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办队会啦!关于校园文明礼仪的,谁有关于这类相声小品的!!要搞笑的!!!!
展开全部
中小学生版文明礼仪快板
甲、乙同说:
打竹板,响连天。同学们,听我讲:
中华文明五千年,礼仪之邦美名扬。
我是祖国新一代,传承文明任在肩。
言谈举止有规范,人文奥运献力量。
献力量!
快板甲说:
讲讲我们的生活:
清晨离家上学校,出门问候父母好。
上街要走人行道,靠右慢行不乱跑。
横过马路左右看,绿灯通行红灯停。
盲人叔叔行不便,一脚踩到香蕉皮。
我们赶快来帮忙,主动上前搭把手。
避免危险除后患,捡起扔进垃圾筒。
叔叔夸我真懂事,大家开心我欢喜。
快板乙说:
过马路走斑马线,不要逞能跨护栏。
走天桥,下通道,保持距离是关键。
向人问路先称呼,文明用语不可少。
有人问路要帮忙,热情应答讲礼貌。
知道告诉正确路,不知也要道声歉。
排队候车讲次序,不争不抢不挤闹。
先下后上多礼让,遇到碰撞把歉道。
车上不能扔垃圾,不能随手窗外抛。
坐车不吵不嘻闹,保持安静有礼貌。
遇到老人把座让,相互体谅多协调。
谢谢再见对不起,文明用语要记牢。
快板甲说:
衣装整洁到学校,互相问好不能少。
遇见老师行个礼,见到同学问声早。
要想显出精气神,站要如松坐如钟。
颈要伸直腰要挺,两肩打开手摆正,
女生姿态要稳当,动作不宜太张扬。
穿裙入坐要并膝,两手不能放腿间。
坐着不宜倚和靠,站立不要把腿抖。
好的仪态从小养,严格要求是关键。
甲、乙同说::
上课时间快要到,提前备好工具书。
精力集中认真听,举手提问尊师长。
进入老师办公室,喊声报告等回复。
如果没有应答声,不能偷听不乱闯。
甲、乙同说::
同学们,听仔细:在家也要讲礼仪。
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当个好儿女。
认真学习写作业,适当做些家务活。
快板甲说:
客人来访要接待,主动上前问个好。
请入客房请上坐,双手递杯热茶水。
父母到来我撤退,大人谈事不打扰。
不去偷听不插嘴,说声再见就告退。
快板乙说:
接待外宾要礼貌,事先准备事项多。
献花时候要微笑,右手拿着左手托。
菊花纸花黄色花,都是忌讳不要犯。
惹来变脸与麻烦,及时提醒多注意。
了解花语与禁忌,以免费力又尴尬。
快板甲说:
就餐礼仪讲究多,大人先坐我后坐。
左侧入座左侧出,互不妨碍都方便。
大人动筷再动筷,筷子不能乱指点。
不挑不拣不乱翻,乱敲乱插是忌讳。
站起夹菜不礼貌,转到面前再来吃。
快板乙说:
想替别人把菜夹,使用公筷受欢迎。
给人敬酒要适量,不要灌酒出洋相。
礼字当头度为先,热情过头惹人嫌。
安静就餐多和谐,我们大家都做到。
甲、乙同说:
礼貌礼节用处广,律己敬人是关键。
中华复兴礼当先,发扬光大靠大家。
弘扬传统讲美德,倡导文明树新风。
共迎奥运零八年,文明礼仪代代传。
文明礼仪代!代!传!
甲、乙同说:
打竹板,响连天。同学们,听我讲:
中华文明五千年,礼仪之邦美名扬。
我是祖国新一代,传承文明任在肩。
言谈举止有规范,人文奥运献力量。
献力量!
快板甲说:
讲讲我们的生活:
清晨离家上学校,出门问候父母好。
上街要走人行道,靠右慢行不乱跑。
横过马路左右看,绿灯通行红灯停。
盲人叔叔行不便,一脚踩到香蕉皮。
我们赶快来帮忙,主动上前搭把手。
避免危险除后患,捡起扔进垃圾筒。
叔叔夸我真懂事,大家开心我欢喜。
快板乙说:
过马路走斑马线,不要逞能跨护栏。
走天桥,下通道,保持距离是关键。
向人问路先称呼,文明用语不可少。
有人问路要帮忙,热情应答讲礼貌。
知道告诉正确路,不知也要道声歉。
排队候车讲次序,不争不抢不挤闹。
先下后上多礼让,遇到碰撞把歉道。
车上不能扔垃圾,不能随手窗外抛。
坐车不吵不嘻闹,保持安静有礼貌。
遇到老人把座让,相互体谅多协调。
谢谢再见对不起,文明用语要记牢。
快板甲说:
衣装整洁到学校,互相问好不能少。
遇见老师行个礼,见到同学问声早。
要想显出精气神,站要如松坐如钟。
颈要伸直腰要挺,两肩打开手摆正,
女生姿态要稳当,动作不宜太张扬。
穿裙入坐要并膝,两手不能放腿间。
坐着不宜倚和靠,站立不要把腿抖。
好的仪态从小养,严格要求是关键。
甲、乙同说::
上课时间快要到,提前备好工具书。
精力集中认真听,举手提问尊师长。
进入老师办公室,喊声报告等回复。
如果没有应答声,不能偷听不乱闯。
甲、乙同说::
同学们,听仔细:在家也要讲礼仪。
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当个好儿女。
认真学习写作业,适当做些家务活。
快板甲说:
客人来访要接待,主动上前问个好。
请入客房请上坐,双手递杯热茶水。
父母到来我撤退,大人谈事不打扰。
不去偷听不插嘴,说声再见就告退。
快板乙说:
接待外宾要礼貌,事先准备事项多。
献花时候要微笑,右手拿着左手托。
菊花纸花黄色花,都是忌讳不要犯。
惹来变脸与麻烦,及时提醒多注意。
了解花语与禁忌,以免费力又尴尬。
快板甲说:
就餐礼仪讲究多,大人先坐我后坐。
左侧入座左侧出,互不妨碍都方便。
大人动筷再动筷,筷子不能乱指点。
不挑不拣不乱翻,乱敲乱插是忌讳。
站起夹菜不礼貌,转到面前再来吃。
快板乙说:
想替别人把菜夹,使用公筷受欢迎。
给人敬酒要适量,不要灌酒出洋相。
礼字当头度为先,热情过头惹人嫌。
安静就餐多和谐,我们大家都做到。
甲、乙同说:
礼貌礼节用处广,律己敬人是关键。
中华复兴礼当先,发扬光大靠大家。
弘扬传统讲美德,倡导文明树新风。
共迎奥运零八年,文明礼仪代代传。
文明礼仪代!代!传!
