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是作文教学的第一要素】贴近生活的作文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从不欺骗任何人,而且永驻常新,总以最新鲜最深刻启迪人感染人。因而学生要作文就必须贴近生活,才能抒发真情实感,脱离生活实际的作文就是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那么我们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从中撷取用之不尽的新鲜素材,真实而快乐地作文呢?
走进自然,感悟自然,以托物言志见精神。
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最真实最鲜活也是最富于变化万千的。此山非彼山,此水非彼水,河流山川、花鸟虫鱼、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这一切的个体皆以其鲜明独特的个性张扬自己的本色、彰显自己的生命,才造就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与鬼斧神工。这与学生的作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鲜活有个性方能打动人。
大自然鲜活的个性需要我们零距离地去接触、去感悟,去挖掘其中无穷无尽的最新鲜的作文素材,用心去揣摩、思考、感应,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将其中所蕴藏的情感挖掘出来,表现出来。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是会说话的,有感情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是水的柔情;“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山的诡秘;“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春花出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荷花争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草的顽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木的萧瑟。正所谓“一草一木总关情”。大自然从不欺骗人类,因而来自大自然的情感总是真实而朴质,真切而动人。只要我们走进自然,留意观察、感悟,与山水为友,与花草为伴,以此为契机,寻找作文切入点,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并能巧妙地借助艺术手法将大自然的某种特点、情态与人的某种情感,或者社会的某种现象有机结合起来,寄予人的情怀,表现人的思想,或者针砭时弊,或者褒扬真善,或托物言志,或以物喻人,或借物抒情,或融情于景,自然属性只要做到了然于心,就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美从中而来。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那么高中生在三点一线的校园里,学业又繁重,语文教师该如何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呢?其实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校园就是一个小小的自然。明代学者张潮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涧边听瀑声,觉耳中别有所不同。”更何况校园里有花草虫鱼、鸟语花香,有的还有假山池沼、亭榭楼台。春天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夏季骄阳似火,绿树成荫;秋天金风送爽,玉露生寒;冬季腊梅盛开,寒风凛冽。这与校外的大自然其实也没有多少两样,我们何必舍近求远?“一切语文从实践中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更容易”,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如此说。语文教师可组织学生成立写作兴趣小组,带领他们感悟校园一草一木,“静观万物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了解掌握这些自然事物的时令属性,其中的春华秋实,天寒地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都随时留心观察、记录,然后从横对比、交流讨论,寻找契机,让草木说话,让山水表情,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为一,由表及里,披情为文。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辨能力、整合能力,充分调动其主动探讨的积极性,发挥其群体智慧,又能积累最鲜活最真实的生活素材,避免作文矫揉造作,从而提高学生的高品位高人格。其次要走进课堂内外,引领学生学好学透语文课内外的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名篇。许多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名篇都是名家们感悟自然精心奉献给人类的精神食粮,学好它们是我们直接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周敦颐的《爱莲说》、刘禹锡的《陋室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及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名篇无不洋溢着鲜活的生命力,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含英咀华,品味之,品鉴之,品悟之,只要了然于心,作文能不信手拈来流光溢彩?
