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 高适赏析

要简短一点的。... 要简短一点的。 展开
 我来答
胫下逆鳞
2008-12-02 · TA获得超过43.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亿
展开全部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汉家:指代唐朝。唐代诗人喜欢以汉代唐。他们这样指代,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汉朝比较强盛,所以唐代诗人在描写与敌人作战的时候,经常以汉指代唐朝,以夸耀唐军的威风。如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明明封长卿是唐代的将军,却把他说成是“汉家大将西出师”。又如高适这首诗,明明是唐代发生的战争,他却说“汉家”、“汉将”,言语之间流露出一股夸耀和自豪的感情。唐代诗人喜欢以汉指代唐,还有一个原因,便于讽刺。唐代诗人在讽刺当朝皇帝的时候,也经常以汉指代唐,这样可以使讽刺皇帝显得比较委婉。如白居易的著名诗篇《长恨歌》批评唐玄宗贪恋女色,说“汉皇重色思倾国”。又如李颀批评唐玄宗穷兵黩武,侵略其他少数民族,“空见蒲桃入汉家”。所以提出这一点,是请大家留心,以后碰到同类问题,就不会拘于字面,而不知所措了。烟尘:烽烟尘土。古代打仗,用狼粪点着以后报警。狼烟起就是呼唤友军前来支援,边境上常设有烽火台。这儿用烟尘指代战争。在东北:指在东北方向。唐代开元年间,唐与契丹族,奚族在今天河北北部一带发生过几次战争。站在长安位置上来讲,河北北部在唐朝首都长安东北,所以说烟尘在东北。这一句是说,东北边境发生了战争。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说明敌人来犯,边境告急。汉将辞家破残贼:唐军将士告别亲友,告别家乡,准备前去歼灭凶残的敌人。请注意“残”字,一般书中无注解,这里是“凶残”的意思,“残敌”,是指凶残的敌人。今天意思是残留、残存之意,如残留的敌人,称残敌。如果当时只是残留的敌人那就不必兴师动众派兵去支援了。这句是承上句,说明出征原因。唐将离别家园,是为了奔赴沙场杀敌。男儿本自重横行:男子汉本来就看重杀敌打仗,这样方显出男子本色。重:看重。横行:纵横驰骋,不可阻挡。这句话最早出于《史记》,汉代有个名将叫樊哙,他曾与吕后说:“臣愿将十万众,横行匈奴中。”意思是说,他希望能带领十万军队,去扫荡匈奴。因为当时和匈奴矛盾很深。这里高适是活用了樊哙的话意,表唐军将士同仇敌忾,杀敌的势气很高、很旺盛。天子非常赐颜色。天子:指皇帝。国家认为皇帝是天之娇子。非常:不一般。这个词现代汉语里也有,大家很熟悉,但还要解释一下:在古代“非常”是两个词,“非”:不,不是。“常”:通常、平常。“非常”即不平常。今天“非常”虽有此意,但它是一个词,是副词。意思与古代“非常”相近,但两者不完全一致。赐颜色:俗语给面子,赏脸。赐:在过去封建社会里,皇帝无论给谁什么都叫“赐”。给你官做叫“赐恩”“、赐官”,要找你的不是,定你的罪,叫“赐罪”。叫你死为“赐死”。颜色:脸色、脸面。这个词与我们现在也不一样,现在是“色彩”。古代“颜”是“脸”;“颜色”:脸色。“赐颜色”:给脸面。整句的意思是,皇帝也非常赏识男儿到边境杀敌立功的志气与行动。三、四两句是议论,说明男儿辞家破贼,报效国家,原是大丈夫本色,皇上对此非常赞赏。

以上是这首诗的第一部分:交待唐军出征的原因及出征时将士们土气旺盛,斗志昂扬。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这四句是这首诗的第二部分。描写唐军出征途中声势浩大,军容整肃,而前方军情紧急。

“摐金伐鼓下榆关”一句描写出征时的声势浩大。摐:撞击。金:古代军中的乐器,如筝、沉鱼一类东西。敲打撞击这些乐器用来指挥军队进退,古书上常有“鸣金收兵”的说法。其实指的就是这个。伐:敲打。鼓:战鼓。敲打战鼓以促进战士追击的作法,在春秋时就有了。如《曹刿论战》里就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榆关:山海关。是我国内陆通向东北的要隘。下榆关:朝山海关进发。下:去、到。“旌旆逶迤碣石间”一句是描写唐军出征时军容整肃。旌旆:军中各种旗帜。逶迤:形容唐军行进的蜿蜒曲折。碣石:碣石山,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也有人认为古代的碣石山在渤海边,如今已沉入海中。这句描述唐军出征时军容整肃,千军万马犹如一条长龙,穿行在碣石山的蜿蜒行道上,军旗飘扬,刀枪闪光,接连不断。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两句是叙述唐军出征时浩浩荡荡的气势。途中又接到边防前线的告急情报,敌人又将发动进攻了。校尉:当时武官的官衔,这里是指边境前线唐军部队的长官。羽书:插有羽毛的文书,表示情况紧张,十万火急。《鸡毛信》电影里海娃的鸡毛信就是羽书。瀚海;本意是沙漠,这里指代与敌人交战的边境。单于,本是汉代匈奴首领的专门称号,作者在这里指代敌人首领。猎火;古代游牧民族在准备打仗前,经常以打猎名义举行军事演习,猎火就是打猎时燃起的火光。这里用来作为战争即将爆发的征兆。猎火一起,表示战争就要爆发了。狼山:地名,全名是狼居胥山,在今内蒙西北郡,汉代时是匈奴地盘。既然用单于指代敌人的首领,这里就用狼居胥山来指代敌人活动的地区。这使得两者显得一致,也和汉家烟尘、汉将吻合起来。这两句写战事紧迫,戍唐军校尉派人火速送来了紧急情报,敌人已在狼居胥山燃起了战火。

