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 100分 ,求高手关于古代小说鉴赏的作文!!
一: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与人才问题。二:红楼梦中最光辉的形象是哪位,分析其社会问题。三:《聊斋志异》《武林外传》与教育问题。3个题目任选一个观点明确条理清楚2000字左右。...
一 : 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与人才问题 。 二: 红楼梦中最光辉的形象是哪位,分析其社会问题。 三 :《聊斋志异》《武林外传》与教育问题。
3 个题目任选一个 观点明确 条理清楚
2000字左右。
时间紧迫 , 大家帮帮忙 ,写的好的追分!! 展开
3 个题目任选一个 观点明确 条理清楚
2000字左右。
时间紧迫 , 大家帮帮忙 ,写的好的追分!! 展开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晴雯是作者在作品中创造的最完美、最光辉的一个人物形象。】
《红楼梦》中情雯这个艺术形象的创造,反映了作者曹雪琴对人类真性真情的向往和对平等自由的追求。
晴雯表现出的是不掺杂个人欲望的真爱真情。她不巴结主子,也瞧不起那些巴结主子的人,不仅仅是那些巴结主子的下人,甚至也包括那些自己也是主子的人,不给薛宝钗和林黛玉开门,就是很好地表现了这种思想。晴雯真心对待受当时社会污染很少的贾宝玉,“勇晴雯夜补孔雀裘”一章,反映了她这种对她认为值得敬重的人的真性真情。晴雯激烈地反抗施加在她身上的任何压迫,甚至不惜以死相拼,也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惑奸谗抄捡大观园”中,表现了晴雯这种不屈的反抗精神。晴雯是在尊严与自爱中结束了自己短暂光辉的一生。这个人物形象,很好地反映了作者创作《红楼梦》的主题。
情雯的彻底的反封建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晴雯在《红楼梦》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第5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之前:“只留下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丫鬟为伴”,没有告诉其出身和来历。一直到第77回“俏丫鬟抱曲夭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中,王夫人命人赶走重病中的晴雯时,我们才知道她的来历:“只见几个老婆子走了……又吩咐:‘快叫怡红院晴雯姑娘的哥嫂来,在这里等着,领他妹子出去。’”我们才知道,晴雯是个已没了父母的孩子。晴雯死前文中有段文字交待:“却说晴雯当日系赖大(贾府的仆人)买的。还有个姑舅哥哥,叫做吴贵,人们都叫他贵儿。那时晴雯才得十岁,时常赖嬷嬷带进来,贾母见了喜欢,故此,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到这时我们才真正知道了,晴雯不仅是个从小就没了父母的孩子,还是一个被她的远亲转卖到贾府的丫鬟。作为一个在贾母身边长大、以后又来到了贾宝玉身边的丫鬟,晴雯是众丫鬟中最没奴才气味的一个了。别的丫鬟见到主子小姐,忙不迭的招呼,可晴雯却是不理不睬。 在《红楼梦》第31回中,同是宝玉房里的丫鬟秋纹,从贾母和王夫人处得了赏赐回来,非常得意,笑道:“……你们知道 ,老太太素日不大同我说话的,有些不入他老人家的眼的。那日竟叫人拿了几百钱给我,……这可是再想不到的福气。几百钱是小事,难得这个脸面。及至到了太太那里……现成的衣裳就赏了我两件。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横竖也得,却不像这个彩头。”晴雯笑道:“呸!没见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给了你,你还充有脸呢!”秋纹道:“凭他给谁剩的,到底是太太的恩典。”晴雯道:“要是我,我就不要……一样是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他不愿意巴结任何人,也不想掩饰自己,她就像天上那一轮“霁月”。你看她,园子里的那些主子姐妹,她从不去搭惹。人缘极好的薛宝钗,在这个纯真女孩的眼里挂不上;那孤傲高洁的林黛玉,她也不放在眼里。请看第26回:“谁知晴雯和碧痕二人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了宝钗身上,偷着在院子里报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睡不着觉!’”有事?没事?当然是在说薛宝钗无事找事,有所欲求啦!一会儿黛玉来打门,“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林黛玉……又高声叫道:‘是我,还不开门么?’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一个丫鬟,听到打门声本应立刻起来开门,可可林黛玉的喊声她“偏生”没听见,真的是没听见?这个“情文”说不定是在鄙薄那个假清高真世俗时刻想着粘着贾宝玉的林小姐呢!就是对贾宝玉,晴雯也没怎么把他当着“主子”,总是要求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处处表露出的人性之真,是对平等自由的追求。在《红楼梦》中出现的几百个人物中,敢在贾宝玉这个“混世魔王”面前较真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贾宝玉的父亲贾政,这个封建主义的卫道士;另一个,就是这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丫鬟晴雯了。请看《红楼梦》第31回:“偏生晴雯上来换衣服,不防将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将股子跌碎。”贾宝玉说了她几句,不料竟是“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宝玉听了这话,气的浑身乱 战……”晴雯真的是这么一个惹不得的人?那阅人甚深的贾母为什么单单挑情雯来服侍她这个“心肝儿肉”的贾宝玉?晴雯恼的是贾宝玉以主子的身份来教 训奴才,而不是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晴雯始终不向“主子”贾宝玉低头认错,倒是贾宝玉放下了“主子”的架子,去讨其高兴。“宝玉将他一拉,拉在身旁坐下,笑道:‘你的性子越发娇惯了,早起就是跌了扇子,我不过说了那两句,你就说上那些……”(《红楼梦》第31回)。不邀功,不讨好,激烈反抗施加在她身上的任何不平等,甚至不惜以性命相搏。这样一个心灵纯净、“风流灵巧”的女奴,只因是为了争取平等的生活,所以才“招人怨”,所以才“怨谤生”。“身为下贱”却是“心比天高”,招致的打击之多之重是可想而知了。虽然她是贾母派到宝玉身边的,但“老祖宗”这个贾府的最高统治者也保护不了她,或许是根本不愿意保护这个“离经叛道”的下人。封建主义的思想观念、等级制度不能容忍这种民主、自由思想的存在。所以,晴雯的结局只有是受迫害而至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晴雯在《红楼梦》中一出现,她就一直在为民主自由和地位平等而斗争,其斗争的彻底性和激烈程度远远超过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在《红楼梦》第74回“惑奸谗抄捡大观园”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在抄捡大观园之先,晴雯就已中了暗算,被王夫人叫去骂了一顿,心中怨怒正无处发作,恰逢抄捡,她已知灾难不可避免,索性就大闹一场,反抗到底,没有任何屈服求饶的言行:“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嚯啷’一声,将箱子掀开……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儿,便紫涨了脸,说道:‘……我们……原是奉太太的命来搜察,……’晴雯听了这话越发火上浇油,便指着他的脸说道:‘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太太那边的人我也见过,就只没见过你这么个有头有脸的大管事奶奶!”这个豪门里的女奴,为了追求自己的平等自由,毫不犹豫地反抗加在她身上的迫害。请看,在这次抄捡事件中,除了另一个也是丫鬟的司棋为了追求爱情以另一种形式(默不作声,以死抗争)反抗外,大观园里还有谁为了自己的追求而和统治者对抗的?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见一伙人来自己处抄察,仅仅“问是何故”;那个平素人们沾惹不得、爱使小性儿的另一个主人公林黛玉,遭此奇耻大辱,竟然睡在床上不起来,任凭那伙她向来极端藐视的俗人乱翻乱抄。在封建统治阶级雷霆般的镇压到来时,她们的叛逆精神到哪儿去了?倒是有个贾家三小姐探春,不但不准抄察,反而打了那个抄捡的执行者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公开对抗抄捡行为。探春的行为是在卫护丫鬟们吗?非也!且看探春是怎么说的:“你们别忙,自然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是议论甄家,自己盼着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必须从自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探春曾短暂地管过一段贾府的事务,因而知道贾府的衰败已不远了。她的反对抄察,实在是对统治者加速自我灭亡的这个具体行动的反对,是从维护统治者利益的角度出发,和晴雯、司棋为争取个性自由、地位平等,追求个人幸福的反对察抄行动的性质完全不同。抄捡事件之后,晴雯这个人物的形象塑造已完成。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允许这样的人物存在于世间的,因此,晴雯在被赶出大观园之后不久便因贫病交加而死去了,完成了其短暂的生动光彩的人生。
《红楼梦》中情雯这个艺术形象的创造,反映了作者曹雪琴对人类真性真情的向往和对平等自由的追求。
晴雯表现出的是不掺杂个人欲望的真爱真情。她不巴结主子,也瞧不起那些巴结主子的人,不仅仅是那些巴结主子的下人,甚至也包括那些自己也是主子的人,不给薛宝钗和林黛玉开门,就是很好地表现了这种思想。晴雯真心对待受当时社会污染很少的贾宝玉,“勇晴雯夜补孔雀裘”一章,反映了她这种对她认为值得敬重的人的真性真情。晴雯激烈地反抗施加在她身上的任何压迫,甚至不惜以死相拼,也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惑奸谗抄捡大观园”中,表现了晴雯这种不屈的反抗精神。晴雯是在尊严与自爱中结束了自己短暂光辉的一生。这个人物形象,很好地反映了作者创作《红楼梦》的主题。