展开全部
《百家姓》奇志•大兵
甲:过来过来过来,叫什么名字啊?
乙:嘿嘿嘿……嘿嘿嘿嘿……我叫记不住~
甲:考考你啊,这是几呀(伸出一个指头)
乙:油条。
甲:这是几呀(伸出二个指头)
乙:两根油条。
甲:这是几呀(伸出五个指头)
乙:一把油条。
甲:你就认识个油条,认真读书。念:赵钱孙李
乙:赵钱孙李。
甲:赵钱孙李。
乙:赵钱孙李,老师,我脑袋晕。(摇头晃脑中……)
甲:你换一个方向转。下面是周吴朕王。
乙:周吴朕王。
甲:周吴朕王。
乙:周吴朕王。老师,我眼睛发黑……
甲:别打岔,上面是什么啊?
乙:上面?上面是房顶啊。
甲:连房顶都出来了。
甲:赵钱孙李。
乙:哦对,赵钱孙李。
甲:下面呢?
乙:下面?又忘了。
甲:我刚教你的。
乙:啊。我刚忘的。
甲:一块读。
乙:一块都忘了。
甲:赵钱孙李。(生气)
乙:哦对,赵孙李。
甲:钱呢?
乙:钱?都花了。
甲:干什么花了?
乙:买油条吃了。
甲:你到能吃啊。
甲:我给你讲解一次啊,加深你的印象。赵钱孙李,赵就是赵老师。看见没有?我,赵老师。
乙:哦。我,赵老师。
甲:我是赵老师!(再次生气)
乙:我是赵老师。
甲:你是赵老师?
乙:哎,我是赵老师。
甲:你不蠢嘛。钱,钱就是交学钱。
乙:哦,交钱。哎,交过一次了。怎么又要交啊?你是骗钱的吧?
甲:懒得理你,继续啊。孙,就是小孙子。李,就是不讲礼。周五朕王。周,就是皮蛋粥。吴,就是无事生非,无法无天。郑,就是不正经。王,就是兽中之王。
乙:哦,就是大老虎吧?
甲:随你怎么说。明白了吧?
乙:明白了。
甲:能讲么?
乙:讲是能讲,(迟疑3秒左右)老师我不能顺着讲,我只能到过来讲。
甲:那你到过来讲。
乙:到过来就是:大老虎,不正经,无法无天皮蛋粥。小孙子,不讲理。骗钱的是赵老师。嘿嘿嘿嘿……(最后一句指着甲说)
我靠这个,表演得了第一
甲:过来过来过来,叫什么名字啊?
乙:嘿嘿嘿……嘿嘿嘿嘿……我叫记不住~
甲:考考你啊,这是几呀(伸出一个指头)
乙:油条。
甲:这是几呀(伸出二个指头)
乙:两根油条。
甲:这是几呀(伸出五个指头)
乙:一把油条。
甲:你就认识个油条,认真读书。念:赵钱孙李
乙:赵钱孙李。
甲:赵钱孙李。
乙:赵钱孙李,老师,我脑袋晕。(摇头晃脑中……)
甲:你换一个方向转。下面是周吴朕王。
乙:周吴朕王。
甲:周吴朕王。
乙:周吴朕王。老师,我眼睛发黑……
甲:别打岔,上面是什么啊?
乙:上面?上面是房顶啊。
甲:连房顶都出来了。
甲:赵钱孙李。
乙:哦对,赵钱孙李。
甲:下面呢?
乙:下面?又忘了。
甲:我刚教你的。
乙:啊。我刚忘的。
甲:一块读。
乙:一块都忘了。
甲:赵钱孙李。(生气)
乙:哦对,赵孙李。
甲:钱呢?
乙:钱?都花了。
甲:干什么花了?
乙:买油条吃了。
甲:你到能吃啊。
甲:我给你讲解一次啊,加深你的印象。赵钱孙李,赵就是赵老师。看见没有?我,赵老师。
乙:哦。我,赵老师。
甲:我是赵老师!(再次生气)
乙:我是赵老师。
甲:你是赵老师?
乙:哎,我是赵老师。
甲:你不蠢嘛。钱,钱就是交学钱。
乙:哦,交钱。哎,交过一次了。怎么又要交啊?你是骗钱的吧?
甲:懒得理你,继续啊。孙,就是小孙子。李,就是不讲礼。周五朕王。周,就是皮蛋粥。吴,就是无事生非,无法无天。郑,就是不正经。王,就是兽中之王。
乙:哦,就是大老虎吧?
甲:随你怎么说。明白了吧?
乙:明白了。
甲:能讲么?
乙:讲是能讲,(迟疑3秒左右)老师我不能顺着讲,我只能到过来讲。
甲:那你到过来讲。
乙:到过来就是:大老虎,不正经,无法无天皮蛋粥。小孙子,不讲理。骗钱的是赵老师。嘿嘿嘿嘿……(最后一句指着甲说)
我靠这个,表演得了第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甲:我们两个一上台,大家就能从我们身上看出四个字。
乙:哪四个字?
甲:文明礼仪。
乙:对,我们两个都非常讲礼貌,懂文明。
甲:对,我们两个可不是那种酒肉朋友,我们交往的过程中要注意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乙用手指点甲)干什么你,我这说得好好的,起哄是不是!
乙:你别生气,我看你连蹦带跳的,
甲:你懂什么,这叫形体语言。
乙:还形体语言,别逗了!
甲:看来你不明白,这形体语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非常重要。
乙:是吗?
甲:打个比方吧。
乙:哦
甲:比如我们两个好朋友好久不见了,在路上碰到了,打招呼:“呦,这不是***吗?有日子不见了(动作:握手)你这是去哪呀?
乙:啊!我去参加《文明风礼仪大赛》
甲:是吗?那有时间再聊吧,再见!
乙:再见!
甲:多好!注意到这里面的动作了吗?
乙:什么动作?
甲:我在说话的时候眼睛注视着你,同时伸出右手,友好的与你打招呼,握手,这就是简单的形体语言。
乙:就这个!
甲:我要是说话的时候不看着你,伸右手不和你握,就显得不礼貌了。
乙:我看没什么不可以的。
甲:不信咱再试试!
乙:来呀。
甲:呦,这不是***吗?好久不见,,怎么比我还胖?!
乙:我们俩谁胖呀?
甲:你这是去哪呀?(边说边做出逗狗的动作)
乙:逗狗呀!
甲:怎么样,不好看吧?!
乙:是差点儿!哎,这么一说,你是文明礼仪这方面的专家了
甲:(整理整理服装)专家谈不上,一般吧,(晃头)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乙:你瞧,还来劲啦!哎,我说第三,在下有一事不明,不知当讲否?
甲:有何事不明,旦讲不防,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啊!
乙:我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培养好的文明礼仪?
