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充电工作原理_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2023-04-17 · 江西省汽车新能源、智能网联技能培训学院
锂离子电池充电的工作原理就是指其充放电原理。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到达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
同样道理,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到正极。回到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容量指的就是放电容量。不难看出,在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处于从正极 负极 正极的运动状态。如果我们把锂离子电池形象地比喻为一把摇椅,摇椅的两端为电池的两极,而锂离子就象优秀的运动健将,在摇椅的两端来回奔跑。所以,专家们又给了锂离子电池一个可爱的名字摇椅式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前几年出现的金属锂蓄电池的替代产品,它的阳极采用能吸藏锂离子的碳极,放电时,锂变成锂离子,脱离电池阳极,到达锂离子电池阴极。锂离子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移动,电极本身不发生变化。这是锂离子电池与金属锂电池本质上的差别。锂离子电池的阳极为石墨晶体,阴极通常为二氧化锂。充电时,阴极中锂原子电离成锂离子和电子,并且锂离子向阳极运动与电子合成锂原子。放电时,锂原子从石墨晶体内阳极表面电离成锂离子和电子,并在阴极处合成锂原子。所以,在该电池中锂永远以锂离子的形态出现,不会以金属锂的形态出现,所以这种电池叫做锂离子电池。
一、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500mah的aa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曲线。单只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电压最好保持在4.1v+50mv,充电电流通常限制在1c(500ma)以下,否则会造成锂离子电池永久性损坏。锂离子电池通常采用恒流/恒压充电模式,即先采用1c的恒定电流充电,电池电压不断上升,当上升到4.1v时充电器应立即转入恒压方式(4.1v+50mv),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电池充足电时,电流降到涓流充电电流。用此方法,大约两个小时电池可以充足(500mah)。锂离子电池放电电流不应超过3c(1.5a),单体电池电压不应低于2.2v,否则会造成损坏。采用0.2c的放电电流,电池电压下降到2.7v时,可以放出额定电池容量(500mah),采用1c的放电电流时,电池能够放出90%的电池容量,另外环境的温度对电池的放电容量也会产生影响,所以规定了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温度为-20℃~+60℃。锂离子电池的一个特点是比较容易显示剩余电量,因为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随时间徐徐下降,锂离子电池放电起始电压为4.1v(4.2v),放电终止电压为2.5v。
二、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
优点:1.工作电压高;2.体积小、重量轻、能量高;3.寿命长;4.安全快速充电;5.允许温度范围宽;6.放电电流小、无记忆效应、无环境污染。
缺点:1.与干电池无互换性;2.不能快速充电;3.内部阻抗高;4.工作电压变化大;5.放电速率大,容量下降快,无法大电流放电。
三、锂离子电池充电器
下面介绍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模块ps1719,它采用恒流/恒压方式控制锂离子电池充电。恒流、恒压调整方便,以充电电流减小到最大电流(恒流)的15%作为充满判别基准,并终止充电。此外还有充电显示和充满显示功能。ps1719模块工作电压为9v,内部结构。
PS1719模块为脚DIP封装形式,各引脚功能如下:
GND(①、⑩脚)为输入、输出电压接地引脚。
BATT-(②脚)接电池负极,对地接电流控制的反馈电阻。
LED(⑥脚)为充电状态显示引脚。高电平为充电显示,低电平为充满显示。能提供或吸入电流3mA,可驱动LED。
BATT+(⑦脚)接电池正极。
CAP(⑧脚)外接抗干扰电容负极。电容正极接脚(Vo),该电容为不小于0.22μF。当正脉冲输入⑧脚时,可实现脉冲涓流充电模式。
RV(⑨脚)为电压控制反馈输入引脚。电压控制平衡时,该引脚对BATT-电压为2.5V。
DRV(脚)为带死区电压(0~3V)控制驱动OC输出引脚。可吸收电流30mA,驱动PNP型功率三极管,实现电压、电流控制。
Vo(脚)为约4V稳压输出引脚(充1节锂离子电池),外接抗干扰电容正极。
V+(脚)模块电源正电压输入引脚,要求6V≤V+≤7V。
