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译文:无锡市荡口镇,有一个老百姓得到一只大雁,准备杀了它之后煮了吃掉。有个书生看见可怜它,买了它把它带回家养着玩。因为怕它逃走,所以用绳子绑住它的一对翅膀,使它不能飞。大雁混杂在鸡鸭之间,也很温顺,只是(有时候)听到空中大雁鸣叫,(它)总是抬头并且啼叫。
一天,有成群的大雁飞过它(的)上方,这时大雁大声鸣叫。忽然有一只大雁从空中飞下来,栖在屋檐上,两只大雁相互看着,伸长脖子鸣叫努力扑打翅膀,像互相认识:一只想请它下来,另一只想它上去。
书生看了后明白这两只大雁必定早就认识了。就剪断了绳子,让它飞走。可是这只大雁的翅膀被绳子系久了,不能努力飞翔了,多次飞起多次掉下来。最终不能飞走。屋檐上的大雁,守了它一整天,忽然从屋檐上飞下来,两大雁互相悲鸣。过了一天,竟然两只大雁都因病或伤身体倒下去了。书生被他们的情义感动了,他合起来埋葬了它们,(取墓)名为“雁冢”。
二、原文
本文摘自《文言文启蒙读本》P41(第31课),据请 俞樾《俞曲园笔记》改写。
无锡荡口镇,有人得一雁,将杀而烹之。有书生见而悯焉,买以归,畜之以为玩。惧其逸去,以线联其两翅,使不得飞。雁杂处鸡鹜间,亦颇驯,惟闻长空雁唳,辄昂首而鸣。
一日,有群雁过其上,此雁大鸣。忽有一雁自空而下,集于屋檐,二雁相顾,引吭奋翅,若相识者:一欲招之下,一欲引之上。书生悟此二雁必旧偶也,乃断其线,使飞。然此雁久系,不能奋飞,屡飞屡坠。竟不得去。檐上之雁,守之终日,忽自屋飞下,相对哀鸣。越日则俱毙矣。书生感其义,合而葬之,名曰“雁冢”。
扩展资料
一、作者简介:俞樾(清代著名学者)
俞樾(1821.12.25-1907.2.5),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城关乡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
俞樾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二、文言知识
“鹜”和“骛”。这两个字的形体相仿,不少人常搞错。但只要仔细一辨,它们的区别是极明显的。“鹜”的下部是“鸟”,属禽类,指鸭子。上文“雁杂处鸡鹜间”,意为大雁生活在鸡和鸭子中间。而“骛”的下部是“马”,属兽类,原指马奔跑得快,引申为追求,成语有“好高骛远”,意为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远。
无锡荡口镇,有人得一雁,将杀而烹之。有书生见而悯焉,买以归,畜之以为玩。惧其逸去,以线联其两翅,使不得飞。雁杂处鸡鹜间,亦颇驯,惟闻长空雁唳,辄昂首而鸣。一日,有群雁过其上,此雁大鸣。忽有一雁自空而下,集于屋檐,二雁相顾,引吭奋翅,若相识者:一欲招之下,一欲引之上。书生悟此二雁必旧偶也,乃断其线,使飞。然此雁久系,不能奋飞,屡飞屡坠。竟不得去。檐上之雁,守之终日,忽自屋飞下,相对哀鸣。越日则俱毙矣。书生感其义,合而葬之,名曰“雁冢”。(据《俞曲园笔记》改写)
中文名
雁冢
对象
大雁
结局
两只大雁都因病或伤离世了
出处
据《俞曲园笔记》改写
快速
导航
出处注音注释文言知识启示
译文