情雯的彻底的反封建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晴雯在《红楼梦》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第5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之前:“只留下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丫鬟为伴”,没有告诉其出身和来历。一直到第77回“俏丫鬟抱曲夭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中,王夫人命人赶走重病中的晴雯时,我们才知道她的来历:“只见几个老婆子走了……又吩咐:‘快叫怡红院晴雯姑娘的哥嫂来,在这里等着,领他妹子出去。’”我们才知道,晴雯是个已没了父母的孩子。晴雯死前文中有段文字交待:“却说晴雯当日系赖大(贾府的仆人)买的。还有个姑舅哥哥,叫做吴贵,人们都叫他贵儿。那时晴雯才得十岁,时常赖嬷嬷带进来,贾母见了喜欢,故此,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到这时我们才真正知道了,晴雯不仅是个从小就没了父母的孩子,还是一个被她的远亲转卖到贾府的丫鬟。作为一个在贾母身边长大、以后又来到了贾宝玉身边的丫鬟,晴雯是众丫鬟中最没奴才气味的一个了。别的丫鬟见到主子小姐,忙不迭的招呼,可晴雯却是不理不睬。 在《红楼梦》第31回中,同是宝玉房里的丫鬟秋纹,从贾母和王夫人处得了赏赐回来,非常得意,笑道:“……你们知道 ,老太太素日不大同我说话的,有些不入他老人家的眼的。那日竟叫人拿了几百钱给我,……这可是再想不到的福气。几百钱是小事,难得这个脸面。及至到了太太那里……现成的衣裳就赏了我两件。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横竖也得,却不像这个彩头。”晴雯笑道:“呸!没见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给了你,你还充有脸呢!”秋纹道:“凭他给谁剩的,到底是太太的恩典。”晴雯道:“要是我,我就不要……一样是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他不愿意巴结任何人,也不想掩饰自己,她就像天上那一轮“霁月”。你看她,园子里的那些主子姐妹,她从不去搭惹。人缘极好的薛宝钗,在这个纯真女孩的眼里挂不上;那孤傲高洁的林黛玉,她也不放在眼里。请看第26回:“谁知晴雯和碧痕二人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了宝钗身上,偷着在院子里报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睡不着觉!’”有事?没事?当然是在说薛宝钗无事找事,有所欲求啦!一会儿黛玉来打门,“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林黛玉……又高声叫道:‘是我,还不开门么?’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一个丫鬟,听到打门声本应立刻起来开门,可可林黛玉的喊声她“偏生”没听见,真的是没听见?这个“情文”说不定是在鄙薄那个假清高真世俗时刻想着粘着贾宝玉的林小姐呢!就是对贾宝玉,晴雯也没怎么把他当着“主子”,总是要求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处处表露出的人性之真,是对平等自由的追求。在《红楼梦》中出现的几百个人物中,敢在贾宝玉这个“混世魔王”面前较真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贾宝玉的父亲贾政,这个封建主义的卫道士;另一个,就是这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丫鬟晴雯了。请看《红楼梦》第31回:“偏生晴雯上来换衣服,不防将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将股子跌碎。”贾宝玉说了她几句,不料竟是“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宝玉听了这话,气的浑身乱 战……”晴雯真的是这么一个惹不得的人?那阅人甚深的贾母为什么单单挑情雯来服侍她这个“心肝儿肉”的贾宝玉?晴雯恼的是贾宝玉以主子的身份来教 训奴才,而不是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晴雯始终不向“主子”贾宝玉低头认错,倒是贾宝玉放下了“主子”的架子,去讨其高兴。“宝玉将他一拉,拉在身旁坐下,笑道:‘你的性子越发娇惯了,早起就是跌了扇子,我不过说了那两句,你就说上那些……”(《红楼梦》第31回)。不邀功,不讨好,激烈反抗施加在她身上的任何不平等,甚至不惜以性命相搏。这样一个心灵纯净、“风流灵巧”的女奴,只因是为了争取平等的生活,所以才“招人怨”,所以才“怨谤生”。“身为下贱”却是“心比天高”,招致的打击之多之重是可想而知了。虽然她是贾母派到宝玉身边的,但“老祖宗”这个贾府的最高统治者也保护不了她,或许是根本不愿意保护这个“离经叛道”的下人。封建主义的思想观念、等级制度不能容忍这种民主、自由思想的存在。所以,晴雯的结局只有是受迫害而至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晴雯在《红楼梦》中一出现,她就一直在为民主自由和地位平等而斗争,其斗争的彻底性和激烈程度远远超过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在《红楼梦》第74回“惑奸谗抄捡大观园”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在抄捡大观园之先,晴雯就已中了暗算,被王夫人叫去骂了一顿,心中怨怒正无处发作,恰逢抄捡,她已知灾难不可避免,索性就大闹一场,反抗到底,没有任何屈服求饶的言行:“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嚯啷’一声,将箱子掀开……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儿,便紫涨了脸,说道:‘……我们……原是奉太太的命来搜察,……’晴雯听了这话越发火上浇油,便指着他的脸说道:‘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太太那边的人我也见过,就只没见过你这么个有头有脸的大管事奶奶!”这个豪门里的女奴,为了追求自己的平等自由,毫不犹豫地反抗加在她身上的迫害。请看,在这次抄捡事件中,除了另一个也是丫鬟的司棋为了追求爱情以另一种形式(默不作声,以死抗争)反抗外,大观园里还有谁为了自己的追求而和统治者对抗的?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见一伙人来自己处抄察,仅仅“问是何故”;那个平素人们沾惹不得、爱使小性儿的另一个主人公林黛玉,遭此奇耻大辱,竟然睡在床上不起来,任凭那伙她向来极端藐视的俗人乱翻乱抄。在封建统治阶级雷霆般的镇压到来时,她们的叛逆精神到哪儿去了?倒是有个贾家三小姐探春,不但不准抄察,反而打了那个抄捡的执行者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公开对抗抄捡行为。探春的行为是在卫护丫鬟们吗?非也!且看探春是怎么说的:“你们别忙,自然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是议论甄家,自己盼着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必须从自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探春曾短暂地管过一段贾府的事务,因而知道贾府的衰败已不远了。她的反对抄察,实在是对统治者加速自我灭亡的这个具体行动的反对,是从维护统治者利益的角度出发,和晴雯、司棋为争取个性自由、地位平等,追求个人幸福的反对察抄行动的性质完全不同。抄捡事件之后,晴雯这个人物的形象塑造已完成。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允许这样的人物存在于世间的,因此,晴雯在被赶出大观园之后不久便因贫病交加而死去了,完成了其短暂的生动光彩的人生。
展开全部
孙悟空作为一个“天才”,他的武器(做事方式)当然很特别。他在龙王里得到的“定海神针”是大禹治水时测量江河深浅的一个定子,寓意人对大自然的改造,孙悟空用它作为武器合乎全书对人的能动性的赞扬。之后又发生了孙悟空涂改生死薄的事情,这连同蟠桃、仙丹一样反映了人类自古以来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尝试。
在天上养了一个多月马回来后,孙悟空发现地上已经过了十多年,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已经注意到时间的相对性。 大闹天宫中出现的各中法术宝,留给人们很多想象,这里不多说。值得注意的是如来跟孙悟空的打赌。作者通过猴子怎样也飞不出佛祖掌心的故事明显是表达《道德经》里“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科学家大概也会把这个故事用于说明微观世界混沌无序、宏观世界和谐有序的现象。
悟空、八戒、悟净、龙马,这四个观音为唐僧选的徒弟都是犯法之人,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佛道两家又都相信人性本善,于是给与四人“劳动改造”的机会。取西经的五人团队,现在已经有许多职场版本。这五人还是五中人类性格的典型,吴承恩在现代大概可以去研究心理学。他对人性入木三分的批判体现在观音院那章,道貌岸然的观音院院长为一件袈裟竟然做出杀人放火的恶行。
唐僧在历史上是个智勇双全的人物,但吴承恩为了突出孙悟空而把他刻画成一个胆小多疑的人,还好他有坚强的信念和善心。至于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的说法,很另人怀疑是佛祖叫手下散播给众妖魔鬼怪知道,好等唐僧集够“八十一难”。唐僧为孙悟空改的名字“行者”还是十分妙的,有“行者无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意,更呼应全书“人类实践”的主题。孙悟空向唐僧说自己的本事“大之则量于宇宙,小之则摄于毫毛;变化无端,隐显莫测”,这是中国哲学中智者所具备的条件。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读到这样的句子,我为宝黛爱情悲剧深深一叹的同时,也不由得想起另一对薄命鸳鸯——尤三姐和柳湘莲。
在“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的瞬间,如同一缕香魂随风散一样,一切美好的人生幻想都结束了,他悲痛欲绝,万念俱灰;在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的瞬间,他终于摆脱苦难,由现实走向虚幻,被一阵风不知吹到哪里去了。
他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不经意之间获得了绝色“尤物”的至情至爱;他又是不幸的,有情人还没有来得及长相厮守就阴阳相隔……
柳湘莲这一形象,在整本《红楼梦》中无疑是比较次要的角色,他只在两回书中担任了比较重要的角色。然而他又是作者笔下屈指可数的几个获得肯定评价的“须眉浊物”。他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由世家子弟到串场小生,再由江湖侠客到出世隐者,可谓奇矣!然而历来的红学爱好者,大多没有对他投入多少关注,他的光辉,几乎完全被痴情烈女尤三姐所掩盖。我却觉得他的品行经历也很耐斟酌。
当然,也有少数评论家对柳湘莲这一人物大加渲染,说他在八十回后重出江湖,和倪二,张华等人成为绿林好汉,担任了拆穿凤姐恶性,挽救宝玉和湘云姻缘的重要角色。较具代表性的是梁归智先生,他在《话说柳湘莲》,《一从二令三人木》等文章中都有较多此类陈述。固然,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但我觉得仅凭“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这句话后一条脂批——“柳湘莲一干人”,来断定作者原意是柳湘莲出家后又还俗,未免太过牵强,毕竟这是孤证,或许是批书人误会也未可知。我想红楼梦既然已经不是“全璧”,实在没有必要对作者原意去大加猜测。就如同做梦,忽然被惊醒之后实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深究梦境中究竟后事如何(当然我并不因此否认红学研究的价值)。所以在以下论述中,我暂且假定柳湘莲这一人物形象是完整的(即他出家后就此隐匿),我也不讨论“三湘”(即林潇湘,湘云,湘莲),和“三冷”(即冷美人宝钗,冷二郎,冷子兴)之间的复杂关系,仅就柳湘莲的品行及他短暂的出场经历作简要评说。
柳湘莲的出场是在第四十七回,很自然地,他已开始就是以宝玉,秦钟等人的好友的身份出现的。此前没有任何有关他的故事,但总让人觉得似乎他很早就在场上了,只是一直没有走到台前,大家没有注意到他罢了。“因其中有柳湘莲,薛蟠自上次会过一次,已念念不忘。”什么时候会过的?书中没说!大概是后文中所说的“五年前(尤氏)老娘家做生日,柳湘莲做串客”那一次吧!但是由此可见柳湘莲的相貌是俊美的,串风月戏文的才华也是出众的。
“素性爽侠,不拘细事”八个字概括了他的主要性格特征。他也有过“赌博吃酒”,“眠花卧柳”的前科,这大概是他性格的另一方面。很重要的一点,他对朋友是非常忠信的。虽然“一贫如洗”,也要留几百钱为朋友重修坟墓;虽然“纵有几个钱来,随手就光的”,却在十月初一之前就“打点下上坟的花销”。对待亡故的朋友尚且如此,对待活人就不必说了。这是他性格的一大优点。
一出场就交待了他喜欢云游,“天天萍踪浪迹”,且又要辞别宝玉,到“外头逛个三年五载再回来”,这一方面为他痛打薛蟠之后出走设伏,另一方面三姐死后他随道士云游出世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性格里本身就有这个因素。面对薛蟠的无理调戏,他是英勇机智且不畏权贵的。这一点,同宝玉闹学堂前,众人惧怕薛蟠威势,不敢和香怜,玉爱交游形成鲜明对比。他的机智,用“欲擒故纵”四字形容大概不大合适,但在那样的喜庆场合,柳湘莲的“早生一计”,顾全了朋友赖尚荣的脸面,也顾全了大局,同时为他大显身手惩治“刁龙”提供了机会。
薛蟠的确可恨,但柳湘莲是仁慈的,对薛蟠也不例外。“知道他是个笨家,不惯挨打,只使了三分力气”,教训一下,让他知错就是了。所以薛蟠虽然“疼痛难禁”,却“并未伤筋动骨”。至于打了薛蟠以后,惧祸出走只是表面现象,因为“逛个三年五载”是早就计划好的,况且薛家人最终也没有追究。这一点与薛蟠打伤人命,却只是“按计划上京”是惊人的相似,却极具讽刺性。
