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某个国家音乐

我要2个国家的音乐的特点啊或者是习俗啊什么的!一个国家的资料要差不多半张A4纸!速度点!谢谢了!... 我要2个国家的音乐的 特点啊 或者是习俗啊 什么的!
一个国家的资料要差不多半张A4纸!
速度点 !
谢谢了!
展开
 我来答
张连庆
2008-11-20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1万
展开全部
1英国
对于中国乐迷们来说,所谓“英式”(Brit-pop)是一个纪念性的符号。它充斥着太多人的青葱岁月,同时现在仍然回荡在新一代年轻人的音乐梦想中。年轻的孩子们正在狂热地痴迷弗兰兹·费丁南德(Franz Ferdinand)或者基恩(Keane)这些崭新的“英式”摇滚乐队,而青春已过的人们还在不断从“英式”黄金十年中的作品获取感动。如果你是个朋克乐迷,你应该会把性手枪(Sex Pistols)或者冲撞(The Clash)乐队当成永远的偶像;即使这些你都不知道,那你肯定熟悉披头士(Beatles)!英伦,这个清冽骄傲的字眼让多少乐迷心中热血沸腾!
细说Brit-pop,有人形容它“颓废而不绝望,感伤而不煽情,躁动而不狂热,是一种阳光灿烂的放纵,一场充溢着生命力的哭泣。” Brit-pop直接承继了后朋克的忧郁和新浪潮到新浪漫的华美,很多乐迷更熟悉的也许是其中无与伦比的英式吉他的清冽。从后朋克到新浪潮到Brit-pop,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的“曼彻斯特之声”作为承前启后的音乐潮流,在英式摇滚乐历史上占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那是一个连Brit-pop这个标签都还没被发明出来的年代,英国流行音乐进入低潮,曾创造新浪潮音乐的曼彻斯特在这期间也变得萧条。正当英国音乐将在沉闷中进入90年代的时候,一支叫做石玫瑰(The Stone Roses)的乐队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了。他们除了让香菇头发型,渔夫帽加连帽衫成为新的时尚,更带来一股新的音乐之风——融合了吉他摇滚和独立舞曲发展而成的迷幻摇滚舞曲。乐评人惊呼“上帝在第八天创造了石玫瑰乐队才收手”。
石玫瑰给英国音乐带来了革命——像孩子用水彩笔涂鸦般的音乐和唱片封套,嗡嗡作响的迷幻吉他舞曲,经典流行音乐创作概念的复苏……这株妖冶的“石玫瑰”在前Brit-pop年代盛开的如此灿烂!
石玫瑰乐队1985年发行的最早的两支单曲So Young和Tell Me中,主唱伊安·布朗就以不可思议的温柔声音让人心醉。随着鼓手Reni和吉他手John Squire不久之后的加盟,人们已清晰的看到石玫瑰已经含苞待放。终于,在也许再过50年还会被人传唱的Made of Stone被Silvertone唱片公司在1989年4月作为单曲发表后,石玫瑰的第一张同名专辑《The Stone Roses》横空出世。这张充满傲慢、怜悯和无法言表的高贵气质的唱片绝对震慑了时代,慢慢变成一代人的精神图腾。毫不夸张地说,石玫瑰开始影响整个音乐世界,而这一切是这群街头小子们开始根本无法预料的。在不久前英国权威音乐杂志《NME》的一次评选中,《The Stone Roses》被评为百佳唱片之首。让我们来了解一下《NME》百佳之首的概念吧——被它压在身下的Beatles,Beach Boys和Radiohead等等,无一不是经典中的经典。
