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界的研究历史
真菌是一个古老的生物类群,在泥盆纪(4亿多年前)的第一批化石植物中,就有腐生和寄生的真菌。
中国古代文献记载有黄帝与歧伯讨论醪醴(即酒)、夏代仪狄酿酒、周代杜康制酒的传说,从龙山文化出土的陶器中有盛酒的樽、冲酒的盉、煮酒的斝,这表明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酒。
宋代陈仁玉所著《菌谱》(1250)描述了食用菌11种,明代潘之恒所著《广菌谱》(1500)描述了食用菌19种。
1977年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进行考古发掘,出土物中就有菌类,这表明在仰韶文化时期(距今6000~7000年),中国人已经采食蘑菇。
在1700~1850年间,各国科学家广泛开展对大型真菌的研究,意大利的P.A.米凯利、荷兰的D.C.H.佩尔松、瑞典的E.M.弗里斯家族、英国的M.J.伯克利、捷克的C.J.柯尔达、法国的L.R.蒂拉纳兄弟等,都对真菌学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1851~1950年间是近代真菌学全面发展的时期。
德国植物学家H.A.德巴里由于对真菌的系统发育、多型性和生活史的精湛研究而被誉为近代真菌学的奠基人。
意大利P.A.萨卡尔多的巨著《真菌汇刊》是这一时期对真菌分类学的巨大贡献。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真菌学飞速发展,如:①研究真菌的细微结构;②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③医学真菌飞跃发展;④出现真菌毒素学;⑤抗癌真菌药物受到重视;⑥创立分子真菌学;⑦发展食用真菌,提出健康食品的名称;⑧改变生物分类法,将真菌独立成界等。
20世纪初中国用现代方法研究真菌,1915年胡先骕发表《菌类鉴别法》,为中国真菌鉴定打下了基础。
戴芳澜于1927年出版《江苏真菌名录》,于1930年发表南京钓丝壳新种,是中国人用现代方法研究中国真菌的第一个新种。
1939年邓叔群出版《中国高等真菌志》;1951年王云章出版《中国锈菌索引》。
此外,还有不少植物学家、植物病理学家、工业真菌学家和医学真菌学家,也从事一些有关真菌学的研究。
1980年成立中国真菌学会,1982年创刊中国《真菌学报》,现已开始筹编中国真菌志。
真菌是一项丰富的自然资源。
人和动物每年消耗大量的真菌菌体和子实体(食用菌);真菌也是重要的药材(药用真菌)。
真菌的某些代谢产物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用途,如乙醇、柠檬酸、甘油、酶制剂、甾醇、脂肪、塑料、促生素、维生素等。
而且这些东西都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见有机酸发酵微生物、酶制剂微生物、维生素发酵微生物、甾体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作用)。
在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中,真菌既有有害的一面,又有有利的一面。
真菌能引起植物多种病害,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例如,1845年欧洲由于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摧毁了5/6的马铃薯,中国由于1950年的小麦锈病和1974年的稻瘟病而使小麦和水稻各减产 120亿斤。
但是,菌根能对多种木本和草本植物提供必不可少的营养。
在真菌的腐解作用中,它使许多重要化学元素得以再循环。
真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球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