无锡市荡口镇,有一个老百姓得到一只大雁,准备杀了它之后煮了吃掉。有个书生看见可怜它,买了它把它带回家养着玩。因为怕它逃走,所以用绳子绑住它的一对翅膀,使它不能飞。大雁混杂在鸡鸭之间,也很温顺,只是(有时候)听到空中大雁鸣叫,(它)总是抬头并且啼叫。一天,有成群的大雁飞过它(的)上方,这时大雁大声鸣叫。忽然有一只大雁从空中飞下来,栖在屋檐上,两只大雁相互看着,伸长脖子鸣叫努力扑打翅膀,像互相认识:一只想请它下来,另一只想它上去。书生看了后明白这两只大雁必定早就认识了。就剪断了绳子,让它飞走。可是这只大雁的翅膀被绳子系久了,不能努力飞翔了,多次飞起多次掉下来。最终不能飞走。屋檐上的大雁,守了它一整天,忽然从屋檐上飞下来,两大雁互相悲鸣。过了一天,竟然两只大雁都因病或伤身体倒下去了。书生被他们的情义感动了,他合起来埋葬了它们,(取墓)名为“雁冢”。
出处
本文摘自《文言文启蒙读本》P41(第31课),据《俞曲园笔记》改写。
注音
1.冢:zhǒng
2.鹜:wù
3.悯:mǐn
4.唳:lì
注释
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
鹜:鸭子。
悯:同情,可怜。
颇:很。
唯:只。
逸:逃。
唳:(lì)鸣叫。
冢:坟墓。
畜:畜养。
集:栖息。
竟:终。
引吭:伸长脖子鸣叫。
奋翅:展。努力扑打翅膀。
烹:煮。
驯:温顺。
断:剪断。
屡:多次。
越:经过。
毙:因病或伤身体倒下去。[1]
感:被……感动。[1]
名曰:名次作动词。省略句,应为“名之曰”。[1]
杂:混杂。[1]
文言知识
“鹜”和“骛”。这两个字的形体相仿,不少人常搞错。但只要仔细一辨,它们的区别是极明显的。“鹜”的下部是“鸟”,属禽类,指鸭子。上文“雁杂处鸡鹜间”,意为大雁生活在鸡和鸭子中间。而“骛”的下部是“马”,属兽类,原指马奔跑得快,引申为追求,成语有“好高骛远”,意为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远。[2][3]
启示
大自然的万物都是有情谊的,动物也不例外。
禽亦有情,何况人乎?
译文:
无锡县荡口镇有一个人得到一只大雁,准备杀了烧着吃,有一个书生看见觉得很可怜,就买下它回家后养着玩。但是怕它飞走用绳子缚住大雁的两翅膀,使它不能飞。大雁寄居在鸡舍中,忍受着鸡的欺负,只听得空中大雁叫时就抬头叫喊回应。一天,有一群大雁在上空飞过,这只大雁大叫,忽然有一只大雁从空中飞下来栖在屋檐上,两大雁相互对应鸣叫展翅,象认识的一样,一只要请它下来,另一只请它上去。书生看了后悟出两大雁必定旧相识,就剪断了绳子让它飞走。但是这只大雁垂下翅膀很久了,不能展翅飞翔了,每次飞起又掉下来,竟然不能飞走。屋檐上的大雁守了一天,忽然从屋檐上飞下来,两大雁相对悲哀地鸣叫。过了一天,书生来察看,两只大雁都死了。书生被大雁的情义所感动,合起来葬了它们,取墓名为“雁冢”。
翻译:
无锡县荡口镇有一个人得到一只大雁,准备杀了烧着吃,有一个书生看见觉得很可怜,就买下它回家后养着玩。但是怕它飞走用绳子缚住大雁的两翅膀,使它不能飞。大雁寄居在鸡舍中,忍受着鸡的欺负,只听得空中大雁叫时就抬头叫喊回应。一天,有一群大雁在上空飞过,这只大雁大叫,忽然有一只大雁从空中飞下来栖在屋檐上,两大雁相互对应鸣叫展翅,象认识的一样,一只要请它下来,另一只请它上去。书生看了后悟出两大雁必定旧相识,就剪断了绳子让它飞走。但是这只大雁垂下翅膀很久了,不能展翅飞翔了,每次飞起又掉下来,竟然不能飞走。屋檐上的大雁守了一天,忽然从屋檐上飞下来,两大雁相对悲哀地鸣叫。过了一天,书生来察看,两只大雁都死了。书生被大雁的情义所感动,合起来葬了它们,取墓名为“雁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