时过境迁,二十回后柳湘莲再度登场,这大概是五年后了。这一次,他性格里的更多光彩得到展现。刚才陈述的是他“惩强”的一面,接下来该介绍他“扶弱”的一面了。遭薛蟠调戏时,他已经“又气又恨”了,但看到薛蟠财物被劫,性命堪忧的时候,他又奋不顾身,挺身斗贼。这样的义举,即使放在今天的法制社会里,也是值得表彰褒奖的英雄之事。他还宽容了薛蟠的过错,与之结拜了生死弟兄,又体现出这位江湖侠客的宽广胸襟。
柳湘莲的悲剧开始了。对待婚事,他还是严肃认真的:以祖传宝剑为信。同时也暴露了他豪爽性格的一个难于避免的缺点:只凭一时意气,草率行事!这从他的语言里得到体现:“我本有愿,定要一个绝色的女子,如今是贵昆仲高谊,顾不得许多了,任凭裁夺,我无不从命!”这样的草率,必然导致后悔莫及。想要保住名声,宁缺勿滥,不愿做剩忘八,在未作详细调查的情况下,他又一次草率行事,提出退婚。誓不二嫁的尤三姐闻讯自刎了。喜庆的气氛骤然转为悲凉。柳湘莲又一次为他的草率付出代价——有刚烈贤妻却无缘白首。
这样的打击是巨大的。痛哭两场之后,他已神志不清。人生目标已失,飘飘何往?没有意中人堪寻访,就幻想一个出来。早有跛足道人在等他了,那就削了发,随道人一起去吧。道人的话是值得深味的:“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
回顾完柳湘莲的故事,我的心情又变得沉郁。这样一个出色人物,无怪乎雪芹先生对他笔下留情了。他那样浊世独清的人,没有大观园的庇护,哪里会是他的乐土呢?倒不如出家好。我素怀超隐之志(故自名孤标隐者),所以对柳湘莲“情有独钟”。他的性格,倒实与“英豪阔达宽宏量”的湘云有几分相似,也难怪有些红学家要把“三湘”联系在一起了。
在天上养了一个多月马回来后,孙悟空发现地上已经过了十多年,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已经注意到时间的相对性。 大闹天宫中出现的各中法术宝,留给人们很多想象,这里不多说。值得注意的是如来跟孙悟空的打赌。作者通过猴子怎样也飞不出佛祖掌心的故事明显是表达《道德经》里“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科学家大概也会把这个故事用于说明微观世界混沌无序、宏观世界和谐有序的现象。
悟空、八戒、悟净、龙马,这四个观音为唐僧选的徒弟都是犯法之人,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佛道两家又都相信人性本善,于是给与四人“劳动改造”的机会。取西经的五人团队,现在已经有许多职场版本。这五人还是五中人类性格的典型,吴承恩在现代大概可以去研究心理学。他对人性入木三分的批判体现在观音院那章,道貌岸然的观音院院长为一件袈裟竟然做出杀人放火的恶行。
唐僧在历史上是个智勇双全的人物,但吴承恩为了突出孙悟空而把他刻画成一个胆小多疑的人,还好他有坚强的信念和善心。至于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的说法,很另人怀疑是佛祖叫手下散播给众妖魔鬼怪知道,好等唐僧集够“八十一难”。唐僧为孙悟空改的名字“行者”还是十分妙的,有“行者无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意,更呼应全书“人类实践”的主题。孙悟空向唐僧说自己的本事“大之则量于宇宙,小之则摄于毫毛;变化无端,隐显莫测”,这是中国哲学中智者所具备的条件。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读到这样的句子,我为宝黛爱情悲剧深深一叹的同时,也不由得想起另一对薄命鸳鸯——尤三姐和柳湘莲。
在“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的瞬间,如同一缕香魂随风散一样,一切美好的人生幻想都结束了,他悲痛欲绝,万念俱灰;在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的瞬间,他终于摆脱苦难,由现实走向虚幻,被一阵风不知吹到哪里去了。
他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不经意之间获得了绝色“尤物”的至情至爱;他又是不幸的,有情人还没有来得及长相厮守就阴阳相隔……
柳湘莲这一形象,在整本《红楼梦》中无疑是比较次要的角色,他只在两回书中担任了比较重要的角色。然而他又是作者笔下屈指可数的几个获得肯定评价的“须眉浊物”。他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由世家子弟到串场小生,再由江湖侠客到出世隐者,可谓奇矣!然而历来的红学爱好者,大多没有对他投入多少关注,他的光辉,几乎完全被痴情烈女尤三姐所掩盖。我却觉得他的品行经历也很耐斟酌。
当然,也有少数评论家对柳湘莲这一人物大加渲染,说他在八十回后重出江湖,和倪二,张华等人成为绿林好汉,担任了拆穿凤姐恶性,挽救宝玉和湘云姻缘的重要角色。较具代表性的是梁归智先生,他在《话说柳湘莲》,《一从二令三人木》等文章中都有较多此类陈述。固然,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但我觉得仅凭“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这句话后一条脂批——“柳湘莲一干人”,来断定作者原意是柳湘莲出家后又还俗,未免太过牵强,毕竟这是孤证,或许是批书人误会也未可知。我想红楼梦既然已经不是“全璧”,实在没有必要对作者原意去大加猜测。就如同做梦,忽然被惊醒之后实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深究梦境中究竟后事如何(当然我并不因此否认红学研究的价值)。所以在以下论述中,我暂且假定柳湘莲这一人物形象是完整的(即他出家后就此隐匿),我也不讨论“三湘”(即林潇湘,湘云,湘莲),和“三冷”(即冷美人宝钗,冷二郎,冷子兴)之间的复杂关系,仅就柳湘莲的品行及他短暂的出场经历作简要评说。
柳湘莲的出场是在第四十七回,很自然地,他已开始就是以宝玉,秦钟等人的好友的身份出现的。此前没有任何有关他的故事,但总让人觉得似乎他很早就在场上了,只是一直没有走到台前,大家没有注意到他罢了。“因其中有柳湘莲,薛蟠自上次会过一次,已念念不忘。”什么时候会过的?书中没说!大概是后文中所说的“五年前(尤氏)老娘家做生日,柳湘莲做串客”那一次吧!但是由此可见柳湘莲的相貌是俊美的,串风月戏文的才华也是出众的。
“素性爽侠,不拘细事”八个字概括了他的主要性格特征。他也有过“赌博吃酒”,“眠花卧柳”的前科,这大概是他性格的另一方面。很重要的一点,他对朋友是非常忠信的。虽然“一贫如洗”,也要留几百钱为朋友重修坟墓;虽然“纵有几个钱来,随手就光的”,却在十月初一之前就“打点下上坟的花销”。对待亡故的朋友尚且如此,对待活人就不必说了。这是他性格的一大优点。
一出场就交待了他喜欢云游,“天天萍踪浪迹”,且又要辞别宝玉,到“外头逛个三年五载再回来”,这一方面为他痛打薛蟠之后出走设伏,另一方面三姐死后他随道士云游出世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性格里本身就有这个因素。面对薛蟠的无理调戏,他是英勇机智且不畏权贵的。这一点,同宝玉闹学堂前,众人惧怕薛蟠威势,不敢和香怜,玉爱交游形成鲜明对比。他的机智,用“欲擒故纵”四字形容大概不大合适,但在那样的喜庆场合,柳湘莲的“早生一计”,顾全了朋友赖尚荣的脸面,也顾全了大局,同时为他大显身手惩治“刁龙”提供了机会。
薛蟠的确可恨,但柳湘莲是仁慈的,对薛蟠也不例外。“知道他是个笨家,不惯挨打,只使了三分力气”,教训一下,让他知错就是了。所以薛蟠虽然“疼痛难禁”,却“并未伤筋动骨”。至于打了薛蟠以后,惧祸出走只是表面现象,因为“逛个三年五载”是早就计划好的,况且薛家人最终也没有追究。这一点与薛蟠打伤人命,却只是“按计划上京”是惊人的相似,却极具讽刺性。
时过境迁,二十回后柳湘莲再度登场,这大概是五年后了。这一次,他性格里的更多光彩得到展现。刚才陈述的是他“惩强”的一面,接下来该介绍他“扶弱”的一面了。遭薛蟠调戏时,他已经“又气又恨”了,但看到薛蟠财物被劫,性命堪忧的时候,他又奋不顾身,挺身斗贼。这样的义举,即使放在今天的法制社会里,也是值得表彰褒奖的英雄之事。他还宽容了薛蟠的过错,与之结拜了生死弟兄,又体现出这位江湖侠客的宽广胸襟。
柳湘莲的悲剧开始了。对待婚事,他还是严肃认真的:以祖传宝剑为信。同时也暴露了他豪爽性格的一个难于避免的缺点:只凭一时意气,草率行事!这从他的语言里得到体现:“我本有愿,定要一个绝色的女子,如今是贵昆仲高谊,顾不得许多了,任凭裁夺,我无不从命!”这样的草率,必然导致后悔莫及。想要保住名声,宁缺勿滥,不愿做剩忘八,在未作详细调查的情况下,他又一次草率行事,提出退婚。誓不二嫁的尤三姐闻讯自刎了。喜庆的气氛骤然转为悲凉。柳湘莲又一次为他的草率付出代价——有刚烈贤妻却无缘白首。
这样的打击是巨大的。痛哭两场之后,他已神志不清。人生目标已失,飘飘何往?没有意中人堪寻访,就幻想一个出来。早有跛足道人在等他了,那就削了发,随道人一起去吧。道人的话是值得深味的:“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
回顾完柳湘莲的故事,我的心情又变得沉郁。这样一个出色人物,无怪乎雪芹先生对他笔下留情了。他那样浊世独清的人,没有大观园的庇护,哪里会是他的乐土呢?倒不如出家好。我素怀超隐之志(故自名孤标隐者),所以对柳湘莲“情有独钟”。他的性格,倒实与“英豪阔达宽宏量”的湘云有几分相似,也难怪有些红学家要把“三湘”联系在一起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三国演义》之我见
中国古典文化浩瀚如海,中国古典小说林立如云,然论其中博大精深者,莫过于四大名著。而其中我之最爱则为三国。时当乱世,猛将如云、谋臣似雨,奇才异士辈出,英雄豪杰云涌,更辅以罗贯中生花妙笔,于是全书得以俯仰百世,谈笑众生,大是挥洒如意,真无愧于第一才子书之誉。
全书以偏居一方的蜀汉为正统,以三国的分分合合为主线,生动的再现了那个如火如荼的战争岁月。那一个个在风起云涌中脱颖而出的巨人的身影,其中有慧眼识才、鼎力乾坤的君主,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有斩将夺旗、勇冠三军的猛将,有笔下千言、舌灿莲花的文才,共同演尽了一个时代无限的风流,演尽了千古文人的英雄梦想。同时书中,也时有战争年代硝烟千里,白骨成堆的感叹。
作者对他笔下的蜀汉一方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那里文有简雍、秦宓、马良等学问之士,武有关张赵马黄、魏延等万人之敌,谋则有法正、庞统,更有卧龙这等百世难逢之才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君主是封建社会仁君的典范,信义著于四海,向来深得民心。可终三国之期,何以终究只能困守两川,最后也逃不过灭亡之祸?
眼看着天间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坠地,直令人垂泪不已,作者对此又何尝不是于心不忍?然而他无法改变历史,他最后尊重了历史,让自己喜爱的人物虽竭平生之术,尽股肱之力,却依然"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徒教"鼎足三分已成梦,一统山河属晋朝。"后来的毛宗冈更是慨叹:"后人凭吊空牢骚"。果然是天下大势,分分合合,慨不由人。
何以蜀汉仁君忠臣良才勇将,济济一堂,且向来有争天下之心,有生之年,个个竭忠尽智,人人奋进不止,却在事业顶峰之期突然崩溃,历史滚滚的车轮依旧,所有英雄的霸业最后成为滔滔大海中一重轻微的波浪,成为千载之后人们茶余酒后的谈资?百姓生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矛盾,引发人的深思。
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平不祥。我们只能从零零散散的史料中,知道他原本有志图王者,生逢乱世,看惯了人间权利争斗的尔虞我诈,饱尝了底层民众的苦辣酸辛,于是在他写作的时候,将平生志向感想一齐化入了书中,因为元末战争之下的生灵涂炭,作者渴望统一。因为战争之下的生灵涂炭,作者鞭鞑了董卓的残暴、曹操的奸诈,而讴歌了刘备的仁、关羽的义、孔明的忠。许多人,甚至许多大家都把这一感情取向当作罗贯中的正统思想,是封建余孽,是封建愚忠的糟粕。可在我看来,罗贯中之所以拥刘反曹,主要的原因并非因为正统思想,并非因为曹操不姓刘。同��膊皇且蛭�醣改耸呛撼�笠幔�皇且蛭��谴蠛旱幕适濉
何以见得?君不见,在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作者多次借书中人物之口喊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唯有德者居之"这等在当时算得上惊世骇俗之语?只是在毛批本中,这些句子大部分都被删去了。因为毛宗冈所处年代乃是由满族统治的清朝,生活在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汉人大难的余波下,由此而念念不忘"兴复汉室",这是特定的时代下的产物,今人怎能因此而诟病古人?
