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思想的历史局限性有什么?[急]
在写毕业论文,题目是孟子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请问孟子思想的历史局限性有什么?是论文~!...
在写毕业论文,题目是孟子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请问孟子思想的历史局限性有什么?是论文~!
展开
展开全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孟子生前虽未能实现其平治天下的愿望,但他的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的先秦儒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同时对东西方文化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孟子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孟子》一书中。性善说,是孟子思想的基石,它贯穿于整个思想体系之中。为人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提供了可能;为用教育的方法来解决人的问题乃至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主张人生来都是善良的,都具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仁、义、礼、智的发端。
“施仁政,行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他系统阐述了“仁政”型社会和谐理论,这一理论以经济和谐为基础,以道德和谐为核心,以上下和谐为主干,以善政善教为两翼。他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暴力治国,认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重民轻君”是他“仁政”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还十分注意人格修养,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更是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孟子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更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心。他赞扬禹稷的救世精神,提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认为,生命与义,都是人所珍贵的,当生命与义不可兼得时,应当舍生取义。
在教育思想上,孟子非常重视培养贤才,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最大的乐事。他认为“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他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教育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了“明人伦”的教育目的,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要有独立思考和见解。
孟子离开我们已经两千多年,他的性善说成为中国传统人性论的主流;他的王道、仁政学说,历代王朝奉为施政准则;他的良知说,启发了宋明理学的革新派;他的养气说,为后来心性论提供了可贵的思想资料;他的仁者无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思想,为后世外交军事的最高指导原则;他关心农业生产,使人民不饥不寒,几千年来被为政者奉为圭臬;他的社会和谐理论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理论的代表,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孟子的思想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在国外也得到广泛传播,由于地理与政治的原因,《孟子》一书首先同其他儒家经典一起传入了高丽、日本、越南等国。孟子的思想学说在西方也得到广泛的传播,早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就把《孟子》译成拉丁文传回本国。随后,《孟子》又相继被译为法、德、英、俄等文,在西方诸国刊行。牛津大学把《孟子》中的篇章列为公共必修科目。伦敦大学把《孟子》列为古文教本。面对西方现代化后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许多西方学者对孟子的思想学说特别是道德心性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从中找出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办法。
孟子是邹城市在中国历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孟子》一书早已成为世界文明的瑰宝,孟子不仅属于邹城、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
中国语文网 编辑整理
针对春秋,战国时代连年战争、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
孟子的仁政思想包括如下内容:
1、民本主义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猪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猪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又说:尧荐舜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作了天子。虽然在孟子看来,归根结底天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
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介,则臣视君如寇仇。”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5、用人以民意为准:
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是播其恶于众也。”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主张君王应作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称赞周初古公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8、孟子反对不义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
9、孟子仁政学说的进步意义:
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产生,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意义。
10、孟子仁政学说的局限性:
孟子的思想,存在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他的仁政学说就常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
希望对您的论文有所帮助。
孟子生前虽未能实现其平治天下的愿望,但他的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的先秦儒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同时对东西方文化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孟子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孟子》一书中。性善说,是孟子思想的基石,它贯穿于整个思想体系之中。为人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提供了可能;为用教育的方法来解决人的问题乃至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主张人生来都是善良的,都具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仁、义、礼、智的发端。
“施仁政,行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他系统阐述了“仁政”型社会和谐理论,这一理论以经济和谐为基础,以道德和谐为核心,以上下和谐为主干,以善政善教为两翼。他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暴力治国,认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重民轻君”是他“仁政”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还十分注意人格修养,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更是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孟子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更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心。他赞扬禹稷的救世精神,提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认为,生命与义,都是人所珍贵的,当生命与义不可兼得时,应当舍生取义。
