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诗句是什么意思注音
意思是:蝉声远传的原因是由于蝉身居高树之上,而并不是凭藉秋风。出自《蝉》,作者是隋末唐初诗人虞世南 。
原文
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垂 緌 饮 清 露,
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
流 响 出 疏 桐。
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居 高 声 自 远,
fēi shì jí qiū fēng
非 是 藉 秋 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扩展资料:
这首诗的作者是永兴县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汉族,余姚(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这首咏蝉诗是唐人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蝉的头部有两根触须,形状似官员系在颈下的帽带;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因而用“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
作者虞世南借蝉咏怀,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藉,自会扬名。三、四句借蝉抒情,蝉声远传不是借藉于秋风的传送,突出强调的是诗人的人格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蝉 (唐代虞世南诗作)
诗句绝美,更是让玉蝉在吉祥寓意之外,又多了几分儒雅之感。
注音: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fēi shì jiè qīu fēng。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
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
作者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
全诗歌
垂 緌 饮 清 露, 流 响 出 疏 桐。
居 高 声 自 远, 非 是 藉 秋 风。
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fēi shì jiè qīu fēng
蝉在高处声音自然传得远,并非凭借秋风的力量,比喻自己才高自然声名远播,而不是借助别人的力量~
作者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