若是真出于正统思想,当时自有刘表、刘璋等皆汉室后人,拥兵自重,独守一方,何不把天下之任交给这一干人,却要一个织席贩屦、颠沛流离之人首此重任,究其原因,难道不是因为刘备符合作者典范中的仁君风范么?请看在他书中,刘备受人欢迎的程度有谁能比?首先是救徐州而陶谦相让印绶,徐州子民哭拜相求,请他出任徐州牧。而后小沛受吕布所逼而投曹操,被表为豫州牧。当曹操东征,兵败而投青州时,袁谭"闻知匹马到来,即便开门相迎,接入公廨","留玄德于馆驿中住下,发书报父袁绍;一面差本州人马,护送玄德。"袁绍得知,更"亲自引众出邺郡三十里迎接玄德。"汝南受迫而依刘表,刘表"亲自出郭三十里迎接。"其得人心如此,这些事迹在《三国志》中大体都有描叙,更曾记载有刺客欲刺玄德,却被其人品感化而止。
而且作者并非一一赞扬刘备,偶尔也曾表露了对刘备矫情虚伪的不满,如吕布辕门射戟之时,引诗曰:"吕布当年解备危, 万军谁敢效公威? 早知大耳全无信, 悔向辕门射戟时。"毛宗冈为了人物性格的协调,将这首诗删去了。后来摔阿斗之时,又有诗曰:"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讽喻嘲弄之意再明显不过。
作者之所以选择了刘备,正是因为他的"仁",因此在他笔下,刘备枭雄的本质被掩去,剩下一个仁德的躯壳,显得形象过于苍白,甚至留下了"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等歇后语。而白帝城托孤,其虚伪更为今人屡屡指责。鲁迅就指责说:"欲显刘备之长而似伪。"但不论这个形象成败与否,作者的创作意图却已明白不过。
因此,我以为,中国古典传统道德的弘扬赞颂乃是《三国演义》的主题之一,也是拥刘反曹的真正原因。
刘备代表的是王道的仁,而书中代表霸道的曹操性格就复杂多了。众所周知,曹操戴的乃是奸雄的帽子,具有双重的形象。嘉靖本《三国演义》描绘他的多疑、奸诈、暴虐之处比比皆是,俯首可拾,然而于他的雍容大度、足智多谋、文采风流也不加遮掩。如关羽挂印封金,曹操令属下勿追,后有小字评曰:"可见曹操有宽容仁德之心,可为中原之主。"官渡之战后,曹操焚化手下通敌之书,不加过问之时,罗贯中便引诗赞道:"尽把私书火底(原书为'中'字)焚, 宽洪大度播深恩。曹公原有高光志, 留得山河付子孙。" 曹操的气度风范真无愧于奸雄二字,千古只此一人也。对曹家忠义之士也颇有赞颂之笔。如许褚投降时有诗赞曰:"天下纷争汉欲亡,八方豪杰尽鹰扬。葛坡许褚投降后,自此何忧吕布强。"只是到了毛批本中,将所有关于曹操的论赞一概舍弃,连曹操属下也一概贬低,虽强化了主题和悲剧的气氛,却将历史歪曲的更加厉害了。
三国演义另一个主题便是忠义之赞。这一点也多为人指责,以为忠义皆为封建余孽,乃是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工具,于是近几年来,随着翻案潮流的兴起,关羽的名声直线下降,由质疑其"当时义勇倾三国,万古祠堂遍九州"的地位,到后来直言不讳的痛骂他愚昧自大,欺世盗名。而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被指责为不识天时,对昏庸之主竭尽愚忠,不顾国力民生,阻碍国家统一,穷兵黩武,大起刀兵,致使生灵涂炭,甚至导致了司马氏的兴盛,五胡乱华应数诸葛亮之罪(这条罪名比较好笑)。而我以为,忠于事业忠于理想,这恰恰是英雄人物所必备的素质,本就值迷扪铩V皇撬�茉刂郏�嗄芨仓郏�髦�髯踊栌共斜���∮拗业比皇俏幢刂档锰岢�摹
《三国演义》时越百年,是千年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单靠这数千字不足以道尽其中万一,但我仍忍不住要在这里耗费笔墨提起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蜀汉后期大将军姜维。我《三国》一书已看了数十遍,但在我心中,最动人的篇章不是关羽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的豪情,虽然它令我崇敬,不是三顾茅庐时的青山秀水,一派清新,虽然它令我向往,不是刘备伐吴时的义气,蜀汉将领表现出来的忠烈,虽然它让我深深的感动,也不是六出祁山,秋风五丈原的无奈,虽然它让我的心思沉重悲凉。能让我感到震撼的除了华容道"拼将一死酬知己,长使千秋仰义名"的高义外,那就墙��偎溃�笙媒�闶钡娜倘韪褐兀�芷鹨徊�
华容道之事在现在也是人们贬低关羽的一大罪状,认为他目光短浅,重私情而忘大义,给事业带来了无穷的后患。我却仍对此不以为然。先不说华容道放曹而牵制孙权的战略意义,单从这其中所流露的"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言必信,行必果"等朴素的道德观便可看到华容道上的关羽形象是值得赞颂的。所谓的功名大业,不过是统治者们获取权力的工具罢了,迟早将归尘土,而恩情义气却必将长存。此岂是近来渗入中国的西方浅薄的功利主义思想所能领会的?
言归正传,再说姜维。无论是《三国志》的"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至陨毙。"还是《资治通鉴》的评注者胡三省的"屡败而不止,为蜀亡张本。"直至《三国演义里》的"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对这个悲剧人物都没有什么好评。但我是很敬仰姜维的,甚至引以为知己。蜀汉后期,人才贫乏,朝纲不振。小人黄皓把持朝政,后主昏庸不明,而朝中川派大臣不思进取,各图享乐,支撑大厦的几乎只有姜维一人。但他仍为了先师遗德屡屡出征。国破之后,他仍然为了复国而穷思竭虑再施奇计直至倾覆而亡。其实他本有许多选择。那时国君都降耍��纠淳褪俏航����裁床豢梢越担〉���挥薪怠=��部梢韵癖钡赝跄茄�陨崩床└鲋伊业拿��5���裁挥心茄�鳌K�∏∈茄≡窳俗钗O眨�畈缓鲜币说淖龇ǎ��允贾林斩枷胛�凳窈旱拇嬖诎 K淙唤��谑窈汉蠓啦渴鹕系娜酚写蟮氖�螅����耸乱抵醋胖了赖木�瘢�饣共恢档镁囱雎穑
到底是什么信念支持着姜维至死不渝地维系蜀汉,我想姜维这样做不是为别人,正是为报答当时把所有重任委托给他的孔明。姜维是为了报答孔明的知遇之恩而奋战到最后一刻的。呜呼,"本为魏将偏扶汉,大厦将倾奋然支。非是天生多义烈,拼将一诺报先师。"姜维是一个真正的"士"!一个甘"为知己者死"的"士"!这样的人,现在实在太少!太少!可叹西方思想的荼毒……。自己国家的大使馆被炸得粉碎,同胞血洒异域,却有无数人为了镀金一心出国,再不回返。所谓的个人价值,迷人之深,一至如斯!
日本唯利是图,置三国的教育意义不顾,竟从三国兵法中吸取商机,谋求铜臭,掩卷遐思,不觉叹道:"三国奇书传世后,后人凭吊空牢骚。"古人已矣,当此末世,德纲败坏,后世诸人,皆欲为操贼翻案。商场之上,学尽操贼之奸,尽忘玄德之义,云长之忠。孔明大智不复传世,传世者为奇蹫也,世人皆谓三国教教唆其奸,故有老不看三国一说,殊不知贯中本意,欲使义忠仁德流芳千古,奸诈暴虐遗臭万年也哉!谁知自三国成书,至今尚未千年,而当今天下,人欲横流,铜臭冲天,权财二字,惑乱人心,忠早无益,而义也终成迂腐笑谈。盖是非善恶,应时而作也。贯中泉下幸猓�竦冒采�苍眨?
"操本雄才,颇能济世,足留千秋令名,何须遮掩其奸?今人皆欲掩之,可见今人尽皆奸徒也!奸人当道,世不愿存于世焉!夫天下弱者,何其多矣!奸雄能携乾坤历史向前,终不能减生灵之倒悬也!惜乎哲人纵然智绝千古,未为之料也。大言炎炎,徒为奸雄妖惑人心耳。厚黑众生,堪叹哀怜!惜哉众生!怜哉众生!目睹二十年来之怪现状,欲弃此身,恐为天下所笑,复伤尊长之情。欲效微力,奈何薄才不足以济奸。进虽不可,退亦不能,乃避之三舍,愿终生醉倒帐前,为一安乐公已足,不复问苍生矣!哀哉!痛哉!苟活于世,尸如枯槁,不知所言。"
----
诗曰:"苍生血泪动丹心,圣主何尝救万民!一片呼声震瀚海,苍天依旧广无垠。"谨以记今日作文所感。
中国古典文化浩瀚如海,中国古典小说林立如云,然论其中博大精深者,莫过于四大名著。而其中我之最爱则为三国。时当乱世,猛将如云、谋臣似雨,奇才异士辈出,英雄豪杰云涌,更辅以罗贯中生花妙笔,于是全书得以俯仰百世,谈笑众生,大是挥洒如意,真无愧于第一才子书之誉。
全书以偏居一方的蜀汉为正统,以三国的分分合合为主线,生动的再现了那个如火如荼的战争岁月。那一个个在风起云涌中脱颖而出的巨人的身影,其中有慧眼识才、鼎力乾坤的君主,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有斩将夺旗、勇冠三军的猛将,有笔下千言、舌灿莲花的文才,共同演尽了一个时代无限的风流,演尽了千古文人的英雄梦想。同时书中,也时有战争年代硝烟千里,白骨成堆的感叹。
作者对他笔下的蜀汉一方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那里文有简雍、秦宓、马良等学问之士,武有关张赵马黄、魏延等万人之敌,谋则有法正、庞统,更有卧龙这等百世难逢之才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君主是封建社会仁君的典范,信义著于四海,向来深得民心。可终三国之期,何以终究只能困守两川,最后也逃不过灭亡之祸?
眼看着天间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坠地,直令人垂泪不已,作者对此又何尝不是于心不忍?然而他无法改变历史,他最后尊重了历史,让自己喜爱的人物虽竭平生之术,尽股肱之力,却依然"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徒教"鼎足三分已成梦,一统山河属晋朝。"后来的毛宗冈更是慨叹:"后人凭吊空牢骚"。果然是天下大势,分分合合,慨不由人。
何以蜀汉仁君忠臣良才勇将,济济一堂,且向来有争天下之心,有生之年,个个竭忠尽智,人人奋进不止,却在事业顶峰之期突然崩溃,历史滚滚的车轮依旧,所有英雄的霸业最后成为滔滔大海中一重轻微的波浪,成为千载之后人们茶余酒后的谈资?百姓生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矛盾,引发人的深思。
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平不祥。我们只能从零零散散的史料中,知道他原本有志图王者,生逢乱世,看惯了人间权利争斗的尔虞我诈,饱尝了底层民众的苦辣酸辛,于是在他写作的时候,将平生志向感想一齐化入了书中,因为元末战争之下的生灵涂炭,作者渴望统一。因为战争之下的生灵涂炭,作者鞭鞑了董卓的残暴、曹操的奸诈,而讴歌了刘备的仁、关羽的义、孔明的忠。许多人,甚至许多大家都把这一感情取向当作罗贯中的正统思想,是封建余孽,是封建愚忠的糟粕。可在我看来,罗贯中之所以拥刘反曹,主要的原因并非因为正统思想,并非因为曹操不姓刘。同��膊皇且蛭�醣改耸呛撼�笠幔�皇且蛭��谴蠛旱幕适濉
何以见得?君不见,在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作者多次借书中人物之口喊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唯有德者居之"这等在当时算得上惊世骇俗之语?只是在毛批本中,这些句子大部分都被删去了。因为毛宗冈所处年代乃是由满族统治的清朝,生活在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汉人大难的余波下,由此而念念不忘"兴复汉室",这是特定的时代下的产物,今人怎能因此而诟病古人?
