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题 李商隐 赏析
李商隐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首,最好赏析带译文 呵呵。谢谢了 展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首,最好赏析带译文 呵呵。谢谢了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墉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椽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二
〔赏析〕其中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这一句更是千古名句。这是因爱情无望而发出的痛苦的呼唤。“春心”、“相思”原本是不具体的抽象事物,但诗人把它们同“花”、“灰”之类有形事物联系在一起,就使人们感到它们好像是具有形之物,从而产生了形象感。这是两句诗艺术上的成功之处。其实诗人这里所写的“春心”、“相思”可能是一种寓言,用来隐喻自己的某种理想与追求。诗中的痛苦,也可能是诗人无法实现理想的绝望心情的流露。因此朱鹤龄指出“不得但以艳诗目之”(《瀛奎律髓汇评》)。
一寸相思一寸灰,重读这首诗我的思绪令我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个人,他就是藤田招子的漫画《煌如星公案系列》中的浙江抚台董昌炽,字淑人。煌如星系列故事中出场人物很多,我对这位淑人最为喜爱,他在书中出场不算太多,只不过在系列的五六个故事有过出场,而且很年轻就已逝去。
我还记得《金蕊愁色》中他的第一次出场,上任途中坐在轿中因贪看煌如星的俊美而出神魂颠倒,浙江本地官员参见这位新到抚台,向其讨好送上贵重礼物,却因为其相貌过丑被他赶出去,外界顿时流传这位新任抚台是多么廉洁的人啊,拒绝他人行贿而怒斥行贿官员。自己对着镜子对着自己的相貌打一百分。这是怎样一个好色轻浮自恋的人啊!只要是漂亮的人不论男女我都爱,真是毫无原则啊,还亏他是堂堂朝廷命官呢!我想这样的人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就会如同煌如星当时的心情一样,恶劣到极点。
后来的《红雨》《绿窗花》等几个单元中他曾有过短暂出场,形象上依然如故,轻浮放浪游戏人间为读书人所不齿,俨然一个花花公子,真是枉费长了副好外表。可是慢慢有点不一样的东西浮上水面,《花月夜》中当红花魁雪香的出场掀起了关于淑人另一面的一点帷幕。才貌双全色艺俱佳的雪香人人都以为是他的爱人,因为是妓女所以不能迎娶。所以谢绝诸多名门闺秀的联姻。誓不娶妻。可是雪香却说,其实谁都错了,我不过是他的一个借口,一个用来向家庭搪塞他不想娶妻的借口而矣。人人都说他整天寻花问柳,那不过是表面现象,实际上他对待女性的态度非常尊重,不论身份地位如何。我和他不过是呤诗作画,弹琴下棋的普通朋友。抚台大人与谁都没有情欲上的关系。看到这里时,我对淑人这个人有了很大的改观,他不再是那个可有可无的配角,他也是内敛而不为人知的,我不知道他的内心真正在想什么,他为何要装出这样一副放浪的形象让所有人误解呢!为何他项住压力不想娶妻呢,在那样一个时代,通常人们都是很早就得娶妻,就连煌如星十五岁就已娶妻。
后来找到漫画的后面几本,首先就找有抚台出场的情节,奈何书中他不过是个配角,出场真得不多啊。《日本刀歌》中再出场时却是他的死亡,他最后的死让人看到以前不多的几次出场中完全不同的他,收起了满脸的浪荡不羁,在乱军围城城将破之时,满城的官兵纷纷溃逃,他让随从逃命去对他们说,“一定要活下去!”而自己则整理好官服微笑着说,“君子正衣冠而死”,城破时与城共存亡,从容赴死。他就这样死去了,简直让人有点无法相信,这样一个翩翩佳公子,斜阳巷穿过,薄醉,轻扬鞭,哈哈,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今天从胭脂楼迤逦而出,身上还有花雕的酒痕,青楼中红颜的香气和温柔,怎样的风流轻狂,怎样的游戏人间!可是一切终归是结束了,他最后的归宿竟然是沙场。原来是我看轻了他。
《一寸灰》是漫画中的男主角煌如星参加他的葬礼引发的一个故事,也是关于淑人的最终章。葬礼上认识他的人都说,真不敢相信,他会那样死去,那个似乎可以把轻薄画在脸上的人!
从战乱中逃回的随从带回了关于淑人真正的内心,几日之后,耽搁的援兵才匆匆赶到,乱党退去以后,随从回到了淑人殉难的地方,想寻找他的遗骨,在灰烬中发现了一个香袋,因为这是淑人天天随身带着的物品,所以一眼随从就认出来了。他将这个香袋作为淑人的唯一遗物送回了他的家乡。人们打开香袋,里面只有一封信,信中写道
淑人,请你以后不要再来见我,也不要再给我写信,免得两人只能徒增伤心。并附上李商隐的
贾氏窥帘韩椽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署名是雪衣。雪衣是抚台祖母的养女,她本是祖母的一家亲戚,因自小父母双亡,所以抚台的祖母收养了她,因多病一直没有出嫁,而且死于淑人死时的前一年。她是个美丽富有才学的女子,年龄与抚台相差五六岁,抚台自小就很喜欢她,称她为雪姨妈。外任作官后也时时互通书信,两人虽无血缘关系,可是名分上却是姨妈与外甥。
原来这才是他的内心一直藏着一个人,一个隐藏着极深深得谁也无法察觉的人,原来他是这样一个如此痴情的男人。
结尾时,煌如星感叹说,我迄今从未考虑过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但是现在如果真有的话我倒觉得挺好的,为了他们两个,如果在另外一个世界的话,他们俩人就不必受姨妈和外甥这种名分的束缚了吧!