可以说石玫瑰乐队改变了90年代的英国音乐世界——因为他们“启发”了绿洲(Oasis),收音机头(Radiohead),污点(Blur),山羊皮(Suede)这些在整个90年代呼风唤雨的英式乐队;但可能他们最伟大的成就是挽救了英国的摇滚乐。回到1989年,摇滚乐在英国某种程度上沦为被耻笑的对象,独立乐队顽固冷峻,主流音乐被极端保守的野心家们所污染。石玫瑰的处女专辑正是射向野兽心脏的一支飞箭,他们鹤立鸡群,与时俱进,从怀旧的噪音制造者演变成为时代的化身。他们汲取着60年代Jimi Hendrix、The Byrds的迷幻精神和旋律,他们以Sex Pistols对道德的傲慢攻击着制度,还拥抱着Acid House变化着的可能性。他们是一帮酷小伙儿,创作着倔强并可以随之起舞的优美歌曲,他们拥有强烈的自我风格,他们的骨子里闪烁着深刻、丰盈的英式吉他音乐灵魂。
像所有的经典一样,遗憾总是与它紧紧跟随。由于各种原因石玫瑰过早的在90年代凋零了。但幸运的是它没有消逝,伊安那漫不经心的和孤傲的声音还在继续唱着,他带着石玫瑰的灵魂继续创作、前进。如今他已经拥有4张打着伊安·布朗印记而不是石玫瑰名号的专辑,他的音乐中保留着石玫瑰的清纯雅致,却还多了些电子音乐的迷离气息。他用音乐告诉我们,他虽然已经不是石玫瑰,但是他——伊安·布朗,依旧带着一颗年轻、桀骜的心,带着他的油漆筒,在属于他的音乐世界肆意的挥洒、涂抹!
2法国
法国浪漫主义音乐
在法国,浪漫主义的繁荣更多体现在多位作曲家身上,其中比才(1838-1875)是最著名的一位,他的歌剧《卡门》尽管因表现了普通人的爱恨与欲望,内容极为接近现实,在当时惹来极大的争议,然而随后却大受欢迎,常演不衰。剧中的《爱情是一只不羁的小鸟》(哈巴涅拉)和《花之歌》以及《斗牛士之歌》,几乎成为了比才的招牌唱段。而他的另一部歌剧《采珠人》和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则以抒情性见长。
在同时代作曲家中,德里布(1836-1891)的两部芭蕾《希尔维娅》和《葛培丽娅》,继承了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芭蕾传统;拉洛(1832-1892)为小提琴与乐队的《西班牙交响曲》,有着激情奔放的异国情调;圣桑(1835-1921)的音乐以晶莹剔透的美感而著称,交响诗《死之舞》、《管风琴交响曲》和歌剧《参孙与达丽拉》最能代表其个性。
稍后出现的马斯奈(1842-1912),创作了歌剧名篇《维特》,人们所熟悉的《冥想曲》出自歌剧《黛依斯》。现已公认为法国最杰出作曲家之一的弗莱(1845-1924),其音乐细腻而富于感染力,作有《安魂曲》和包括十三首《船歌》在内的大量钢琴作品和室内乐。丹第(1851-1931)和杜卡(1865-1935),分别以《法国山歌交响曲》和《魔法师弟子》,为法国晚期浪漫主义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中法文化年,在北京,开展了许多的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为了把最能体现法国音乐创作现状的音乐盛事介绍给中国的乐迷,法方将雷恩音乐节,<<跨越音乐-2005法国现代音乐会>>的舞台搬到了北京朝阳公园.雷恩音乐节,是当今法国乃至欧洲音乐潮流的前沿一极,是法国的狂欢节.这次,他们第一次正式走出国门,向中国观众呈献了一台法国最有代表性,最前卫,最先锋,最好听的现代音乐会.(看这个的话应该很有帮助)
jiqimao90
推荐于2016-12-02 · TA获得超过459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4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5万
展开全部
帮你找了大纲,剩下的你随便搜索一下就可以了。

