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菊花的好词好句好段
7个回答
展开全部
赏菊 (沈钧儒)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秋菊诗 (陈毅)
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赏菊 (朱德)
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 (臧克家)
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
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
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赏菊 (董必武)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重阳夕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菊花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我最喜欢那盆白色的菊花,它的花有碗口大,那么纯洁,如用汉白玉雕刻的一样,飘若浮云,淡仪
淑容,亭亭玉立,头稍低,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那盆红色的菊花,也别有情致,小巧玲珑,清新俊俏,又微微仰面,有些得意的神色……
菊花虽然没有茉莉的芳香,没有玫瑰的引人注目,却有自己特殊的美。 它美,不只美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奉献上。他的花瓣可以制成茶叶,清香宜人 ,而且还有药用价值。
我喜欢菊花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菊花自古就是诗人赞美的对象。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晋代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代陆游诗:“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纷纷零落中,见此树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菊花真美啊!我爱菊花的婀娜多姿,我更爱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大厅中间有两座宝塔形的花台,共有三层菊花,朵朵奇妙,千姿百态,使人目不暇接。有花瓣如同无数小手伸出的“千手观音”,有花瓣儿上短下长而弯的“海底捞月”,有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的“蟹菊”还有小球似的“紫绣球”……最惹人喜爱的还是“小晶”,这花朵小而白,透明得像水晶一样。“绿牡丹”这品种,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绿得像碧玉。“一品黄”的一片片花瓣,颜色金黄,肥得讨人喜欢。“羞人答答”片片细长的花瓣一齐垂下来,真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姑娘那样低着头。还有“紫气东来”“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使人爱得不想离开。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一直泻到地上,活象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条给舞台的灯光照得烁烁发光的长裙,一道瀑布——一道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而无拘无束,仿佛孩子们洗过的头发,随随便便披散焉。那些缀满花朵的修长的枝条,纷乱地穿插垂落,带有一种山林气息和野味儿;在花的世界里,唯有风尾菊才有这样的奇特的境界。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傲霜怒放、秋菊盎然、满地黄花,松菊犹存 傲然挺立(姿态) 沁人心脾(指香气) 赏心悦目(视觉感受) 花之隐逸者(这个不是成语,但常用来形容菊花)
+++++++++++++++++++++++++++++++++++++++++++
===========================================
句子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⑶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
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
⑸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⑹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⑺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⑻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
⑼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⑽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朱淑真《黄花》)
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中写道:“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心境
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代诗人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刘禹锡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菊
袁崧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秋菊诗 (陈毅)
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赏菊 (朱德)
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 (臧克家)
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
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
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赏菊 (董必武)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重阳夕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菊花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我最喜欢那盆白色的菊花,它的花有碗口大,那么纯洁,如用汉白玉雕刻的一样,飘若浮云,淡仪
淑容,亭亭玉立,头稍低,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那盆红色的菊花,也别有情致,小巧玲珑,清新俊俏,又微微仰面,有些得意的神色……
