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鱼是属于深海鱼呢

小葡萄学姐
高粉答主

2019-09-22 · 专注解答生活问题,让生活更快乐
小葡萄学姐
采纳数:447 获赞数:43265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深海鱼的品种主要有老虎斑、青斑、粉斑、加力鱼、马加鱼、红利鱼、银枪鱼、沙尖鱼、黄鲫、小黄鱼及银鲳。

1、老虎斑鱼属鳍科、石斑鱼属,是暖水性近海底层名贵鱼类。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赞誉,活鱼运销港澳市场,被奉为上等佳肴,供不应求。其价格昂贵,经济价值高。分布于福建沿海的石斑鱼有12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且较为常见的种类有赤点石斑鱼、鲑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和网纹石斑鱼等。赤点石斑鱼和云纹石斑鱼。

2、马鲛鱼,Scomberomorus niphonius,体形狭长,头及体背部蓝黑色。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

体形狭长,头及体背部蓝黑色。上侧面有数列蓝黑色圆斑点,腹部龙白色,背鳍与臀鳍之后有角刺。在夏秋季常结群作远程洄游。

马鲛鱼刺少肉多,体多脂肪,与“雪菜”同烧鲜美异常,可作“熏鱼”,也可用盐腌制,是下饭佳肴。

3、马林鱼(Marlin),是旗鱼科鱼类的俗称。该科鱼类的上颌骨向前突出如枪头,其侧缘钝圆,体被小棱鳞,皮肤粗厚如皮革。广泛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200米以内的上层水域。

4、黄鲫(学名:Setipinna tenuifilis)为辐鳍鱼纲鲱形目鳀科黄鲫属的鱼类。分布干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均产之。常年可捕获,以春秋两季为旺汛,产量集中。栖息于水深4-13米以内淤泥底质,水流较缓的浅海区。

适温5-28度,肉食性,主要摄食浮游甲克类,还摄食箭虫,鱼卵,水母等。产卵期南海2-4月,东海以北5-6月。卵浮性,球形。有洄游特性。一般生活于近海生活,体长可达22厘米,可做为食用鱼。