若是真出于正统思想,当时自有刘表、刘璋等皆汉室后人,拥兵自重,独守一方,何不把天下之任交给这一干人,却要一个织席贩屦、颠沛流离之人首此重任,究其原因,难道不是因为刘备符合作者典范中的仁君风范么?请看在他书中,刘备受人欢迎的程度有谁能比?首先是救徐州而陶谦相让印绶,徐州子民哭拜相求,请他出任徐州牧。而后小沛受吕布所逼而投曹操,被表为豫州牧。当曹操东征,兵败而投青州时,袁谭"闻知匹马到来,即便开门相迎,接入公廨","留玄德于馆驿中住下,发书报父袁绍;一面差本州人马,护送玄德。"袁绍得知,更"亲自引众出邺郡三十里迎接玄德。"汝南受迫而依刘表,刘表"亲自出郭三十里迎接。"其得人心如此,这些事迹在《三国志》中大体都有描叙,更曾记载有刺客欲刺玄德,却被其人品感化而止。
而且作者并非一一赞扬刘备,偶尔也曾表露了对刘备矫情虚伪的不满,如吕布辕门射戟之时,引诗曰:"吕布当年解备危, 万军谁敢效公威? 早知大耳全无信, 悔向辕门射戟时。"毛宗冈为了人物性格的协调,将这首诗删去了。后来摔阿斗之时,又有诗曰:"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讽喻嘲弄之意再明显不过。
作者之所以选择了刘备,正是因为他的"仁",因此在他笔下,刘备枭雄的本质被掩去,剩下一个仁德的躯壳,显得形象过于苍白,甚至留下了"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等歇后语。而白帝城托孤,其虚伪更为今人屡屡指责。鲁迅就指责说:"欲显刘备之长而似伪。"但不论这个形象成败与否,作者的创作意图却已明白不过。
因此,我以为,中国古典传统道德的弘扬赞颂乃是《三国演义》的主题之一,也是拥刘反曹的真正原因。
刘备代表的是王道的仁,而书中代表霸道的曹操性格就复杂多了。众所周知,曹操戴的乃是奸雄的帽子,具有双重的形象。嘉靖本《三国演义》描绘他的多疑、奸诈、暴虐之处比比皆是,俯首可拾,然而于他的雍容大度、足智多谋、文采风流也不加遮掩。如关羽挂印封金,曹操令属下勿追,后有小字评曰:"可见曹操有宽容仁德之心,可为中原之主。"官渡之战后,曹操焚化手下通敌之书,不加过问之时,罗贯中便引诗赞道:"尽把私书火底(原书为'中'字)焚, 宽洪大度播深恩。曹公原有高光志, 留得山河付子孙。" 曹操的气度风范真无愧于奸雄二字,千古只此一人也。对曹家忠义之士也颇有赞颂之笔。如许褚投降时有诗赞曰:"天下纷争汉欲亡,八方豪杰尽鹰扬。葛坡许褚投降后,自此何忧吕布强。"只是到了毛批本中,将所有关于曹操的论赞一概舍弃,连曹操属下也一概贬低,虽强化了主题和悲剧的气氛,却将历史歪曲的更加厉害了。
三国演义另一个主题便是忠义之赞。这一点也多为人指责,以为忠义皆为封建余孽,乃是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工具,于是近几年来,随着翻案潮流的兴起,关羽的名声直线下降,由质疑其"当时义勇倾三国,万古祠堂遍九州"的地位,到后来直言不讳的痛骂他愚昧自大,欺世盗名。而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被指责为不识天时,对昏庸之主竭尽愚忠,不顾国力民生,阻碍国家统一,穷兵黩武,大起刀兵,致使生灵涂炭,甚至导致了司马氏的兴盛,五胡乱华应数诸葛亮之罪(这条罪名比较好笑)。而我以为,忠于事业忠于理想,这恰恰是英雄人物所必备的素质,本就值迷扪铩V皇撬�茉刂郏�嗄芨仓郏�髦�髯踊栌共斜���∮拗业比皇俏幢刂档锰岢�摹
《三国演义》时越百年,是千年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单靠这数千字不足以道尽其中万一,但我仍忍不住要在这里耗费笔墨提起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蜀汉后期大将军姜维。我《三国》一书已看了数十遍,但在我心中,最动人的篇章不是关羽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的豪情,虽然它令我崇敬,不是三顾茅庐时的青山秀水,一派清新,虽然它令我向往,不是刘备伐吴时的义气,蜀汉将领表现出来的忠烈,虽然它让我深深的感动,也不是六出祁山,秋风五丈原的无奈,虽然它让我的心思沉重悲凉。能让我感到震撼的除了华容道"拼将一死酬知己,长使千秋仰义名"的高义外,那就墙��偎溃�笙媒�闶钡娜倘韪褐兀�芷鹨徊�
华容道之事在现在也是人们贬低关羽的一大罪状,认为他目光短浅,重私情而忘大义,给事业带来了无穷的后患。我却仍对此不以为然。先不说华容道放曹而牵制孙权的战略意义,单从这其中所流露的"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言必信,行必果"等朴素的道德观便可看到华容道上的关羽形象是值得赞颂的。所谓的功名大业,不过是统治者们获取权力的工具罢了,迟早将归尘土,而恩情义气却必将长存。此岂是近来渗入中国的西方浅薄的功利主义思想所能领会的?
言归正传,再说姜维。无论是《三国志》的"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至陨毙。"还是《资治通鉴》的评注者胡三省的"屡败而不止,为蜀亡张本。"直至《三国演义里》的"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对这个悲剧人物都没有什么好评。但我是很敬仰姜维的,甚至引以为知己。蜀汉后期,人才贫乏,朝纲不振。小人黄皓把持朝政,后主昏庸不明,而朝中川派大臣不思进取,各图享乐,支撑大厦的几乎只有姜维一人。但他仍为了先师遗德屡屡出征。国破之后,他仍然为了复国而穷思竭虑再施奇计直至倾覆而亡。其实他本有许多选择。那时国君都降耍��纠淳褪俏航����裁床豢梢越担〉���挥薪怠=��部梢韵癖钡赝跄茄�陨崩床└鲋伊业拿��5���裁挥心茄�鳌K�∏∈茄≡窳俗钗O眨�畈缓鲜币说淖龇ǎ��允贾林斩枷胛�凳窈旱拇嬖诎 K淙唤��谑窈汉蠓啦渴鹕系娜酚写蟮氖�螅����耸乱抵醋胖了赖木�瘢�饣共恢档镁囱雎穑
到底是什么信念支持着姜维至死不渝地维系蜀汉,我想姜维这样做不是为别人,正是为报答当时把所有重任委托给他的孔明。姜维是为了报答孔明的知遇之恩而奋战到最后一刻的。呜呼,"本为魏将偏扶汉,大厦将倾奋然支。非是天生多义烈,拼将一诺报先师。"姜维是一个真正的"士"!一个甘"为知己者死"的"士"!这样的人,现在实在太少!太少!可叹西方思想的荼毒……。自己国家的大使馆被炸得粉碎,同胞血洒异域,却有无数人为了镀金一心出国,再不回返。所谓的个人价值,迷人之深,一至如斯!
日本唯利是图,置三国的教育意义不顾,竟从三国兵法中吸取商机,谋求铜臭,掩卷遐思,不觉叹道:"三国奇书传世后,后人凭吊空牢骚。"古人已矣,当此末世,德纲败坏,后世诸人,皆欲为操贼翻案。商场之上,学尽操贼之奸,尽忘玄德之义,云长之忠。孔明大智不复传世,传世者为奇蹫也,世人皆谓三国教教唆其奸,故有老不看三国一说,殊不知贯中本意,欲使义忠仁德流芳千古,奸诈暴虐遗臭万年也哉!谁知自三国成书,至今尚未千年,而当今天下,人欲横流,铜臭冲天,权财二字,惑乱人心,忠早无益,而义也终成迂腐笑谈。盖是非善恶,应时而作也。贯中泉下幸猓�竦冒采�苍眨?
"操本雄才,颇能济世,足留千秋令名,何须遮掩其奸?今人皆欲掩之,可见今人尽皆奸徒也!奸人当道,世不愿存于世焉!夫天下弱者,何其多矣!奸雄能携乾坤历史向前,终不能减生灵之倒悬也!惜乎哲人纵然智绝千古,未为之料也。大言炎炎,徒为奸雄妖惑人心耳。厚黑众生,堪叹哀怜!惜哉众生!怜哉众生!目睹二十年来之怪现状,欲弃此身,恐为天下所笑,复伤尊长之情。欲效微力,奈何薄才不足以济奸。进虽不可,退亦不能,乃避之三舍,愿终生醉倒帐前,为一安乐公已足,不复问苍生矣!哀哉!痛哉!苟活于世,尸如枯槁,不知所言。"
----
诗曰:"苍生血泪动丹心,圣主何尝救万民!一片呼声震瀚海,苍天依旧广无垠。"谨以记今日作文所感。
参考资料: 百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孙悟空作为一个“天才”,他的武器(做事方式)当然很特别。他在龙王里得到的“定海神针”是大禹治水时测量江河深浅的一个定子,寓意人对大自然的改造,孙悟空用它作为武器合乎全书对人的能动性的赞扬。之后又发生了孙悟空涂改生死薄的事情,这连同蟠桃、仙丹一样反映了人类自古以来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尝试。
在天上养了一个多月马回来后,孙悟空发现地上已经过了十多年,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已经注意到时间的相对性。 大闹天宫中出现的各中法术宝,留给人们很多想象,这里不多说。值得注意的是如来跟孙悟空的打赌。作者通过猴子怎样也飞不出佛祖掌心的故事明显是表达《道德经》里“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科学家大概也会把这个故事用于说明微观世界混沌无序、宏观世界和谐有序的现象。
悟空、八戒、悟净、龙马,这四个观音为唐僧选的徒弟都是犯法之人,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佛道两家又都相信人性本善,于是给与四人“劳动改造”的机会。取西经的五人团队,现在已经有许多职场版本。这五人还是五中人类性格的典型,吴承恩在现代大概可以去研究心理学。他对人性入木三分的批判体现在观音院那章,道貌岸然的观音院院长为一件袈裟竟然做出杀人放火的恶行。
唐僧在历史上是个智勇双全的人物,但吴承恩为了突出孙悟空而把他刻画成一个胆小多疑的人,还好他有坚强的信念和善心。至于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的说法,很另人怀疑是佛祖叫手下散播给众妖魔鬼怪知道,好等唐僧集够“八十一难”。唐僧为孙悟空改的名字“行者”还是十分妙的,有“行者无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意,更呼应全书“人类实践”的主题。孙悟空向唐僧说自己的本事“大之则量于宇宙,小之则摄于毫毛;变化无端,隐显莫测”,这是中国哲学中智者所具备的条件。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读到这样的句子,我为宝黛爱情悲剧深深一叹的同时,也不由得想起另一对薄命鸳鸯——尤三姐和柳湘莲。
在“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的瞬间,如同一缕香魂随风散一样,一切美好的人生幻想都结束了,他悲痛欲绝,万念俱灰;在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的瞬间,他终于摆脱苦难,由现实走向虚幻,被一阵风不知吹到哪里去了。
他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不经意之间获得了绝色“尤物”的至情至爱;他又是不幸的,有情人还没有来得及长相厮守就阴阳相隔……
柳湘莲这一形象,在整本《红楼梦》中无疑是比较次要的角色,他只在两回书中担任了比较重要的角色。然而他又是作者笔下屈指可数的几个获得肯定评价的“须眉浊物”。他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由世家子弟到串场小生,再由江湖侠客到出世隐者,可谓奇矣!然而历来的红学爱好者,大多没有对他投入多少关注,他的光辉,几乎完全被痴情烈女尤三姐所掩盖。我却觉得他的品行经历也很耐斟酌。
当然,也有少数评论家对柳湘莲这一人物大加渲染,说他在八十回后重出江湖,和倪二,张华等人成为绿林好汉,担任了拆穿凤姐恶性,挽救宝玉和湘云姻缘的重要角色。较具代表性的是梁归智先生,他在《话说柳湘莲》,《一从二令三人木》等文章中都有较多此类陈述。固然,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但我觉得仅凭“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这句话后一条脂批——“柳湘莲一干人”,来断定作者原意是柳湘莲出家后又还俗,未免太过牵强,毕竟这是孤证,或许是批书人误会也未可知。我想红楼梦既然已经不是“全璧”,实在没有必要对作者原意去大加猜测。就如同做梦,忽然被惊醒之后实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深究梦境中究竟后事如何(当然我并不因此否认红学研究的价值)。所以在以下论述中,我暂且假定柳湘莲这一人物形象是完整的(即他出家后就此隐匿),我也不讨论“三湘”(即林潇湘,湘云,湘莲),和“三冷”(即冷美人宝钗,冷二郎,冷子兴)之间的复杂关系,仅就柳湘莲的品行及他短暂的出场经历作简要评说。