菊花虽然没有茉莉的芳香,没有玫瑰的引人注目,却有自己特殊的美。 它美,不只美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奉献上。他的花瓣可以制成茶叶,清香宜人 ,而且还有药用价值。
我喜欢菊花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菊花自古就是诗人赞美的对象。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晋代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代陆游诗:“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纷纷零落中,见此树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菊花真美啊!我爱菊花的婀娜多姿,我更爱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大厅中间有两座宝塔形的花台,共有三层菊花,朵朵奇妙,千姿百态,使人目不暇接。有花瓣如同无数小手伸出的“千手观音”,有花瓣儿上短下长而弯的“海底捞月”,有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的“蟹菊”还有小球似的“紫绣球”……最惹人喜爱的还是“小晶”,这花朵小而白,透明得像水晶一样。“绿牡丹”这品种,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绿得像碧玉。“一品黄”的一片片花瓣,颜色金黄,肥得讨人喜欢。“羞人答答”片片细长的花瓣一齐垂下来,真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姑娘那样低着头。还有“紫气东来”“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使人爱得不想离开。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一直泻到地上,活象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条给舞台的灯光照得烁烁发光的长裙,一道瀑布——一道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而无拘无束,仿佛孩子们洗过的头发,随随便便披散焉。那些缀满花朵的修长的枝条,纷乱地穿插垂落,带有一种山林气息和野味儿;在花的世界里,唯有风尾菊才有这样的奇特的境界。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傲霜怒放、秋菊盎然、满地黄花,松菊犹存 傲然挺立(姿态) 沁人心脾(指香气) 赏心悦目(视觉感受) 花之隐逸者(这个不是成语,但常用来形容菊花)
+++++++++++++++++++++++++++++++++++++++++++
===========================================
句子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⑶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
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
⑸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⑹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⑺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⑻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
⑼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⑽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朱淑真《黄花》)
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中写道:“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心境
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代诗人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刘禹锡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菊
袁崧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展开全部
霜降不但只是一个季节,更是一位唤醒天下菊花的号长。天南海北的菊花,一到霜降那些青青的花骨朵儿,就一个个“闻鸡起舞”般地伸展起它那妙漫的身姿。萧条空旷的大地上,唯有菊陡然间举起黄的、紫的、蓝的、白的、粉的、墨的……旗帜。
。
湖水辉映着月色,波光荡漾轻轻地吻着那晃动着的月亮。菊的倩影倒影水中,虽然有点模糊与隐约,但,菊、月、水有机地,组成了一幅精工细刻的木雕画,定格在那荡漾的湖面上。
菊,清清雅雅的味道,柔柔地侵入暖暖的心页。水波展开了无与伦比的臂膀,托起水中的月,让菊给予秋月最美丽的吻。菊在舞动,月在展颜,水在荡漾。使这多姿多彩,温柔无限的秋夜,呈现出最和谐的色彩。
菊是一本书,是一本穿越五千年厚重的书,是穿越古人今韵最精彩的书。历代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寄情言志时,总是将菊奉为君子的形象来描述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归隐山野的情怀。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这是李白与友人去菊潭赏菊时的豪情。
“秋丛浇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元稹眼中的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来百花杀。”这是菊的恬静;“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菊的品格;“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这是菊的洒脱;“抛书人对一枝秋”读不尽的古人古韵,品不够的菊姿菊容,翻阅了五千年,依然不可描尽菊的精华。连 “口角噙香”的林妹妹,都说它是“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公园中,菊姿百态,这边是孔雀开屏,让你感觉已身处岭南丛林;那边是龙凤戏珠,让你体会龙凤和谐之热烈。
夜风轻抚骨朵,菊亭亭玉立,轻轻摇动更显风姿绰约。它在寒风里静静地绽放,为已经萧条了的大地,注入温暖的血液。片片黄叶坠落,已经找寻不到春的妩媚与夏的热烈。而菊就在这分别的季节里,给人间带来了活力与希望。
它明知道秋的严霜是无情的,则依然敢挺身傲立,用自己淡然的容颜,揉碎了一秋的寒冷,使灿烂依然能定格在秋阳之中。
人们喜菊,只因菊,其表不争宠夺丽;菊,其质不娇不媚,独以其清秀傲霜之姿而面世。
菊不随秋叶飘舞,寒深露重,淡香弥漫,它与霜共舞,它与月共醉。不管它那超凡脱俗的品质,高尚独立的品格,是不是文人墨客有意赋予的。但,菊的空灵,菊的绝俗,菊的清姿,则何无疑问地,深深地仰刻在人们的灵魂之中。
“雪清玉瘦”写的是菊高洁,“暗香盈袖”写的是菊的情怀。菊,是画,菊。是书,菊,更是一颗淡然的心。
人淡如菊,日淡如菊。清静无为,就是在山野中孤立,也依然能铿锵有声。
世人咏菊、赞菊、颂菊,都只因了菊花的一付傲霜挺立的身姿。其实在耐寒草木中,菊花比不上松柏,与腊梅也无法相提并论。然而不管世人是以松柏、腊梅、还是菊花,作为自己行为的样板。也都只是人们精神上的一种操守,一种寄托,一种象征。以物寄情,以物明志,寻根求源,乃是一种不愿与粗俗同流合污的理想追求,以保持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支撑。