在教育思想上,孟子非常重视培养贤才,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最大的乐事。他认为“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他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教育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了“明人伦”的教育目的,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要有独立思考和见解。
孟子离开我们已经两千多年,他的性善说成为中国传统人性论的主流;他的王道、仁政学说,历代王朝奉为施政准则;他的良知说,启发了宋明理学的革新派;他的养气说,为后来心性论提供了可贵的思想资料;他的仁者无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思想,为后世外交军事的最高指导原则;他关心农业生产,使人民不饥不寒,几千年来被为政者奉为圭臬;他的社会和谐理论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理论的代表,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孟子的思想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在国外也得到广泛传播,由于地理与政治的原因,《孟子》一书首先同其他儒家经典一起传入了高丽、日本、越南等国。孟子的思想学说在西方也得到广泛的传播,早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就把《孟子》译成拉丁文传回本国。随后,《孟子》又相继被译为法、德、英、俄等文,在西方诸国刊行。牛津大学把《孟子》中的篇章列为公共必修科目。伦敦大学把《孟子》列为古文教本。面对西方现代化后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许多西方学者对孟子的思想学说特别是道德心性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从中找出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办法。
孟子是邹城市在中国历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孟子》一书早已成为世界文明的瑰宝,孟子不仅属于邹城、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
中国语文网 编辑整理
针对春秋,战国时代连年战争、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
孟子的仁政思想包括如下内容:
1、民本主义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猪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猪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又说:尧荐舜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作了天子。虽然在孟子看来,归根结底天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
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介,则臣视君如寇仇。”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5、用人以民意为准:
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是播其恶于众也。”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主张君王应作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称赞周初古公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8、孟子反对不义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
9、孟子仁政学说的进步意义:
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产生,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意义。
10、孟子仁政学说的局限性:
孟子的思想,存在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他的仁政学说就常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
希望对您的论文有所帮助。
展开全部
孟子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是孔子以后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许多政治观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实行仁政”。
“实行仁政”有两个主要内容:“耕者九一”和“仕者世禄”。“仁政”大抵是从安民做起,而归之于教化。说的明白点,“仁政”实际上就是“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对的,有些观点和做法在当代都很适用,但也有不合理的,尤其是“耕者九一”的主张。当时,由于铁工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农业生产发展很快,使西周以来的农村公社的经营方式逐渐被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农户经营方式所代替。而“耕者九一”却违反了这一历史趋势。
此外,孟子还提出过“民贵君轻”和“得道多助”的思想。我认为这两者十分正确,它们注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十分清楚人民反抗力量的强大。如果把这个力量用好了,那就是强者,国家的一切都会风调雨顺;但如果没有把它用好,那后果轻则各地人民揭竿而起,国家一片混乱,重则国破家亡.
在孟子“仁政”学说中,还提出过两个观点:一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二是“为政不难,不得罪于臣室”。这两种观点听起来就不太对劲了。前者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精神作用,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本应是相互依存的双方,可孟子却有些“重文轻武”,而且还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成是“天下的通义”,这就有些荒谬了。后者就更让人觉得有些不合理了。“为政不难,不得罪于臣室”与孟子的“民本思想”似乎是矛盾的,既然以民为贵,那为什么却要不得罪于臣,而不是不得罪于民呢?这让人很难琢磨.
虽然孟子有些主张是不合理的,或者说是有一定局限性,但可以看出在所有这些中利多余弊,但为什么在当时却得不到彻底执行呢?下来,我要简单谈一谈当时的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连年战争,社会动乱,贫富悬殊,暴君暴政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为了称雄和改变国内形势,各国都在寻求变法革新以求富国强兵,进而合纵连横,相互攻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在大部分人都在追求“霸道”时,孟子却独树一帜,举起了“王道”,虽然二者都能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但毕竟“霸道”的效果来得快且明显,而“王道”却要等很长时间。我想,一统天下可能是当时各诸侯共同的愿望,又有那一位不想自己完成统一大业呢?所以,从某种角度可以这样说:孟子有点儿不识时务。这样就难怪他的学说不被统治者所采用了。
在这样一个不利于自己的条件下,要想把自己的学说推广并得到实行,就必须要有非常好的口才。虽然孟子最终并没有成功,但他的论辩技巧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在论辩中,孟子总是居高临下,自处于主动地位,向对方节节进逼,使听者不能不被他说服、辩倒,从而顺从地接受他的意见。像作战一样,孟子一方面站稳阵脚,严密防守;一方面又主动进攻,诱敌进入自己预定的圈套,使敌人缴械投诚。如《齐桓晋文之事》便是这样的典型作品。
孟子还善于举例子、打比方,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强烈,词锋犀利,引人入胜,十分具有说服力,且所举大都浅显易懂,所以毫不勉强,又亲切明白,生动有力。如《揠苗助长》就设想新奇,幽默风趣,由小见大,寓意深刻。《齐人有一妻一妾》讥刺世态,入木三分,行文生动活泼。
尽管孟子的社会地位不及孔子,但他在儒家中有重要地位,唐宋古文家如韩愈、苏洵、苏轼等不仅在思想方面受他的影响,在文章创作上也是努力学他,尤其是韩愈对孟子大加推崇。虽然孟子的学说在当时没能得到采用,但像“实行仁政”、“民贵君轻”等许多观点在后世一些进步思想家新的解释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实行仁政”有两个主要内容:“耕者九一”和“仕者世禄”。“仁政”大抵是从安民做起,而归之于教化。说的明白点,“仁政”实际上就是“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对的,有些观点和做法在当代都很适用,但也有不合理的,尤其是“耕者九一”的主张。当时,由于铁工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农业生产发展很快,使西周以来的农村公社的经营方式逐渐被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农户经营方式所代替。而“耕者九一”却违反了这一历史趋势。
此外,孟子还提出过“民贵君轻”和“得道多助”的思想。我认为这两者十分正确,它们注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十分清楚人民反抗力量的强大。如果把这个力量用好了,那就是强者,国家的一切都会风调雨顺;但如果没有把它用好,那后果轻则各地人民揭竿而起,国家一片混乱,重则国破家亡.