第二部分四句话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前两句紧承开头四句,描写唐军穿荆爬谷,浩荡出发,军旗飘扬,逶迤前行,十分壮观。后两句写军情紧急渲染气氛,为下文即将展开的战斗场面作铺垫。本来这次增援就十分紧张,行军途中又接到告急文书,可见情况之急迫。“羽书”已十万火急,用了一个“飞”字更见形势之紧迫,迫在眉捷。“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两句,不仅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也紧紧吸引着读者的兴趣,被提到嗓子眼上急于了解下情。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这是本诗的第三部分,写这次战斗的具体情况。山川萧条:边境的景色非常萧条荒凉。极:穷、尽。极边土:一直到边疆的尽头,也就是到了边境。胡: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的称呼,是一种不尊敬的说法。骑:读第四声,一人一马叫骑。胡骑:敌人的骑兵。凭:凭借,依仗。凌:凌辱、欺凌。凭凌:敌人凭着人高马大,善于马上作战,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犹如狂风夹杂着暴雨而来。这两句是说,唐军开到了萧条荒凉的边境,还没扎住阵脚,凶狠的敌人就凭借优势发起了进攻,攻势猛烈犹如暴风骤雨,不可阻挡。这两句为下文与战士的英勇奋战开路。这场战争是敌人发起的,唐军所进行的是一场正义保卫战,所以尽管处于劣势,士兵们面对强敌,仍然毫不畏惧,英勇战斗。两军短兵相接,拼命厮杀,唐军兵士伤亡惨重,好多战士倒下了。“战士军前半死生”,军前:阵前,战场上。半死生,死者一半,生者一半。死生这个词,在这里是偏义复合词,作者主要强调唐军兵士战死的很多,已经有一半人战死了,其意义偏重在“死”字上。“生”是附带的。兵士们奋不顾身浴血奋战,而唐军的统帅、将军在哪里呢?他们干什么去了?“美人帐下犹歌舞”:将军们还在饮酒行乐,还在营帐内看美女唱歌跳舞。“犹”字很关键,是“诗眼”,它深刻地揭露了这些所谓的将军们自食奉䘵,只知作威享福,而不顾国家利益,不体恤部下,在战斗如此激烈,伤亡如此惨重而他们依然在看跳舞、听唱歌、饮酒作乐,可见昏瞆到什么程度了;两军交战时,他们尚且如此,那么平时、其他时候,他们的所作所为就不难想见了。

需提出并加以说明的是,对“美人帐下犹歌舞”这句历来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些选本,一些参考文章,有不同看法:少数人认为,这句不是揭露将军荒淫,而是夸赞他们能干,能够临危不乱,在强敌压境时,学诸葛亮摆空城计。其理由是《旧唐书·张守珪传》上,有一段记载:开元15年,吐番侵略瓜州,瓜州刺史王军藩战死了,朝廷任命张守珪继任瓜州刺史,带军率众抗敌。张刚到瓜州时,就带领众人修筑了两座城墙,就在这时敌人突然又攻到了城下,城中军民相顾失色,都认为仗没法打了,也不敢抵抗了。张守珪说,敌众我寡又在刚刚失败之后,我们不能拼死力死守,于是就在城上饮酒作乐,唱空城计。敌人看到后,认为城中已有准备,不敢攻城,于是就撤兵回去了。张出城乘机追击,大获全胜。笔者认为仅仅依据这一点就把“美人帐下犹歌舞”说成是高适夸赞张守珪,是站不住脚的。我们的理由是:

1、时间不对。张守珪抵抗吐番是开元15年,那时他的官职是瓜州刺史。张任御史大夫是开元23年,而高适写这诗前有小序说,御史大夫张公出塞是开元26年,前后整差八至十年。

2、地点不对,对象不同。张守珪在开元15年抵抗对象是吐番,地点在瓜州,而这次抗击的是契丹,地点在幽州。两者相差几千里,风马牛不相及。再说高适诗前小序中写,他之所以写该诗,是因为与一个从边塞回来的客人谈话以后有所感触才写的,而这客人虽是张的部下,但并不等于说,就可以认为这首诗所写的战士一定是张守珪的。