淑人的祖母问着侍女,你发现了没有?侍女说,每当少爷去雪衣小姐那儿去的时候,他们俩人之间的谈话似乎都是有关诗的。经常聊的几乎都是有关诗的话题。祖母想了想说,我,我以前就想过,其实他们俩个之间是不是还有其他要想说的话呢?
他们应有着很多话很多话,多得可能一生一世都说不完,可是却无法说出口也来不及说出口。最后死亡成全了他们。
这段无望的爱如果发生在现代社会,也许不会有问题,可是故事的背景却是封建礼教严重束缚着所有人的古代社会。注定了无望而悲伤。
芙蓉墉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椽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二
〔赏析〕其中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这一句更是千古名句。这是因爱情无望而发出的痛苦的呼唤。“春心”、“相思”原本是不具体的抽象事物,但诗人把它们同“花”、“灰”之类有形事物联系在一起,就使人们感到它们好像是具有形之物,从而产生了形象感。这是两句诗艺术上的成功之处。其实诗人这里所写的“春心”、“相思”可能是一种寓言,用来隐喻自己的某种理想与追求。诗中的痛苦,也可能是诗人无法实现理想的绝望心情的流露。因此朱鹤龄指出“不得但以艳诗目之”(《瀛奎律髓汇评》)。
一寸相思一寸灰,重读这首诗我的思绪令我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个人,他就是藤田招子的漫画《煌如星公案系列》中的浙江抚台董昌炽,字淑人。煌如星系列故事中出场人物很多,我对这位淑人最为喜爱,他在书中出场不算太多,只不过在系列的五六个故事有过出场,而且很年轻就已逝去。
我还记得《金蕊愁色》中他的第一次出场,上任途中坐在轿中因贪看煌如星的俊美而出神魂颠倒,浙江本地官员参见这位新到抚台,向其讨好送上贵重礼物,却因为其相貌过丑被他赶出去,外界顿时流传这位新任抚台是多么廉洁的人啊,拒绝他人行贿而怒斥行贿官员。自己对着镜子对着自己的相貌打一百分。这是怎样一个好色轻浮自恋的人啊!只要是漂亮的人不论男女我都爱,真是毫无原则啊,还亏他是堂堂朝廷命官呢!我想这样的人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就会如同煌如星当时的心情一样,恶劣到极点。
后来的《红雨》《绿窗花》等几个单元中他曾有过短暂出场,形象上依然如故,轻浮放浪游戏人间为读书人所不齿,俨然一个花花公子,真是枉费长了副好外表。可是慢慢有点不一样的东西浮上水面,《花月夜》中当红花魁雪香的出场掀起了关于淑人另一面的一点帷幕。才貌双全色艺俱佳的雪香人人都以为是他的爱人,因为是妓女所以不能迎娶。所以谢绝诸多名门闺秀的联姻。誓不娶妻。可是雪香却说,其实谁都错了,我不过是他的一个借口,一个用来向家庭搪塞他不想娶妻的借口而矣。人人都说他整天寻花问柳,那不过是表面现象,实际上他对待女性的态度非常尊重,不论身份地位如何。我和他不过是呤诗作画,弹琴下棋的普通朋友。抚台大人与谁都没有情欲上的关系。看到这里时,我对淑人这个人有了很大的改观,他不再是那个可有可无的配角,他也是内敛而不为人知的,我不知道他的内心真正在想什么,他为何要装出这样一副放浪的形象让所有人误解呢!为何他项住压力不想娶妻呢,在那样一个时代,通常人们都是很早就得娶妻,就连煌如星十五岁就已娶妻。
后来找到漫画的后面几本,首先就找有抚台出场的情节,奈何书中他不过是个配角,出场真得不多啊。《日本刀歌》中再出场时却是他的死亡,他最后的死让人看到以前不多的几次出场中完全不同的他,收起了满脸的浪荡不羁,在乱军围城城将破之时,满城的官兵纷纷溃逃,他让随从逃命去对他们说,“一定要活下去!”而自己则整理好官服微笑着说,“君子正衣冠而死”,城破时与城共存亡,从容赴死。他就这样死去了,简直让人有点无法相信,这样一个翩翩佳公子,斜阳巷穿过,薄醉,轻扬鞭,哈哈,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今天从胭脂楼迤逦而出,身上还有花雕的酒痕,青楼中红颜的香气和温柔,怎样的风流轻狂,怎样的游戏人间!可是一切终归是结束了,他最后的归宿竟然是沙场。原来是我看轻了他。
《一寸灰》是漫画中的男主角煌如星参加他的葬礼引发的一个故事,也是关于淑人的最终章。葬礼上认识他的人都说,真不敢相信,他会那样死去,那个似乎可以把轻薄画在脸上的人!
