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的人性观及教育意义。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答案】:孔子对于人性的观点是:“性相近,习相远”。性指先天素质,习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他认为人们的先天素质是很接近的,但是之所以人们在成长中有了千差万别,是后天“习然”的结果,这一观点肯定了人不论等级贵贱,生来在天赋素质上是平等的,这就说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承认教育的必要性和关键性。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孔子强调人的一生都要受教育,还要重视居住环境的选择和社会交往的选择。“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是孔子人性论的组成部分,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和应该受教育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