3、这样理解与诗人诗中有关叙述不符合。据前介绍《旧唐书》记载,张守珪唱空城计时,并没与敌人交战,至到敌军撤退才发兵追击的,而高适写这首诗时,在“美人帐下犹歌舞”之前,非常明确写着“战士军前半死生”,正在打仗,而后面还有“力尽关山来解围。”我们看下去就可以知道,这次唐军是失败了,而张守珪唱空城计时唐军是胜利的。如果有人拿《旧唐书》所记载为证据,那此种说法本身也是站不住脚的。很显然高诗写的不是瓜州之战,也根本不是赞扬张守珪,而是指责、抨击那些荒淫误国的将帅。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有些人可能要看一些参考文章,而且多而不同,所以提出,免遭错误领会。既然指挥官如此昏庸,那么,在他们指挥下的部队是不可能打胜仗的;尽管士兵们奋力搏杀,战斗还是失败了。“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写战士与将帅之间苦乐悬殊,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战士在战场上英勇抵抗,死伤惨重;而主帅的帐幕中美人还在歌舞,寻欢作乐,两相对照,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对战士的同情,对将帅的愤慨。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唐军失败的悲壮景象。注意这里有5个有边塞特色的景语。大漠:沙漠,这儿指荒凉的边塞战场。穷秋:深秋。塞草:边境上的草。腓:本意是病,这儿指草枯萎发黄。孤城的城:指唐军的边防城堡。这两句描写战斗接近尾声的凄惨景象。在长满枯草的旷野上,夕阳惨淡,秋风萧瑟,地上到处是尸体,到处是鲜血,失去了主人的战马发出了令人心悸的嘶鸣,剩下稀稀落落的士兵还在坚持战斗,手中刀剑相碰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而他们的背后则是一座孤伶伶的城堡,既凄楚,又悲壮。如果用电影来比较,相斗的士兵恰是中景,他们的大背景则是一座孤伶伶的城堡,一轮惨淡无光的落日,一片空旷无边、荒凉的原野。这个画面非常凄楚,而情韵非常悲壮。“孤城落日斗兵稀”这句写得很好。(1)形象而概括地写出了日落时分战场上的肃杀气氛;(2)是它照应了前面“战士军前半死生”的叙述,使整首诗对战斗的叙述显得连贯而且完整。

“战士军前半死生”是从死的多来写失败的惨重,而“斗兵稀”则是从活着的人很少来强调伤亡更加厉害。两者前后照应。(3)是写出了唐军士兵宁死不屈、奋战到底的精神,尽管“稀少”,人员伤亡也很惨重,但依然在战斗,依然在博杀,没有屈服,因是“斗兵”吗!身当恩遇恒轻敌。当:受。恩遇:皇帝的恩惠。恒:常常,轻敌,不怕流血牺牲。这句是说,士兵们由于受到皇帝的嘉许赞赏,常常感激不尽,不怕流血牺牲,以死报效国家。这是照应前面的“天子非常赐颜色”。力尽关山未解围。兵士们竭尽全力,还是没能解除敌人对边境城堡的攻势。这两句描写战士心理,誓死保卫国家,但这次增援还是失败了。

第三部分写战斗进行的情况,写的既形象又概括,而作者的感情也显得相当鲜明。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是第四部分,写战斗结束以后,兵士们的心情和想法。

铁衣:盔甲,这儿指代士兵。辛勤:辛苦。这句是说,兵士们身披盔甲,远离家乡,吃尽辛苦,时间已很长了。玉箸:玉做的筷子,这儿比喻思妇的眼泪。筷子一双,竖起来是两行,少妇眼泪也是两行。玉做的筷子晶莹透明,少妇的眼泪也是如此。所以用玉箸来比喻少妇的眼泪。这句修辞手法与上句同,也是用局部指代整体,用玉箸来指代这些兵士的妻子。应啼别离后,是倒装句,“别离后应啼”,是说家中的妻子恐怕在与我分手之后就一直在流泪哭泣。应:恐怕的意思,表猜测。城南:总指家乡妻子的住处,不是确指。欲断肠:少妇们伤心到了断肠的程度。表伤心程度非常深。征人:士兵。蓟:古代有蓟州,在天津西北,这儿说蓟北,是泛指边塞。回首:白白地回首,意思是回头远望家乡也枉然,并不能慰藉胸中的浓郁相思。汉代诗曾有“远望当归”的说法,意思是说想家乡不能回去,朝家乡望上两眼也是好的,可以替代回去。等于是回了一次家。其实远望并不能当归。这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空回首”,回家看也没用,回头看也没用,望不到家了,即使望到了也代替不了回去。安慰不了胸中浓郁的想思。以上四句是写征夫、思妇之间的怀念和痛苦,写的悲切动人,令人断肠。战士长年远离家园,守卫边疆,生活艰苦;妻子自丈夫出征以后,因思念而伤心流泪,少妇在家悲痛欲绝,征夫在外想念妻子也是徒然。边庭:边境。飘飘:飘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那可度:过不下去,没法生活。这句说边境的日子动荡不安,就像风雨飘摇一般,简直没法过下去。绝域:天涯海角,最远的地方,苍茫:形容荒凉。更何有,一无所有。以上两句写征夫军旅生活的苦况。边境战斗紧张,塞外人烟稀少。杀气:战争气氛。三时:有的解为春、夏、秋三个务农季节,这里解为早晨、中午、晚上为好。这样可增加兵士们的紧张、辛苦。作阵云:化作战云,也就是一天到晚经常要打仗。寒声:使人听了心寒的声音。这儿指刁斗的声音。刁斗:是古代军队煮饭的铜锅,白天用来煮饭,晚上用来敲击报更巡夜。这一句说兵士们因战斗不断,晚上睡觉时也提着心眼,睡不安稳,耳朵里时时传来一阵阵使人心烦的刁斗声。这两句紧承上两句,进一步写出战斗的紧张气氛和征夫的苦况。白天战场上战斗激烈,夜里戒备森严。相看白刃血纷纷:指战斗结束以后,士兵们聚在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刀刃上都是鲜血。纷纷:表示多。“死节从来岂顾勋”意思说,为报效国家而死,从来没想到自己的功名利禄。节:节义、节气。今天理解为某种理想、某种道义。死节:为某种理想、为某种道义而死。这儿指为报效国家而死。顾:顾及,顾到,想到。勋:功勋。李将军:指汉代著名将军李广。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一生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敌人听到他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当时匈奴称他为飞将军。李广作战勇猛,对待部下的士兵却十分和善。部队每到一个地方,土兵不吃,他不吃,士兵不饮,他不饮。但到与敌人对阵时,李广却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因而,深受部下的拥护爱戴。高适写这首诗时,李广已死去将近九百年了,但士兵们依然深深怀念着他。这想念,其实就是对当时那些昏聩的将帅们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怨恨。君不见:这三个字在唐诗歌行体中经常见到,如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开头:“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李白的《将进酒》开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都是用“君不见”三个字。这两句总收全诗,以疑叹的句式,表现了诗人同情征夫艰苦生活,并希望良将李广再世的愿望。

