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读书的故事

 我来答
八卦达人17
2022-10-11 · TA获得超过613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3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7万
展开全部

1. 小学一个关于读书的故事

关于刻苦抄读书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
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2. 有关读书的故事

儿时,当别的小伙伴爬树嬉耍时,我却对家里那几本厚厚薄薄的书发生了兴趣。
那时所接触的书类极少,仅限于幼儿园里那几本图文并茂的画册和爷爷给买的几本童话书。除此之外,就是姐姐的语文课本和几本作文书。现在想想,那时能看到的书真是少之又少,叹息之余又不免对自己当时看书的认真劲所感动。
上了小学后,明显地对语文发生了兴趣。每借到一本书,尤其是记叙类的故事书时,那真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有的小伙伴父母给买了很精致的童话书,他们不看,反而是在我们几个女生的央求下,借来急急翻阅,一睹为快。姐姐的两本作文书,里面的文章内容我几乎都能复述下来了,因为那时整天没事就翻看,又加上书少,一个故事看了几遍也不嫌烦,渐渐地就达到能复述的程度了,而且这两本书在我以后初学写作文时,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那时很爱惜书,尤其是新发的书,一到家就用书皮包起来,当然是手巧的姐姐代劳。甚至当时几个玩伴还时不时比比谁的书更新。现在想想,也算是记忆中值得珍藏的有趣的一页吧!记忆中还一直闪现着这样一幕,姐妹两个挤在一张书桌上看一本名叫《金玉凤凰》的童话书,上下册,厚厚的两本书。每天晚上几乎必读,因为是姐姐好不容易从她们初中的图书馆里借来的,据说当时借的人很多,所以两人不免特别珍惜。当然主读是姐姐,我这个凑热闹的渐渐地也产生了兴趣,成了固定的跟班。甚至在当时容易停电的情况下,点上蜡烛,继续借着烛光夜读。里面的几个故事还隐隐约约记得,好像是类似于《一千零一夜》,有桔子姑娘等等自成章节的小故事,每次故事一讲完,那个人一开口讲话,那凤凰就飞走了,那人就必须历经千辛万苦去回头找它。想到这儿,忽然又记起了高中一位特别刻苦、认真的女同学,在高二时,因为自己小时候老是玩耍,几乎没读过童话,而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从图书馆借童话书补读。现在想想,特别感谢姐姐,在我儿时的读书历程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那时候,找出姐姐学过的语文书、思想品德书就可以消磨一上午。但是里面有的不小心脱落了一张,接不上头尾,也是很令我着急的事情。很多介绍名人轶事的故事就是从那里面看到的,像爱迪生发明电灯等等。