融入社会,感悟社会,于细微之处见真情。
社会是个大熔炉,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因而优秀的学生作文必须跟上社会的脉搏,打上时代的烙印,这就要求学生要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取材社会。
首先在劳动实践中感悟。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知。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高中生学习任务虽然繁重,但一定的劳动实践是必要的,那是为人之根本。在学校做值日生、劳动课劳动;放假在家,正是农忙或春种时节,教师与家长联系安排一定量的田间劳动,其间产生的种种苦辣、愉悦,都是自己劳动直接感受得到的,是最直接最真实,也是最铭心的。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就会珍惜劳动的成果,珍惜学习的机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劳动磨练了身心,磨难凝成了财富。有了这种情感体验,就会情动而辞发,其间流露的情感自然是真实感人的充满泥土味的气息,纯朴而久远。
其次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写调查报告可选在学校放假之前,利用主题班会课调研,选定调查报告的主题内容要适合、调查对象要清楚、操作程序要简便、分工事项要明确、时间安排要紧凑,然后由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个专题。走进农村和城市,学会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收假回来要按时上交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材料,并定时召开专题社会调查报告会,讨论与交流 心得体会 。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加社会阅历,而且能资源共享,拓宽作文素材,增强社会责任感。如一组学生负责收集春节的对联,光在县城区就收上来近几千条,整理、归类、查找资料,讨论、整合之后,他们撰写了《从对联看大化人民生活质量》的 调查报告 ,因材料翔实,观点新颖,论证充分,行文有序而深得师生的一致好评。再次就是利用媒体网络,了解国内外大事。现在是信息时代,作为一名高中生绝不可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学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国内各行风情,世界风云变幻,这些都是最前沿的作文材料。教师要善于设置情境,统筹安排,每周由教师引出一个或几个话题,利用每周两节信息课和每周放假时间上网查找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我们学校装置了一台大型的屏幕,每天中午放学后都播放当天时事要闻,下午学后播放一些专题片,或于丹讲《孔子》,或傅佩荣讲《孟子》,或易中天讲《三国》,或王立群讲《史记》,要按时组织学生观看,聆听专家解读国学经典,陶冶情操,营养心灵,丰富知识。亦可以早读或晚读轮流读报,对热点新闻可让学生讨论,增长知识,增长见解。借助凡可以利用到的媒体网络来帮助学生或了解当今时事要闻,或学习经典,并能根据新闻特点做一些比较或新闻调查。比如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的地震和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的7点3级地震,同在地震面前,我们人类既有英勇顽强,又有不知所措。有大勇又有大悲,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挖掘这些新闻背后的信息,将新闻信息分点分条,引向纵深,凝练成新颖的作文素材,这既能提升我们学生的认识能力,又能树立他们远大的社会责任感。在拥有了这些素材的同时,既在写作上寻找突破口,以小见大,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又不断更新这些素材,使这些“源头活水”永远前沿而新鲜,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作文新天地,这样一来作文还能跟不上时代的脉搏打不上时代的烙印吗?
自修内省,自我提升,情动于衷发于外。
我们向来主张学生作文“我手写我心”,学生内心真实了,作文方真实,内心浮躁了,作文也会浮躁,没有体验,就会“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试想一个内心富有的学生,他的作文能不真实丰富?如果说走进自然、融入社会是让学生外在接近生活、体验人生,让他们的写作真实感人,那么自修内省就是让学生内在感悟生活,自我提升,让他们的写作深刻丰富。那如何让学生内心真实丰富呢?这首先要求语文教师是一个内心生活富有的人,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思考是行为的种子。鲁班被带齿的野草叶子划破手指,联想生智,发明了锯子;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苦苦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老舍说:“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和泪来。”殊不知那笔尖流出的血和泪则是真情的写照,我思故我行。学生能自觉将获取的素材,比如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周围的花开花落、月圆月缺、是非曲直、生老病死等等这些自然景观、人事变迁现象,在教师引导下细心观察、体会、讨论、思考,思到深处,知微见著。情动于衷就自然会发之于外,立意取材、布局谋篇,语言旨意都做到胸有成竹,流出笔尖的将是有深度、力度,洋溢着浓厚的思辨性与哲理性的作文。三思而行,这是学生获得真知灼见的行为方式,是真实成熟的体现,让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常伴学生左右,成为他们固定的学习的常态,充实内心,受益终生。因为学生学会了思考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做一个纯粹的人,会坚强、自信、有为,他们的生活因学会思考而丰富多彩,从而实现写好文提升到做好人的转变。