第四部分作者将笔触深入到士兵们的内心,着力刻画了他们内心的矛盾。战斗结束了,兵士们又饿又累,默默地围坐一堆儿,心情十分沉重,他们经历了刚才那场拼命厮杀,非常疲倦。现在心情稍舒缓,就想到了许多问题:他们想到自己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离家后家里亲人不知生活的怎么样?或许自他离家那天起,妻子就一直在哭,哭到肝肠欲断的程度。可自己又无法回家,无法安慰妻子,最后也只能站到高处向家乡望上几眼,人却不能回去与亲人团聚,只能在荒郊野外过这种紧张而凄苦的日子。可边境上的日子实在太苦,苦的是难以熬下去。局势动荡不安,景物荒凉萧瑟,而兵士们的生活,白天是接二连三的战斗,晚上是使人心烦意乱的刁斗声,这一切都使他们苦恼、怨恨。然而士兵是高尚的,他们一想到国家,就抛开了个人恩怨。他们感到为报效国家而死,连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个人有什么舍不得丢弃的呢?于是就把方才想的一切都抛在脑后。但他们毕竟是人,毕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感情、有思想,他们虽愿为国战死,他们也希望将领能理解、同情、关心他们,给他们以温暖,体恤他们的苦衷。所以他们在战斗之后,伤心之余,不禁思念起那冲锋在前而平时又与士兵同甘共苦的李广了。实际上“至今犹忆李将军”一句,既是表示他们胸中的怨恨,又是表现他们的希望,希望能有一个体恤他们苦衷、关心他们的“李将军”来共同作战,这种希望非常合理。整个第四段刻画士兵心理的矛盾非常细腻,作者真切地写出了他们内心的痛苦,也写出了他们内心矛盾的两重性。士兵既有离家万里,为家为国牺牲的精神,又有思念家乡、亲人的丰富思想感情;既有冲锋陷阵,不怕牺牲的英勇豪气,又希望得到同情、体恤、温暖,内心世界十分丰富。作者通过刻画他们的心理活动,形象地写出了他们的情操和思想。而这些士兵的形象也因为描写、刻画而显得更加丰满、更加亲切!
匿名用户
2020-02-25
展开全部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其实,这是不符史实的。此诗所刺对象应是受张守珪派遣、前往征讨奚、契丹的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

  诗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校尉”两句写抵达前线。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

  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我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写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拚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同时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损兵被围的原因,是诗的主旨。

  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诗虽古体,多用偶句,此段因内容需要,而犹着意作对仗。又此诗平仄转韵,一般四句一转,独此段八句全用仄韵,与表现双方摇摇不安的心绪相适应。杀气成云,刁斗传寒,都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