甲:这问题简单,培养好的文明礼仪主要有四项基本原则。
乙:都哪四项基本原则,您给说说!
甲:一是敬人原则;二是自律原则;三是适度原则;四是真诚原则。
乙:说得真好。
甲:明白了?
乙:糊涂了!
甲:我白忙活了!
乙:最好您能举个例子,这样我能更清楚一些。
甲:这好办,首先说说这敬人的原则吧,敬是尊敬的敬,人是一撇一捺的人。
乙:这不是废话吗?!
甲:就是要想得到别人的尊敬,你必须先尊敬别人,比如咱俩一上台,观众掌声欢迎,咱俩鞠躬还礼。这是互相尊敬。
乙:干吗非得这样呀!要是调一个个怎么样?
甲:怎么调:
乙:咱俩一上台,让观众给咱俩鞠躬,咱们鼓掌,这不也是互相尊敬吗?
甲:噢,你说让台下好几百观众整齐的站起来面无表情的向咱俩鞠躬?
乙:哎,你等等,我怎么觉得是在向遗体告别呀?!
甲:所以我说不行不是,既要互相尊敬,又要不违反客观规律!
乙:看来你是真有学问!
甲: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乙:他又来劲了,那什么是自律的原则那?
甲:自律就是严格要求自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乙: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这都21世纪了,你还说那白垩纪的话!
甲:这位不学无术,什么都不懂,这都是圣人的话,意思是要我们每天都应当严格要求自己,每天都应当自律,孔子曰:每日当自律,每日不自律,就会犯法律,犯了法律加刑律,到时强行让你来自律,也不知是自律好过不自律,还是自律强过不自律。
乙:绕口令啊,这孔子怎么什么都会呀。
甲:圣人啊
乙:哎,那什么是真诚的原则呢?
甲:真诚,那更好理解了。!
乙:那您给我说说什么是适度?
甲:适度
乙:啊
甲:就是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这个度不难把握,不到这个度显者不热情,过了这个度就烦人了。
乙:不到这个度,显着不热情,过了这个度,不就显着更热情了吗?有什么不好的吗?
甲:那咱们俩表演一下
乙:好啊
甲:在座的朋友们,今天我个大家表演,说得不好请大家原谅
乙:哎,您谦虚了
甲:一会儿呀,我还要唱一首歌,五音不全,请您多包含
乙:您太客气了
甲:我这模样不好,倒您胃口了,您别往心里去
乙:行了,您就快点吧
甲:我要是有忘词的地方,您多担待
乙:我说你还有完没完了?!
甲:我客气起来没完,请多关照,您给我点掌声,我给您鞠躬了,我要开始说了请您注意了,我说得不好请多关照!
乙:你还有完没完了!(甲乙向观众鞠躬)
乙:哪四个字?
甲:文明礼仪。
乙:对,我们两个都非常讲礼貌,懂文明。
甲:对,我们两个可不是那种酒肉朋友,我们交往的过程中要注意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乙用手指点甲)干什么你,我这说得好好的,起哄是不是!
乙:你别生气,我看你连蹦带跳的,
甲:你懂什么,这叫形体语言。
乙:还形体语言,别逗了!
甲:看来你不明白,这形体语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非常重要。
乙:是吗?
甲:打个比方吧。
乙:哦
甲:比如我们两个好朋友好久不见了,在路上碰到了,打招呼:“呦,这不是***吗?有日子不见了(动作:握手)你这是去哪呀?
乙:啊!我去参加《文明风礼仪大赛》
甲:是吗?那有时间再聊吧,再见!
乙:再见!
甲:多好!注意到这里面的动作了吗?
乙:什么动作?
甲:我在说话的时候眼睛注视着你,同时伸出右手,友好的与你打招呼,握手,这就是简单的形体语言。
乙:就这个!
甲:我要是说话的时候不看着你,伸右手不和你握,就显得不礼貌了。
乙:我看没什么不可以的。
甲:不信咱再试试!
乙:来呀。
甲:呦,这不是***吗?好久不见,,怎么比我还胖?!
乙:我们俩谁胖呀?
甲:你这是去哪呀?(边说边做出逗狗的动作)
乙:逗狗呀!
甲:怎么样,不好看吧?!
乙:是差点儿!哎,这么一说,你是文明礼仪这方面的专家了
甲:(整理整理服装)专家谈不上,一般吧,(晃头)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乙:你瞧,还来劲啦!哎,我说第三,在下有一事不明,不知当讲否?
甲:有何事不明,旦讲不防,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啊!
乙:我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培养好的文明礼仪?
甲:这问题简单,培养好的文明礼仪主要有四项基本原则。
乙:都哪四项基本原则,您给说说!
甲:一是敬人原则;二是自律原则;三是适度原则;四是真诚原则。
乙:说得真好。
甲:明白了?
乙:糊涂了!
甲:我白忙活了!
乙:最好您能举个例子,这样我能更清楚一些。
甲:这好办,首先说说这敬人的原则吧,敬是尊敬的敬,人是一撇一捺的人。
乙:这不是废话吗?!
甲:就是要想得到别人的尊敬,你必须先尊敬别人,比如咱俩一上台,观众掌声欢迎,咱俩鞠躬还礼。这是互相尊敬。
乙:干吗非得这样呀!要是调一个个怎么样?
甲:怎么调:
乙:咱俩一上台,让观众给咱俩鞠躬,咱们鼓掌,这不也是互相尊敬吗?
甲:噢,你说让台下好几百观众整齐的站起来面无表情的向咱俩鞠躬?
乙:哎,你等等,我怎么觉得是在向遗体告别呀?!
甲:所以我说不行不是,既要互相尊敬,又要不违反客观规律!
乙:看来你是真有学问!
甲: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乙:他又来劲了,那什么是自律的原则那?
甲:自律就是严格要求自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乙: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这都21世纪了,你还说那白垩纪的话!
甲:这位不学无术,什么都不懂,这都是圣人的话,意思是要我们每天都应当严格要求自己,每天都应当自律,孔子曰:每日当自律,每日不自律,就会犯法律,犯了法律加刑律,到时强行让你来自律,也不知是自律好过不自律,还是自律强过不自律。
乙:绕口令啊,这孔子怎么什么都会呀。
甲:圣人啊
乙:哎,那什么是真诚的原则呢?
甲:真诚,那更好理解了。!
乙:那您给我说说什么是适度?
甲:适度
乙:啊
甲:就是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这个度不难把握,不到这个度显者不热情,过了这个度就烦人了。
乙:不到这个度,显着不热情,过了这个度,不就显着更热情了吗?有什么不好的吗?
