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小剧场戏剧运动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是西方戏剧反商业化、积极实验和探索的产物。1982年,导演林兆华第一次将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搬上了首都的戏剧舞台,这是中国小剧场话剧运动的开端。在随后的几年中,小剧场戏剧的影响悄然渗透于全国各地,导引人们在话剧出现危机、大剧场的演出不甚景气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观、演距离,进行小规模的探索和实验,来实现话剧自身的突破与提高,招引观众重新回到剧场。
1989年4月,南京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小剧场戏剧节。这是在大剧场极度不景气的前提下,话剧人为坚守阵地、争取生存而进行的一次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
90年代初期以后,“小剧场”戏剧开始重新“复兴”,小剧场戏剧在京、沪地区发展迅速。出现了90年代初期和末期的两个“小剧场”演出热潮,涌现了一批“成熟的”“小剧场”艺术工作者,在演艺市场的总体颓势中,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戏剧的市场处境。
今年是中国小剧场话剧运动23年。23年里,源于西方的小剧场话剧已经从一开始的“形单影只” 变成了席卷中国话剧界的一阵狂潮,尤其是1995年北京人艺小剧场建成后,小剧场话剧发展得如火如荼,甚至已经大规模地影响到了流行文化。然而也有圈内人担忧,与以前相比,如今的小剧场话剧趋向于幽默和娱乐性,看重的是噱头,以“娱乐大众”为最主要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更高艺术境界的追求。然而不管怎样,从一些大城市小剧场话剧七至八成的上座率来看,小剧场话剧的蓬勃和兴旺,已经对中国的话剧演出市场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代表人物:
以林兆华、牟森、孟京辉为代表的“戏剧人”,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在小剧场上演他们的作品,作品表达了他们对过于依赖文学剧本、表现手法单一的传统戏剧表现出了强烈不满。让戏剧获得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戏剧表达方式的多种可能性,并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目标...
1989年4月,南京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小剧场戏剧节。这是在大剧场极度不景气的前提下,话剧人为坚守阵地、争取生存而进行的一次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
90年代初期以后,“小剧场”戏剧开始重新“复兴”,小剧场戏剧在京、沪地区发展迅速。出现了90年代初期和末期的两个“小剧场”演出热潮,涌现了一批“成熟的”“小剧场”艺术工作者,在演艺市场的总体颓势中,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戏剧的市场处境。
今年是中国小剧场话剧运动23年。23年里,源于西方的小剧场话剧已经从一开始的“形单影只” 变成了席卷中国话剧界的一阵狂潮,尤其是1995年北京人艺小剧场建成后,小剧场话剧发展得如火如荼,甚至已经大规模地影响到了流行文化。然而也有圈内人担忧,与以前相比,如今的小剧场话剧趋向于幽默和娱乐性,看重的是噱头,以“娱乐大众”为最主要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更高艺术境界的追求。然而不管怎样,从一些大城市小剧场话剧七至八成的上座率来看,小剧场话剧的蓬勃和兴旺,已经对中国的话剧演出市场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代表人物:
以林兆华、牟森、孟京辉为代表的“戏剧人”,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在小剧场上演他们的作品,作品表达了他们对过于依赖文学剧本、表现手法单一的传统戏剧表现出了强烈不满。让戏剧获得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戏剧表达方式的多种可能性,并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目标...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056648.html
展开全部
小剧场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活动,后风行于英国,.德国,荷兰,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这是一次一易卜生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取代在西方剧坛占据主导地位的古典注意与浪漫主义戏剧的戏剧革新运动,它揭开了西方现代戏剧的帷幕,在戏剧观念以及戏剧文学,导演,表演,舞美等方面都进行了革新。中国的小剧场运动以爱美剧的形式进行艺术实验,建立起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体制,其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小剧场运动剧本创作的重视,培养了田汉、丁西林等著名的剧作家。丁西林则创作出了在艺术上十分成熟的独幕喜剧,被称为“独幕剧圣手”代表作有《一只马蜂》,《酒后》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