儿时,对于“小说”这个字眼是很敏感的,老以为是禁书,不可以看的。甚至众玩伴、同学都已达成共识,这种认知一直延续到了初中,经当时语文老师大力纠正和提倡阅读小说才改正过来。但发生在小学时的一件事却令我一直难以忘怀。那时,在邻居妹妹家玩时,发现柜子上有一本厚厚的书,当时一看这体积和里面密密麻麻的字,就断言是小说,因为大家根本无法从内容上分析,只能依靠纯主观的判断。记得当时封面上画的是嫦娥奔月,圆圆的月亮发出皎洁的光,还有几缕白云或是雾气萦绕,朦朦胧胧的,煞是好看。当时忍不住翻开看了几页,当然是以一种极恐惧的心理背着妹妹看的。那是第一次看小说,发现小说也并不是很难懂,并且还挺有趣的。当我沉浸在这书中没看几页时,被妹妹发现了,她惊异地盯着我说:“你怎么看小说啊!”然后全然不顾我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毅然向叔叔“举报揭发”了我,要明白,当时对一个小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多么恐惧、害怕的事啊。但是叔叔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斥责我,而是很平常地翻了翻那本书。现在只记得妹妹问叔叔:“爸爸,这是小说吗?”然后叔叔说:“是,是小说。”再然后就是妹妹一副胜利喜悦又兼严肃的神情说:“青青刚才看了,她看小说了。”最后,在我提心吊胆的惊恐中,妹妹把那本书重新又放上了。我舒了一口气,以一种既留恋又不舍的眼光看了它最后一眼,我的小说阅读历程就这样被“扼杀”在了摇篮中。
初中的时候,买的书很少,以借的居多。有时遇到一本好书,全班十几位同学排着队等着看,所以对阅读速度要求很高。我可以一中午不睡觉,来全力阅读它。现在回想起来比较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两个中午把一本不是很厚的《花季雨季》读完了。当然里面的故事情节也是囫囵吞枣,不会深究下去。
初中可以说是我读书生涯的“黄金期”,那时空闲时间也多,看的书也相对多些,但是由于书的来源问题,只能说是相对多些,涉猎的面多些,拓宽了一下视野。细想起来,量上也不是很多。那时上学放学就几条路,几乎看不到书摊,更没有买书的想法。记忆中只是老师要求买作文书、字典时,才会去县城的新华书店买几本。中考那一年,语文老师提倡读名著,要求人手一本,于是买了本高尔基的《母亲》,但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认真读,可能是“书非借不能读”吧,反而借同学的书读起来津津有味。
高中是在我们县里最好的高中度过的,读的书反而不是很多。一方面因为时间少了,压力大了,另一方面是自己缺乏主动阅读的意识,可以说是读书的“断层期”。虽说如此,但买的书却渐渐多起来了,当然是从附近的一些小地摊、小书店里买的。虽有盗版,我却仍看得津津有味。当时有一个愿望,买很多书珍藏起来,成为一个小书库。但随着在传借过程中的流失,这个“宏伟的”计划也就搁浅了。那时候,开始喜欢上了张爱玲,感觉她特别会讲故事,很深刻,很完整,读后人物形象让人记忆犹新。还记得一篇《心经》讲述女儿的恋父情结,让我一中午哭得稀里哗啦。三毛也着实让我着迷了好一阵,关注三毛还得感谢我的同桌,是她从地摊上买的一本《三毛文集》让我结识了三毛的文章。再后来就是很崇拜余秋雨,他的文章中那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常常让我油然而生一股敬佩之情。
来到大学后,很喜欢那宽敞明亮的图书馆。搬来西校区已将近一年,仍会时时回忆起东校阅览室那透明的落地窗,当我在桌上读书时,几缕阳光就透过它斜斜地照射到我的身上,一种温暖而舒适的感觉。然而,也常常会在学期末,望着图书架上那一本本早就想读而没有读的书,心生感慨,自己读的书太少了,同时鼓励自己以后要加油……
回想了这么多关于读书的点点滴滴,一种幸福感荡漾在心中。读书,特别是读自己喜欢的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读书的道路仍在延伸,读书的故事仍在继续……