5、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又名小黄花鱼,脊椎动物,硬骨鱼纲,石首鱼科,又名:小鲜、大眼、花色、小黄瓜、古鱼、黄鳞鱼、小春色、金龙、厚鳞仔,也叫“黄花鱼”、“小黄花”。体形似大黄鱼,但头较长,眼较小,鳞片较大,尾柄短而宽,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5-6行鳞,金黄色。椎骨28~30块。耳石较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深海鱼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6
展开全部
海鱼分深海鱼、近海鱼、冷水鱼,如挪威的鲑鱼就是冷深海域的鱼。深海污染少,深海鱼大多自然生长,冷水鱼生长时期长,因此更具有营养价值。
深海鱼的品种主要有老虎斑、青斑、粉斑、加力鱼、马加鱼、红利鱼等十多种。在餐馆里见的最多的就是石斑,石斑又包含了芝麻斑、海虎斑、油斑、青斑、东星斑等等十余种,这些鱼都属石斑类,但长像相差甚远。东星斑是石斑里的大美女,火红的鱼鳞,带着蓝蓝的小星点,产量不大,因些很名贵,大多在三、五百元一斤。老虎斑身着白色虎皮斑纹,肉质雪白细嫩,吃起来十分美味。还有些斑鱼长得十分丑陋,如北方海鲜餐厅里常说的老板鱼,全身长得参差不齐,实在不堪目睹。但这种鱼不好动,整日爬在水底,眼睛从不滴溜溜乱转,显得很沉稳,因此得名。另外,最常见得的是偏口鱼,也分左口鱼、多宝鱼等。这类鱼身材扁平,也不好看,但在水中游动时如同一只大蝴蝶,姿态很美。海鲜池里最名贵的鱼属苏眉,苏眉分大苏眉、小苏眉,大苏眉体重可达八、九斤一条;小苏眉产量极低,价格每斤可高达600—800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巢气律芷珍
2019-04-03 · TA获得超过380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97
采纳率:27%
帮助的人:164万
展开全部
银枪鱼、沙尖鱼、黄鲫、小黄鱼及银鲳等近海产的小鱼种都属于深海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1-13
展开全部
  科 名: Nemichthyidae 线鳗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中层及深海底栖
  特 徵: 吻部极端延长,成熟雄鱼下颚较上颚短且无法闭合。 眼大体长具胸鳍,背鳍、臀鳍及尾鳍相连在一起。Labrichthys与Avocettina此两属的脊椎骨数在170-220间;而Nemichthys此属脊椎骨数超过750节
  其 他: 全世界共有3属9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属1种。俗称线鳗是因体长如鳗一般细长,却又比鳗的体型细,如线般细细长长故而称之
  科 名: Ophidiidae 鼬鳚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中层及深海底栖
  特 徵: 背鳍较臀鳍长或与臀鳍等长,肛门及臀鳍位于胸鳍末端下方。具鳞,许多种类鳃盖上有棘。最大的种类Lamprogrammus shcherbachevi(希氏软鼬鳚)可以长至2m
  其 他: 全世界共有47属218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5属7种。此科的分布极广,可由100m至2000m海底皆发现其踪迹,在深海的种类甚至眼睛退化至全无或只剩皮瓣痕迹,外型变化众多但皆为底栖性鱼类,属于广布性的一科
  科 名: Trachichthyidae 燧鲷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徵: 具眶蝶骨,腹鳍 1硬棘,软条 6-7;背鳍硬棘3-8,软条10-19;臀鳍硬棘 2-3 ,软条8-12。腹部鳞具鳞脊。种间的鳞差异颇大,部分种类具有发光器,最大可长至55cm
  其 他: 全世界共有8属44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3属3种。此科的鱼分布深度由100m-1500m。在某些地区(如澳洲)此科的其中一种具有相当的鱼类资源,为重要的渔获对象,一次捕获量甚至达到数百公吨,但在台湾地区目前仅捕获到体型较小的种类,对于其鱼类资源仍有待开发
  科 名: Synaphobranchidae 合鳃鳗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中层及深海底栖
  特 徵: 鳃孔位在身体下方介于胸鳍之前,少数几种胸鳍退化。脊椎骨数110-205
  其 他: 全世界共有9属30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4属8种。合鳃鳗顾名思义鳍两边的鳃孔虽然是分开,但鳃外部的皮瓣相连接,像两个鳃合在一起而称之
  科 名: Neoscopelidae 新灯笼鱼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徵: 体侧扁,上颚骨细长且由三块软骨组合而成,不具眼下骨。 臀鳍起点远离背鳍。部分种类具有发光器。大多为圆鳞而Solivomer此属为栉鳞,而Scopelengys 此属不具鳔,其他皆有鳔。脊椎骨数29-35节最大可至30cm。
  其 他: 全世界共有3属6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属3种。此科的鱼与灯笼鱼科的鱼极为相似,两者大多都具有发光器,而此科的鱼较大且体色偏红,可与灯笼鱼科作一区别。
  科 名: Myctophidae 灯笼鱼科
  地理分布: 全世界
  深度分布: 中层及深海底栖
  特 徵: 脂鳍是由一盘状软骨支撑,具眼下骨。臀鳍起点在背鳍下方或略后。头部及身体具有整排或几组的发光器,仅一种不具。多数为圆鳞而其中四种为栉鳞,皆具鳔,脊椎骨数28-45。
  其 他: 全世界共有31属225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5属17种。此科鱼种类颇多,但体型偏小约为5cm左右,为海洋中其他肉食性鱼类重要的捕食对象。已有许多研究证实其具有每日垂直迁移的情形,迁移距离甚至超过数百公尺,丰度分布日间最多在300至1200 m间;而夜晚最多在10至100 m。
  科 名: Alepocephalidae 黑头鱼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徵: 齿小而鳃耙多且长。鳃盖骨鳍条数5-13. 许多种生活在超过1000m的水层。