一、菲律宾音乐:
1、菲律宾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民歌特点等。
2、欣赏菲律宾民歌《竹舞》

二、印度尼西亚的音乐:
1、介绍印度尼西亚在亚洲大陆的位置及风土人情等。
2、讨论有关印度尼西亚民族的人文知识。
3、欣赏印度尼西亚民歌《收割稻谷的时候》。
4、重点介绍印度尼西亚最具代表性的“甘美兰”音乐和最具特色的民族乐器。5、欣赏著名的合唱曲《星星索》和独唱曲《梭罗河》。
四、欣赏世界著名的法国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模仿“甘美兰”音乐创作的钢琴曲《塔》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笨笨的家园
2008-11-21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16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269万
展开全部
一、菲律宾音乐:
1、菲律宾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民歌特点等。
2、欣赏菲律宾民歌《竹舞》

二、印度尼西亚的音乐:
1、介绍印度尼西亚在亚洲大陆的位置及风土人情等。
2、讨论有关印度尼西亚民族的人文知识。
3、欣赏印度尼西亚民歌《收割稻谷的时候》。
4、重点介绍印度尼西亚最具代表性的“甘美兰”音乐和最具特色的民族乐器。5、欣赏著名的合唱曲《星星索》和独唱曲《梭罗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0-02-27
展开全部
对肾脏虚弱有着很好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做为滋补强壮剂。山药是一种营养物质非常丰富的食物,其中含有多种营养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幻星残
2008-11-23 · TA获得超过96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2万
展开全部
孟加拉音乐与印度的音乐文化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从10~17世纪随着佛教的衰落和印度教的兴起,孟加拉地区掀起了宗教虔诚运动,音乐也获得了很大发展。赞颂印度教大神的歌曲应运而生。音乐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此后,随着伊斯兰教在孟加拉国的盛行,音乐逐渐世俗化,伊朗和阿富音乐文化的影响有所增强。
孟加拉的民间歌曲十分丰富,其中以江河为主题的船歌“巴蒂阿里”最著名。巴蒂阿里的节奏鲜明。乐句较规整,大多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巴乌尔”是当地民间流浪艺人的一种传统歌调,纯朴、自然而粗犷,多半是关于人生哲理和颂神的内容。多用或拍。民间舞曲多种多样,以切分音节奏为特征。其中欢快热烈的“朱莫尔”最为流行。最常见的民间乐器有一弦琴埃克塔拉、萨林达、古布古比鼓(亦称卡马格鼓)和铜铃等。
孟加拉的传统音乐,基本上以印度的拉格和塔拉(见印度音乐)为基础。在具体运用时并不严格,经常使用的拉格音阶有C D E F G A 和C F G两种。从二级音到四级音的小三度上行是其传统音乐的典型的曲调特点。常用的塔拉有达德拉(或),凯姆特()和卡法(或)等。主要的艺术歌曲有牧童歌、吉尔登和穆尔舍迪等多种。牧童歌是12世纪著名诗人胜天所创作的梵文诗歌,以印度教大神之-黑天和罗陀的爱情故事为主题。诗中包括了24组带韵脚的歌曲,每组8节,均注有演唱时使用的拉格和节拍。
R.泰戈尔是孟加拉人民爱戴的音乐家,他创作的爱国歌曲《黄金孟加拉》成为孟加拉国国歌。其他著名的音乐家有德维杰勒那尔·拉伊(1863~1913)、拉扎里卡特·森(1865~1910)、厄图尔珀拉瑟德·森(1871~1934)和纳杰鲁尔伊斯那默(1899~ )等。他们的创作各自形成不同的风格,代表了孟加拉现代音乐创作中的主要流派。
(一)东亚音乐文化区
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以五声音阶为主。虽然在中国的古代,出现了可以和与古希腊、古印度高度发达的音乐理论相匹敌的以音律论为代表的音乐理论,在理论上对七声音阶作了许多研究,并且在古典的艺术音乐中得到了运用,但是,这种七声音阶的旋法特征仍然强调是五声性的。另外,在与人民群众生活和感情有密切关联的民俗音乐中,却十分明显的以五声音阶和旋法为主。在中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传承的音乐也大多数是五声音阶。朝鲜、韩国、蒙古的情况也基本相同。日本虽有含半音的都节音阶、琉球音阶和不含半音的律音阶、民谣音阶的区别,但也都是五声音阶。因此,东亚可以称为五声音阶音乐文化区。
东亚音乐文化区在音乐审美方面的最大特色就是追求古朴典雅的横向旋律的音乐美。在音乐形态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弹性的节拍和节奏;(2)五声音阶和五声性旋法;(3)渐变的音乐结构;(4)音响表现形式的单音性。
另外,在以琵琶、胡琴、三弦为代表的乐器的运用、音乐曲式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

(二) 东南亚音乐文化区
东南亚地区大致可以分为大陆部和岛屿部两大部分。
东南亚地区在音乐形态方面,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并存,在分布于北部山岳地带的藏缅语族或帝汶岛和龙目岛等岛屿部的多声部民歌和音乐感觉的共同性,横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地的铜鼓、铜鼓类的金属打击乐器群的系谱和分布等,都是这一音乐文化区的较为独特的特征。
东南亚地区人民的音乐审美特征表现在对青铜、竹制乐器的朴素、清新、稳健音乐美的喜好。在音乐形态方面具有如下特点:(1)以青铜和竹为主要制作材料的乐器。(2)以二拍子、四拍子为基本节拍。(3)以七平均律为特色的律制。(4)以注重横向旋律发挥的单音音乐为基本音乐织体。