  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岂顾勋”三字,仍是对将帅的讽刺。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诗以“至今犹忆李将军”作结,再次点明主题。盛唐时,殷璠评高适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此诗确实可以作为代表。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 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诗虽 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 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加藤l巧克莉
2008-12-02 · TA获得超过53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汉家:指代唐朝。唐代诗人喜欢以汉代唐。他们这样指代,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汉朝比较强盛,所以唐代诗人在描写与敌人作战的时候,经常以汉指代唐朝,以夸耀唐军的威风。如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明明封长卿是唐代的将军,却把他说成是“汉家大将西出师”。又如高适这首诗,明明是唐代发生的战争,他却说“汉家”、“汉将”,言语之间流露出一股夸耀和自豪的感情。唐代诗人喜欢以汉指代唐,还有一个原因,便于讽刺。唐代诗人在讽刺当朝皇帝的时候,也经常以汉指代唐,这样可以使讽刺皇帝显得比较委婉。如白居易的著名诗篇《长恨歌》批评唐玄宗贪恋女色,说“汉皇重色思倾国”。又如李颀批评唐玄宗穷兵黩武,侵略其他少数民族,“空见蒲桃入汉家”。所以提出这一点,是请大家留心,以后碰到同类问题,就不会拘于字面,而不知所措了。烟尘:烽烟尘土。古代打仗,用狼粪点着以后报警。狼烟起就是呼唤友军前来支援,边境上常设有烽火台。这儿用烟尘指代战争。在东北:指在东北方向。唐代开元年间,唐与契丹族,奚族在今天河北北部一带发生过几次战争。站在长安位置上来讲,河北北部在唐朝首都长安东北,所以说烟尘在东北。这一句是说,东北边境发生了战争。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说明敌人来犯,边境告急。汉将辞家破残贼:唐军将士告别亲友,告别家乡,准备前去歼灭凶残的敌人。请注意“残”字,一般书中无注解,这里是“凶残”的意思,“残敌”,是指凶残的敌人。今天意思是残留、残存之意,如残留的敌人,称残敌。如果当时只是残留的敌人那就不必兴师动众派兵去支援了。这句是承上句,说明出征原因。唐将离别家园,是为了奔赴沙场杀敌。男儿本自重横行:男子汉本来就看重杀敌打仗,这样方显出男子本色。重:看重。横行:纵横驰骋,不可阻挡。这句话最早出于《史记》,汉代有个名将叫樊哙,他曾与吕后说:“臣愿将十万众,横行匈奴中。”意思是说,他希望能带领十万军队,去扫荡匈奴。因为当时和匈奴矛盾很深。这里高适是活用了樊哙的话意,表唐军将士同仇敌忾,杀敌的势气很高、很旺盛。天子非常赐颜色。天子:指皇帝。国家认为皇帝是天之娇子。非常:不一般。这个词现代汉语里也有,大家很熟悉,但还要解释一下:在古代“非常”是两个词,“非”:不,不是。“常”:通常、平常。“非常”即不平常。今天“非常”虽有此意,但它是一个词,是副词。意思与古代“非常”相近,但两者不完全一致。赐颜色:俗语给面子,赏脸。赐:在过去封建社会里,皇帝无论给谁什么都叫“赐”。给你官做叫“赐恩”“、赐官”,要找你的不是,定你的罪,叫“赐罪”。叫你死为“赐死”。颜色:脸色、脸面。这个词与我们现在也不一样,现在是“色彩”。古代“颜”是“脸”;“颜色”:脸色。“赐颜色”:给脸面。整句的意思是,皇帝也非常赏识男儿到边境杀敌立功的志气与行动。三、四两句是议论,说明男儿辞家破贼,报效国家,原是大丈夫本色,皇上对此非常赞赏。

以上是这首诗的第一部分:交待唐军出征的原因及出征时将士们土气旺盛,斗志昂扬。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这四句是这首诗的第二部分。描写唐军出征途中声势浩大,军容整肃,而前方军情紧急。

“摐金伐鼓下榆关”一句描写出征时的声势浩大。摐:撞击。金:古代军中的乐器,如筝、沉鱼一类东西。敲打撞击这些乐器用来指挥军队进退,古书上常有“鸣金收兵”的说法。其实指的就是这个。伐:敲打。鼓:战鼓。敲打战鼓以促进战士追击的作法,在春秋时就有了。如《曹刿论战》里就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榆关:山海关。是我国内陆通向东北的要隘。下榆关:朝山海关进发。下:去、到。“旌旆逶迤碣石间”一句是描写唐军出征时军容整肃。旌旆:军中各种旗帜。逶迤:形容唐军行进的蜿蜒曲折。碣石:碣石山,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也有人认为古代的碣石山在渤海边,如今已沉入海中。这句描述唐军出征时军容整肃,千军万马犹如一条长龙,穿行在碣石山的蜿蜒行道上,军旗飘扬,刀枪闪光,接连不断。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两句是叙述唐军出征时浩浩荡荡的气势。途中又接到边防前线的告急情报,敌人又将发动进攻了。校尉:当时武官的官衔,这里是指边境前线唐军部队的长官。羽书:插有羽毛的文书,表示情况紧张,十万火急。《鸡毛信》电影里海娃的鸡毛信就是羽书。瀚海;本意是沙漠,这里指代与敌人交战的边境。单于,本是汉代匈奴首领的专门称号,作者在这里指代敌人首领。猎火;古代游牧民族在准备打仗前,经常以打猎名义举行军事演习,猎火就是打猎时燃起的火光。这里用来作为战争即将爆发的征兆。猎火一起,表示战争就要爆发了。狼山:地名,全名是狼居胥山,在今内蒙西北郡,汉代时是匈奴地盘。既然用单于指代敌人的首领,这里就用狼居胥山来指代敌人活动的地区。这使得两者显得一致,也和汉家烟尘、汉将吻合起来。这两句写战事紧迫,戍唐军校尉派人火速送来了紧急情报,敌人已在狼居胥山燃起了战火。