甲:那咱们俩表演一下
乙:好啊
甲:在座的朋友们,今天我个大家表演,说得不好请大家原谅
乙:哎,您谦虚了
甲:一会儿呀,我还要唱一首歌,五音不全,请您多包含
乙:您太客气了
甲:我这模样不好,倒您胃口了,您别往心里去
乙:行了,您就快点吧
甲:我要是有忘词的地方,您多担待
乙:我说你还有完没完了?!
甲:我客气起来没完,请多关照,您给我点掌声,我给您鞠躬了,我要开始说了请您注意了,我说得不好请多关照!
乙:你还有完没完了!(甲乙向观众鞠躬)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讲礼貌
甲:人与人之间应该讲礼貌。
乙:讲礼貌非常重要。
甲:礼貌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是感情的“粘结剂”,是打开友谊之门的“钥匙”,是伸向在困境中人的一只“温暖的手”。
乙:看来还真得讲礼貌。
甲:比如大家清晨第一次见面,一般都要打个招呼:“早上好”!别小看这句:“早上好”,它让人感到心理热乎乎的。
乙:的确如此。
甲:其实相互之间打不打招呼无所谓,谁也不该谁的、不欠谁的。可是,如果没有这句:“早上好”!你会觉得很别扭,不舒服,信吗?
乙:有那么玄乎吗?
甲:不信咱俩当着这么多观众的面,试一试,看你有什么反映,现在开始。
乙:怎么个试法?
甲:很简单,就当你我是早晨第一次见面,你从那边过来,我从这边过来,本来是老熟人,可是,见面后你看看你,我瞅瞅你,谁都不说话。
乙:这太简单了。
甲:来,开始。
(动作:二人相对而行,相互大量对方)
甲:怎么样?有何感受?
乙:你还别说,还真别扭。
甲:心里好受不好受?
乙:当然不好受。你好受啊?
甲:你知道我当时看到你那样有什么感觉?
乙:你的感觉我怎么知道!
甲:就觉得你这个人有病,病得还不轻。
乙:你才有病哪,说啥不好,说有病,真是的。
甲:其实,这礼貌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跟对方打打招呼的问题,它还表现出一个人的修养。
乙:有那么严重吗?
甲:当然。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应该尊重他人。
乙:也是,一个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甲:一个人光有礼貌还远远不够,还得懂得最起码的礼仪。对人有礼貌很重要,但不懂的礼仪照样不行。
乙:这还得有礼仪?
甲: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由金正坤教授讲授的《社交礼仪》就很好,不知道您看过没有?如果没有看过,建议您看看,很有益处。
乙:还真得多学点礼仪。
甲:这礼仪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不同的民族习惯的不同而不同。
乙:看来这礼仪还有这么大学问。
甲:可不是吗,就拿咱们国家来说,那可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差别又很大,所以礼仪也不尽相同,要说世界之大,那么礼仪就更是千差万别了,咱民间也有一句话:十里不同俗。
乙:听您这么一说,还真长学问,您能否给露两手?
甲:听您这么一夸,俺心里挺舒服的,干吗露两手,干脆今天给您,同时当着大家的面露三到四手,您看怎么样?
乙:说他胖还真喘上了,好吧,您就露四到五手吧。
甲:没问题。首先咱从见面打招呼开始,您看这档次行吗?
乙:行,从哪儿开始都成。
甲:不过有时候您得配合一下。
乙:没问题,什么三下四下的,就是五下六下都行,您请好吧您。
甲:有这么好的配角,我得好好的表现一番。
乙:谁是你的配角,臭美吧你。
甲:别罗索了,现在开始。就说这见面的礼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性别都不一样。
乙: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是怎样的?
甲:你问的是古代还是现代?
乙:就问古代吧。
甲:你问的是男人间打招呼还是女人间打招呼?
乙:先问男人间的招呼怎么打。
甲:这很简单,如果两人是朋友或者是平辈之间,就是两人相互抱拳,然后寒暄。如果是辈分不同,下辈要给长辈抱拳作揖,然后寒暄。如果是给父母或者更年长的长辈打招呼,有时还有行跪叩之礼。要是给皇帝那就更讲究了,要行君臣大礼。你会吗?
乙:多少从电视、电影上看到过,也多少懂得一点,不好意思。
甲:你也会行“君臣之礼”?那你就给我行个君臣之礼,让大伙评判一下,给你打打分,看你合不合格?
乙:你玩去吧你。
甲:行不行礼没关系的,别气着身子。俺是‘斗你玩’。
乙:那要是女人之间行见面礼,该怎么个行法?
甲:这也很简单,就是相互道个“万福”。就这样(做动作)。
乙:这是古代的,那么近代、现代的你也给学学。
甲: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会说话,什么叫“学学”,确切的说得是“教教”。
乙:教教?你教谁啊?
甲:你啊,“三人行必有我师”。“知者为师”。你怎么都给忘了。
乙:好吧,就算你为师,既然这样,今天我得好好的请教一番(自言自语)。
甲:问吧,徒弟,当老师的哪儿有留一手的,都是毫无保留,无私奉献。
乙:老师,近代人和现代人见面怎样打招呼?
甲:你这学生怎么这么笨,你连最起码的见面打招呼都不会,真是没有礼貌。
乙:老师,您的礼貌多,给教教。
甲:好吧,近代的礼仪也做了改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礼仪也不断的变化。作揖改成了握手。特别是女同志,见面问好不再道“万福”,年轻人见了长辈不用再下跪磕头,你想想,现在人们都讲究卫生,像你穿的挺干净、阔气的,要是见了师父我往地上一爬,给磕个响头,一是我过意不去,二是也不卫生,你说是不?
乙:谁给你磕头下跪了。
甲:不光是这礼仪有了变化,就连这寒暄的语言都有变化,特别是在近几年,生活水平提高了,也都讲究文明礼貌了,这礼仪也都成了现代人必修的一门“功课”,出门在外和别人打交道多,应酬多,这礼仪也学了不少。
乙:还真是这么回事。
甲:这寒暄的语言也是变化很大。
乙:六七十年代见面都说什么?
甲:那时候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一般人们见面都是先问句“你吃饭了吗”?简称“你吃了吗?”
乙:干吗问这个,问点别的不行吗?
甲:大家都这样,那时吃饭是第一问题,都把能吃上饭作为最值得称道的事情。有的地方就更有趣了,不论一年四季,大伙到吃饭的时候都在门外,男女老少都端着碗在外面,先不管碗里承的是啥“好东西”,好让别人看到,至少说明我家今天有饭吃,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更是一种炫耀。
乙:多不卫生啊!那该怎样回答。
甲:一般都回答“吃了”,不管肚子饿不饿,饭吃没吃,先回答了再说。然后反问一句“你吃了吗?”,要是回答“没有”,很可能说明你们家没有米下锅,说不定连个媳妇都娶不到。
乙:看来,这见面的寒暄语还有时代的烙印。
甲:就这句“你吃了吗”?还没少出了笑话。
乙:是吗,讲个听听。
甲:有一次,我刚从厕所出来,正好过来一个同事,他也是上厕所,他第一就问“你吃了吗”?