(三) 南亚音乐文化区
指的是包括印度次大陆和斯里兰卡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这一地区也称为印度音乐文化区。
在音乐方面,自古以来,以高度发达的音乐理论为背景的印度古典艺术音乐成为本地区的高峰。在印度古典艺术音乐中,以北印度为中心的印度斯坦音乐体现了伊斯兰音乐得影响,南印度的卡纳提克音乐具有比较原型的印度特征,这两股潮流几乎覆盖了整个印度次大陆。由这些古典艺术音乐变化出来的各民族的民俗音乐,在印度音乐文化区有十分广阔而深远的影响。
另外,虽然在古典音乐理论中有以22不平均分割的所谓22律的音组织出现,但是,现实音乐生活中,多以四分之一音等微分音形式在这一音乐文化区出现。
略述南亚传统音乐的特征。(1)印度音乐在南亚的主流地位。(2)南亚各国音乐的多样性。(3)音乐艺能与宗教、民俗的紧相关联。(4)鼓类乐器和拨奏弦乐器得以充分运用。

(四) 西亚、北非音乐文化区
西亚,在地理上指的是亚洲大陆西部一带,由阿拉伯各国、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以色列、巴勒斯坦等国组成。
但是,作为一个文化区来看,除以上国家之外,还应包括北非沿地中海岸的突尼斯、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一带。另外,前苏联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乌兹别克、塔吉克、吉尔吉斯、哈萨克、土库曼各国也可以涵括其中。在音乐方面,西亚、北非最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世界音乐史的源流之一而存在。古代的许多种类乐器,在王墓的浮雕和考古发掘中得到确认。同时,这样的乐器原型和使用这些乐器的音乐的古老样式,也沿着文明的潮流而向东、西两方传播。这种倾向,不仅在古代,而且在其后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尤其是中世纪的伊斯兰化起着重要的影响。例如:中世纪的阿拉伯宫廷音乐,是在当时的先进文化地区伊朗(波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世界上富有光彩的音乐。关于它的乐器桑图尔( santur )、卡农( qanun )、乌德( ud )、纳依( nay ),以及音乐、舞蹈、音乐家、音乐理论等,在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和阿尔伊斯发哈尼《歌书》中有详细的叙述。此后,这样的音乐体系向南亚、东亚、东南亚和欧洲传播,自身不断地产生变化,也不断地给当地文化施予影响,成为它们革新的动力。另外,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代,其军乐给近代欧洲音乐的发展予以许多影响。即:其乐队编制发展变化为西洋的铜管乐队,军乐形式的本身也成为向艺术音乐发展的一个基础,产生了土耳其风( alla turea )的作品。
西亚、北非传统音乐的特征:(1)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主导地位及其音乐特征:微分音的运用和乐音的有条件的带腔性;玛卡姆和达斯特加赫的旋法体系;均分律动与非均分律动同时存在;织体思维方式以横向性为主;乐器运用的共同点。(2)民俗音乐的多样化。

(五) 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夸赤道,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非洲有将近700种语言,并且有多种信仰,因此,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样式和一般文化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黑人非洲音乐的多样性决不会影响整个地区在音乐中的统一性。在音乐的社会功能及其运用方式、旋律和节奏的构成原理、乐器类型等音乐特征方面,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的音乐风格上的共同性显而易见。
主要音乐体裁形式有:(1)民俗歌唱:在黑人非洲的社会里,歌唱成为从日常生活中涌现的自然行为。另外,拥有各种各样的职业或半职业音乐家也成为黑人非洲的特征之一。(2)民俗舞蹈与歌舞、乐舞:在黑人非洲的音乐生活中,舞蹈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黑人非洲的舞蹈按其表现内容和运用场合来分类,大可以分为仪式性舞蹈和娱乐性舞蹈。从舞蹈表现手段的形式特点来看,黑人非洲的舞蹈大致可以分为:歌舞、乐舞、假面舞、高跷舞等。
乐器与器乐:在黑人非洲的乐器中,鼓和鼓乐是最具特色和最为重要的乐器和器乐,不仅种类多样,节奏丰富,表现力强,而且被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黑人非洲乐器的类别有:体鸣乐器、膜鸣乐器、弦鸣乐器、气鸣乐器。
黑人非洲音乐的风格和审美特征是讲求打击乐器节奏、音色变化的音乐美。在音乐形态方面有如下特点:(1)以鼓为代表的打击乐器在黑人非洲音乐中具有重要位置。(2)复杂多样的节奏。(3)音阶、旋律和演唱形式特征。(4)多声部唱法。