柳湘莲的出场是在第四十七回,很自然地,他已开始就是以宝玉,秦钟等人的好友的身份出现的。此前没有任何有关他的故事,但总让人觉得似乎他很早就在场上了,只是一直没有走到台前,大家没有注意到他罢了。“因其中有柳湘莲,薛蟠自上次会过一次,已念念不忘。”什么时候会过的?书中没说!大概是后文中所说的“五年前(尤氏)老娘家做生日,柳湘莲做串客”那一次吧!但是由此可见柳湘莲的相貌是俊美的,串风月戏文的才华也是出众的。
“素性爽侠,不拘细事”八个字概括了他的主要性格特征。他也有过“赌博吃酒”,“眠花卧柳”的前科,这大概是他性格的另一方面。很重要的一点,他对朋友是非常忠信的。虽然“一贫如洗”,也要留几百钱为朋友重修坟墓;虽然“纵有几个钱来,随手就光的”,却在十月初一之前就“打点下上坟的花销”。对待亡故的朋友尚且如此,对待活人就不必说了。这是他性格的一大优点。
一出场就交待了他喜欢云游,“天天萍踪浪迹”,且又要辞别宝玉,到“外头逛个三年五载再回来”,这一方面为他痛打薛蟠之后出走设伏,另一方面三姐死后他随道士云游出世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性格里本身就有这个因素。面对薛蟠的无理调戏,他是英勇机智且不畏权贵的。这一点,同宝玉闹学堂前,众人惧怕薛蟠威势,不敢和香怜,玉爱交游形成鲜明对比。他的机智,用“欲擒故纵”四字形容大概不大合适,但在那样的喜庆场合,柳湘莲的“早生一计”,顾全了朋友赖尚荣的脸面,也顾全了大局,同时为他大显身手惩治“刁龙”提供了机会。
薛蟠的确可恨,但柳湘莲是仁慈的,对薛蟠也不例外。“知道他是个笨家,不惯挨打,只使了三分力气”,教训一下,让他知错就是了。所以薛蟠虽然“疼痛难禁”,却“并未伤筋动骨”。至于打了薛蟠以后,惧祸出走只是表面现象,因为“逛个三年五载”是早就计划好的,况且薛家人最终也没有追究。这一点与薛蟠打伤人命,却只是“按计划上京”是惊人的相似,却极具讽刺性。
时过境迁,二十回后柳湘莲再度登场,这大概是五年后了。这一次,他性格里的更多光彩得到展现。刚才陈述的是他“惩强”的一面,接下来该介绍他“扶弱”的一面了。遭薛蟠调戏时,他已经“又气又恨”了,但看到薛蟠财物被劫,性命堪忧的时候,他又奋不顾身,挺身斗贼。这样的义举,即使放在今天的法制社会里,也是值得表彰褒奖的英雄之事。他还宽容了薛蟠的过错,与之结拜了生死弟兄,又体现出这位江湖侠客的宽广胸襟。
柳湘莲的悲剧开始了。对待婚事,他还是严肃认真的:以祖传宝剑为信。同时也暴露了他豪爽性格的一个难于避免的缺点:只凭一时意气,草率行事!这从他的语言里得到体现:“我本有愿,定要一个绝色的女子,如今是贵昆仲高谊,顾不得许多了,任凭裁夺,我无不从命!”这样的草率,必然导致后悔莫及。想要保住名声,宁缺勿滥,不愿做剩忘八,在未作详细调查的情况下,他又一次草率行事,提出退婚。誓不二嫁的尤三姐闻讯自刎了。喜庆的气氛骤然转为悲凉。柳湘莲又一次为他的草率付出代价——有刚烈贤妻却无缘白首。
这样的打击是巨大的。痛哭两场之后,他已神志不清。人生目标已失,飘飘何往?没有意中人堪寻访,就幻想一个出来。早有跛足道人在等他了,那就削了发,随道人一起去吧。道人的话是值得深味的:“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
回顾完柳湘莲的故事,我的心情又变得沉郁。这样一个出色人物,无怪乎雪芹先生对他笔下留情了。他那样浊世独清的人,没有大观园的庇护,哪里会是他的乐土呢?倒不如出家好。我素怀超隐之志(故自名孤标隐者),所以对柳湘莲“情有独钟”。他的性格,倒实与“英豪阔达宽宏量”的湘云有几分相似,也难怪有些红学家要把“三湘”联系在一起了。
《三国演义》之我见
中国古典文化浩瀚如海,中国古典小说林立如云,然论其中博大精深者,莫过于四大名著。而其中我之最爱则为三国。时当乱世,猛将如云、谋臣似雨,奇才异士辈出,英雄豪杰云涌,更辅以罗贯中生花妙笔,于是全书得以俯仰百世,谈笑众生,大是挥洒如意,真无愧于第一才子书之誉。
全书以偏居一方的蜀汉为正统,以三国的分分合合为主线,生动的再现了那个如火如荼的战争岁月。那一个个在风起云涌中脱颖而出的巨人的身影,其中有慧眼识才、鼎力乾坤的君主,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有斩将夺旗、勇冠三军的猛将,有笔下千言、舌灿莲花的文才,共同演尽了一个时代无限的风流,演尽了千古文人的英雄梦想。同时书中,也时有战争年代硝烟千里,白骨成堆的感叹。
作者对他笔下的蜀汉一方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那里文有简雍、秦宓、马良等学问之士,武有关张赵马黄、魏延等万人之敌,谋则有法正、庞统,更有卧龙这等百世难逢之才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君主是封建社会仁君的典范,信义著于四海,向来深得民心。可终三国之期,何以终究只能困守两川,最后也逃不过灭亡之祸?
眼看着天间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坠地,直令人垂泪不已,作者对此又何尝不是于心不忍?然而他无法改变历史,他最后尊重了历史,让自己喜爱的人物虽竭平生之术,尽股肱之力,却依然"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徒教"鼎足三分已成梦,一统山河属晋朝。"后来的毛宗冈更是慨叹:"后人凭吊空牢骚"。果然是天下大势,分分合合,慨不由人。
何以蜀汉仁君忠臣良才勇将,济济一堂,且向来有争天下之心,有生之年,个个竭忠尽智,人人奋进不止,却在事业顶峰之期突然崩溃,历史滚滚的车轮依旧,所有英雄的霸业最后成为滔滔大海中一重轻微的波浪,成为千载之后人们茶余酒后的谈资?百姓生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矛盾,引发人的深思。
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平不祥。我们只能从零零散散的史料中,知道他原本有志图王者,生逢乱世,看惯了人间权利争斗的尔虞我诈,饱尝了底层民众的苦辣酸辛,于是在他写作的时候,将平生志向感想一齐化入了书中,因为元末战争之下的生灵涂炭,作者渴望统一。因为战争之下的生灵涂炭,作者鞭鞑了董卓的残暴、曹操的奸诈,而讴歌了刘备的仁、关羽的义、孔明的忠。许多人,甚至许多大家都把这一感情取向当作罗贯中的正统思想,是封建余孽,是封建愚忠的糟粕。可在我看来,罗贯中之所以拥刘反曹,主要的原因并非因为正统思想,并非因为曹操不姓刘。同��膊皇且蛭�醣改耸呛撼�笠幔�皇且蛭��谴蠛旱幕适濉
何以见得?君不见,在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作者多次借书中人物之口喊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唯有德者居之"这等在当时算得上惊世骇俗之语?只是在毛批本中,这些句子大部分都被删去了。因为毛宗冈所处年代乃是由满族统治的清朝,生活在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汉人大难的余波下,由此而念念不忘"兴复汉室",这是特定的时代下的产物,今人怎能因此而诟病古人?
若是真出于正统思想,当时自有刘表、刘璋等皆汉室后人,拥兵自重,独守一方,何不把天下之任交给这一干人,却要一个织席贩屦、颠沛流离之人首此重任,究其原因,难道不是因为刘备符合作者典范中的仁君风范么?请看在他书中,刘备受人欢迎的程度有谁能比?首先是救徐州而陶谦相让印绶,徐州子民哭拜相求,请他出任徐州牧。而后小沛受吕布所逼而投曹操,被表为豫州牧。当曹操东征,兵败而投青州时,袁谭"闻知匹马到来,即便开门相迎,接入公廨","留玄德于馆驿中住下,发书报父袁绍;一面差本州人马,护送玄德。"袁绍得知,更"亲自引众出邺郡三十里迎接玄德。"汝南受迫而依刘表,刘表"亲自出郭三十里迎接。"其得人心如此,这些事迹在《三国志》中大体都有描叙,更曾记载有刺客欲刺玄德,却被其人品感化而止。
而且作者并非一一赞扬刘备,偶尔也曾表露了对刘备矫情虚伪的不满,如吕布辕门射戟之时,引诗曰:"吕布当年解备危, 万军谁敢效公威? 早知大耳全无信, 悔向辕门射戟时。"毛宗冈为了人物性格的协调,将这首诗删去了。后来摔阿斗之时,又有诗曰:"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讽喻嘲弄之意再明显不过。
作者之所以选择了刘备,正是因为他的"仁",因此在他笔下,刘备枭雄的本质被掩去,剩下一个仁德的躯壳,显得形象过于苍白,甚至留下了"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等歇后语。而白帝城托孤,其虚伪更为今人屡屡指责。鲁迅就指责说:"欲显刘备之长而似伪。"但不论这个形象成败与否,作者的创作意图却已明白不过。
因此,我以为,中国古典传统道德的弘扬赞颂乃是《三国演义》的主题之一,也是拥刘反曹的真正原因。
刘备代表的是王道的仁,而书中代表霸道的曹操性格就复杂多了。众所周知,曹操戴的乃是奸雄的帽子,具有双重的形象。嘉靖本《三国演义》描绘他的多疑、奸诈、暴虐之处比比皆是,俯首可拾,然而于他的雍容大度、足智多谋、文采风流也不加遮掩。如关羽挂印封金,曹操令属下勿追,后有小字评曰:"可见曹操有宽容仁德之心,可为中原之主。"官渡之战后,曹操焚化手下通敌之书,不加过问之时,罗贯中便引诗赞道:"尽把私书火底(原书为'中'字)焚, 宽洪大度播深恩。曹公原有高光志, 留得山河付子孙。" 曹操的气度风范真无愧于奸雄二字,千古只此一人也。对曹家忠义之士也颇有赞颂之笔。如许褚投降时有诗赞曰:"天下纷争汉欲亡,八方豪杰尽鹰扬。葛坡许褚投降后,自此何忧吕布强。"只是到了毛批本中,将所有关于曹操的论赞一概舍弃,连曹操属下也一概贬低,虽强化了主题和悲剧的气氛,却将历史歪曲的更加厉害了。
三国演义另一个主题便是忠义之赞。这一点也多为人指责,以为忠义皆为封建余孽,乃是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工具,于是近几年来,随着翻案潮流的兴起,关羽的名声直线下降,由质疑其"当时义勇倾三国,万古祠堂遍九州"的地位,到后来直言不讳的痛骂他愚昧自大,欺世盗名。而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被指责为不识天时,对昏庸之主竭尽愚忠,不顾国力民生,阻碍国家统一,穷兵黩武,大起刀兵,致使生灵涂炭,甚至导致了司马氏的兴盛,五胡乱华应数诸葛亮之罪(这条罪名比较好笑)。而我以为,忠于事业忠于理想,这恰恰是英雄人物所必备的素质,本就值迷扪铩V皇撬�茉刂郏�嗄芨仓郏�髦�髯踊栌共斜���∮拗业比皇俏幢刂档锰岢�摹
《三国演义》时越百年,是千年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单靠这数千字不足以道尽其中万一,但我仍忍不住要在这里耗费笔墨提起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蜀汉后期大将军姜维。我《三国》一书已看了数十遍,但在我心中,最动人的篇章不是关羽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的豪情,虽然它令我崇敬,不是三顾茅庐时的青山秀水,一派清新,虽然它令我向往,不是刘备伐吴时的义气,蜀汉将领表现出来的忠烈,虽然它让我深深的感动,也不是六出祁山,秋风五丈原的无奈,虽然它让我的心思沉重悲凉。能让我感到震撼的除了华容道"拼将一死酬知己,长使千秋仰义名"的高义外,那就墙��偎溃�笙媒�闶钡娜倘韪褐兀�芷鹨徊�
华容道之事在现在也是人们贬低关羽的一大罪状,认为他目光短浅,重私情而忘大义,给事业带来了无穷的后患。我却仍对此不以为然。先不说华容道放曹而牵制孙权的战略意义,单从这其中所流露的"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言必信,行必果"等朴素的道德观便可看到华容道上的关羽形象是值得赞颂的。所谓的功名大业,不过是统治者们获取权力的工具罢了,迟早将归尘土,而恩情义气却必将长存。此岂是近来渗入中国的西方浅薄的功利主义思想所能领会的?