作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章太炎说:“学生之学问,得之于师的,永远不及社会阅历及人生忧患的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我们共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猎取丰富的素材;让作文扎根于生活土壤之中,热爱生活,取材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做好文,享受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在作文中做好人,享受快乐的人生。
潘世流,语文教师,现居广西大化。本文编校:老 猛
走进自然,感悟自然,以托物言志见精神。
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最真实最鲜活也是最富于变化万千的。此山非彼山,此水非彼水,河流山川、花鸟虫鱼、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这一切的个体皆以其鲜明独特的个性张扬自己的本色、彰显自己的生命,才造就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与鬼斧神工。这与学生的作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鲜活有个性方能打动人。
大自然鲜活的个性需要我们零距离地去接触、去感悟,去挖掘其中无穷无尽的最新鲜的作文素材,用心去揣摩、思考、感应,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将其中所蕴藏的情感挖掘出来,表现出来。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是会说话的,有感情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是水的柔情;“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山的诡秘;“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春花出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荷花争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草的顽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木的萧瑟。正所谓“一草一木总关情”。大自然从不欺骗人类,因而来自大自然的情感总是真实而朴质,真切而动人。只要我们走进自然,留意观察、感悟,与山水为友,与花草为伴,以此为契机,寻找作文切入点,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并能巧妙地借助艺术手法将大自然的某种特点、情态与人的某种情感,或者社会的某种现象有机结合起来,寄予人的情怀,表现人的思想,或者针砭时弊,或者褒扬真善,或托物言志,或以物喻人,或借物抒情,或融情于景,自然属性只要做到了然于心,就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美从中而来。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那么高中生在三点一线的校园里,学业又繁重,语文教师该如何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呢?其实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校园就是一个小小的自然。明代学者张潮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涧边听瀑声,觉耳中别有所不同。”更何况校园里有花草虫鱼、鸟语花香,有的还有假山池沼、亭榭楼台。春天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夏季骄阳似火,绿树成荫;秋天金风送爽,玉露生寒;冬季腊梅盛开,寒风凛冽。这与校外的大自然其实也没有多少两样,我们何必舍近求远?“一切语文从实践中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更容易”,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如此说。语文教师可组织学生成立写作兴趣小组,带领他们感悟校园一草一木,“静观万物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了解掌握这些自然事物的时令属性,其中的春华秋实,天寒地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都随时留心观察、记录,然后从横对比、交流讨论,寻找契机,让草木说话,让山水表情,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为一,由表及里,披情为文。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辨能力、整合能力,充分调动其主动探讨的积极性,发挥其群体智慧,又能积累最鲜活最真实的生活素材,避免作文矫揉造作,从而提高学生的高品位高人格。其次要走进课堂内外,引领学生学好学透语文课内外的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名篇。许多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名篇都是名家们感悟自然精心奉献给人类的精神食粮,学好它们是我们直接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周敦颐的《爱莲说》、刘禹锡的《陋室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及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名篇无不洋溢着鲜活的生命力,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含英咀华,品味之,品鉴之,品悟之,只要了然于心,作文能不信手拈来流光溢彩?