(六) 欧洲音乐文化区
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欧洲人口密度大,民族复杂,语系丰富。宗教主要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以上地理、民族、语言、宗教和文化环境等为丰富多样的欧洲音乐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自然人文背景。欧洲音乐文化区划分为:西欧和西南欧;中欧和东欧;斯堪的纳维亚和北欧;东南欧。
略述欧洲传统音乐的特征:欧洲音乐的风格和审美特征是追求富于动力性的复音音乐美。在音乐形态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乐音:音过程中没有有意运用的音成分(音高、音色、力度)的某些变化。即使有某些带腔的音,也只是下意识的偶然运用,其观念上强调的仍然是乐音的固定性。(2)调式、旋律:比较典型的欧洲音乐的调式,是以四音音列作为基础的。这些四音音列中,都包含两个全音音程和一个半音音程,由它们之间以不同方式排列,可有三种不同样式的四音音列。(3)节拍、节奏:在欧洲各民族的传统音乐,虽然也有自由节拍的非均分律动节奏,但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是功能性均分律动节奏。也就是说,它的强弱拍是有规律地、按小节线的划分而循环往复地出现的。(4)织体:在欧洲许多民族的音乐中,除了单声性织体之外,还存在大量的多声性织体,其多声部思维是以纵向性为基础的,即:在注意横向旋律流畅的同时,十分讲究声部之间的纵向关系。伴奏多采用传统和声进行。(5)乐器:欧洲的乐器以风笛、提琴、吉他、手风琴为特色。

(七) 北美音乐文化区
地理上的北美洲指的是位于西半球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的土地。北美音乐文化区主要是由加拿大、美国以及丹麦属格陵兰岛等构成。在北美音乐文化区的居民中,北美原住民的印第安人、因纽特人,从欧洲、非洲和世界其它地方迁来的移民及其后裔,他们对北美音乐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北美音乐文化区在音乐审美方面表现出对多元共处色彩缤纷音乐美的追求的特点。也就是说,多种来源的居民各自保存着他们原居住地的多种音乐,相互之间也有混合交融,并产生新的音乐体裁形式和音乐特点,但是相互之间在风格方面仍有较明显的差异,而在总体上呈现出缤纷的色彩。其中,既有原住民的因纽特人、印第安人的音乐,也有来自于欧洲的英语系、法语系移民及其后裔的音乐,还有来自于非洲黑人的移民及其后裔的音乐,以及亚洲各地移民及其后裔的音乐。

(八) 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
拉丁美洲是指从美国与墨西哥交界的格兰德河到大陆最南端的合恩角之间的广大地域。由于拉丁美洲这一地区在历史、语言、文化方面长期受到属于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影响,所以人们习惯于把它称为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的文化是多种文化融合基础上形成的多元混合型文化。因此,具有广阔多姿、丰富多彩的特点。
略述拉丁美洲传统音乐的特征。(1)拉丁美洲音乐中的印第安因素。(2)拉丁美洲音乐中的欧洲(伊比利亚)因素。(3)拉丁美洲音乐中的非洲黑人因素。

(九) 大洋洲音乐文化区
大洋洲位于太平洋的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大洋洲的居民大致上都是属于海洋民族。特别是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的人,很多都熟知有关天文和潮汐的知识,掌握了出色的航海术,所以,他们从中国的南部和东南亚一带开始沿着岛屿移动,定居下来,再一次移动,经过这种复杂的民族移动的轨迹之后,可以说,广阔的海域成了他们自由驰骋的天地,是他们理所当然的居住环境。正是在这种被海域包围着的岛屿上,有共同的生态环境,演奏音乐的场合相似,制作乐器的材料相同,所以,音乐的风格、样式相似相通,乐器形状有许多共同性的特征,因此,形成了大洋洲音乐整体上的等质性。
大洋洲音乐文化区原住居民的音乐审美特征是追求崇高自然的音乐美。在音乐内容、体裁形式、旋律节奏音阶、乐器等方面具有以下特征:(1)音乐内容:作为海洋民族的大洋洲的人们,有很多以航海术、祖先居住的岛屿情况以及渔业生产、皮艇制作技术知识等为歌词内容的歌唱;居住在内陆地区的人们,则以山川、河流、森林、沙漠等环境、在这类环境中经历过的狩猎采集生活、以及有关这些方面的知识为主要歌唱内容;渔民、山民都把动植物和先祖之灵当作无法替代的守护神来进行神格化。在维护社会组织上,明显地表现出像法律那样的作为一种必要的行为规范,所以,产生了许多以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相混杂的故事作为歌词来歌唱的曲目;把史实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或者是故事性地进入角色歌唱,在仍然流传的摇篮曲中可以典型地看到。慢慢地、舒畅地发声,反复着不知什么时候结束的旋律型,展开着历史故事,成为在线条性的时间流动中来解释历史的最好说明。(2)音乐体裁类别:从表演形式看,可以明确地区分为:由集体来完成的艺能,如:合唱、合奏、群舞;由一个人表演的独唱、独奏、独舞。从社会习惯看,男女各自分别保留着独立的曲目。另外,对声乐的重视程度胜过纯器乐;让复数声部重叠歌唱的多声性织体,在许多岛屿上都得到广泛流传。例如:在波利尼西亚,原来就有多声部合唱;在密克罗尼西亚的一部分地区,可以听到不同旋律同时重叠交错在一起的对位性多声歌唱。(3)旋律节奏音阶:在大洋洲的各种音乐中,旋律型和节奏型几乎都以规范化的模式被传承下来。因此,全部歌唱的曲目是随着歌词创作而不断增加的,经常看见把时事性话题立即编成歌词来歌唱的情况。(4)乐器:各地的乐器,在材料和构造上所显露出来的细微不同,给大洋洲的音乐带来了音响世界多样性的特征。大洋洲的乐器中,最重要的是体鸣乐器。

