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17种必要元素及其作用
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是碳、氧、氢、氮、钾、钙、镁、磷、硫、氯、铁、硼、锰、锌、铜、镍和钼。
其中植物对碳、氧、氢、氮、钾、钙、镁、磷、硫需求量较大,为大量元素。
植物对氯、铁、硼、锰、锌、铜、镍和钼的需求量较小,为微量元素。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
1、作为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
2、参与调节植物细胞的生理活动,参与调节酶的活动。
3、起电化学作用,即离子浓度的平衡、胶体的稳定和电荷中和等。
4、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
扩展资料:
判断一种元素是否是植物必需元素主要基于下列三条标准:
1、不可缺少性 植物如果缺乏这种元素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2、不可替代性 植物缺乏该元素就会呈现出特有的缺乏症,只有加入该元素后才能预防或恢复,加入其他任何元素均不能替代该元素的作用。
3、直接功能性 这种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必须是该元素直接作用的效果,而不是由于该元素通过改变土壤或培养基等条件所产生的间接效果。
植物体内正常的代谢作用不仅要求有足够的必需营养元素,而且要求各种元素的含量保持相对平衡。一种营养元素的过量,常会抑制另一种元素的吸收利用,这种现象称为元素间的拮抗作用,常见的有氮钾、钾镁、铁锰、磷锌之间的拮抗等。
产生拮抗的原因比较复杂,大致有:
①吸收被抑制。如NH嬃离子和K+离子因半径相似,存在着竞争性吸收,前者常对后者的吸收有抑制作用。
②溶解度降低。如高浓度的磷酸盐可与吸收的锌离子结合而沉淀,造成锌的不足。
③稀释效应。如氮素过多,植物生长量显著增加,使其他养分相应被稀释,甚至导致缺素症(见植物缺素症)。元素间除拮抗作用外,还有协合作用,即一种离子的存在可促进植物对另一种离子的吸收。
例如镁离子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参与ATP、磷脂、RNA、DNA等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它的存在能促进磷的吸收和同化。
不同的元素(离子)间产生协合作用或拮抗作用,因条件而异。某一浓度下元素(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关系,可在另一浓度下变为协合作用。
如钙、钾离子在一般浓度下是拮抗作用关系,而在极低浓度下,则由于Ca2+离子对根细胞质膜的作用,能促进植物对K+离子的吸收。这个现象最早是维茨发现的,称维茨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植物必需元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植物必需矿质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