在孟子“仁政”学说中,还提出过两个观点:一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二是“为政不难,不得罪于臣室”。这两种观点听起来就不太对劲了。前者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精神作用,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本应是相互依存的双方,可孟子却有些“重文轻武”,而且还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成是“天下的通义”,这就有些荒谬了。后者就更让人觉得有些不合理了。“为政不难,不得罪于臣室”与孟子的“民本思想”似乎是矛盾的,既然以民为贵,那为什么却要不得罪于臣,而不是不得罪于民呢?这让人很难琢磨.
虽然孟子有些主张是不合理的,或者说是有一定局限性,但可以看出在所有这些中利多余弊,但为什么在当时却得不到彻底执行呢?下来,我要简单谈一谈当时的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连年战争,社会动乱,贫富悬殊,暴君暴政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为了称雄和改变国内形势,各国都在寻求变法革新以求富国强兵,进而合纵连横,相互攻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在大部分人都在追求“霸道”时,孟子却独树一帜,举起了“王道”,虽然二者都能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但毕竟“霸道”的效果来得快且明显,而“王道”却要等很长时间。我想,一统天下可能是当时各诸侯共同的愿望,又有那一位不想自己完成统一大业呢?所以,从某种角度可以这样说:孟子有点儿不识时务。这样就难怪他的学说不被统治者所采用了。
在这样一个不利于自己的条件下,要想把自己的学说推广并得到实行,就必须要有非常好的口才。虽然孟子最终并没有成功,但他的论辩技巧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在论辩中,孟子总是居高临下,自处于主动地位,向对方节节进逼,使听者不能不被他说服、辩倒,从而顺从地接受他的意见。像作战一样,孟子一方面站稳阵脚,严密防守;一方面又主动进攻,诱敌进入自己预定的圈套,使敌人缴械投诚。如《齐桓晋文之事》便是这样的典型作品。
孟子还善于举例子、打比方,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强烈,词锋犀利,引人入胜,十分具有说服力,且所举大都浅显易懂,所以毫不勉强,又亲切明白,生动有力。如《揠苗助长》就设想新奇,幽默风趣,由小见大,寓意深刻。《齐人有一妻一妾》讥刺世态,入木三分,行文生动活泼。
尽管孟子的社会地位不及孔子,但他在儒家中有重要地位,唐宋古文家如韩愈、苏洵、苏轼等不仅在思想方面受他的影响,在文章创作上也是努力学他,尤其是韩愈对孟子大加推崇。虽然孟子的学说在当时没能得到采用,但像“实行仁政”、“民贵君轻”等许多观点在后世一些进步思想家新的解释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您好:
孟子仁政学说的进步意义:
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产生,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意义。
孟子仁政学说的局限性:
“实行仁政”有两个主要内容:“耕者九一”和“仕者世禄”。“仁政”大抵是从安民做起,而归之于教化。说的明白点,“仁政”实际上就是“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对的,有些观点和做法在当代都很适用,但也有不合理的,尤其是“耕者九一”的主张。当时,由于铁工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农业生产发展很快,使西周以来的农村公社的经营方式逐渐被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农户经营方式所代替。而“耕者九一”却违反了这一历史趋势。
在孟子“仁政”学说中,还提出过两个观点:一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二是“为政不难,不得罪于臣室”。这两种观点听起来就不太对劲了。前者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精神作用,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本应是相互依存的双方,可孟子却有些“重文轻武”,而且还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成是“天下的通义”,这就有些荒谬了。后者就更让人觉得有些不合理了。“为政不难,不得罪于臣室”与孟子的“民本思想”似乎是矛盾的,既然以民为贵,那为什么却要不得罪于臣,而不是不得罪于民呢?这让人很难琢磨.