第二部分四句话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前两句紧承开头四句,描写唐军穿荆爬谷,浩荡出发,军旗飘扬,逶迤前行,十分壮观。后两句写军情紧急渲染气氛,为下文即将展开的战斗场面作铺垫。本来这次增援就十分紧张,行军途中又接到告急文书,可见情况之急迫。“羽书”已十万火急,用了一个“飞”字更见形势之紧迫,迫在眉捷。“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两句,不仅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也紧紧吸引着读者的兴趣,被提到嗓子眼上急于了解下情。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这是本诗的第三部分,写这次战斗的具体情况。山川萧条:边境的景色非常萧条荒凉。极:穷、尽。极边土:一直到边疆的尽头,也就是到了边境。胡: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的称呼,是一种不尊敬的说法。骑:读第四声,一人一马叫骑。胡骑:敌人的骑兵。凭:凭借,依仗。凌:凌辱、欺凌。凭凌:敌人凭着人高马大,善于马上作战,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犹如狂风夹杂着暴雨而来。这两句是说,唐军开到了萧条荒凉的边境,还没扎住阵脚,凶狠的敌人就凭借优势发起了进攻,攻势猛烈犹如暴风骤雨,不可阻挡。这两句为下文与战士的英勇奋战开路。这场战争是敌人发起的,唐军所进行的是一场正义保卫战,所以尽管处于劣势,士兵们面对强敌,仍然毫不畏惧,英勇战斗。两军短兵相接,拼命厮杀,唐军兵士伤亡惨重,好多战士倒下了。“战士军前半死生”,军前:阵前,战场上。半死生,死者一半,生者一半。死生这个词,在这里是偏义复合词,作者主要强调唐军兵士战死的很多,已经有一半人战死了,其意义偏重在“死”字上。“生”是附带的。兵士们奋不顾身浴血奋战,而唐军的统帅、将军在哪里呢?他们干什么去了?“美人帐下犹歌舞”:将军们还在饮酒行乐,还在营帐内看美女唱歌跳舞。“犹”字很关键,是“诗眼”,它深刻地揭露了这些所谓的将军们自食奉䘵,只知作威享福,而不顾国家利益,不体恤部下,在战斗如此激烈,伤亡如此惨重而他们依然在看跳舞、听唱歌、饮酒作乐,可见昏瞆到什么程度了;两军交战时,他们尚且如此,那么平时、其他时候,他们的所作所为就不难想见了。

需提出并加以说明的是,对“美人帐下犹歌舞”这句历来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些选本,一些参考文章,有不同看法:少数人认为,这句不是揭露将军荒淫,而是夸赞他们能干,能够临危不乱,在强敌压境时,学诸葛亮摆空城计。其理由是《旧唐书·张守珪传》上,有一段记载:开元15年,吐番侵略瓜州,瓜州刺史王军藩战死了,朝廷任命张守珪继任瓜州刺史,带军率众抗敌。张刚到瓜州时,就带领众人修筑了两座城墙,就在这时敌人突然又攻到了城下,城中军民相顾失色,都认为仗没法打了,也不敢抵抗了。张守珪说,敌众我寡又在刚刚失败之后,我们不能拼死力死守,于是就在城上饮酒作乐,唱空城计。敌人看到后,认为城中已有准备,不敢攻城,于是就撤兵回去了。张出城乘机追击,大获全胜。笔者认为仅仅依据这一点就把“美人帐下犹歌舞”说成是高适夸赞张守珪,是站不住脚的。我们的理由是:

1、时间不对。张守珪抵抗吐番是开元15年,那时他的官职是瓜州刺史。张任御史大夫是开元23年,而高适写这诗前有小序说,御史大夫张公出塞是开元26年,前后整差八至十年。

2、地点不对,对象不同。张守珪在开元15年抵抗对象是吐番,地点在瓜州,而这次抗击的是契丹,地点在幽州。两者相差几千里,风马牛不相及。再说高适诗前小序中写,他之所以写该诗,是因为与一个从边塞回来的客人谈话以后有所感触才写的,而这客人虽是张的部下,但并不等于说,就可以认为这首诗所写的战士一定是张守珪的。

3、这样理解与诗人诗中有关叙述不符合。据前介绍《旧唐书》记载,张守珪唱空城计时,并没与敌人交战,至到敌军撤退才发兵追击的,而高适写这首诗时,在“美人帐下犹歌舞”之前,非常明确写着“战士军前半死生”,正在打仗,而后面还有“力尽关山来解围。”我们看下去就可以知道,这次唐军是失败了,而张守珪唱空城计时唐军是胜利的。如果有人拿《旧唐书》所记载为证据,那此种说法本身也是站不住脚的。很显然高诗写的不是瓜州之战,也根本不是赞扬张守珪,而是指责、抨击那些荒淫误国的将帅。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有些人可能要看一些参考文章,而且多而不同,所以提出,免遭错误领会。既然指挥官如此昏庸,那么,在他们指挥下的部队是不可能打胜仗的;尽管士兵们奋力搏杀,战斗还是失败了。“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写战士与将帅之间苦乐悬殊,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战士在战场上英勇抵抗,死伤惨重;而主帅的帐幕中美人还在歌舞,寻欢作乐,两相对照,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对战士的同情,对将帅的愤慨。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唐军失败的悲壮景象。注意这里有5个有边塞特色的景语。大漠:沙漠,这儿指荒凉的边塞战场。穷秋:深秋。塞草:边境上的草。腓:本意是病,这儿指草枯萎发黄。孤城的城:指唐军的边防城堡。这两句描写战斗接近尾声的凄惨景象。在长满枯草的旷野上,夕阳惨淡,秋风萧瑟,地上到处是尸体,到处是鲜血,失去了主人的战马发出了令人心悸的嘶鸣,剩下稀稀落落的士兵还在坚持战斗,手中刀剑相碰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而他们的背后则是一座孤伶伶的城堡,既凄楚,又悲壮。如果用电影来比较,相斗的士兵恰是中景,他们的大背景则是一座孤伶伶的城堡,一轮惨淡无光的落日,一片空旷无边、荒凉的原野。这个画面非常凄楚,而情韵非常悲壮。“孤城落日斗兵稀”这句写得很好。(1)形象而概括地写出了日落时分战场上的肃杀气氛;(2)是它照应了前面“战士军前半死生”的叙述,使整首诗对战斗的叙述显得连贯而且完整。