乙:你怎么回答?
甲:我当然回答“吃了”,于是我就问他一句“你吃了吗?”
乙:他怎么回答?
甲:“还没有,一会吃”。
乙:多尴尬,就没有别的话题。
甲:那时候就这样,上了年岁的同志可能还记得。
乙:老师,外国人见面都是行什么礼?请指教。
甲:要说国外吗,那外国也太多了,今天就不给你一一讲述了,就拣几个比较典型的,像欧洲、非洲什么的简单的向你传授传授,这学费吗,今天你就不用交了,算是免费的,不过下不为例。
乙:想得美,有钱谁向你讨教。
甲:比如欧洲,男士们见面一般是相互拥抱或者是握手。
乙:他们见面也问“你吃了吗?”这句话吗?
甲:人家不这样问,一般都是用HI或Hello打招呼,见面一般都是谈论天气。要是见到老人中国人出于对老人的尊重,一般好问“您老人家今年高寿了?”
乙:就是问年龄。
甲:咱中国的老人会很高兴的告诉你他(她)的年龄。但是在国外这样是不礼貌的,特别是对年纪比较大的女同志,这是不礼貌的,她会很生气。像什么:你在哪儿发财啊?工资多少啊?都不能问。
乙:那么该怎么问?
甲:你夸她,她会很高兴。
乙:怎么夸?比如我见到一位老态龙钟的女同志。
甲:外国人一般不称“同志”,一般称女士。
乙:我这样说惯了。
甲:你这样说:“您看上去真年轻,您真漂亮”。她会说“谢谢!”
乙:这样说在咱中国也肯定能行。
甲:你错了,比如你在路上见到一个很漂亮的女同志,你想和她搭话,说:“你真漂亮”。
乙:她会很高兴。
甲:她会说你“流氓”。
乙:怎么骂人啊。
甲:说你流氓是看得起你,这女同志要是一上火,把你扭到派出所,你吃不了就得兜着走,要是遇到她的男朋友或者老公,你就更倒霉了。
乙:看来,这不同的地方风俗习惯差别还真大。
甲:那当然了,咱们见面,多数都是面带微笑,热情打招呼,不过到非洲有个部落,第一次见面,欢迎你,向你打招呼先哭。
乙:这别不别扭。
甲:你为了对主人的欢迎表示高兴,你也得哭两句。如果你哭不出来,说明你没有真心。
乙:这风俗差别这么大。
甲:可不是吗。多数朋友或同事见面都是握手或拥抱,你到法国,法国你知道吗?
乙:法国谁不知道。
甲:到法国你要是见到你朋友的太太或小姐,你知道行什么礼吗?
乙:那还用说吗,当然是拥抱,谁不想拥抱啊,你说是不是啊,同志们。
甲:错了。你得行吻手礼。
乙:吻手礼?就是用我的鼻子去闻闻太太或者小姐的手?
甲:不对,就是用你的嘴,亲自吻―――,吻就是亲的意思,就是用你的嘴亲一下对方的手,以表示尊重对方。
乙:这,我可不干。用我的嘴吻她的手,她要是刚化完妆倒是还勉强可以,她要是刚从厕所出来我怎么办?
甲:算你倒霉。
乙:那我可就惨了。
甲:你这人怎么这么小气,连女人的手都不敢吻,真不像男子汉。
乙:你像男子汉,你吻过?
甲:我吻过是不可能的。
乙:就是嘛,叫你,你也不干。知道的是行“吻手礼”,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刷流氓。
甲:这还算文明的,有的礼仪你根本就接受不了,不过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毕竟入乡随俗吗。
乙:看来要到一个新的地方,得先学习人家的习俗,不然,会闹出笑话。
甲:咱还是说国外,非洲有的地方,见面礼很特别。
乙:怎么个特别法?
甲:见到客人们来了,不是先上茶,而是先往客人身上抹泥巴。看你穿得西服洋装,等你一到,不一会,再看你,就认不出来了,整个一“雕塑”。如果这样(做动作)像个“思想者”。
乙:这是欢迎吗,整个就是欺负客人。
甲:你说错了,人家这可是最隆重的礼节,你得接受,据说当地有一种病,这泥巴会防止客人得上这种病。
乙:要这么说,还真得多往身上抹点泥巴,能治病嘛。
甲:咱这说的是国外,就咱国家也是差别很大。就是同一个地区的差别也很大。
乙:有这么严重吗?
甲:好吧,我现在考考你。
乙:你问啊,随便。
甲:出师了?
乙:你这是说的啥话,怎么叫“出师”?
甲:我问你,咱们汉族人最喜欢什么颜色?
乙:当然是大红大绿啊,它象征着吉庆祥和。
甲:如果有人给你一条雪白雪白的白布,让你挂再脖子上,你干还是不干?请回答。
乙:不干。绝对不干。
甲:干,绝对得干。
乙:不干,坚决不干。
甲:看来你还是孤陋寡闻,还得好好学习。我告诉你,这不叫“白布”,这叫“哈达”,是一位藏族的姑娘为了表达你们之间的友谊还有那个送给你的,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那个,白色其实就象征着纯洁和友谊。
乙:看来我得考虑考虑。
甲:这是藏族同胞的礼仪,而且是最高的礼仪。
乙:看来,还真的不能以自己的好恶,而伤了兄弟民族同胞之间的感情,得接受。
甲:就说同一地区的风俗和礼节也大不一样,我就吃过这方面的亏。
乙:你这么聪明的人还吃过亏?
甲:这你就不懂了,再聪明的猎人也有失手的时候。
乙:请问阁下,是在啥时候失手的?
甲:说起来怕在座的各位笑话,这失手的不是别人,正是陛下我和我的媳妇。
乙:怎么你和你媳妇之间还有礼节,看来怕媳妇不光我。你都是给嫂夫人行什么大礼?
甲:去,我给她行礼?此话诧异。你怎么不会说话啊,你。
乙:你不是说在夫人面前失礼了吗?
甲:我也是过来人了,说出来也不怕你们笑话了。我的媳妇和我都是同一个地区的,不过不是恋爱的,是那种媒妁之言。就是因为风俗不同,我差点和她离婚。
乙:有那么严重吗?