菊之神韵在于“淡”字。就是这种淡,淡在了荣辱之外,淡在了名利之外,淡在了诱惑之外。就是有了这样的淡,才能淡在了精神之上,淡在了骨气之上,淡在了人格之上。
菊,不能只观其形,更重要的是要品其味。于是品菊二字中,其意有三。其意之一为静:只有静而观之,才能思深思远,并由表及里地品出菊的本质;其意之二为韵。只有品出其韵,方能得其精髓,并由彼及已地自检人生的韵味;其意之三为精,花不宜多,多则乱目,精品数株即可。
唯如此,方能品出菊之不彰显,不展露,只求简单而平淡地,在这样一个寒冷萧杀的季节里,独自悄悄地盛开着自己的本性。
。
湖水辉映着月色,波光荡漾轻轻地吻着那晃动着的月亮。菊的倩影倒影水中,虽然有点模糊与隐约,但,菊、月、水有机地,组成了一幅精工细刻的木雕画,定格在那荡漾的湖面上。
菊,清清雅雅的味道,柔柔地侵入暖暖的心页。水波展开了无与伦比的臂膀,托起水中的月,让菊给予秋月最美丽的吻。菊在舞动,月在展颜,水在荡漾。使这多姿多彩,温柔无限的秋夜,呈现出最和谐的色彩。
菊是一本书,是一本穿越五千年厚重的书,是穿越古人今韵最精彩的书。历代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寄情言志时,总是将菊奉为君子的形象来描述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归隐山野的情怀。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这是李白与友人去菊潭赏菊时的豪情。
“秋丛浇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元稹眼中的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来百花杀。”这是菊的恬静;“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菊的品格;“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这是菊的洒脱;“抛书人对一枝秋”读不尽的古人古韵,品不够的菊姿菊容,翻阅了五千年,依然不可描尽菊的精华。连 “口角噙香”的林妹妹,都说它是“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公园中,菊姿百态,这边是孔雀开屏,让你感觉已身处岭南丛林;那边是龙凤戏珠,让你体会龙凤和谐之热烈。
夜风轻抚骨朵,菊亭亭玉立,轻轻摇动更显风姿绰约。它在寒风里静静地绽放,为已经萧条了的大地,注入温暖的血液。片片黄叶坠落,已经找寻不到春的妩媚与夏的热烈。而菊就在这分别的季节里,给人间带来了活力与希望。
它明知道秋的严霜是无情的,则依然敢挺身傲立,用自己淡然的容颜,揉碎了一秋的寒冷,使灿烂依然能定格在秋阳之中。
人们喜菊,只因菊,其表不争宠夺丽;菊,其质不娇不媚,独以其清秀傲霜之姿而面世。
菊不随秋叶飘舞,寒深露重,淡香弥漫,它与霜共舞,它与月共醉。不管它那超凡脱俗的品质,高尚独立的品格,是不是文人墨客有意赋予的。但,菊的空灵,菊的绝俗,菊的清姿,则何无疑问地,深深地仰刻在人们的灵魂之中。
“雪清玉瘦”写的是菊高洁,“暗香盈袖”写的是菊的情怀。菊,是画,菊。是书,菊,更是一颗淡然的心。
人淡如菊,日淡如菊。清静无为,就是在山野中孤立,也依然能铿锵有声。
世人咏菊、赞菊、颂菊,都只因了菊花的一付傲霜挺立的身姿。其实在耐寒草木中,菊花比不上松柏,与腊梅也无法相提并论。然而不管世人是以松柏、腊梅、还是菊花,作为自己行为的样板。也都只是人们精神上的一种操守,一种寄托,一种象征。以物寄情,以物明志,寻根求源,乃是一种不愿与粗俗同流合污的理想追求,以保持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支撑。
菊之神韵在于“淡”字。就是这种淡,淡在了荣辱之外,淡在了名利之外,淡在了诱惑之外。就是有了这样的淡,才能淡在了精神之上,淡在了骨气之上,淡在了人格之上。
菊,不能只观其形,更重要的是要品其味。于是品菊二字中,其意有三。其意之一为静:只有静而观之,才能思深思远,并由表及里地品出菊的本质;其意之二为韵。只有品出其韵,方能得其精髓,并由彼及已地自检人生的韵味;其意之三为精,花不宜多,多则乱目,精品数株即可。
唯如此,方能品出菊之不彰显,不展露,只求简单而平淡地,在这样一个寒冷萧杀的季节里,独自悄悄地盛开着自己的本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赏菊 (沈钧儒)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秋菊诗 (陈毅)
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赏菊 (朱德)
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 (臧克家)
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
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
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赏菊 (董必武)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重阳夕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菊花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我最喜欢那盆白色的菊花,它的花有碗口大,那么纯洁,如用汉白玉雕刻的一样,飘若浮云,淡仪
淑容,亭亭玉立,头稍低,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那盆红色的菊花,也别有情致,小巧玲珑,清新俊俏,又微微仰面,有些得意的神色……
菊花虽然没有茉莉的芳香,没有玫瑰的引人注目,却有自己特殊的美。 它美,不只美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奉献上。他的花瓣可以制成茶叶,清香宜人 ,而且还有药用价值。
我喜欢菊花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菊花自古就是诗人赞美的对象。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晋代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代陆游诗:“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纷纷零落中,见此树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菊花真美啊!我爱菊花的婀娜多姿,我更爱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大厅中间有两座宝塔形的花台,共有三层菊花,朵朵奇妙,千姿百态,使人目不暇接。有花瓣如同无数小手伸出的“千手观音”,有花瓣儿上短下长而弯的“海底捞月”,有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的“蟹菊”还有小球似的“紫绣球”……最惹人喜爱的还是“小晶”,这花朵小而白,透明得像水晶一样。“绿牡丹”这品种,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绿得像碧玉。“一品黄”的一片片花瓣,颜色金黄,肥得讨人喜欢。“羞人答答”片片细长的花瓣一齐垂下来,真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姑娘那样低着头。还有“紫气东来”“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使人爱得不想离开。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一直泻到地上,活象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条给舞台的灯光照得烁烁发光的长裙,一道瀑布——一道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而无拘无束,仿佛孩子们洗过的头发,随随便便披散焉。那些缀满花朵的修长的枝条,纷乱地穿插垂落,带有一种山林气息和野味儿;在花的世界里,唯有风尾菊才有这样的奇特的境界。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秋菊诗 (陈毅)