“战士军前半死生”是从死的多来写失败的惨重,而“斗兵稀”则是从活着的人很少来强调伤亡更加厉害。两者前后照应。(3)是写出了唐军士兵宁死不屈、奋战到底的精神,尽管“稀少”,人员伤亡也很惨重,但依然在战斗,依然在博杀,没有屈服,因是“斗兵”吗!身当恩遇恒轻敌。当:受。恩遇:皇帝的恩惠。恒:常常,轻敌,不怕流血牺牲。这句是说,士兵们由于受到皇帝的嘉许赞赏,常常感激不尽,不怕流血牺牲,以死报效国家。这是照应前面的“天子非常赐颜色”。力尽关山未解围。兵士们竭尽全力,还是没能解除敌人对边境城堡的攻势。这两句描写战士心理,誓死保卫国家,但这次增援还是失败了。

第三部分写战斗进行的情况,写的既形象又概括,而作者的感情也显得相当鲜明。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是第四部分,写战斗结束以后,兵士们的心情和想法。

铁衣:盔甲,这儿指代士兵。辛勤:辛苦。这句是说,兵士们身披盔甲,远离家乡,吃尽辛苦,时间已很长了。玉箸:玉做的筷子,这儿比喻思妇的眼泪。筷子一双,竖起来是两行,少妇眼泪也是两行。玉做的筷子晶莹透明,少妇的眼泪也是如此。所以用玉箸来比喻少妇的眼泪。这句修辞手法与上句同,也是用局部指代整体,用玉箸来指代这些兵士的妻子。应啼别离后,是倒装句,“别离后应啼”,是说家中的妻子恐怕在与我分手之后就一直在流泪哭泣。应:恐怕的意思,表猜测。城南:总指家乡妻子的住处,不是确指。欲断肠:少妇们伤心到了断肠的程度。表伤心程度非常深。征人:士兵。蓟:古代有蓟州,在天津西北,这儿说蓟北,是泛指边塞。回首:白白地回首,意思是回头远望家乡也枉然,并不能慰藉胸中的浓郁相思。汉代诗曾有“远望当归”的说法,意思是说想家乡不能回去,朝家乡望上两眼也是好的,可以替代回去。等于是回了一次家。其实远望并不能当归。这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空回首”,回家看也没用,回头看也没用,望不到家了,即使望到了也代替不了回去。安慰不了胸中浓郁的想思。以上四句是写征夫、思妇之间的怀念和痛苦,写的悲切动人,令人断肠。战士长年远离家园,守卫边疆,生活艰苦;妻子自丈夫出征以后,因思念而伤心流泪,少妇在家悲痛欲绝,征夫在外想念妻子也是徒然。边庭:边境。飘飘:飘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那可度:过不下去,没法生活。这句说边境的日子动荡不安,就像风雨飘摇一般,简直没法过下去。绝域:天涯海角,最远的地方,苍茫:形容荒凉。更何有,一无所有。以上两句写征夫军旅生活的苦况。边境战斗紧张,塞外人烟稀少。杀气:战争气氛。三时:有的解为春、夏、秋三个务农季节,这里解为早晨、中午、晚上为好。这样可增加兵士们的紧张、辛苦。作阵云:化作战云,也就是一天到晚经常要打仗。寒声:使人听了心寒的声音。这儿指刁斗的声音。刁斗:是古代军队煮饭的铜锅,白天用来煮饭,晚上用来敲击报更巡夜。这一句说兵士们因战斗不断,晚上睡觉时也提着心眼,睡不安稳,耳朵里时时传来一阵阵使人心烦的刁斗声。这两句紧承上两句,进一步写出战斗的紧张气氛和征夫的苦况。白天战场上战斗激烈,夜里戒备森严。相看白刃血纷纷:指战斗结束以后,士兵们聚在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刀刃上都是鲜血。纷纷:表示多。“死节从来岂顾勋”意思说,为报效国家而死,从来没想到自己的功名利禄。节:节义、节气。今天理解为某种理想、某种道义。死节:为某种理想、为某种道义而死。这儿指为报效国家而死。顾:顾及,顾到,想到。勋:功勋。李将军:指汉代著名将军李广。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一生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敌人听到他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当时匈奴称他为飞将军。李广作战勇猛,对待部下的士兵却十分和善。部队每到一个地方,土兵不吃,他不吃,士兵不饮,他不饮。但到与敌人对阵时,李广却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因而,深受部下的拥护爱戴。高适写这首诗时,李广已死去将近九百年了,但士兵们依然深深怀念着他。这想念,其实就是对当时那些昏聩的将帅们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怨恨。君不见:这三个字在唐诗歌行体中经常见到,如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开头:“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李白的《将进酒》开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都是用“君不见”三个字。这两句总收全诗,以疑叹的句式,表现了诗人同情征夫艰苦生活,并希望良将李广再世的愿望。

