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写字习惯是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即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习惯。200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中要求“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在“教学建议”中要求“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评价建议”中要求“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在“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中指出“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写字习惯,即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习惯”。所以,我们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现在,小学生存在那些错误的书写习惯呢?
现在的小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姿势普遍不正确。某市城区的一所小学中,五年级的一个班里,全班57个学生,有39个学生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都不正确。学生写的字,歪歪扭扭,潦潦草草,大小不匀,有的简直不像样[3]。面对这种现象,一些教师视而不见,批改作业时只着眼于对或错,对书写质量毫不评判。如此下去,学生便会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出现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现象,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影响一生的发展。除字体潦草、书写姿势不正确、握笔方式不正确之外,还存在着许许多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影响儿童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错误书写习惯。我想为什么现在的小学生也普遍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四只眼”,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三、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才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呢?
叶圣陶老人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仅仅在作业批改的时,对学生作业的书写质量作稍作评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从平时做起,把书写作为一门课程。据了解,教育部已经于1998年发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要求各地重视中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工作。
四、这些错误的书写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呢?按其成因可以分内因和外因。
内因
1、儿童的认知水平不高
小学儿童虽然思维能力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正处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但是知觉的精确性仍然不够,知觉的分辨能力较低。比如在识字过程小学生只能记住字体的粗略轮廓,而对于字体非常细微的部分,如果没有教师的提醒或训练就往往会忽略。如自己的“己”,小学生在写时往往写成“已”或“巳”。又如辨别的“辨”写成“辩”。此外,还会将正确书写习惯与错误书写习惯混为一谈,不能分辨等等。例如,对如何握笔的问题就感念模糊,不能分清。由于这种种因素的存在,使得小学生常常写错别字,一味遵循并强化了不良的书写习惯。
2、儿童不能长时间的进行有意注意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十分有限,要让小学生将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摈除之前错误习惯,端正地坐在桌前认真的写作业、练字,小学生是难以忍受的。这也是儿童认知心理发展未成熟的外部表现。
以上是从小学生养成错误书写习惯内因。然而一个事物的产生不可能全是由内因所决定的,它的产生通常会涉及到各种外部因素,尤其是环境。对于小学生养成书写习惯来说,在这里起主要影响作用的还是环境因素,主要是教师和家长的监督。
外因
1、社会环境
小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导致错误行为习惯的形成,那是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如果父母、老师或亲密的同伴有不良的习惯,那么小学生极有可能受他们的影响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书写习惯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必须给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免得儿童受他人影响,而导致形成不良书写习惯,甚至是行为习惯。
2、教师的教育
现在,有些老师在看到学生在握笔不正确,甚至趴在桌子上的情况下写作业时,竟没有提醒学生,督促学生要注意书写习惯;有些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也是只注重是否正确,而不在乎其书写质量,清晰度。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了错误的书写习惯。
五、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如何才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呢?
1、用自己良好的书写习惯影响学生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不仅与教师的严格要求有关,教师的身教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手漂亮字,如一个个奇妙的音符,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谱出优美的乐章,那苍劲有力、清新俊秀的笔画会给学生以振奋和力量。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哪位教师的字写得好,他的学生字也比较好。但是目前在一线教师当中,字写得好的为数不多,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字写得不够规范,有的教师甚至执笔方法、写字姿势也不正确,课堂板书起不到示范作用。所以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首先得从规范老师做起。
2、培养学生浓厚的书写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指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4]”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渴望获得”“不断探索”“如饥似渴”等动力现象和行为。事实也告诉我们,小学生对不感兴趣的事是做不好的。因此,要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就必须培养浓厚的书写兴趣。
3、正确引导,强化训练
即所谓的训练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必须使之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比如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肩平,眼睛距纸面一尺,笔尖离握笔处一寸,胸口离桌子一拳;握笔方式要正确等等。学生在写字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对不正确者给予纠正。我们还可以借用华生等人的行为主义观点,强调“训练行为”。强化是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就是要求他们对自己按照正确的书习惯书写。当然,我们的强化不是只让学生死板的去练,而是在矫正其错误的行为习惯之后,进而利用各种方法强化正确的书写习惯。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开展相关活动,达到使学生自愿强化的目的。比如说“比比谁最不会写错别字”、“谁的作业最清楚”、“争当小小书法家”等系列活动,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古今书法家勤学苦练的事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锻炼和提高,也就是在活动中训练,在活动中强化。“你也可以采用榜样法对有较好书写习惯 的同学进行表扬,要求同学们向他学习。从而来矫正小学生的错误书写习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5]”小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的时间短,且粗心大意,从而导致了错别字的产生,书写的不规范,作业的潦草糊涂。有意注意的维持,依赖于在从事某项活动时加深对活动的理解。所以,我们要让小学生清楚地了解书写的具体任务,理解书写正确的规范字的重要性,让他们不断组织自己的行为,运用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排除外界的干扰,从而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中国方块字的字形美,培养小学生具有写正确、规范、工整字的兴趣,来延长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从而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当然,通过外界环境对小学生的影响,从而使之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学校组织书法辅休课,时常开展规范字,规范作业等,都是要我们去开展实现的。
二、现在,小学生存在那些错误的书写习惯呢?