言归正传,再说姜维。无论是《三国志》的"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至陨毙。"还是《资治通鉴》的评注者胡三省的"屡败而不止,为蜀亡张本。"直至《三国演义里》的"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对这个悲剧人物都没有什么好评。但我是很敬仰姜维的,甚至引以为知己。蜀汉后期,人才贫乏,朝纲不振。小人黄皓把持朝政,后主昏庸不明,而朝中川派大臣不思进取,各图享乐,支撑大厦的几乎只有姜维一人。但他仍为了先师遗德屡屡出征。国破之后,他仍然为了复国而穷思竭虑再施奇计直至倾覆而亡。其实他本有许多选择。那时国君都降耍��纠淳褪俏航����裁床豢梢越担〉���挥薪怠=��部梢韵癖钡赝跄茄�陨崩床└鲋伊业拿��5���裁挥心茄�鳌K�∏∈茄≡窳俗钗O眨�畈缓鲜币说淖龇ǎ��允贾林斩枷胛�凳窈旱拇嬖诎 K淙唤��谑窈汉蠓啦渴鹕系娜酚写蟮氖�螅����耸乱抵醋胖了赖木�瘢�饣共恢档镁囱雎穑
到底是什么信念支持着姜维至死不渝地维系蜀汉,我想姜维这样做不是为别人,正是为报答当时把所有重任委托给他的孔明。姜维是为了报答孔明的知遇之恩而奋战到最后一刻的。呜呼,"本为魏将偏扶汉,大厦将倾奋然支。非是天生多义烈,拼将一诺报先师。"姜维是一个真正的"士"!一个甘"为知己者死"的"士"!这样的人,现在实在太少!太少!可叹西方思想的荼毒……。自己国家的大使馆被炸得粉碎,同胞血洒异域,却有无数人为了镀金一心出国,再不回返。所谓的个人价值,迷人之深,一至如斯!
日本唯利是图,置三国的教育意义不顾,竟从三国兵法中吸取商机,谋求铜臭,掩卷遐思,不觉叹道:"三国奇书传世后,后人凭吊空牢骚。"古人已矣,当此末世,德纲败坏,后世诸人,皆欲为操贼翻案。商场之上,学尽操贼之奸,尽忘玄德之义,云长之忠。孔明大智不复传世,传世者为奇蹫也,世人皆谓三国教教唆其奸,故有老不看三国一说,殊不知贯中本意,欲使义忠仁德流芳千古,奸诈暴虐遗臭万年也哉!谁知自三国成书,至今尚未千年,而当今天下,人欲横流,铜臭冲天,权财二字,惑乱人心,忠早无益,而义也终成迂腐笑谈。盖是非善恶,应时而作也。贯中泉下幸猓�竦冒采�苍眨?
"操本雄才,颇能济世,足留千秋令名,何须遮掩其奸?今人皆欲掩之,可见今人尽皆奸徒也!奸人当道,世不愿存于世焉!夫天下弱者,何其多矣!奸雄能携乾坤历史向前,终不能减生灵之倒悬也!惜乎哲人纵然智绝千古,未为之料也。大言炎炎,徒为奸雄妖惑人心耳。厚黑众生,堪叹哀怜!惜哉众生!怜哉众生!目睹二十年来之怪现状,欲弃此身,恐为天下所笑,复伤尊长之情。欲效微力,奈何薄才不足以济奸。进虽不可,退亦不能,乃避之三舍,愿终生醉倒帐前,为一安乐公已足,不复问苍生矣!哀哉!痛哉!苟活于世,尸如枯槁,不知所言。"
----
诗曰:"苍生血泪动丹心,圣主何尝救万民!一片呼声震瀚海,苍天依旧广无垠。"谨以记今日作文所感。
在天上养了一个多月马回来后,孙悟空发现地上已经过了十多年,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已经注意到时间的相对性。 大闹天宫中出现的各中法术宝,留给人们很多想象,这里不多说。值得注意的是如来跟孙悟空的打赌。作者通过猴子怎样也飞不出佛祖掌心的故事明显是表达《道德经》里“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科学家大概也会把这个故事用于说明微观世界混沌无序、宏观世界和谐有序的现象。
悟空、八戒、悟净、龙马,这四个观音为唐僧选的徒弟都是犯法之人,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佛道两家又都相信人性本善,于是给与四人“劳动改造”的机会。取西经的五人团队,现在已经有许多职场版本。这五人还是五中人类性格的典型,吴承恩在现代大概可以去研究心理学。他对人性入木三分的批判体现在观音院那章,道貌岸然的观音院院长为一件袈裟竟然做出杀人放火的恶行。
唐僧在历史上是个智勇双全的人物,但吴承恩为了突出孙悟空而把他刻画成一个胆小多疑的人,还好他有坚强的信念和善心。至于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的说法,很另人怀疑是佛祖叫手下散播给众妖魔鬼怪知道,好等唐僧集够“八十一难”。唐僧为孙悟空改的名字“行者”还是十分妙的,有“行者无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意,更呼应全书“人类实践”的主题。孙悟空向唐僧说自己的本事“大之则量于宇宙,小之则摄于毫毛;变化无端,隐显莫测”,这是中国哲学中智者所具备的条件。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读到这样的句子,我为宝黛爱情悲剧深深一叹的同时,也不由得想起另一对薄命鸳鸯——尤三姐和柳湘莲。
在“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的瞬间,如同一缕香魂随风散一样,一切美好的人生幻想都结束了,他悲痛欲绝,万念俱灰;在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的瞬间,他终于摆脱苦难,由现实走向虚幻,被一阵风不知吹到哪里去了。
他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不经意之间获得了绝色“尤物”的至情至爱;他又是不幸的,有情人还没有来得及长相厮守就阴阳相隔……
柳湘莲这一形象,在整本《红楼梦》中无疑是比较次要的角色,他只在两回书中担任了比较重要的角色。然而他又是作者笔下屈指可数的几个获得肯定评价的“须眉浊物”。他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由世家子弟到串场小生,再由江湖侠客到出世隐者,可谓奇矣!然而历来的红学爱好者,大多没有对他投入多少关注,他的光辉,几乎完全被痴情烈女尤三姐所掩盖。我却觉得他的品行经历也很耐斟酌。
当然,也有少数评论家对柳湘莲这一人物大加渲染,说他在八十回后重出江湖,和倪二,张华等人成为绿林好汉,担任了拆穿凤姐恶性,挽救宝玉和湘云姻缘的重要角色。较具代表性的是梁归智先生,他在《话说柳湘莲》,《一从二令三人木》等文章中都有较多此类陈述。固然,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但我觉得仅凭“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这句话后一条脂批——“柳湘莲一干人”,来断定作者原意是柳湘莲出家后又还俗,未免太过牵强,毕竟这是孤证,或许是批书人误会也未可知。我想红楼梦既然已经不是“全璧”,实在没有必要对作者原意去大加猜测。就如同做梦,忽然被惊醒之后实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深究梦境中究竟后事如何(当然我并不因此否认红学研究的价值)。所以在以下论述中,我暂且假定柳湘莲这一人物形象是完整的(即他出家后就此隐匿),我也不讨论“三湘”(即林潇湘,湘云,湘莲),和“三冷”(即冷美人宝钗,冷二郎,冷子兴)之间的复杂关系,仅就柳湘莲的品行及他短暂的出场经历作简要评说。
柳湘莲的出场是在第四十七回,很自然地,他已开始就是以宝玉,秦钟等人的好友的身份出现的。此前没有任何有关他的故事,但总让人觉得似乎他很早就在场上了,只是一直没有走到台前,大家没有注意到他罢了。“因其中有柳湘莲,薛蟠自上次会过一次,已念念不忘。”什么时候会过的?书中没说!大概是后文中所说的“五年前(尤氏)老娘家做生日,柳湘莲做串客”那一次吧!但是由此可见柳湘莲的相貌是俊美的,串风月戏文的才华也是出众的。
“素性爽侠,不拘细事”八个字概括了他的主要性格特征。他也有过“赌博吃酒”,“眠花卧柳”的前科,这大概是他性格的另一方面。很重要的一点,他对朋友是非常忠信的。虽然“一贫如洗”,也要留几百钱为朋友重修坟墓;虽然“纵有几个钱来,随手就光的”,却在十月初一之前就“打点下上坟的花销”。对待亡故的朋友尚且如此,对待活人就不必说了。这是他性格的一大优点。
一出场就交待了他喜欢云游,“天天萍踪浪迹”,且又要辞别宝玉,到“外头逛个三年五载再回来”,这一方面为他痛打薛蟠之后出走设伏,另一方面三姐死后他随道士云游出世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性格里本身就有这个因素。面对薛蟠的无理调戏,他是英勇机智且不畏权贵的。这一点,同宝玉闹学堂前,众人惧怕薛蟠威势,不敢和香怜,玉爱交游形成鲜明对比。他的机智,用“欲擒故纵”四字形容大概不大合适,但在那样的喜庆场合,柳湘莲的“早生一计”,顾全了朋友赖尚荣的脸面,也顾全了大局,同时为他大显身手惩治“刁龙”提供了机会。
薛蟠的确可恨,但柳湘莲是仁慈的,对薛蟠也不例外。“知道他是个笨家,不惯挨打,只使了三分力气”,教训一下,让他知错就是了。所以薛蟠虽然“疼痛难禁”,却“并未伤筋动骨”。至于打了薛蟠以后,惧祸出走只是表面现象,因为“逛个三年五载”是早就计划好的,况且薛家人最终也没有追究。这一点与薛蟠打伤人命,却只是“按计划上京”是惊人的相似,却极具讽刺性。
时过境迁,二十回后柳湘莲再度登场,这大概是五年后了。这一次,他性格里的更多光彩得到展现。刚才陈述的是他“惩强”的一面,接下来该介绍他“扶弱”的一面了。遭薛蟠调戏时,他已经“又气又恨”了,但看到薛蟠财物被劫,性命堪忧的时候,他又奋不顾身,挺身斗贼。这样的义举,即使放在今天的法制社会里,也是值得表彰褒奖的英雄之事。他还宽容了薛蟠的过错,与之结拜了生死弟兄,又体现出这位江湖侠客的宽广胸襟。
柳湘莲的悲剧开始了。对待婚事,他还是严肃认真的:以祖传宝剑为信。同时也暴露了他豪爽性格的一个难于避免的缺点:只凭一时意气,草率行事!这从他的语言里得到体现:“我本有愿,定要一个绝色的女子,如今是贵昆仲高谊,顾不得许多了,任凭裁夺,我无不从命!”这样的草率,必然导致后悔莫及。想要保住名声,宁缺勿滥,不愿做剩忘八,在未作详细调查的情况下,他又一次草率行事,提出退婚。誓不二嫁的尤三姐闻讯自刎了。喜庆的气氛骤然转为悲凉。柳湘莲又一次为他的草率付出代价——有刚烈贤妻却无缘白首。
这样的打击是巨大的。痛哭两场之后,他已神志不清。人生目标已失,飘飘何往?没有意中人堪寻访,就幻想一个出来。早有跛足道人在等他了,那就削了发,随道人一起去吧。道人的话是值得深味的:“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
回顾完柳湘莲的故事,我的心情又变得沉郁。这样一个出色人物,无怪乎雪芹先生对他笔下留情了。他那样浊世独清的人,没有大观园的庇护,哪里会是他的乐土呢?倒不如出家好。我素怀超隐之志(故自名孤标隐者),所以对柳湘莲“情有独钟”。他的性格,倒实与“英豪阔达宽宏量”的湘云有几分相似,也难怪有些红学家要把“三湘”联系在一起了。
《三国演义》之我见
中国古典文化浩瀚如海,中国古典小说林立如云,然论其中博大精深者,莫过于四大名著。而其中我之最爱则为三国。时当乱世,猛将如云、谋臣似雨,奇才异士辈出,英雄豪杰云涌,更辅以罗贯中生花妙笔,于是全书得以俯仰百世,谈笑众生,大是挥洒如意,真无愧于第一才子书之誉。
全书以偏居一方的蜀汉为正统,以三国的分分合合为主线,生动的再现了那个如火如荼的战争岁月。那一个个在风起云涌中脱颖而出的巨人的身影,其中有慧眼识才、鼎力乾坤的君主,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有斩将夺旗、勇冠三军的猛将,有笔下千言、舌灿莲花的文才,共同演尽了一个时代无限的风流,演尽了千古文人的英雄梦想。同时书中,也时有战争年代硝烟千里,白骨成堆的感叹。
作者对他笔下的蜀汉一方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那里文有简雍、秦宓、马良等学问之士,武有关张赵马黄、魏延等万人之敌,谋则有法正、庞统,更有卧龙这等百世难逢之才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君主是封建社会仁君的典范,信义著于四海,向来深得民心。可终三国之期,何以终究只能困守两川,最后也逃不过灭亡之祸?