以上就是世界民族音乐九大分区的详解。
其中,有一些是我照王耀华著的《世界民族音乐概论》打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是从网上的一个课件中拷下来的。如果有错字改一下吧~

美国音乐经过长期发展,到20世纪初才具备独特的美国风格,并取得了与西方各国音乐文化同样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美国境内存在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个民族或种族的音乐,也存在着欧洲音乐家从欧洲各国带来的专业音乐。它们之间经过长时期的相互影响、融合,促进了美国音乐的形成和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摆脱德国音乐控制的新潮流。捷克作曲家A.德沃扎克对此起了很大作用。他于1892-1895年间应邀就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他建议美国作曲家把美国印第安人和黑人音乐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也有的作曲家转向法国音乐,他们的创作与印象派有着密切联系。另有一位作曲家C.E.艾夫斯在独自探索美国化的音乐语言。他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才被认为是美国老一辈最著名的作曲家。

50年代以后,美国音乐更趋多样化。尽管有的作曲家基本上按照传统的音乐语言进行创作,但是吸引着新一代作曲家的是层出不穷的各种新音乐流派,代表人物是J.凯奇。在流行音乐领域内,也出现了新的品种。从布鲁斯等音乐发展而来的摇滚乐风靡全国,爵士音乐退居次要地位。摇滚乐的代表人物有E.普雷斯利(1935—1977)等,民歌的著名歌手有B.迪伦(1941- )等。70年代以后,摇滚乐的热潮逐渐衰退,各种流行音乐互相影响,在风格上趋向综合。最著名的流行音乐歌手是M.杰克逊(1958—)。

意大利音乐在欧洲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在声乐(主要是歌剧)、器乐(主要是弦乐)方面都起了开拓者的作用,对西欧各国的音乐发展有重要影响。

19世纪末意大利器乐在德国的后期浪漫派和法国印象派的影响下开始复兴。意大利器乐复兴的最主要的作曲家是O.雷斯皮吉。他在配器上受R.施特劳斯、Н.А.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影响,在和声上受法国印象派的影响,在结构上则受德国音乐的影响。意大利现代器乐作曲家还有G.F.马利皮耶罗,他立志发扬从格列高利圣咏以来的意大利音乐传统,他的交响乐与19世纪的一般交响乐不同,是意大利古典交响乐以现代形式的再现,在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到从印象主义到新古典主义的转变。
意大利歌剧诞生于佛罗伦萨,成长于威尼斯,成熟于那不勒斯。1600年左右,随着歌剧的诞生,马罗克风格在意大利出现。1637年,首次向公众开放的剧院在威尼斯建成,歌剧从此不再是贵族的专利。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等城市相继成为音乐中心,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传统、赞助人、艺术家和相应的剧目。

那不勒斯乐派时期,意大利歌剧形式结构已基本成熟。那不勒斯歌剧由于注重优美、华丽的美声技巧而忽略戏剧性。而阉人歌手和女歌手的精湛技巧成为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日本

第一
能乐,传统宫廷类
比如 樱花

第二,民歌
比如
拉网小调
没有伴奏,完全靠嗓音

第三,流行乐
电子风格浓厚

现在各种曲风都发展得很快
当然也有blue,jazz类型的,但不多
流行音乐以舞曲为主

朝鲜族民歌的节拍形式属三拍系统.三拍子以及由三拍子复合而成的6/8,9/8,12/8,18/8等复拍子占极重要的位置.这种鲜明的以三拍为基础的节奏形式与朝鲜族语言直接相关.朝鲜族语言的单词有长音节和短音节之分,语言重音的安排往往形成前长后短,或前短后长的节奏形式.三拍子是使节奏既有长和短的区别,又使长与短的对比不失之过分,其最基本的划分为()()、()(),它柔和自然,符合朝鲜族语言的自然美.