3. 关于读书的故事。

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东至海地区)人出身农家专祖父、父亲世代都属农民传匡衡却喜欢读书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过来匡衡想出法子贴着邻家墙上凿穿孔洞偷点光亮让邻家灯光照射过来捧着书本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2:汉朝有叫孙敬人从小勤奋好学每天晚上学深夜了避免发困用绳子头拴柱头发头拴房梁上战国时有名叫苏秦人想干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总爱打盹于自己打盹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下提精神孙敬和苏秦故事感动了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精神

4. 小学作文读书的故事

[小学作文读书的故事]小学作文读书的故事1.我的读书故事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小学作文读书的故事。从上幼儿园中班起,我就喜欢书中的故事,可惜,不认识字,只能看看图,再后来,我就死缠硬磨妈妈,要妈妈给我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故事,妈妈只得每天晚上给我读一个故事,我聚精会神地听,随着故事情节而想象。虽然妈妈读了,可我觉得一点也不过瘾,非常想让妈妈给我多读几个故事,妈妈却说:“小孩子的睡眠才是最重要的,等你上小学了,可就没这么多时间睡觉了。”听了妈妈的话,我真想早点上学,识字、自己看书,再也不要依赖别人。
上完一年级,我已经认识不少字了,于是我逐渐减少让妈妈读故事的次数,开始自己看书。我觉得自己看书比别人读给自己听还要快乐。麻烦又来了,妈妈只给我每天晚上看半小时书,我很苦恼,想妈妈哀求多次,妈妈就是“顽固”,唉,没办法埃于是我每天上学时,偷偷带课外书,有《一千零一夜》、《我的第一本安全护照》等,这些书带汉语拼音,我读得省劲。到二年级,我会带《红樱桃童话》、《金波童话》等一些著名的童话。现在我三年级了,我经常看一些小说、散文等。
一天,我做完所有作业,已经十点多了,妈妈大声对我说:“不要看书了,快上床睡觉去。”我也大声说道:“不行,我要看书!”妈妈生气了,说:“要不然以后不许你看课外书。”一听到这话,我只好假装“投降”,收书,关灯,睡下。人在床上心想书,怎么也睡不着。我等爸爸打呼噜、妈妈进入梦乡后,我又悄悄地爬了起来,看起了书来。还有几次也是这样偷看书,有时我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我有时做梦都在看书。
一次,我作文得了一个“优”,我高兴地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爸爸,他们开心极了,对我说:“你真棒”。我说“这都是我平时看课外书的好处呀!”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说:“那以后我们全家就一起读书,让我们成为一个充满知识的家庭。”现在,爸爸专心读法律书籍,妈妈读小说,我读童话-------
2.我与读书的故事
我不可失去的伙伴——书
徜徉在书的世界,寻觅书中的“如颜玉、黄金屋”让书带你领略保尔的坚毅于顽强,让书带着我们轻轻叩响知识的大门吧!
上小学的我,刚学会了拼音,就在家里的书架上寻觅与自己“合胃口”的精神粮食了,好不容易找到一本《格林童话》,就高兴的爱不释手,小学二年级作文《小学作文读书的故事》。那时的我,脑子里只装得下买火柴的小女孩,那悲惨的生活。是童话让我懂得坏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在我的生活中,人生中必然经历的坎坷随着我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增多,比如因为和朋友吵架而伤心,因为成绩下降而沮丧,因为得到父母的批评而失意。在这些困难的压迫下,我的人生一下子变得昏暗了。
我幸运地遇上了一本好书,书中主人公那坚强不屈的品质所打动,他的精神我觉得应该值得学习,他就是保尔,他的坚强鼓励着我继续面对困难走下去。
时光荏苒,我手中的书也跟着岁月变厚。我一直恋恋不忘的是桃园结义中的豪言壮语,“精忠报国志,飞马阵前驰……”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许多高尚的人在交谈”。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净化人的灵魂。我捧着《古诗文逊细品着,仿佛漫步在古诗苑中,体会着李白对朋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惜别之感,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文天祥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感慨所体现的爱国忠心,感受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的意境,心胸顿时海阔了许多。
一本好书,我觉得它就象你的知己,它能改变你的一生,给你无比的勇气,驱走懦弱的魔鬼。一次,我考试考砸了,被爸爸骂了,那时,我真想不在读书了,因为,家长们总把分数看得很重很重,在这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保尔的身影,我又一次找回了自己的勇气,
在一天的晚上,皎洁的月光泻进了我的书桌,温柔的照在我的书上,同时也令我若有所思。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我品味着那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仿佛一股甘露流进我的心里,滋润着我疲惫的心田;遨翔在小说的天空中,体验主人公同样的生命旅程,使我倍感深刻;品尝着先哲们的睿智和超凡,使我看到人生另一面,明白到做人的种种道理……
每一本好书,他们都为我的“灰色空间”刷上了彩色,我的生活从此拥有了红橙黄绿青蓝紫。
我爱埋头钻进书中的世界,做一个旅行者,跋涉于无边无际的书山,寻求慰藉,继续我的书缘。读书使我快乐,使我的人生更加丰富,让我成长的路上到处充满鸟语花香。书,我这默默无闻的朋友!我的成长离不开你,我愿用一生去读你,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5. 关于读书的小故事

读书苦,读书累,作业做得晚又累。

6. 关于读书的故事

顾炎武自督读书来

“天下兴亡,匹夫有自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