现在的小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姿势普遍不正确。某市城区的一所小学中,五年级的一个班里,全班57个学生,有39个学生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都不正确。学生写的字,歪歪扭扭,潦潦草草,大小不匀,有的简直不像样[3]。面对这种现象,一些教师视而不见,批改作业时只着眼于对或错,对书写质量毫不评判。如此下去,学生便会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出现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现象,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影响一生的发展。除字体潦草、书写姿势不正确、握笔方式不正确之外,还存在着许许多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影响儿童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错误书写习惯。我想为什么现在的小学生也普遍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四只眼”,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三、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才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呢?
叶圣陶老人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仅仅在作业批改的时,对学生作业的书写质量作稍作评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从平时做起,把书写作为一门课程。据了解,教育部已经于1998年发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要求各地重视中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工作。
四、这些错误的书写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呢?按其成因可以分内因和外因。
内因
1、儿童的认知水平不高
小学儿童虽然思维能力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正处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但是知觉的精确性仍然不够,知觉的分辨能力较低。比如在识字过程小学生只能记住字体的粗略轮廓,而对于字体非常细微的部分,如果没有教师的提醒或训练就往往会忽略。如自己的“己”,小学生在写时往往写成“已”或“巳”。又如辨别的“辨”写成“辩”。此外,还会将正确书写习惯与错误书写习惯混为一谈,不能分辨等等。例如,对如何握笔的问题就感念模糊,不能分清。由于这种种因素的存在,使得小学生常常写错别字,一味遵循并强化了不良的书写习惯。
2、儿童不能长时间的进行有意注意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十分有限,要让小学生将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摈除之前错误习惯,端正地坐在桌前认真的写作业、练字,小学生是难以忍受的。这也是儿童认知心理发展未成熟的外部表现。
以上是从小学生养成错误书写习惯内因。然而一个事物的产生不可能全是由内因所决定的,它的产生通常会涉及到各种外部因素,尤其是环境。对于小学生养成书写习惯来说,在这里起主要影响作用的还是环境因素,主要是教师和家长的监督。
外因
1、社会环境
小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导致错误行为习惯的形成,那是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如果父母、老师或亲密的同伴有不良的习惯,那么小学生极有可能受他们的影响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书写习惯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必须给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免得儿童受他人影响,而导致形成不良书写习惯,甚至是行为习惯。
2、教师的教育
现在,有些老师在看到学生在握笔不正确,甚至趴在桌子上的情况下写作业时,竟没有提醒学生,督促学生要注意书写习惯;有些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也是只注重是否正确,而不在乎其书写质量,清晰度。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了错误的书写习惯。
五、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如何才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呢?
1、用自己良好的书写习惯影响学生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不仅与教师的严格要求有关,教师的身教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手漂亮字,如一个个奇妙的音符,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谱出优美的乐章,那苍劲有力、清新俊秀的笔画会给学生以振奋和力量。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哪位教师的字写得好,他的学生字也比较好。但是目前在一线教师当中,字写得好的为数不多,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字写得不够规范,有的教师甚至执笔方法、写字姿势也不正确,课堂板书起不到示范作用。所以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首先得从规范老师做起。
2、培养学生浓厚的书写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指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4]”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渴望获得”“不断探索”“如饥似渴”等动力现象和行为。事实也告诉我们,小学生对不感兴趣的事是做不好的。因此,要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就必须培养浓厚的书写兴趣。
3、正确引导,强化训练
即所谓的训练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必须使之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比如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肩平,眼睛距纸面一尺,笔尖离握笔处一寸,胸口离桌子一拳;握笔方式要正确等等。学生在写字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对不正确者给予纠正。我们还可以借用华生等人的行为主义观点,强调“训练行为”。强化是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就是要求他们对自己按照正确的书习惯书写。当然,我们的强化不是只让学生死板的去练,而是在矫正其错误的行为习惯之后,进而利用各种方法强化正确的书写习惯。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开展相关活动,达到使学生自愿强化的目的。比如说“比比谁最不会写错别字”、“谁的作业最清楚”、“争当小小书法家”等系列活动,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古今书法家勤学苦练的事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锻炼和提高,也就是在活动中训练,在活动中强化。“你也可以采用榜样法对有较好书写习惯 的同学进行表扬,要求同学们向他学习。从而来矫正小学生的错误书写习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5]”小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的时间短,且粗心大意,从而导致了错别字的产生,书写的不规范,作业的潦草糊涂。有意注意的维持,依赖于在从事某项活动时加深对活动的理解。所以,我们要让小学生清楚地了解书写的具体任务,理解书写正确的规范字的重要性,让他们不断组织自己的行为,运用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排除外界的干扰,从而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中国方块字的字形美,培养小学生具有写正确、规范、工整字的兴趣,来延长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从而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当然,通过外界环境对小学生的影响,从而使之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学校组织书法辅休课,时常开展规范字,规范作业等,都是要我们去开展实现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