(一) 英格兰民谣:英国的民族音乐,直到19世纪末期才复活。当时有一位名叫塞西尔·夏普(cecil sharp)者,搜集了将近3000多首的民歌,其中1600多首,传到了北美阿巴拉契山脉一带。说也奇怪,真正的英国传统音乐,在美国所保存的比英国本土要多。所谓英国传统音乐,其主要的特色就是一种以乡土音乐,加配流行音乐来叙述故事的民歌。

(二) 法兰西民谣:法国的民谣,通常都充满着放荡不羁的情感和世俗的幽默。从他们的民谣之中,不但可以了解法国人民的习性,好像还尝到了他们的美酒佳肴,仿佛还看到了他们的轻盈妙舞。

(三) 德意志民谣:流行歌曲和风土音乐的旋律,对于德国的民族音乐所发生的影响很大,而且,流行歌曲和风土音乐都是他们户外生活及团体活动的一部分。

(四) 荷兰民谣:德国的民族音乐,不只是在德国境内流传,事实上,也盛行在北海附近的几个国家里。荷兰就是其中之一,主要是因为与德国北邻的国家,他们的语言习俗也多与德国相似,因此,德国的民族音乐便很自然的被他们接受了。

(五) 爱尔兰民谣:自中世纪开始,竖琴就成为爱尔兰最流行的乐器。12世纪时,宫廷诗人所作的歌曲,也多以竖琴为主;可惜那些歌谱多已失传,只留下其中部分的歌词。到17世纪,也就是英国统治爱尔兰时,宫廷诗人渐渐没落,而竖琴演奏家却仍然活跃于各角落。另一种乐器叫风笛,在爱尔兰也很流行,也许是因为戚尔迪(celti)人特别喜欢听那种高而尖锐的声音吧!

(六) 意大利民谣:意大利的民间音乐,大都是旋律热情优美并且附有和声,因其音乐动人,今已遍及全球。手风琴和六弦琴是伴奏这种歌曲的主要乐器,这也可说是意大利民谣的特色。

(七) 挪威民谣:众所熟知的挪威民谣,曾被遗忘了一段漫长的时期,直到1840年左右,才被人重视而复苏过来,当今被传颂的约有一万余首,其内容多为叙述该国美丽的湖光山色。

(八)苏格兰民谣:由于印刷术的尚未普及,以及竖琴家的相继死亡,以致早期的苏格兰高山族贾奈(gales)音乐已大多失传,直至1781年才被人重视,开始搜集。苏格兰音乐粗犷,听起来颇像爱尔兰音乐,这是因为苏格兰早先的竖琴家多半来自爱尔兰的原故。在苏格兰,竖琴是一种很普遍的乐器,几乎家家都有,人人能弹,不过后来由于风笛的兴起,而使竖琴家的地位大受影响。因为风笛可在户外吹奏,而竖琴仅适合于室内弹奏。苏格兰的民谣有高地与平地之分,高地民谣比较雄壮,平地民谣则倾向柔和优美。

(九) 西班牙民谣:西班牙的民间音乐,可说多半是舞曲的一部分,而舞曲也往往是民谣的一部分。此外,所有的西班牙民谣,都含有浓厚的乡村情调,这就是西班牙民谣的一种独特的风格。

(十) 瑞典民谣:瑞典的民谣,据说在1631年才被人们搜集起来,其中以叙述古代战士的英勇故事为多,曲调雄壮、激昂、奋发。

(十一) 威尔斯民谣:威尔斯的传统音乐,大都是根据竖琴曲调而编成的,其中包括民谣、土风舞、颂歌、赞美诗,且多以竖琴为伴奏乐器。

意大利::《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根据威尼斯船歌的风格而改编的,《桑塔.露琪亚》两段歌词将美丽的夏夜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陶醉,令人忘怀。歌曲为C大调,、八三拍子,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构成,歌曲旋律优美流畅,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2:船歌:这种歌曲或乐曲的特点是多采用八三拍子,八六拍子,给人以摇晃感觉,其情绪特点色彩是开朗奔放的,热情洋溢的。