眼看着天间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坠地,直令人垂泪不已,作者对此又何尝不是于心不忍?然而他无法改变历史,他最后尊重了历史,让自己喜爱的人物虽竭平生之术,尽股肱之力,却依然"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徒教"鼎足三分已成梦,一统山河属晋朝。"后来的毛宗冈更是慨叹:"后人凭吊空牢骚"。果然是天下大势,分分合合,慨不由人。
何以蜀汉仁君忠臣良才勇将,济济一堂,且向来有争天下之心,有生之年,个个竭忠尽智,人人奋进不止,却在事业顶峰之期突然崩溃,历史滚滚的车轮依旧,所有英雄的霸业最后成为滔滔大海中一重轻微的波浪,成为千载之后人们茶余酒后的谈资?百姓生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矛盾,引发人的深思。
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平不祥。我们只能从零零散散的史料中,知道他原本有志图王者,生逢乱世,看惯了人间权利争斗的尔虞我诈,饱尝了底层民众的苦辣酸辛,于是在他写作的时候,将平生志向感想一齐化入了书中,因为元末战争之下的生灵涂炭,作者渴望统一。因为战争之下的生灵涂炭,作者鞭鞑了董卓的残暴、曹操的奸诈,而讴歌了刘备的仁、关羽的义、孔明的忠。许多人,甚至许多大家都把这一感情取向当作罗贯中的正统思想,是封建余孽,是封建愚忠的糟粕。可在我看来,罗贯中之所以拥刘反曹,主要的原因并非因为正统思想,并非因为曹操不姓刘。同��膊皇且蛭�醣改耸呛撼�笠幔�皇且蛭��谴蠛旱幕适濉
何以见得?君不见,在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作者多次借书中人物之口喊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唯有德者居之"这等在当时算得上惊世骇俗之语?只是在毛批本中,这些句子大部分都被删去了。因为毛宗冈所处年代乃是由满族统治的清朝,生活在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汉人大难的余波下,由此而念念不忘"兴复汉室",这是特定的时代下的产物,今人怎能因此而诟病古人?
若是真出于正统思想,当时自有刘表、刘璋等皆汉室后人,拥兵自重,独守一方,何不把天下之任交给这一干人,却要一个织席贩屦、颠沛流离之人首此重任,究其原因,难道不是因为刘备符合作者典范中的仁君风范么?请看在他书中,刘备受人欢迎的程度有谁能比?首先是救徐州而陶谦相让印绶,徐州子民哭拜相求,请他出任徐州牧。而后小沛受吕布所逼而投曹操,被表为豫州牧。当曹操东征,兵败而投青州时,袁谭"闻知匹马到来,即便开门相迎,接入公廨","留玄德于馆驿中住下,发书报父袁绍;一面差本州人马,护送玄德。"袁绍得知,更"亲自引众出邺郡三十里迎接玄德。"汝南受迫而依刘表,刘表"亲自出郭三十里迎接。"其得人心如此,这些事迹在《三国志》中大体都有描叙,更曾记载有刺客欲刺玄德,却被其人品感化而止。
而且作者并非一一赞扬刘备,偶尔也曾表露了对刘备矫情虚伪的不满,如吕布辕门射戟之时,引诗曰:"吕布当年解备危, 万军谁敢效公威? 早知大耳全无信, 悔向辕门射戟时。"毛宗冈为了人物性格的协调,将这首诗删去了。后来摔阿斗之时,又有诗曰:"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讽喻嘲弄之意再明显不过。
作者之所以选择了刘备,正是因为他的"仁",因此在他笔下,刘备枭雄的本质被掩去,剩下一个仁德的躯壳,显得形象过于苍白,甚至留下了"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等歇后语。而白帝城托孤,其虚伪更为今人屡屡指责。鲁迅就指责说:"欲显刘备之长而似伪。"但不论这个形象成败与否,作者的创作意图却已明白不过。
因此,我以为,中国古典传统道德的弘扬赞颂乃是《三国演义》的主题之一,也是拥刘反曹的真正原因。
刘备代表的是王道的仁,而书中代表霸道的曹操性格就复杂多了。众所周知,曹操戴的乃是奸雄的帽子,具有双重的形象。嘉靖本《三国演义》描绘他的多疑、奸诈、暴虐之处比比皆是,俯首可拾,然而于他的雍容大度、足智多谋、文采风流也不加遮掩。如关羽挂印封金,曹操令属下勿追,后有小字评曰:"可见曹操有宽容仁德之心,可为中原之主。"官渡之战后,曹操焚化手下通敌之书,不加过问之时,罗贯中便引诗赞道:"尽把私书火底(原书为'中'字)焚, 宽洪大度播深恩。曹公原有高光志, 留得山河付子孙。" 曹操的气度风范真无愧于奸雄二字,千古只此一人也。对曹家忠义之士也颇有赞颂之笔。如许褚投降时有诗赞曰:"天下纷争汉欲亡,八方豪杰尽鹰扬。葛坡许褚投降后,自此何忧吕布强。"只是到了毛批本中,将所有关于曹操的论赞一概舍弃,连曹操属下也一概贬低,虽强化了主题和悲剧的气氛,却将历史歪曲的更加厉害了。
三国演义另一个主题便是忠义之赞。这一点也多为人指责,以为忠义皆为封建余孽,乃是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工具,于是近几年来,随着翻案潮流的兴起,关羽的名声直线下降,由质疑其"当时义勇倾三国,万古祠堂遍九州"的地位,到后来直言不讳的痛骂他愚昧自大,欺世盗名。而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被指责为不识天时,对昏庸之主竭尽愚忠,不顾国力民生,阻碍国家统一,穷兵黩武,大起刀兵,致使生灵涂炭,甚至导致了司马氏的兴盛,五胡乱华应数诸葛亮之罪(这条罪名比较好笑)。而我以为,忠于事业忠于理想,这恰恰是英雄人物所必备的素质,本就值迷扪铩V皇撬�茉刂郏�嗄芨仓郏�髦�髯踊栌共斜���∮拗业比皇俏幢刂档锰岢�摹
《三国演义》时越百年,是千年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单靠这数千字不足以道尽其中万一,但我仍忍不住要在这里耗费笔墨提起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蜀汉后期大将军姜维。我《三国》一书已看了数十遍,但在我心中,最动人的篇章不是关羽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的豪情,虽然它令我崇敬,不是三顾茅庐时的青山秀水,一派清新,虽然它令我向往,不是刘备伐吴时的义气,蜀汉将领表现出来的忠烈,虽然它让我深深的感动,也不是六出祁山,秋风五丈原的无奈,虽然它让我的心思沉重悲凉。能让我感到震撼的除了华容道"拼将一死酬知己,长使千秋仰义名"的高义外,那就墙��偎溃�笙媒�闶钡娜倘韪褐兀�芷鹨徊�
华容道之事在现在也是人们贬低关羽的一大罪状,认为他目光短浅,重私情而忘大义,给事业带来了无穷的后患。我却仍对此不以为然。先不说华容道放曹而牵制孙权的战略意义,单从这其中所流露的"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言必信,行必果"等朴素的道德观便可看到华容道上的关羽形象是值得赞颂的。所谓的功名大业,不过是统治者们获取权力的工具罢了,迟早将归尘土,而恩情义气却必将长存。此岂是近来渗入中国的西方浅薄的功利主义思想所能领会的?
言归正传,再说姜维。无论是《三国志》的"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至陨毙。"还是《资治通鉴》的评注者胡三省的"屡败而不止,为蜀亡张本。"直至《三国演义里》的"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对这个悲剧人物都没有什么好评。但我是很敬仰姜维的,甚至引以为知己。蜀汉后期,人才贫乏,朝纲不振。小人黄皓把持朝政,后主昏庸不明,而朝中川派大臣不思进取,各图享乐,支撑大厦的几乎只有姜维一人。但他仍为了先师遗德屡屡出征。国破之后,他仍然为了复国而穷思竭虑再施奇计直至倾覆而亡。其实他本有许多选择。那时国君都降耍��纠淳褪俏航����裁床豢梢越担〉���挥薪怠=��部梢韵癖钡赝跄茄�陨崩床└鲋伊业拿��5���裁挥心茄�鳌K�∏∈茄≡窳俗钗O眨�畈缓鲜币说淖龇ǎ��允贾林斩枷胛�凳窈旱拇嬖诎 K淙唤��谑窈汉蠓啦渴鹕系娜酚写蟮氖�螅����耸乱抵醋胖了赖木�瘢�饣共恢档镁囱雎穑
到底是什么信念支持着姜维至死不渝地维系蜀汉,我想姜维这样做不是为别人,正是为报答当时把所有重任委托给他的孔明。姜维是为了报答孔明的知遇之恩而奋战到最后一刻的。呜呼,"本为魏将偏扶汉,大厦将倾奋然支。非是天生多义烈,拼将一诺报先师。"姜维是一个真正的"士"!一个甘"为知己者死"的"士"!这样的人,现在实在太少!太少!可叹西方思想的荼毒……。自己国家的大使馆被炸得粉碎,同胞血洒异域,却有无数人为了镀金一心出国,再不回返。所谓的个人价值,迷人之深,一至如斯!
日本唯利是图,置三国的教育意义不顾,竟从三国兵法中吸取商机,谋求铜臭,掩卷遐思,不觉叹道:"三国奇书传世后,后人凭吊空牢骚。"古人已矣,当此末世,德纲败坏,后世诸人,皆欲为操贼翻案。商场之上,学尽操贼之奸,尽忘玄德之义,云长之忠。孔明大智不复传世,传世者为奇蹫也,世人皆谓三国教教唆其奸,故有老不看三国一说,殊不知贯中本意,欲使义忠仁德流芳千古,奸诈暴虐遗臭万年也哉!谁知自三国成书,至今尚未千年,而当今天下,人欲横流,铜臭冲天,权财二字,惑乱人心,忠早无益,而义也终成迂腐笑谈。盖是非善恶,应时而作也。贯中泉下幸猓�竦冒采�苍眨?
"操本雄才,颇能济世,足留千秋令名,何须遮掩其奸?今人皆欲掩之,可见今人尽皆奸徒也!奸人当道,世不愿存于世焉!夫天下弱者,何其多矣!奸雄能携乾坤历史向前,终不能减生灵之倒悬也!惜乎哲人纵然智绝千古,未为之料也。大言炎炎,徒为奸雄妖惑人心耳。厚黑众生,堪叹哀怜!惜哉众生!怜哉众生!目睹二十年来之怪现状,欲弃此身,恐为天下所笑,复伤尊长之情。欲效微力,奈何薄才不足以济奸。进虽不可,退亦不能,乃避之三舍,愿终生醉倒帐前,为一安乐公已足,不复问苍生矣!哀哉!痛哉!苟活于世,尸如枯槁,不知所言。"
----
诗曰:"苍生血泪动丹心,圣主何尝救万民!一片呼声震瀚海,苍天依旧广无垠。"谨以记今日作文所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