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翻译!!!!!!

贞观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 贞观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 展开
 我来答
ChiaBlue
2006-05-29 · TA获得超过94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3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7万
展开全部
在贞观前几年,太宗对萧瑀说;“我年轻的时候喜爱射箭,自以为可以深知它的妙处。最近得到很多好的弓,给做弓的巧匠看。工匠说:‘都不是好木头。’我问他原因,工匠说:‘木不是直木,它的脉理也都是不正的,弓虽然刚劲但射出的箭不直,所以不是好弓呀。’我开始理解。我用箭平定四方,用过很多的弓,却不知道这个道理。何况我拥有天下的时日不多,得到治国的道理,本来就不如弓,弓尚且有失,何况对于治国呀?”于是告诉五品以上的官员,及中书省内的官员,每次召见,都赐坐并一起交谈,寻访宫外的事,务必知道百姓的利益得失。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260659.html

百度网友e66de6e
2006-05-29 · TA获得超过416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39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700万
展开全部
这个能帮你理解!

贞观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

1.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A.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 邪:歪斜。

B.弓虽刚劲而遣矢不直 遣:派遣。

C.更宿中书内省 更:轮流。

D.询访外事 询:询问。

2.给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近 得 良 弓 十 数 以 示 弓 工 乃 曰 皆 非 良 材 也

3.“弓犹失之”的正确译句是( )

A.弓箭还是丢失了 B.弓箭的好坏尚且弄不清楚

C.弓箭的道理还弄不清楚 D.弓箭还未丢失

4.“得为理之意”的正确译句是( )

A.得到道理的含义 B.得到道理的本义

C.得治理国家的道理 D.获得治理国家的本义

5.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 )

A.以自己对弓的了解为喻,说明做皇帝的要多向下属官员了解情况。

B.以自己对弓的了解为喻,说明看事物不能仅看某一面,应全面观察。

C.以自己对弓的了解为喻,说明要深知百姓利害、政权得失,就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D.以自己对弓的了解为喻,说明要深知情况需向多位专家内行请教。

参考答案

l.B 2.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

3.C 4.C 5.C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