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因斯坦
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2、苏东坡
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
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3、匡衡
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4、孙敬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
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5、鲁迅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鲁迅一枚金质奖章。鲁迅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鲁迅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着名的文学家。
2024-12-11 广告
对象:马宇歌(清华大学特长生)
2005年,马宇歌先通过清华大学的“特长生”考核与选拔,继而又经当年中国6月份举行的全国统一高考,成为该校建筑学院的一名新生。看看她在特长生测试的最后“闯关”经历,相信,对许多今年高考即将参加选拔的同学,不乏借鉴之处。
2005年1月27日,清华大学电视台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报考戏剧类(主持人)的“电视试镜”工作。十余名男女考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都是经过当地由省级高等教育委员会举行的“2005年艺术特长生统一测试”后,入选只准高中应届毕业生才能参加的“清华大学第十七届全国中学生文化艺术冬令营”,在寒假第一天经过了艺术专业课考核,从好几百名报考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优胜者。
马宇歌就是在参加了北京的统测之后,带着优异成绩——最高级别评价证书,来参加清华大学的这次考核与遴选的。
来清华大学电视台参加试镜前的头天夜里,马宇歌早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可她各种准备做得再周到,最终还是错了一步棋——素面朝天没有化妆就来了!等进入清华电视台的小楼里一看,竟无任何选手像她那样。本来大家个个都是“高手”,又在清华先经历过一轮艺术专业课淘金般的筛选,已经胜出的这些“电视主持人”,不管男生、女生,无不天生丽质、外貌资质超群,再加事先刻意那么一化妆,真叫个个赛若天仙!现场唯独马宇歌例外。这时已过上午九时,现场接过考号和应试资料,也根本不容她去再想别的了。马宇歌当即决定抓紧时间,按刚发的材料赶紧准备应考。
“试镜”要在摄像机前完成,内容两项:一是把头一天统一让每人事先准备好的1分钟自我介绍,按要求展示出来;二是把刚发的一页新闻稿,自己加头添尾,进行现场播报。这看似简单,可马宇歌心里明白,考题越小,内在要求越高。一字一句、一毫一秒间,全有可能被专业技术知识经验丰富的评委们挑出毛病来,马上予以淘汰。
“12号马宇歌!”
马宇歌应声快步进入考场,边走边微笑着,非常礼貌而又得体地向摄像机后面坐满的一排考官致意。摄影灯一齐向她打来。评委的目光,加上摄像机的镜头,一齐聚到马宇歌的双眼中来。这对考生是非常重要的考验。有人即使入场自然,此时也会渐渐紧张起来。马宇歌心情平静,脸上浮现着灿烂的笑容,开始按照要求进行自我介绍。她的每一细小环节,都被摄像机详尽地“记录在案”。马宇歌似乎天然就与摄像机镜头投缘: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她越是放松自如。评委们的眼睛亮了起来,有的开始不由自主地轻轻点头。
此刻的马宇歌,并没有按照常理像背履历表那样去介绍自己,而是谈起了自己的一枚小胸章:
“大家好!你们看到我胸前佩戴的这枚胸章了吗,(双手从胸前摘下,捧到面前)它已经陪伴我走过了17个春秋。我戴着它,考上中央电视台小记者,走遍了全国除港澳台以外各省市区,采访过党和国家领导人、老红军、著名国际人士、专家学者等等,制作了上百种电视节目,在中央台、西藏台、大连台等电视台播出。我戴着它,来到祖国南疆,和海军的大姐姐们同吃同住一起操练;我戴着它,来到黑龙江畔的北极村,向陆军边防叔叔们学习致敬;我戴着它,来到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和那里的大师长老们面对东海璀璨星空,畅谈大千世界;我戴着它,来到空气稀薄的西藏,和我亲爱的藏族好朋友次仁白珍顶足而眠,同盖一床氆氇;我戴着它,深入宁夏石嘴山地下110米深矿井,和矿工大哥哥们在昏黄的巷道一起采煤;我戴着它,在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与即将走完人生最后里程的老爷爷、老奶奶们深情吻别;我戴着它,6年前被特招进清华附中“一条龙试验班”,在美丽的清华园度过了我人生最美好的花季。你们知道这是一枚什么样的胸章吗?它上面有两个字,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写的“博爱”。——我坚信,只要博爱的精神点点滴滴溶入我的血液,人生必定灿烂辉煌!”
马宇歌面带微笑,目光深邃,抑扬顿挫,完全沉浸到了她所追述的那种人生境界之中。
接下来的“现场播报”,她的试镜稿是一篇述说爱尔兰总理伯蒂?埃亨在中方外交部、教育部官员陪同下,于2005年1月18日上午访问清华大学并作演讲的要闻报道。依照正常速度,一分半钟即可完成。难就难在其中那些生疏拗口的外国人名和特定的一些技术专业用语,同时还暗含着几处容易念白的字。其实,这正是此项考试的部分考点。而马宇歌将其处理得无可挑剔。她播报的每一句话,至尾音处,竟然能够做到因文而异,处处出彩。
马宇歌满面春风走出考场,当天下午她还和所有冬令营报名参加文化课测试的各类考生一起,接受了由清华大学统一命题的语、数、外三门联考。
2005年2月20日寒假开学之后,清华大学招生办电话通知马宇歌,她的文化课成绩高出规定录取线30分,在戏剧类(主持人)考生中排名第一。经报“清华大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清华大学招生办于3月3日郑重作出决定:认定马宇歌为2005年清华大学订招的艺术特长生。
从1996年,8岁的马宇歌考上中央电视台首批小记者算起,到2005年正好9年,可谓“小女子九年磨一剑”!这位早在13岁就已经只身走遍中国大陆的传奇女孩儿,如今终于又如愿以偿地走进了清华大学的光辉殿堂。她的绚丽人生,仅在互联网上不同搜索引擎里搜索她名下的新闻,不下百条,内容异常鼓舞人心。但在她的脚下,登上中国13亿人仰慕的最高学府,又恰恰是她小小人生征途中的一个新的起点!
参考资料: http://www.aoshu.com/200812/493f1c5174b43.shtml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古代名人勤学的故事
福楼拜不慌不忙地说:“那好,你就先跟我说说你每天的学习情况吧。”莫泊桑自信地说:“我上午用两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用另两个小时来弹钢琴,下午则用一个小时向邻居学习修理汽车,用三个小时来练习踢足球,晚上,我会去烧烤店学习怎样制作烧鹅,星期天则去乡下种菜。”说完后,莫泊桑得意地反问道:“福楼拜先生,您每天的工作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福楼拜笑了笑说:“我每天上午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下午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晚上,我还会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莫泊桑不解地问:“难道您就不会别的了吗?”福楼拜没有回答,而是接着问:“你究竟有什么特长,比如有哪样事情你做得特别好的?”这下,莫泊桑答不上来了。于是他便问福楼拜:“那么,您的特长又是什么呢?”福楼拜说:“写作。”
原来特长便是专心地做一件事情。莫泊桑下决心拜福楼拜为文学导师,一心一意地读书写作,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参考资料: http://www.bbkmobile.com/bbs/dispbbs.asp?boardid=77&id=1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