应用电路 PS1719模块专用于3.6V锂离子电池充电,也可用于三节镍镉或镍氢电池充电。其典型应用电路如图4所示。
2024-07-12 广告
锂离子电池充电的工作原理就是指其充放电原理。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到达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
同样道理,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到正极。回到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容量指的就是放电容量。不难看出,在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处于从正极 → 负极 → 正极的运动状态。如果我们把锂离子电池形象地比喻为一把摇椅,摇椅的两端为电池的两极,而锂离子就象优秀的运动健将,在摇椅的两端来回奔跑。所以,专家们又给了锂离子电池一个可爱的名字摇椅式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前几年出现的金属锂蓄电池的替代产品,它的阳极采用能吸藏锂离子的碳极,放电时,锂变成锂离子,脱离电池阳极,到达锂离子电池阴极。锂离子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移动,电极本身不发生变化。这是锂离子电池与金属锂电池本质上的差别。锂离子电池的阳极为石墨晶体,阴极通常为二氧化锂。充电时,阴极中锂原子电离成锂离子和电子,并且锂离子向阳极运动与电子合成锂原子。放电时,锂原子从石墨晶体内阳极表面电离成锂离子和电子,并在阴极处合成锂原子。所以,在该电池中锂永远以锂离子的形态出现,不会以金属锂的形态出现,所以这种电池叫做锂离子电池。
一、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500mah的aa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曲线。单只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电压最好保持在4.1v+50mv,充电电流通常限制在1c(500ma)以下,否则会造成锂离子电池永久性损坏。锂离子电池通常采用恒流/恒压充电模式,即先采用1c的恒定电流充电,电池电压不断上升,当上升到4.1v时充电器应立即转入恒压方式(4.1v+50mv),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电池充足电时,电流降到涓流充电电流。用此方法,大约两个小时电池可以充足(500mah)。锂离子电池放电电流不应超过3c(1.5a),单体电池电压不应低于2.2v,否则会造成损坏。采用0.2c的放电电流,电池电压下降到2.7v时,可以放出额定电池容量(500mah),采用1c的放电电流时,电池能够放出90%的电池容量,另外环境的温度对电池的放电容量也会产生影响,所以规定了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温度为-20℃~+60℃。锂离子电池的一个特点是比较容易显示剩余电量,因为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随时间徐徐下降,锂离子电池放电起始电压为4.1v(4.2v),放电终止电压为2.5v。
二、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
优点:1.工作电压高;
2.体积小、重量轻、能量高;
3.寿命长;
4.安全快速充电;
5.允许温度范围宽;
6.放电电流小、无记忆效应、无环境污染。
缺点:1.与干电池无互换性;
2.不能快速充电;
3.内部阻抗高;
4.工作电压变化大;
5.放电速率大,容量下降快,无法大电流放电。
三、锂离子电池充电器
下面介绍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模块ps1719,它采用恒流/恒压方式控制锂离子电池充电。恒流、恒压调整方便,以充电电流减小到最大电流(恒流)的15%作为充满判别基准,并终止充电。此外还有充电显示和充满显示功能。ps1719模块工作电压为9v,内部结构。
PS1719模块为脚DIP封装形式,各引脚功能如下:
GND(①、⑩脚)为输入、输出电压接地引脚。
BATT-(②脚)接电池负极,对地接电流控制的反馈电阻。
LED(⑥脚)为充电状态显示引脚。高电平为充电显示,低电平为充满显示。能提供或吸入电流3mA,可驱动LED。
BATT+(⑦脚)接电池正极。
CAP(⑧脚)外接抗干扰电容负极。电容正极接脚(Vo),该电容为不小于0.22μF。当正脉冲输入⑧脚时,可实现脉冲涓流充电模式。
RV(⑨脚)为电压控制反馈输入引脚。电压控制平衡时,该引脚对BATT-电压为2.5V。
DRV(脚)为带死区电压(0~3V)控制驱动OC输出引脚。可吸收电流30mA,驱动PNP型功率三极管,实现电压、电流控制。
Vo(脚)为约4V稳压输出引脚(充1节锂离子电池),外接抗干扰电容正极。
V+(脚)模块电源正电压输入引脚,要求6V≤V+≤7V。
应用电路 PS1719模块专用于3.6V锂离子电池充电,也可用于三节镍镉或镍氢电池充电。其典型应用电路如图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