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谥号是如何确定的,有何含义?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11-04
展开全部
是他死后大臣或儿子定的,是对皇帝的简评,主要有表扬(经天纬地曰文,可定祸乱,刚强直理曰武)批评性(滥杀无辜曰纣)同情性(短折不成曰殇)
匿名用户
2013-11-04
展开全部
 谥号,读音:shì hào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号----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得称号,如“武”帝,“哀”公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