  其 他: 全世界共有17属95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2属3种。此科的特徵在于头部与身体的颜色不同,较为常见的种类即是头部呈现黑色俗称油鱼的黑头鱼。
  科 名: Rondeletiidae 红口仿鲸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徵: 头部箱型,皮肤表面光滑。侧线是由14-26组垂直的感觉孔组合而成。尾部软骨3块,脊椎骨数 24-27。
  其 他: 全世界共有1属2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属1种。此科不具鳞片,侧线感觉孔呈现纵向排列为其特徵。
  科 名: Moridae 稚鳕科
  地理分布: 全世界
  深度分布: 底栖
  特 徵: 背鳍一或二少数为三,臀鳍一或二。下颚须有或无,若具齿齿细微。 鳔与耳石相连以收集声音。
  其 他: 全世界共有18属87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3属5种。此科为底栖性鱼类,分布由浅海至2500m皆有分布。此科的鱼腹面常具有发光器,而呈现黑色。
  科 名: Diretmidae 银眼鲷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徵: 无侧线,背鳍及臀鳍不具棘。背鳍软条24,臀鳍19-22软条。腹部具鳞脊。脊椎骨数20-32,最长可达37cm。
  其 他: 全世界共有3属4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2属2种。
  科 名: Eurypharyngidae 宽咽鱼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徵: 鳃孔小,与吻端距离长于与肛门的距离。鳃条骨数5,内脏游离骨数6。口非常大,齿小,胸鳍亦不明显。
  其 他: 全世界共有1属1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属1种。 背部具有发光器,无垂直迁移的现象。
  科 名: Halosauridae 海蜥鱼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徵: 前上颔骨及颔骨具齿,背鳍在肛门前,且具9-13软条无硬棘。凹陷状的侧线延伸整个身体,而鳞片较大的侧线孔在身体两侧,约为30个侧线鳞数。
  其 他: 全世界共有3属15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属1种。
  科 名: Ipnopidae 炉眼鱼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徵: 眼小或退化成盘状。无幽门垂,背鳍软条8-16,臀鳍软条7-19,胸鳍软条9-24 。鳃条骨数8-17,脊椎骨数44-80,Bathypterois此属中18种具有延
  长之胸鳍、腹鳍与尾鳍 。
  其 他: 全世界共有6属29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属2种。此科的鱼属于底栖性鱼类,会利用延长的腹鳍及尾鳍站立在海底,而呈现三角形,故另有俗名称之为三角鱼。
  科 名: Melamphaidae 孔头鱼科
  地理分布: 除地中海及北极海外其他海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徵: 背鳍具有1-3个小棘,胸鳍1硬棘,6-8软条。尾鳍前端具 3-4 棘. 具圆鳞,鳞大但易脱落。无侧线或只有1-2个侧线孔,脊椎骨数24-31。
  其 他: 全世界共有18属87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属1种。眼部具有眶蝶骨,
  科 名: Notacanthidae 背棘鱼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徵: 侧线隆起在两侧,鳞小,每列至少50个以上。一些种类的腹鳍具有3个似硬棘的鳍条。以底栖性动物为食(如多毛类及腔肠动物),亦以浮游性甲壳类为食。雌性的数量大过于雄性数量,较大的狭首形幼鱼可能归属于此科。
  其 他: 全世界共有3属10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属1种。
  科 名: Cetomimidae 仿鲸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徵: 表皮不具鳞,眼小或退化成痕迹。鳃耙3或4,无发光器,仅在肛门周围,背鳍及臀鳍底部具凹陷的组织。脊椎骨数38-59。生时体表颜色褐色或橘红色。
  其 他: 全世界共有9属20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属1种。
  科 名: Setarchidae 囊头鲉亚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徵: 鲉科的鱼背鳍具硬棘11-13,有些具有毒性,而此亚科的特徵在于侧线是连续的凹槽,体披圆鳞,下眼眶脊不明显。
  其 他: 全世界共有3属5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2属2种。此科的鱼属于鲉科下的亚科,而浅海的鲉科及俗称的石狗公或石头鱼,其肉质鲜美是高经济价值的鱼类,但深海的鲉科卖相及肉质皆不佳,故无经济价值。
  科 名: Bothidae 鲆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底栖性
  特 徵: 大多种类两只眼睛在左侧身体。鳍不具硬棘,背鳍起点在眼上方或前方。 背鳍和臀鳍接不与尾鳍相连接,肛门在盲侧。卵黄具一个小油球,多数种类具经济价值。
  其 他: 全世界共有21属154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2属27种。此科鱼类的分布很广,为浅海地区重要的鱼类资源之一。但在深海的种类肉质较软,易腐烂不易保存,因此食用的价值不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玉的别致生活
高粉答主

2020-01-11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8.3万
采纳率:1%
帮助的人:3939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