融入社会,感悟社会,于细微之处见真情。
社会是个大熔炉,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因而优秀的学生作文必须跟上社会的脉搏,打上时代的烙印,这就要求学生要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取材社会。
首先在劳动实践中感悟。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知。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高中生学习任务虽然繁重,但一定的劳动实践是必要的,那是为人之根本。在学校做值日生、劳动课劳动;放假在家,正是农忙或春种时节,教师与家长联系安排一定量的田间劳动,其间产生的种种苦辣、愉悦,都是自己劳动直接感受得到的,是最直接最真实,也是最铭心的。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就会珍惜劳动的成果,珍惜学习的机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劳动磨练了身心,磨难凝成了财富。有了这种情感体验,就会情动而辞发,其间流露的情感自然是真实感人的充满泥土味的气息,纯朴而久远。
其次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写调查报告可选在学校放假之前,利用主题班会课调研,选定调查报告的主题内容要适合、调查对象要清楚、操作程序要简便、分工事项要明确、时间安排要紧凑,然后由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个专题。走进农村和城市,学会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收假回来要按时上交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材料,并定时召开专题社会调查报告会,讨论与交流 心得体会 。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加社会阅历,而且能资源共享,拓宽作文素材,增强社会责任感。如一组学生负责收集春节的对联,光在县城区就收上来近几千条,整理、归类、查找资料,讨论、整合之后,他们撰写了《从对联看大化人民生活质量》的 调查报告 ,因材料翔实,观点新颖,论证充分,行文有序而深得师生的一致好评。再次就是利用媒体网络,了解国内外大事。现在是信息时代,作为一名高中生绝不可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学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国内各行风情,世界风云变幻,这些都是最前沿的作文材料。教师要善于设置情境,统筹安排,每周由教师引出一个或几个话题,利用每周两节信息课和每周放假时间上网查找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我们学校装置了一台大型的屏幕,每天中午放学后都播放当天时事要闻,下午学后播放一些专题片,或于丹讲《孔子》,或傅佩荣讲《孟子》,或易中天讲《三国》,或王立群讲《史记》,要按时组织学生观看,聆听专家解读国学经典,陶冶情操,营养心灵,丰富知识。亦可以早读或晚读轮流读报,对热点新闻可让学生讨论,增长知识,增长见解。借助凡可以利用到的媒体网络来帮助学生或了解当今时事要闻,或学习经典,并能根据新闻特点做一些比较或新闻调查。比如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的地震和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的7点3级地震,同在地震面前,我们人类既有英勇顽强,又有不知所措。有大勇又有大悲,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挖掘这些新闻背后的信息,将新闻信息分点分条,引向纵深,凝练成新颖的作文素材,这既能提升我们学生的认识能力,又能树立他们远大的社会责任感。在拥有了这些素材的同时,既在写作上寻找突破口,以小见大,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又不断更新这些素材,使这些“源头活水”永远前沿而新鲜,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作文新天地,这样一来作文还能跟不上时代的脉搏打不上时代的烙印吗?
自修内省,自我提升,情动于衷发于外。
我们向来主张学生作文“我手写我心”,学生内心真实了,作文方真实,内心浮躁了,作文也会浮躁,没有体验,就会“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试想一个内心富有的学生,他的作文能不真实丰富?如果说走进自然、融入社会是让学生外在接近生活、体验人生,让他们的写作真实感人,那么自修内省就是让学生内在感悟生活,自我提升,让他们的写作深刻丰富。那如何让学生内心真实丰富呢?这首先要求语文教师是一个内心生活富有的人,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思考是行为的种子。鲁班被带齿的野草叶子划破手指,联想生智,发明了锯子;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苦苦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老舍说:“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和泪来。”殊不知那笔尖流出的血和泪则是真情的写照,我思故我行。学生能自觉将获取的素材,比如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周围的花开花落、月圆月缺、是非曲直、生老病死等等这些自然景观、人事变迁现象,在教师引导下细心观察、体会、讨论、思考,思到深处,知微见著。情动于衷就自然会发之于外,立意取材、布局谋篇,语言旨意都做到胸有成竹,流出笔尖的将是有深度、力度,洋溢着浓厚的思辨性与哲理性的作文。三思而行,这是学生获得真知灼见的行为方式,是真实成熟的体现,让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常伴学生左右,成为他们固定的学习的常态,充实内心,受益终生。因为学生学会了思考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做一个纯粹的人,会坚强、自信、有为,他们的生活因学会思考而丰富多彩,从而实现写好文提升到做好人的转变。
作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章太炎说:“学生之学问,得之于师的,永远不及社会阅历及人生忧患的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我们共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猎取丰富的素材;让作文扎根于生活土壤之中,热爱生活,取材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做好文,享受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在作文中做好人,享受快乐的人生。
潘世流,语文教师,现居广西大化。本文编校:老 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