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照片的故事

600字... 600字 展开
 我来答
沈连营
2009-01-01 ·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沈连营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采纳数:11764 获赞数:149812
八六年参加工作 86---92年 农村信用社 92---至今 中国农业银行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张老照片的故事

9月17日晚,杭州楼外楼二楼豪华宴会厅内灯火辉煌,欢声笑语不绝。当楼外楼菜馆董事长沈关忠从日本客人手中接过“回娘家”的楼外楼历史老照片时激动不已,感慨万千:“正是这位拥有无数读者,在近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日本著名作家在86年前到过楼外楼,写过楼外楼,使当年及今天的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了楼外楼。”
这位日本著名作家就是芥川龙之介。那是1921年5月,正是西湖绿肥红瘦时节。时年29岁的芥川龙之介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社的海外特派员来中国旅游。在记者田村孜郎的陪同下他来到杭州,乘坐画舫游览西湖,观赏西湖的迷人景色。然后在船老大的推荐下,来到坐落于孤山南麓的楼外楼菜馆用午餐。田村孜郎为他拍了照片。这照片后来收藏在日本近代文学馆中。

在杭州期间,芥川龙之介尽情地参观游览了广化寺、俞楼、苏小小墓、岳王庙等西湖风景名胜,并把自己的观感以游记的形式连载于《大阪每日新闻》的《江南游记》中。在《江南游记》中用六个篇幅记述了在西湖的游览,其中一章便是楼外楼享用午餐的情形。他在文中这样写道:

“那里的槐树与梧桐的树荫下,有家打着‘楼外楼’旗帜的餐馆……我们的桌子,摆放在枝叶繁茂的槐树下。脚下不远处便是波光粼粼的西湖。湖水不停地荡漾着,在岸边的石缝中荡着轻柔的声响。水边有三个穿着蓝色衣服的中国人,一个在冲洗一只拔光了毛的鸡,一个在洗着旧棉衣,一个则在稍远的柳荫下悠然垂钓。忽然,他将钓竿高高举起,线端一条鲫鱼在空中活蹦乱跳。这番情景在春光中让人颇感闲适之趣……”

楼外楼的历史老照片不仅为这些优美文字提供了印证,而且填补了楼外楼早期图片资料的空缺,同时也见证了楼外楼名店与海内外人士之间结成的深厚历史渊源。楼外楼当家人表示,这珍贵的历史照片,对于正筹备明年160年周年店庆的楼外楼来说是一份最珍贵的礼物,我们将把它作为楼外楼最早的历史图像资料载入纪念册。(
http://www.baidu.com/s?kw=&sc=web&cl=3&tn=sitehao123&ct=0&rn=&lm=&ie=gb2312&rs2=&myselectvalue=&f=&pv=&z=&from=&word=%D2%BB%D5%C5%C0%CF%D5%D5%C6%AC%B5%C4%B9%CA%CA%C2
手机用户15396
2009-01-02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一张老照片的故事[
无意间翻到了一张70年代的老照片,已经黄边的一张二寸小照片,已经有些斑驳了。却勾起无限的回忆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小镇,经济很不发达。一天只有一趟进出的火车,不到二百米的小街几分钟就走完了。镇上只有生活必须的百货商店、理发店、医院及政府机关。没有照相馆,今天想起来对想留下记忆的人们实在是不公平。
在我十岁那年的春天,为了留下一张照片,几个孩子还有大人一起坐火车到离我们家30公里外的镇上去照照片。去的时候我们坐的是客车,我和妹妹因为是第一次做火车,看什么都新鲜,还没坐够就到站了。下车了,眼睛就更不够用了,很长很长的街道,店铺林立,见门就想进,可终究没能进去,大人把我们拉走了。现在想一想没进去也好,进去了也只能看看,不能买,怪上火的。终于到了照相馆,我和妹妹只照了一张合影,是上色的,花了九毛钱。那时候的彩色照片是涂的颜色,红的绿的,看起来怪怪的。
回去的时候错过了一天一次的火车,那时候还没有汽车呢,我们扒货车往回走,虽然害怕让铁路的人看见,我们几个还是在过了车站之后,扒着车厢向远处看去,一望无际的绿野,偶尔有几只小鸟飞过,漂亮极了。看看要到站了,我们也做好了下车的准备,惨了,车没有停下来,我们向相反的方向又坐了30公里,车才停下了。后来我们坐火车回了家。
这是我一生第一次做火车出门,第一次照相,是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坐货车出行,这样的经历再也不会有了,现在火车提速了,像我们家乡那样的小站再也没有火车停靠了,更不会有人坐货车出行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