甲:何止是离婚,我甚至想和她大―――――。
乙:啥事啊?怎么没有听您说过。
甲:今天,我也豁出去了,反正这事情也不怪我,我就给大家讲讲听听,让大家评评理,是怪我,还是怪我媳妇。事情是这样的,到我们那儿有个风俗,刚过媒的媳妇到春节过后的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二,要和新丈夫回娘家。
乙:废话,这丈夫还有新旧。
甲:对丈夫来说,也是第一次到岳父家去,也叫给岳父、岳母拜年。
乙:这有啥奇怪的,我们那儿也是。
甲:我为了这一天,我是盼啊盼,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可是没想到,就是这一天,我差点和我的可爱的妻子离婚。(说话时,语气沉重,最好带点哭腔)
乙:有啥事情,快说啊。
甲:到了正月初二的这天。我和我的娘子,早早的准备好礼物,我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最好带点动作),甭提有多高兴了。我清楚的记得那天,刚刚下过雪,地上到处都是刚刚融化的雪水,我们那儿有个习惯,到这天人们都要到街上看“新女婿”,我自己觉得长得不错,心想,看就看吗,反正我长得虽说没有刘德华那么帅,但是,我还没有长得像潘长江那么丑。既然到了这个份上也没法不让人家看。
乙:到底怎么啦?
甲:等我在众目睽睽下走过时,听到不少的赞美声,都说我长得帅,还有不少大姑娘在夸我(做出害羞的动作)。
乙:别做美梦了。
甲:突然,从路边窜出几个大汉,我一看高兴了,是我的小舅子和他的几个堂兄弟,我以为是来迎我的,可是还每等我和他们打招呼,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把我打到在地,你说刚下完雪,地上到处都是泥水,你们也该找块没有泥水的地儿。等我反应过来,只听的满街上都是笑声。再看我满身都是泥,我那个气呀,就甭提了。
乙:这是为什么?他们不喜欢你?
甲:这是当地的习俗,就是新女婿第一次走丈母娘家,小舅子和姐夫必须用摔跤来欢迎,我媳妇也没告诉我,好让我有个思想准备啊,早知到就不穿好衣服,弄个破烂穿穿。
乙:你赶紧走啊,
甲:你说得好听,我走得动吗,小舅子让我走吗,没有走几步,又被他们放到了,等我走到我岳父家,简直就是泥巴人一样。
乙:这是什么礼节?
甲:就为这,我非得和我媳妇离婚,后来才知道,这是对新人的最好的礼节。
乙:那你生什么气啊?你看人家对你多热情啊!
甲:我媳妇该早告诉我一声,你说是吗。我好有个思想准备啊。
乙:看来这礼节还有这么多讲究。要是没有思想准备还给吓不轻。
甲:可不是吗。到过云南的朋友都知道,云南有一习俗,“泼水节”。要是一姑娘看好一位小伙,为了表达友谊和爱情,就往身上泼水,这可能是与云南的气候有关,因为那儿热,不用担心客人会感冒。
乙:这个礼节好,特别是对那些不好洗澡的人来说。
甲:好不好那是人家少数民族的礼节,风俗习惯嘛。不过这礼节要是用到哈尔滨,恐怕就不行,特别是冬天。
乙:那不照样吗。
甲:照样?
乙:那当然,人家的习惯吗。
甲:假如你,在哈尔滨,冬天,零下三十多度,犀利的北风刮个不停,你西装革履的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
乙:慢,我怎么越听我越像来自北方的一只狼。
甲:狼不狼的咱先不管,突然,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出现在你的面前。
乙:看来我要交桃花运了。
甲:姑娘被你在迷人的小伙子给迷住了。姑娘为了表达一下那个,从家里弄来一桶凉水。
乙:废话,用开水那是退鸡。
甲:往你头上这么一浇。
乙:感觉好舒服奥。
甲:再看你。
乙:两眼直直的盯着姑娘。
甲:现在你已经不像你了。
乙:像什么?
甲:整个一根冰棍。
甲:人与人之间应该讲礼貌。
乙:讲礼貌非常重要。
甲:礼貌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是感情的“粘结剂”,是打开友谊之门的“钥匙”,是伸向在困境中人的一只“温暖的手”。
乙:看来还真得讲礼貌。
甲:比如大家清晨第一次见面,一般都要打个招呼:“早上好”!别小看这句:“早上好”,它让人感到心理热乎乎的。
乙:的确如此。
甲:其实相互之间打不打招呼无所谓,谁也不该谁的、不欠谁的。可是,如果没有这句:“早上好”!你会觉得很别扭,不舒服,信吗?
乙:有那么玄乎吗?
甲:不信咱俩当着这么多观众的面,试一试,看你有什么反映,现在开始。
乙:怎么个试法?
甲:很简单,就当你我是早晨第一次见面,你从那边过来,我从这边过来,本来是老熟人,可是,见面后你看看你,我瞅瞅你,谁都不说话。
乙:这太简单了。
甲:来,开始。
(动作:二人相对而行,相互大量对方)
甲:怎么样?有何感受?
乙:你还别说,还真别扭。
甲:心里好受不好受?
乙:当然不好受。你好受啊?
甲:你知道我当时看到你那样有什么感觉?
乙:你的感觉我怎么知道!
甲:就觉得你这个人有病,病得还不轻。
乙:你才有病哪,说啥不好,说有病,真是的。
甲:其实,这礼貌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跟对方打打招呼的问题,它还表现出一个人的修养。
乙:有那么严重吗?
甲:当然。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应该尊重他人。
乙:也是,一个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甲:一个人光有礼貌还远远不够,还得懂得最起码的礼仪。对人有礼貌很重要,但不懂的礼仪照样不行。
乙:这还得有礼仪?
甲: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由金正坤教授讲授的《社交礼仪》就很好,不知道您看过没有?如果没有看过,建议您看看,很有益处。
乙:还真得多学点礼仪。
甲:这礼仪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不同的民族习惯的不同而不同。
乙:看来这礼仪还有这么大学问。
甲:可不是吗,就拿咱们国家来说,那可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差别又很大,所以礼仪也不尽相同,要说世界之大,那么礼仪就更是千差万别了,咱民间也有一句话:十里不同俗。
乙:听您这么一说,还真长学问,您能否给露两手?
甲:听您这么一夸,俺心里挺舒服的,干吗露两手,干脆今天给您,同时当着大家的面露三到四手,您看怎么样?
乙:说他胖还真喘上了,好吧,您就露四到五手吧。
甲:没问题。首先咱从见面打招呼开始,您看这档次行吗?
乙:行,从哪儿开始都成。
甲:不过有时候您得配合一下。
乙:没问题,什么三下四下的,就是五下六下都行,您请好吧您。
甲:有这么好的配角,我得好好的表现一番。
乙:谁是你的配角,臭美吧你。
甲:别罗索了,现在开始。就说这见面的礼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性别都不一样。
乙: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是怎样的?
甲:你问的是古代还是现代?
乙:就问古代吧。
甲:你问的是男人间打招呼还是女人间打招呼?