第四部分作者将笔触深入到士兵们的内心,着力刻画了他们内心的矛盾。战斗结束了,兵士们又饿又累,默默地围坐一堆儿,心情十分沉重,他们经历了刚才那场拼命厮杀,非常疲倦。现在心情稍舒缓,就想到了许多问题:他们想到自己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离家后家里亲人不知生活的怎么样?或许自他离家那天起,妻子就一直在哭,哭到肝肠欲断的程度。可自己又无法回家,无法安慰妻子,最后也只能站到高处向家乡望上几眼,人却不能回去与亲人团聚,只能在荒郊野外过这种紧张而凄苦的日子。可边境上的日子实在太苦,苦的是难以熬下去。局势动荡不安,景物荒凉萧瑟,而兵士们的生活,白天是接二连三的战斗,晚上是使人心烦意乱的刁斗声,这一切都使他们苦恼、怨恨。然而士兵是高尚的,他们一想到国家,就抛开了个人恩怨。他们感到为报效国家而死,连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个人有什么舍不得丢弃的呢?于是就把方才想的一切都抛在脑后。但他们毕竟是人,毕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感情、有思想,他们虽愿为国战死,他们也希望将领能理解、同情、关心他们,给他们以温暖,体恤他们的苦衷。所以他们在战斗之后,伤心之余,不禁思念起那冲锋在前而平时又与士兵同甘共苦的李广了。实际上“至今犹忆李将军”一句,既是表示他们胸中的怨恨,又是表现他们的希望,希望能有一个体恤他们苦衷、关心他们的“李将军”来共同作战,这种希望非常合理。整个第四段刻画士兵心理的矛盾非常细腻,作者真切地写出了他们内心的痛苦,也写出了他们内心矛盾的两重性。士兵既有离家万里,为家为国牺牲的精神,又有思念家乡、亲人的丰富思想感情;既有冲锋陷阵,不怕牺牲的英勇豪气,又希望得到同情、体恤、温暖,内心世界十分丰富。作者通过刻画他们的心理活动,形象地写出了他们的情操和思想。而这些士兵的形象也因为描写、刻画而显得更加丰满、更加亲切!
回答者: 胫下逆鳞 - 同进士出身 七级 12-2 18:36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唐诗解》卷十六)这样理解是正确的。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回答者: guenhe - 都司 六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EstelPersian
2008-12-03 · TA获得超过215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7.2万
展开全部
《燕歌行》是高适所有边塞诗中最为杰出的一篇。

“燕歌行”,是乐府古题,也就是汉魏乐府音乐中一支曲调的名称。“燕”是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名字,地域在今河北省北部。可能就是那一带的民歌曲调。“歌行”是一种诗体,属“古体诗”。句数及每句字数无定,音节格律比较自由,易于叙事抒情,一般篇幅较长。

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唐诗解》卷十六)这样理解是正确的。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

下面对该诗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作些简略分析: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比较丰富。作者满含激情歌颂了士兵们慷慨赴边报国热情,歌颂了他们不怕牺牲、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他们以国家利益为上,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操、宽广胸怀。而对士兵们的不幸遭遇、痛苦的心情,表示出了深厚的同情。

语句严整,对偶工稳,押韵灵活。高适这首《燕歌行》除“君不见沙场征战苦”一句外,全部采用的七言句,一气流转直贯而下,显得非常整齐。而且作者还大量采用了对偶句手法,除“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八句外,其余20句均两两相对,对偶成文。如“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两句,词义、词性都相属、相对。至于“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连声律都相互对应,与唐代律诗几乎一样,上句用仄声,下句同一字位就用平声,格律是相对的。与近体诗所不同的是,这两句诗的格律位置在近体诗应倒转过来,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因为唐人的近体诗一般都是押平声韵。该诗对偶句的大量运用,不仅在形式上使诗整齐匀称、和谐美听,而且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又如“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两句,诗人从独守闺房的少妇和羁身在外的征人不同角度,相互映照,写出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不幸,写出了人民为战争所付出的代价。

这首诗的押韵也很有特点,变化灵活,值得玩味。开头四句押的是入声韵,用普通话读不押韵,在古代“北”(bo`)“贼”(sa`)“色”(se`)是押韵的,押的是入声韵。入声韵是指古代一些读声短促的音,现在吴语地区还保留着入声韵,如“日”古代读seˊ,“职”古代读ze`。接下来四句改押平声韵“关、间、山”押“言前韵”。再下四句押上声余韵“土、雨、舞”。再下四句改押平声韵“腓、稀、围”押“衣韵”。再下八句改押仄声韵“久、后、首、有、千”押“里韵”。最后四句改押平声韵“勋、军”押“东韵”。整首诗基本上是四句一押,一仄一平,轮转交替,使整首诗的情调、声韵,一起一伏,时高时低,富于变化。这变化也体现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

感情深沉强烈,气势悲壮豪迈。唐军这次作战是失败了,作者所描写的是一场悲剧,然而它给我们的感觉并不低沉。因为作者在写这次战争时,并没有从悲哀的角度去叙述描写,而是怀着赞扬、怀着歌颂的感情来歌颂这些士兵的。从写景来说“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两句,写的很有气势。而“孤城落日斗兵稀”虽写了唐军的失利,然而它却非常突出地显示了誓死对敌,它给人的感觉也是非常豪迈、悲壮的。另外,从作者所写的景色来看“大漠穷秋塞草腓”、“山川萧条极边土”等诗句,以及“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等句,其景象也比较开阔。这些在该诗风格上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58669ad17
2008-12-02 · TA获得超过2.2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7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唐诗解》卷十六)这样理解是正确的。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