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赏菊 (朱德)
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 (臧克家)
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
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
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赏菊 (董必武)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重阳夕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菊花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我最喜欢那盆白色的菊花,它的花有碗口大,那么纯洁,如用汉白玉雕刻的一样,飘若浮云,淡仪
淑容,亭亭玉立,头稍低,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那盆红色的菊花,也别有情致,小巧玲珑,清新俊俏,又微微仰面,有些得意的神色……
菊花虽然没有茉莉的芳香,没有玫瑰的引人注目,却有自己特殊的美。 它美,不只美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奉献上。他的花瓣可以制成茶叶,清香宜人 ,而且还有药用价值。
我喜欢菊花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菊花自古就是诗人赞美的对象。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晋代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代陆游诗:“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纷纷零落中,见此树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菊花真美啊!我爱菊花的婀娜多姿,我更爱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大厅中间有两座宝塔形的花台,共有三层菊花,朵朵奇妙,千姿百态,使人目不暇接。有花瓣如同无数小手伸出的“千手观音”,有花瓣儿上短下长而弯的“海底捞月”,有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的“蟹菊”还有小球似的“紫绣球”……最惹人喜爱的还是“小晶”,这花朵小而白,透明得像水晶一样。“绿牡丹”这品种,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绿得像碧玉。“一品黄”的一片片花瓣,颜色金黄,肥得讨人喜欢。“羞人答答”片片细长的花瓣一齐垂下来,真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姑娘那样低着头。还有“紫气东来”“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使人爱得不想离开。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一直泻到地上,活象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条给舞台的灯光照得烁烁发光的长裙,一道瀑布——一道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而无拘无束,仿佛孩子们洗过的头发,随随便便披散焉。那些缀满花朵的修长的枝条,纷乱地穿插垂落,带有一种山林气息和野味儿;在花的世界里,唯有风尾菊才有这样的奇特的境界。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段
秋天的花儿是最美的,像桂花,像玫瑰花,像三角梅,像水仙花等等。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成为焦点的菊花,它以优美的姿态,淡淡的幽香与绚丽的色彩赢得了众人的眼球。
有的是“千手观音”,它的一只“手”向四面八方伸展着,舒展双臂;有的似“兄弟姐 妹”,它的每一片又细又长的花瓣儿紧挨在一块儿,亲密无间;有的是“一枝独秀”,只有一片花瓣不怕严寒,探出了小脑袋看看这多姿多彩的世界,饱览风光;还有的是小巧玲珑的“绣球”,丝一般的花瓣全部向里卷,卷成了球状,可爱至极……菊花不但花美,形状千姿百态而且颜色艳丽,有黄、有绿、有白、有深红、有大紫……让人眼花缭乱。
凑到一朵盛开的菊花上去好好地闻一闻,一股股幽香沁人心脾,使人心旷神怡,帮人消除了一天中所有地烦恼。
词
傲霜怒放、秋菊盎然、满地黄花、傲骨迎寒、端庄秀丽
雍容端庄,秀外慧中
诗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⑶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
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
⑸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⑹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⑺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⑻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
⑼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⑽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朱淑真《黄花》)
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中写道:“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心境
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代诗人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刘禹锡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菊
袁崧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秋天的花儿是最美的,像桂花,像玫瑰花,像三角梅,像水仙花等等。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成为焦点的菊花,它以优美的姿态,淡淡的幽香与绚丽的色彩赢得了众人的眼球。
有的是“千手观音”,它的一只“手”向四面八方伸展着,舒展双臂;有的似“兄弟姐 妹”,它的每一片又细又长的花瓣儿紧挨在一块儿,亲密无间;有的是“一枝独秀”,只有一片花瓣不怕严寒,探出了小脑袋看看这多姿多彩的世界,饱览风光;还有的是小巧玲珑的“绣球”,丝一般的花瓣全部向里卷,卷成了球状,可爱至极……菊花不但花美,形状千姿百态而且颜色艳丽,有黄、有绿、有白、有深红、有大紫……让人眼花缭乱。