乙:先问男人间的招呼怎么打。
甲:这很简单,如果两人是朋友或者是平辈之间,就是两人相互抱拳,然后寒暄。如果是辈分不同,下辈要给长辈抱拳作揖,然后寒暄。如果是给父母或者更年长的长辈打招呼,有时还有行跪叩之礼。要是给皇帝那就更讲究了,要行君臣大礼。你会吗?
乙:多少从电视、电影上看到过,也多少懂得一点,不好意思。
甲:你也会行“君臣之礼”?那你就给我行个君臣之礼,让大伙评判一下,给你打打分,看你合不合格?
乙:你玩去吧你。
甲:行不行礼没关系的,别气着身子。俺是‘斗你玩’。
乙:那要是女人之间行见面礼,该怎么个行法?
甲:这也很简单,就是相互道个“万福”。就这样(做动作)。
乙:这是古代的,那么近代、现代的你也给学学。
甲: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会说话,什么叫“学学”,确切的说得是“教教”。
乙:教教?你教谁啊?
甲:你啊,“三人行必有我师”。“知者为师”。你怎么都给忘了。
乙:好吧,就算你为师,既然这样,今天我得好好的请教一番(自言自语)。
甲:问吧,徒弟,当老师的哪儿有留一手的,都是毫无保留,无私奉献。
乙:老师,近代人和现代人见面怎样打招呼?
甲:你这学生怎么这么笨,你连最起码的见面打招呼都不会,真是没有礼貌。
乙:老师,您的礼貌多,给教教。
甲:好吧,近代的礼仪也做了改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礼仪也不断的变化。作揖改成了握手。特别是女同志,见面问好不再道“万福”,年轻人见了长辈不用再下跪磕头,你想想,现在人们都讲究卫生,像你穿的挺干净、阔气的,要是见了师父我往地上一爬,给磕个响头,一是我过意不去,二是也不卫生,你说是不?
乙:谁给你磕头下跪了。
甲:不光是这礼仪有了变化,就连这寒暄的语言都有变化,特别是在近几年,生活水平提高了,也都讲究文明礼貌了,这礼仪也都成了现代人必修的一门“功课”,出门在外和别人打交道多,应酬多,这礼仪也学了不少。
乙:还真是这么回事。
甲:这寒暄的语言也是变化很大。
乙:六七十年代见面都说什么?
甲:那时候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一般人们见面都是先问句“你吃饭了吗”?简称“你吃了吗?”
乙:干吗问这个,问点别的不行吗?
甲:大家都这样,那时吃饭是第一问题,都把能吃上饭作为最值得称道的事情。有的地方就更有趣了,不论一年四季,大伙到吃饭的时候都在门外,男女老少都端着碗在外面,先不管碗里承的是啥“好东西”,好让别人看到,至少说明我家今天有饭吃,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更是一种炫耀。
乙:多不卫生啊!那该怎样回答。
甲:一般都回答“吃了”,不管肚子饿不饿,饭吃没吃,先回答了再说。然后反问一句“你吃了吗?”,要是回答“没有”,很可能说明你们家没有米下锅,说不定连个媳妇都娶不到。
乙:看来,这见面的寒暄语还有时代的烙印。
甲:就这句“你吃了吗”?还没少出了笑话。
乙:是吗,讲个听听。
甲:有一次,我刚从厕所出来,正好过来一个同事,他也是上厕所,他第一就问“你吃了吗”?
乙:你怎么回答?
甲:我当然回答“吃了”,于是我就问他一句“你吃了吗?”
乙:他怎么回答?
甲:“还没有,一会吃”。
乙:多尴尬,就没有别的话题。
甲:那时候就这样,上了年岁的同志可能还记得。
乙:老师,外国人见面都是行什么礼?请指教。
甲:要说国外吗,那外国也太多了,今天就不给你一一讲述了,就拣几个比较典型的,像欧洲、非洲什么的简单的向你传授传授,这学费吗,今天你就不用交了,算是免费的,不过下不为例。
乙:想得美,有钱谁向你讨教。
甲:比如欧洲,男士们见面一般是相互拥抱或者是握手。
乙:他们见面也问“你吃了吗?”这句话吗?
甲:人家不这样问,一般都是用HI或Hello打招呼,见面一般都是谈论天气。要是见到老人中国人出于对老人的尊重,一般好问“您老人家今年高寿了?”
乙:就是问年龄。
甲:咱中国的老人会很高兴的告诉你他(她)的年龄。但是在国外这样是不礼貌的,特别是对年纪比较大的女同志,这是不礼貌的,她会很生气。像什么:你在哪儿发财啊?工资多少啊?都不能问。
乙:那么该怎么问?
甲:你夸她,她会很高兴。
乙:怎么夸?比如我见到一位老态龙钟的女同志。
甲:外国人一般不称“同志”,一般称女士。
乙:我这样说惯了。
甲:你这样说:“您看上去真年轻,您真漂亮”。她会说“谢谢!”
乙:这样说在咱中国也肯定能行。
甲:你错了,比如你在路上见到一个很漂亮的女同志,你想和她搭话,说:“你真漂亮”。
乙:她会很高兴。
甲:她会说你“流氓”。
乙:怎么骂人啊。
甲:说你流氓是看得起你,这女同志要是一上火,把你扭到派出所,你吃不了就得兜着走,要是遇到她的男朋友或者老公,你就更倒霉了。
乙:看来,这不同的地方风俗习惯差别还真大。
甲:那当然了,咱们见面,多数都是面带微笑,热情打招呼,不过到非洲有个部落,第一次见面,欢迎你,向你打招呼先哭。
乙:这别不别扭。
甲:你为了对主人的欢迎表示高兴,你也得哭两句。如果你哭不出来,说明你没有真心。
乙:这风俗差别这么大。
甲:可不是吗。多数朋友或同事见面都是握手或拥抱,你到法国,法国你知道吗?
乙:法国谁不知道。
甲:到法国你要是见到你朋友的太太或小姐,你知道行什么礼吗?
乙:那还用说吗,当然是拥抱,谁不想拥抱啊,你说是不是啊,同志们。
甲:错了。你得行吻手礼。
乙:吻手礼?就是用我的鼻子去闻闻太太或者小姐的手?
甲:不对,就是用你的嘴,亲自吻―――,吻就是亲的意思,就是用你的嘴亲一下对方的手,以表示尊重对方。
乙:这,我可不干。用我的嘴吻她的手,她要是刚化完妆倒是还勉强可以,她要是刚从厕所出来我怎么办?
甲:算你倒霉。
乙:那我可就惨了。
甲:你这人怎么这么小气,连女人的手都不敢吻,真不像男子汉。
乙:你像男子汉,你吻过?