孟子的思想,存在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他的仁政学说就常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
孟子仁政学说的进步意义:
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产生,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意义。
孟子仁政学说的局限性:
“实行仁政”有两个主要内容:“耕者九一”和“仕者世禄”。“仁政”大抵是从安民做起,而归之于教化。说的明白点,“仁政”实际上就是“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对的,有些观点和做法在当代都很适用,但也有不合理的,尤其是“耕者九一”的主张。当时,由于铁工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农业生产发展很快,使西周以来的农村公社的经营方式逐渐被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农户经营方式所代替。而“耕者九一”却违反了这一历史趋势。
在孟子“仁政”学说中,还提出过两个观点:一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二是“为政不难,不得罪于臣室”。这两种观点听起来就不太对劲了。前者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精神作用,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本应是相互依存的双方,可孟子却有些“重文轻武”,而且还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成是“天下的通义”,这就有些荒谬了。后者就更让人觉得有些不合理了。“为政不难,不得罪于臣室”与孟子的“民本思想”似乎是矛盾的,既然以民为贵,那为什么却要不得罪于臣,而不是不得罪于民呢?这让人很难琢磨.
孟子的思想,存在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他的仁政学说就常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进步意义,楼上说了很多了
谈历史局限性,推荐楼主看法家韩非的文章
法家的商鞅和韩非在孟子之后而生,他们为什么批驳孟子
为什么韩非的学说能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孟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不能
很重要一点,在于时代背景不同,也就是时势不同
在中原七雄并起,国与国连年征伐的时代
推行仁政无法达到强国的实际效果
儒家信奉人性本善,但连年战争,甚至同一国内的氏族为了争夺资源都互相争斗
当时的社会已经非常黑暗,于是法家提出了,人性本恶的结论
而儒家提倡仁政,是省刑罚,用忠孝礼仪来约束人的行为
但是世逢乱世,礼乐崩坏,人们只为了利益互相争斗,没有人会理会礼教
当阶级斗争激烈,象征阶级分化的礼教通常是最遭受反对的
所以法家根据当时的时势,提出了乱世用重典,以法令约束人的行为,以刑罚制裁做恶的人,用重赏激励有功的人
儒家刑不上大夫,分裂贵族和贫民阶级
法家则以法为依归,犯法必遭惩处,无论是贵族还是贫民
儒家崇尚先贤礼教,法家则提倡变革,批判儒家的遵守传统是守株待兔,没有按照时势的客观变化制定治国方针。
孟子和儒家奉行的礼教是周礼,但是社会的发展已经变化
下至诸侯乃至庶民的生产力已经不是周朝初期的生产力
当生产力发展了,社会就面临着社会资源再分配和社会结构再分配的问题
而孟子和儒家所代表的礼教派属于保守派,是反对这种伴随生产力应当配合的政治变革的
所以其学说必然遭到历史淘汰
谈历史局限性,推荐楼主看法家韩非的文章
法家的商鞅和韩非在孟子之后而生,他们为什么批驳孟子
为什么韩非的学说能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孟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不能
很重要一点,在于时代背景不同,也就是时势不同
在中原七雄并起,国与国连年征伐的时代
推行仁政无法达到强国的实际效果
儒家信奉人性本善,但连年战争,甚至同一国内的氏族为了争夺资源都互相争斗
当时的社会已经非常黑暗,于是法家提出了,人性本恶的结论
而儒家提倡仁政,是省刑罚,用忠孝礼仪来约束人的行为
但是世逢乱世,礼乐崩坏,人们只为了利益互相争斗,没有人会理会礼教
当阶级斗争激烈,象征阶级分化的礼教通常是最遭受反对的
所以法家根据当时的时势,提出了乱世用重典,以法令约束人的行为,以刑罚制裁做恶的人,用重赏激励有功的人
儒家刑不上大夫,分裂贵族和贫民阶级
法家则以法为依归,犯法必遭惩处,无论是贵族还是贫民
儒家崇尚先贤礼教,法家则提倡变革,批判儒家的遵守传统是守株待兔,没有按照时势的客观变化制定治国方针。
孟子和儒家奉行的礼教是周礼,但是社会的发展已经变化
下至诸侯乃至庶民的生产力已经不是周朝初期的生产力
当生产力发展了,社会就面临着社会资源再分配和社会结构再分配的问题
而孟子和儒家所代表的礼教派属于保守派,是反对这种伴随生产力应当配合的政治变革的
所以其学说必然遭到历史淘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孟子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是孔子以后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许多政治观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实行仁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