凑到一朵盛开的菊花上去好好地闻一闻,一股股幽香沁人心脾,使人心旷神怡,帮人消除了一天中所有地烦恼。
词
傲霜怒放、秋菊盎然、满地黄花、傲骨迎寒、端庄秀丽
雍容端庄,秀外慧中
诗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⑶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
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
⑸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⑹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⑺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⑻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
⑼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⑽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朱淑真《黄花》)
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中写道:“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心境
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代诗人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刘禹锡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菊
袁崧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最喜欢那盆白色的菊花,它的花有碗口大,那么纯洁,如用汉白玉雕刻的一样,飘若浮云,淡仪
淑容,亭亭玉立,头稍低,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那盆红色的菊花,也别有情致,小巧玲珑,清新俊俏,又微微仰面,有些得意的神色……
菊花虽然没有茉莉的芳香,没有玫瑰的引人注目,却有自己特殊的美。 它美,不只美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奉献上。他的花瓣可以制成茶叶,清香宜人 ,而且还有药用价值。
我喜欢菊花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菊花自古就是诗人赞美的对象。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晋代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代陆游诗:“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纷纷零落中,见此树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菊花真美啊!我爱菊花的婀娜多姿,我更爱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大厅中间有两座宝塔形的花台,共有三层菊花,朵朵奇妙,千姿百态,使人目不暇接。有花瓣如同无数小手伸出的“千手观音”,有花瓣儿上短下长而弯的“海底捞月”,有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的“蟹菊”还有小球似的“紫绣球”……最惹人喜爱的还是“小晶”,这花朵小而白,透明得像水晶一样。“绿牡丹”这品种,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绿得像碧玉。“一品黄”的一片片花瓣,颜色金黄,肥得讨人喜欢。“羞人答答”片片细长的花瓣一齐垂下来,真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姑娘那样低着头。还有“紫气东来”“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使人爱得不想离开。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一直泻到地上,活象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条给舞台的灯光照得烁烁发光的长裙,一道瀑布——一道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而无拘无束,仿佛孩子们洗过的头发,随随便便披散焉。那些缀满花朵的修长的枝条,纷乱地穿插垂落,带有一种山林气息和野味儿;在花的世界里,唯有风尾菊才有这样的奇特的境界。
淑容,亭亭玉立,头稍低,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那盆红色的菊花,也别有情致,小巧玲珑,清新俊俏,又微微仰面,有些得意的神色……
菊花虽然没有茉莉的芳香,没有玫瑰的引人注目,却有自己特殊的美。 它美,不只美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奉献上。他的花瓣可以制成茶叶,清香宜人 ,而且还有药用价值。
我喜欢菊花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菊花自古就是诗人赞美的对象。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晋代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代陆游诗:“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纷纷零落中,见此树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菊花真美啊!我爱菊花的婀娜多姿,我更爱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大厅中间有两座宝塔形的花台,共有三层菊花,朵朵奇妙,千姿百态,使人目不暇接。有花瓣如同无数小手伸出的“千手观音”,有花瓣儿上短下长而弯的“海底捞月”,有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的“蟹菊”还有小球似的“紫绣球”……最惹人喜爱的还是“小晶”,这花朵小而白,透明得像水晶一样。“绿牡丹”这品种,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绿得像碧玉。“一品黄”的一片片花瓣,颜色金黄,肥得讨人喜欢。“羞人答答”片片细长的花瓣一齐垂下来,真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姑娘那样低着头。还有“紫气东来”“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使人爱得不想离开。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一直泻到地上,活象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条给舞台的灯光照得烁烁发光的长裙,一道瀑布——一道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而无拘无束,仿佛孩子们洗过的头发,随随便便披散焉。那些缀满花朵的修长的枝条,纷乱地穿插垂落,带有一种山林气息和野味儿;在花的世界里,唯有风尾菊才有这样的奇特的境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