从战乱中逃回的随从带回了关于淑人真正的内心,几日之后,耽搁的援兵才匆匆赶到,乱党退去以后,随从回到了淑人殉难的地方,想寻找他的遗骨,在灰烬中发现了一个香袋,因为这是淑人天天随身带着的物品,所以一眼随从就认出来了。他将这个香袋作为淑人的唯一遗物送回了他的家乡。人们打开香袋,里面只有一封信,信中写道
淑人,请你以后不要再来见我,也不要再给我写信,免得两人只能徒增伤心。并附上李商隐的
贾氏窥帘韩椽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署名是雪衣。雪衣是抚台祖母的养女,她本是祖母的一家亲戚,因自小父母双亡,所以抚台的祖母收养了她,因多病一直没有出嫁,而且死于淑人死时的前一年。她是个美丽富有才学的女子,年龄与抚台相差五六岁,抚台自小就很喜欢她,称她为雪姨妈。外任作官后也时时互通书信,两人虽无血缘关系,可是名分上却是姨妈与外甥。
原来这才是他的内心一直藏着一个人,一个隐藏着极深深得谁也无法察觉的人,原来他是这样一个如此痴情的男人。
结尾时,煌如星感叹说,我迄今从未考虑过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但是现在如果真有的话我倒觉得挺好的,为了他们两个,如果在另外一个世界的话,他们俩人就不必受姨妈和外甥这种名分的束缚了吧!
淑人的祖母问着侍女,你发现了没有?侍女说,每当少爷去雪衣小姐那儿去的时候,他们俩人之间的谈话似乎都是有关诗的。经常聊的几乎都是有关诗的话题。祖母想了想说,我,我以前就想过,其实他们俩个之间是不是还有其他要想说的话呢?
他们应有着很多话很多话,多得可能一生一世都说不完,可是却无法说出口也来不及说出口。最后死亡成全了他们。
这段无望的爱如果发生在现代社会,也许不会有问题,可是故事的背景却是封建礼教严重束缚着所有人的古代社会。注定了无望而悲伤。
展开全部
写与情人别离后的思念。始从觉醒的甜梦中醒来觉得怅然若失,回忆起梦中依依惜别的情景,又匆忙地写信给她。从借用刘郎的典故,显见今后要再会是几乎不可能了。
全诗着意摹写缠绵悱恻的相思相忆和不知所以的婉曲心理,而整个相思相忆的心理流程又与斜月、晨钟、烛影、香晕的环境描写层递而下,在梦幻交织中创造出一个凄迷哀丽的境界,既避免了艺术上的平直,又恰到好处地突出了“远别之恨”的主旨。
刘郎是古代一个男子,他遇到了神仙女子,醒来后到天台山再找已经不见了。我们想想那神仙女子是永远见不到了,对李商隐来说,他所爱的人,是被幽闭在重重深墙之内,见她好象比神仙女子还要难,所以说「更隔蓬山一万重」。
韩寿,晋人,司空贾充的僚属,充每在家聚会,贾女从窗格中偷窥,见其貌美而爱之,与私通,充发觉后乃以妻寿。
宓妃留枕:曹植《洛神赋·序》:“黄初三年,作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植过洛水时,忽见一女子来,赠所用枕。宓妃,传说中伏羲氏之女。
第一首是情诗,写与情人别离后的思念。始从觉醒的甜梦中醒来觉得怅然若失,回忆起梦中依依惜别的情景,又匆忙地写信给她。从借用刘郎的典故,显见今后要再会是几乎不可能了。第二首也是情诗,但比较隐晦、深沉而痛苦,结尾二句为千古佳句,引人共鸣
全诗着意摹写缠绵悱恻的相思相忆和不知所以的婉曲心理,而整个相思相忆的心理流程又与斜月、晨钟、烛影、香晕的环境描写层递而下,在梦幻交织中创造出一个凄迷哀丽的境界,既避免了艺术上的平直,又恰到好处地突出了“远别之恨”的主旨。
刘郎是古代一个男子,他遇到了神仙女子,醒来后到天台山再找已经不见了。我们想想那神仙女子是永远见不到了,对李商隐来说,他所爱的人,是被幽闭在重重深墙之内,见她好象比神仙女子还要难,所以说「更隔蓬山一万重」。
韩寿,晋人,司空贾充的僚属,充每在家聚会,贾女从窗格中偷窥,见其貌美而爱之,与私通,充发觉后乃以妻寿。
宓妃留枕:曹植《洛神赋·序》:“黄初三年,作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植过洛水时,忽见一女子来,赠所用枕。宓妃,传说中伏羲氏之女。
第一首是情诗,写与情人别离后的思念。始从觉醒的甜梦中醒来觉得怅然若失,回忆起梦中依依惜别的情景,又匆忙地写信给她。从借用刘郎的典故,显见今后要再会是几乎不可能了。第二首也是情诗,但比较隐晦、深沉而痛苦,结尾二句为千古佳句,引人共鸣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