得不偿失。

而人类的演变过程却恰恰相反,因没有像大型恐龙那样庞大的身躯和强大的力量,人类只能在适应环境的狭缝中不断进化。

与恐龙凭借蛮力称霸地球不同, 人类通过高等的智慧和文明才得以站在食物链的顶端。

早期的南方古猿因为有了下地行走的能力而进化出了双足,空缺出来的两个上肢进化出了双手。

这使得人类能够为了生存的需要而 自主制造并使用一些工具 石器就是早期人类所用的工具。

在旧石器时代,部分能人因不擅长狩猎,通过食用腐肉和野生植物为生,这些 能人 为了更便捷地获取食物而学会了使用石器生存。

而随着 冰河时期 的结束,人类为了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开始运用石器进行 捕鱼 。而在气候逐渐变暖,适宜更多植物生存的新石器时代来临时,人类已经不再单纯依赖大自然提供食物,而是能够 驯化动物为食,农业和畜牧业也逐渐形成,并开始了定居生活。

在石器时代,人类不只学会了运用石器,同时还学会了 使用火 。之前提到过 早期的部分人类以植物为食, 但植物的有些部位是不能被咀嚼的,例如植物 成熟的根、茎和叶。 所以当时人类主要食用植物的种子和果实。


学会使用火炙烤食物后,原本在根茎叶中不能被人吸收的淀粉能被人较为容易地吸收, 部分种子中的毒素像亚麻籽和树薯在被高温加热后就能排去毒素。

使用熟食更能让人体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元素,促进大脑和智力的发育。 同时由于食物被火烤后更加容易咀嚼和被消化, 人类的牙齿和消化系统开始退化 ,为大脑的发育提供了更多的营养摄入。

群居生活 也是人类进化出高等智慧的一个重要因素。群居让人类的活动逐渐形成了 社会 性,这种属性促使人类学会了 交流沟通、竞争 等 社会 行为。

而正如上文所说, 进化的本质是基因突变 ,决定物种不断进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一直在进行着基因突变。每一个物种的诞生都充满着不确定性,这是因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不仅是物种的诞生, 高等智慧的形成也无疑依赖于基因突变 。自科学家发现 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诞生 ,一直到恐龙生存的中生代时期,虽然生命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但是 基因库的积累数量仍然不足以让当时的生物突变出拥有高等智慧的物种 。或者说就算有一定的可能性,那这个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事实证明 直到恐龙灭绝的白垩纪结束,包括恐龙在内那一时期的全部物种都没有进化出高等智慧。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是环境的选择。

尽管追溯到人属物种开始出现的200万年前算起,人类的存在也只不过占据了漫长物种更替时间轴的一小部分。

短短的几十万年,人类能够进化出前所未有的高等智慧,并立足于食物链顶端,这也是 基因突变的结果

虽然人类进化所消耗的时间相对于恐龙来说少之又少,但人类的发展是 基于之前数十亿年间生存在地球上物种基因的积累而进行的 。这个基数远大于恐龙生活时期的基因数, 如此大量的基因为突变提供了足够的突变机会

因此以人类几百万年的发展与恐龙1亿多年相比较是不科学的,两者没有可比性,只能说 两者因为时期不同和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结局

而对于有关智力基因突变的问题,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有着100多个碱基的基因,这个基因数亿年来很少变异,但在人类身上却有着较为明显的突变。

经过研究表明, 该基因主要的作用是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自身并不表达蛋白 。简而言之就是 一旦这个基因发生突变后,其他若干基因也可能会相继被表达,这也就导致了人类的智慧得以高速进步。


追根溯源,地球上所有生物几乎都来源于同一个祖先,这一点不难证明。 人类与黑猩猩基因相似度为96%,与猫的相似度为90%,甚至与香蕉的基因相似度都高达60%。

这充分说明了如今的各种生物都是由一种生物进化而来,但同时也说明了 拥有高等智慧并不是物种进化的唯一方向。

其他不同于人类的生物能够存活至今,都是通过自然选择得以留存,但他们都没有像人类一样的智慧。微生物早在生命诞生的前期就存在与地球上,其存活时间比世界上大多数生物都要久远,数量还相当庞大。


据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身体每年约能产出 10亿到1000亿不等 的微生物,微生物就没有较高的智力,甚至肉眼都不可见,但依旧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通过不断适应环境留存了下来。

同理,地球上的 植被、海洋生物 等,都早于人类的出现,也都一步步进化至此。纵观整个生物圈,我们生活的环境之所以如此丰富,是 因为不同的物种生活在同一个大环境中,每一种生物只要能找到得以生存繁衍的方式,就不会被环境淘汰。

综上所述,物种的进化无非是 环境的选择与基因突变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每一个物种的诞生都充满了偶然性。

人类也是如此,我们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属于钻了基因突变的空子,运气好才能够突变而来。但能够生存下去却不只靠单纯的突变,而是人类能够有意识地去适应环境。

与人类一样,地球上的物种秉承着生存和繁衍后代的本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发生基因突变,适应环境最后得以进化和留存。

至于能否进化出高等智慧,这不是物种生存的唯一方式,也不是物种进化的终点。

在未来的时间长河里,基因突变和生存环境的变化将持续进行,人类会统治食物链到何时,哪一个物种会重新接替人类,就留给基因和环境去考量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