美国现代(六十年代称之为现代,而我们2004年被称为处於后现代的尾声) 民歌之父的是 Bob Dylan。 Bob Dylan 之所以被称为'现代民歌之父',是因为其在六十年代首先以他典形反叛、控诉加上其如诗的文字( lyric) 写出了不少能代表当代美国土地、文化,新一代知识分子、年青人的心态的乐曲。而该等文字、歌曲,又真的能直接、间接及一代一代地影响著美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文化(不止于音乐文化)。

樱花:日本 骨干音:do,mi,fa,la,xi 节奏形:4/4拍
三套车:俄罗斯 骨干音:do,la 节奏形:4/4拍

橘梗谣:朝鲜 骨干音:mi,so,la 节奏型:轻快

俄罗斯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生动的、直接的创作。几个世纪来,它不断地变化发展,不断地更新手法,不断地扩展诗意形象和音乐表现力的范围,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各类品种:游吟歌手弹唱的叙事歌曲、风行在广大农村的抒情歌曲(“曼调长歌”)、婚礼歌曲、轮舞歌曲、舞蹈歌曲、诙谐和讽刺歌曲;17世纪末、18世纪初兴起的城市歌曲;19~20世纪的浪漫曲、士兵歌曲、追忆历史事件的爱国歌曲、反映城市手工业者和工人们沉重命运的生活歌曲、抒情的或诙谐讽刺的快口唱、革命歌曲和颂歌,最后还有群众歌曲,等等。
与歌曲基本样式形成的同时,俄罗斯民歌也逐渐形成了自己在旋律特性、调式调性和节奏等方面最重要的风格特点,别具一格的多声部咏唱和曲调结构的独特形式。
俄罗斯国家的扩张和巩固,大战鞑靼军队、征服西伯利亚、拉辛和布伽乔夫的农民起义、拿破仑入侵、日俄战争、十二月党人起义、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卫国战争乃至于农村电气化、伏尔加——顿河运河的开通、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等等——俄罗斯人民用自己的歌曲艺术记载了几乎全部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斗争的历史。俄罗斯民歌成了一代传一代的独特的“艺术编年史”。高尔基说:“俄罗斯民歌——俄罗斯的历史。”
俄罗斯民歌是俄罗斯人民高度艺术天赋和伟大创造力的佐证,它为后来的专业音乐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宝库。格林卡说:“创造音乐的是人民,而我们艺术家不过是把它编成曲子而已。”柴科夫斯基把民歌尊为他的“艺术圣地”。

(德)小小少年

《小小少年》是电影《英俊少年》的插曲。随着电影的热播,这首歌曲也得以广泛流传。歌曲要求演唱者声音激昂、情绪饱满。

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

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歌曲,而瑞典每年12月13日被定为“桑塔·露琪亚节”,人们高举蜡烛,齐唱《桑塔·露琪亚》,走街串巷,互相问候,平静地度过一天。为什么意大利的歌曲会成为北欧节日的主旋律呢?从头说来。 San Lucia(圣·露琪亚)是一位意大利的女教徒,曾在西西里岛行善、传教,后遭迫害,于公元304年殉教身亡。Santa Lucia原文意为“光明”,后被引申到天主教里,指驱走黑暗,带来光明的圣女。而北欧由于纬度高,长年处于黑夜长,白天短的环境,人们对光明的渴望非常强烈,12月13日是San Lucia的殉难日,又恰逢冬至,于是瑞典人为了纪念圣女也为迎接光明,把这一天定为“桑塔·露琪亚节”,意大利的歌曲也就成了北欧节日的主旋律。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由3900多个小岛组成的太平洋岛国,一亿多人口。

主要音乐有雅乐、能乐(一种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结合的艺术)、筝乐、尺八乐等。
樱花是日本最为著名的花,春季开花,是3-5朵伞房花序,色白或红,十分美丽,为日本国国花。春日观赏樱花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民俗风情活动。歌曲《樱花》是日本著名的民歌。它以平白流畅的语言描述了暮春三月人们愉快地相邀,在晴朗的日子里去看美丽的樱花的情景。

都节调式音阶:mi、fa、la、ti、do、mi

朝鲜音乐主要特点是明显的三拍子节奏。用变换的三拍子律动可让学生形象的感受和理解。Vcd的播放既加深学生对朝鲜音乐的印象又可更多地了解朝鲜的人文风情。
课件:(穿朝鲜民族服饰的人物图片)
朝鲜半岛音乐包括:雅乐、民俗音乐。主要乐器为伽 琴、玄琴、长鼓等。五声音阶:la、do、re、mi、sol、la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3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