甲:我吻过是不可能的。
乙:就是嘛,叫你,你也不干。知道的是行“吻手礼”,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刷流氓。
甲:这还算文明的,有的礼仪你根本就接受不了,不过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毕竟入乡随俗吗。
乙:看来要到一个新的地方,得先学习人家的习俗,不然,会闹出笑话。
甲:咱还是说国外,非洲有的地方,见面礼很特别。
乙:怎么个特别法?
甲:见到客人们来了,不是先上茶,而是先往客人身上抹泥巴。看你穿得西服洋装,等你一到,不一会,再看你,就认不出来了,整个一“雕塑”。如果这样(做动作)像个“思想者”。
乙:这是欢迎吗,整个就是欺负客人。
甲:你说错了,人家这可是最隆重的礼节,你得接受,据说当地有一种病,这泥巴会防止客人得上这种病。
乙:要这么说,还真得多往身上抹点泥巴,能治病嘛。
甲:咱这说的是国外,就咱国家也是差别很大。就是同一个地区的差别也很大。
乙:有这么严重吗?
甲:好吧,我现在考考你。
乙:你问啊,随便。
甲:出师了?
乙:你这是说的啥话,怎么叫“出师”?
甲:我问你,咱们汉族人最喜欢什么颜色?
乙:当然是大红大绿啊,它象征着吉庆祥和。
甲:如果有人给你一条雪白雪白的白布,让你挂再脖子上,你干还是不干?请回答。
乙:不干。绝对不干。
甲:干,绝对得干。
乙:不干,坚决不干。
甲:看来你还是孤陋寡闻,还得好好学习。我告诉你,这不叫“白布”,这叫“哈达”,是一位藏族的姑娘为了表达你们之间的友谊还有那个送给你的,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那个,白色其实就象征着纯洁和友谊。
乙:看来我得考虑考虑。
甲:这是藏族同胞的礼仪,而且是最高的礼仪。
乙:看来,还真的不能以自己的好恶,而伤了兄弟民族同胞之间的感情,得接受。
甲:就说同一地区的风俗和礼节也大不一样,我就吃过这方面的亏。
乙:你这么聪明的人还吃过亏?
甲:这你就不懂了,再聪明的猎人也有失手的时候。
乙:请问阁下,是在啥时候失手的?
甲:说起来怕在座的各位笑话,这失手的不是别人,正是陛下我和我的媳妇。
乙:怎么你和你媳妇之间还有礼节,看来怕媳妇不光我。你都是给嫂夫人行什么大礼?
甲:去,我给她行礼?此话诧异。你怎么不会说话啊,你。
乙:你不是说在夫人面前失礼了吗?
甲:我也是过来人了,说出来也不怕你们笑话了。我的媳妇和我都是同一个地区的,不过不是恋爱的,是那种媒妁之言。就是因为风俗不同,我差点和她离婚。
乙:有那么严重吗?
甲:何止是离婚,我甚至想和她大―――――。
乙:啥事啊?怎么没有听您说过。
甲:今天,我也豁出去了,反正这事情也不怪我,我就给大家讲讲听听,让大家评评理,是怪我,还是怪我媳妇。事情是这样的,到我们那儿有个风俗,刚过媒的媳妇到春节过后的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二,要和新丈夫回娘家。
乙:废话,这丈夫还有新旧。
甲:对丈夫来说,也是第一次到岳父家去,也叫给岳父、岳母拜年。
乙:这有啥奇怪的,我们那儿也是。
甲:我为了这一天,我是盼啊盼,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可是没想到,就是这一天,我差点和我的可爱的妻子离婚。(说话时,语气沉重,最好带点哭腔)
乙:有啥事情,快说啊。
甲:到了正月初二的这天。我和我的娘子,早早的准备好礼物,我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最好带点动作),甭提有多高兴了。我清楚的记得那天,刚刚下过雪,地上到处都是刚刚融化的雪水,我们那儿有个习惯,到这天人们都要到街上看“新女婿”,我自己觉得长得不错,心想,看就看吗,反正我长得虽说没有刘德华那么帅,但是,我还没有长得像潘长江那么丑。既然到了这个份上也没法不让人家看。
乙:到底怎么啦?
甲:等我在众目睽睽下走过时,听到不少的赞美声,都说我长得帅,还有不少大姑娘在夸我(做出害羞的动作)。
乙:别做美梦了。
甲:突然,从路边窜出几个大汉,我一看高兴了,是我的小舅子和他的几个堂兄弟,我以为是来迎我的,可是还每等我和他们打招呼,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把我打到在地,你说刚下完雪,地上到处都是泥水,你们也该找块没有泥水的地儿。等我反应过来,只听的满街上都是笑声。再看我满身都是泥,我那个气呀,就甭提了。
乙:这是为什么?他们不喜欢你?
甲:这是当地的习俗,就是新女婿第一次走丈母娘家,小舅子和姐夫必须用摔跤来欢迎,我媳妇也没告诉我,好让我有个思想准备啊,早知到就不穿好衣服,弄个破烂穿穿。
乙:你赶紧走啊,
甲:你说得好听,我走得动吗,小舅子让我走吗,没有走几步,又被他们放到了,等我走到我岳父家,简直就是泥巴人一样。
乙:这是什么礼节?
甲:就为这,我非得和我媳妇离婚,后来才知道,这是对新人的最好的礼节。
乙:那你生什么气啊?你看人家对你多热情啊!
甲:我媳妇该早告诉我一声,你说是吗。我好有个思想准备啊。
乙:看来这礼节还有这么多讲究。要是没有思想准备还给吓不轻。
甲:可不是吗。到过云南的朋友都知道,云南有一习俗,“泼水节”。要是一姑娘看好一位小伙,为了表达友谊和爱情,就往身上泼水,这可能是与云南的气候有关,因为那儿热,不用担心客人会感冒。
乙:这个礼节好,特别是对那些不好洗澡的人来说。
甲:好不好那是人家少数民族的礼节,风俗习惯嘛。不过这礼节要是用到哈尔滨,恐怕就不行,特别是冬天。
乙:那不照样吗。
甲:照样?
乙:那当然,人家的习惯吗。
甲:假如你,在哈尔滨,冬天,零下三十多度,犀利的北风刮个不停,你西装革履的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
乙:慢,我怎么越听我越像来自北方的一只狼。
甲:狼不狼的咱先不管,突然,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出现在你的面前。
乙:看来我要交桃花运了。
甲:姑娘被你在迷人的小伙子给迷住了。姑娘为了表达一下那个,从家里弄来一桶凉水。
乙:废话,用开水那是退鸡。
甲:往你头上这么一浇。
乙:感觉好舒服奥。
甲:再看你。
乙:两眼直直的盯着姑娘。
甲:现在你已经不像你了。
乙:像什么?
甲:整个一根冰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