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来讲,日本对明朝是比较敬畏的,接受过明朝的封王,对明朝纳贡。
1、足利义满在任期间,一直非常期望同明朝进行贸易。自1374年起曾数次向明朝派遣使节。1374年和1380年,足利义满以“日本征夷将军源义满”的名义向明朝朝贡,要求与明朝贸易。
然而明朝拒绝了室町幕府的要求,理由是明朝认为“大觉系”的“日本国王怀良”(或作良怀)才是日本正统君主,而“持明系”则是乱臣。
足利义满是“持明系”的军官,更不应与之通交。因此在明太祖在位期间,明朝拒绝了同室町幕府的贸易。
2、在万历抗倭援朝战争结束后的文禄四年(1595年)一月,明朝遣使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令沈惟敬一同前往。
3、德川家康不是个完全的锁国主义者。创立幕府后,他立即遣使朝鲜,并于1608年恢复了和朝鲜的邦交。与此同时,又积极谋求与明朝的间接贸易。他出于对军需物资和生丝贸易的需要,创立幕府后的初期,对发展与西欧各国的贸易也很积极。
扩展资料: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 ,日本战国时代三河大名,幼名竹千代。江户时代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战国三杰(另外两位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一。日本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德川家康出生于三河冈崎城(现爱知县冈崎市),原姓松平,永禄十年(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父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母为广忠正室於大之方(传通院)。
桶狭间合战后与织田信长结为“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织田军击败强敌,并与武田家不断蚕食今川家的领地。
后又迫于形势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战后被丰臣秀吉移封关东,虽失去长年的根据地,但得到丰臣政权下外样大名中最大的领地。
担任五大老的笔头。丰臣秀吉死后,在关原合战中率领东军战胜西军,确定了霸权。庆长八年(1603年)受封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开创幕府。庆长十九年(1614年)至庆长二十年(1615年)经大坂冬、夏之阵灭丰臣氏,江户幕府统治体制从此坚如磐石, 日本进入和平时期。
元和二年(1616年),德川家康在骏府城逝世,享年74岁。遗体埋葬在骏府的久能山,1年后被改葬到下野国日光。被日本朝廷赐封“东照大权现”,成为江户幕府之神,在日本东照宫中供奉,被后人称为“东照神君”。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原名木下滕吉郎、羽柴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大名、天下人,著名政治家,继室町幕府之后,首次以天下人的称号统一日本的战国三杰之一。
丰臣秀吉是尾张国爱知郡中村乡贫苦农民家庭出身,本是足轻(下级步兵),后因侍奉织田信长而崛起。
本能寺之变后,在织田氏诸家臣内部斗争中胜出,成为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2] 。天正十三年(1585年)担任关白,后担任太政大臣,获赐氏姓丰臣氏,后将关白职务让与养子丰臣秀次而自称“太阁”。
建立了新的封建体制:确定士农工商的身份。奖励新兴工商业,扶植城市的发展。天正十六年(1588年)颁布刀狩令,收缴民间武器,实行兵农分离,使武士集中居住于城市。
宗教方面,保护佛教寺院,压制天主教的传布,迫害西班牙传教士,开日后禁教锁国之先河 。
丰臣秀吉的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幕藩体制转化有一定成就。
在位后期逐渐变得昏庸多疑,并发动文禄庆长之役,庆长三年(1598年)9月18日病逝。 其后部将德川家康趁机夺取政权。
足利义满人物之迷:
田中义成、今谷明等学者认为足利义满有篡夺皇位的企图;而受到此说法的影响,作家海音寺潮五郎、井泽元彦等人认为义满是由于皇室为了阻止其篡位而被暗杀的。
日本从平安时代到室町时代期间,曾长期流传着一首名叫《野马台诗》的预言诗。相传这首诗是由中国南朝梁时期的高僧宝志禅师所作,后来由遣唐使吉备真备带到日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德川家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丰臣秀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足利义满
日本人对明朝的态度是经过不断变化的,明太祖朱元璋灭掉元朝以后,日本对大明非常敬畏。因为日本北条幕府末期,蒙古入侵日本毫无还手之力,最后因为台风才免于亡国的厄运,但蒙元的强大已经深深震慑了日本人。得知明朝连那么强大的元朝都打败了,日本人一改以往对中国拒不臣服的态度,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曾派出使臣向明朝纳贡称臣,当时的明成祖朱棣封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当时的日本非常依赖与明朝的贸易往来。
但后来的日本政府对明朝的态度又恢复了原来的姿态,即不愿意一直以藩属自居,而认为两国是对等的两个国家。因此引起了明朝政府不满,于是断绝了与日本的贸易往来,日本失去了中国商品的输入,于是对明朝的走私逐渐弥漫,后来又恰逢战国乱世。更是海盗猖獗,形成倭寇。日本很多大名也暗中支持倭寇抢劫中国商品,既然贸易不成,就用抢的。不过后来明朝实行海禁,倭寇逐渐被肃清。
战国时期,丰臣秀吉曾经统一日本,因为其出身低贱而内心的自卑使得他有非常强的野心和狂热。希望建立前所未有的功勋来弥补自己低贱出身的尴尬。当上“关白”以后,一方面国内已经没有敌人,另一方面也为了削弱九州大名的实力,他要求各大名一起出兵从朝鲜开始攻击大明,妄图将天皇迁都北京,立下不世之功。但是他狂妄的野心在朝鲜就被粉碎。
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消灭丰臣家建立江户幕府。江户幕府初期严格限制地方大名的权力,忙正巩固幕府的统治。因此在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时期,南明岌岌可危,南京也被攻陷。明朝的朱舜水数次前往日本借兵。但幕府因种种顾虑而没有答应。就我的分析,理由有这些:
首先,清朝也是北方的少数民族,类似于蒙古,日本对这样的对手潜意识里非常惧怕。
其次,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失败的前车之鉴。侵朝失败后,秀吉病死,丰臣家也最终灭亡。日本刚刚结束乱世,德川家急需巩固幕府统治,如果此时派兵帮助南明对抗满清,万一失败则有可能引起国内动荡,步丰臣秀吉的后尘。
其三,日本和明朝的关系也不算和睦,不是明朝藩属。既没有道义也没有立场参与中国的内战。尤其是日本国小兵少,即使真的反清成功了,日本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其四,朝鲜的下场历历在目。朝鲜在满清入侵明朝时,朝鲜视其为蛮夷,坚决站在大明一边对抗满清。朝鲜国王甚至准备与满清死战到底,结果因为实力太弱被满清军队迅速平定,被迫脱离和明朝的藩属关系臣服满清。
因此基于种种关系,当时的日本对明朝既有防范和畏惧之心、又没有什么道义责任,同时也谈不上友好的关系。应该属于一种隔岸观火的态度,抱着回避的倾向,不愿意与满清产生正面冲突以免像朝鲜一样惹祸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