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竹笛的起源与发展

 我来答
爱种草的蓝莓酱
2023-01-27 · TA获得超过29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1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9.2万
展开全部
竹笛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据《新中国的考古发观和研究》撰文中可探知其悠久的历史。现存浙江博物馆内的出土文物中,有横开—个孔、两个孔、三个孔甚至六个孔的浙江涧姆渡骨笛,其管形与现在流行的口笛、竹笛极其相似,距今约有七千年的历史。

  近年来,在河南舞阳出土的文物中,又发现了非常罕见的贾湖骨笛,共管七孔,能够吹奏音阶,距今约有九千年的历史。这是我国考古学家目前发现最早的乐器。

  据林克仁先生著的《中国箫笛》一书中介绍:在黄河流域的甘肃永靖蓬花台辛店文化遗址中和在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发现保存完好的骨哨,其形酷似当代笛家俞逊发先生发明的口笛。在湖北随县出土文物中,发现两支战国初(公元前433年)曾候乙基中的两支横笛;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公元前 168 年)中发现两支横笛;在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汉代初期)发现一支横笛;在新 疆巴楚脱库孜萨来出土的文物中,又发现了南北朝时期骨笛残段一支。

  原始时期,祖先所用过的骨笛、哨笛,材料主要取材于兽骨:而《史记》记载: “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溪,做笛吹之,似凤鸣。”确定了用竹制笛的时代为华夏社会 的殷商时期。

  竹笛的文化迹象及历史沿革向世人证明:它是中国人类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也 是世界《乐器史志》上年代久远的古老吹奏乐器,是全球笛类乐器的鼻祖。竹笛风 霜雪雨的生成、发展过程,是与宇宙中的自然现象、地理观象、人文现象、社会现 象、物理学、数学、设计学、美学、音响学、哲学、史学、琴、棋、书、画等科学 领域,艺术门类有机地、共同地相互敷衍、促进、联系、进化、提高的。历代文人 墨客都曾为竹笛抒写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诗篇。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竹笛多由苦竹、紫竹、斑竹、凤眼竹、玉屏竹等优质竹料经制笛师加工成材制 做成笛。竹笛属开管乐器,与国外的笛类乐器的区别是“膜振”,就是在竹笛膜 孔上粘贴一块笛膜,笛音清脆、咳亮、甜美,富有中国民族音乐色彩和浓郁的家乡味儿,这是任何管弦乐器及现代电声乐不具备的特征。

  根据竹子粗细长短的不同及表现性能的差异,竹笛主要分两类:“梆笛”和“曲笛”。(现在竹笛己开发出低音笛等种类) 梆笛管身短、管径细,发音高亢、明亮,适于演奏欢快、明朗、奔放的曲调,过去因它是梆子戏等剧种的伴奏乐器而得名。 曲笛则管身长、管径粗,发育浑厚、甜润,适于演奏江南丝竹等风格的乐曲,过去主要用于昆曲等曲种的伴奏而得名。

  解放后,竹笛这件古老的吹奏乐器伴随着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豪迈热情,古韵重奏焕发了时代的新声。1953年,一位绰号“吹破天”的民间艺人,他在首次参加全国第xx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会演中,用手中的竹笛成功地开了笛子独奏之先河,演奏了笛子独奏《喜相逢》,高超的演技轰动了京城,红遍了全国。自此,竹笛以独奏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此举不但让笛界同仁振奋,而且为以后竹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位“吹破天”就是己故的中国最的笛子演奏家、北派宗师——冯子存先生(1904——1987)。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竹笛这件乐器也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在广袤的土壤中和广大的人民群众中汲取各种艺术养分不断丰富其表现魅力。建国五十年来,竹笛界老、中、青艺术家,演奏技巧日趋成熟,技法不断出新,风格、流派应运而生,逐渐形成。

  竹笛的流派主要分北派和南派。

  北派笛风注重刚劲、强烈,气息讲究丹田要有爆发力,常用吐音(单吐、双吐、三吐)、花舌、垛音、历音、抹音等技巧丰富乐曲,代表作品《喜相逢》等。

  南派笛风讲究典雅、华丽,常用颤、叠、赠、打等手指技法润饰旋律,代表作品《鹧鸪飞》等。

  竹笛的流派除北派、南派外,得到世人承认的还有刘森派(简称刘派),赵松庭先生创立的浙派,俞逊发先生创立的俞派。

  乐器科技攻关方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的民族乐器制造业、制做工艺、制做水平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一些投身于竹笛改良的专家、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为改良竹笛耗费了很多心血。纵观竹笛改良的措施有三个方面: 一是增加音孔,扩展音域;二是加键解决半音难题,达到十二平均律,如蔡敬民改良的加键新竹笛:三是寻找新型制笛材料,如电木、塑料、玉石、玻璃钢等材料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