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国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各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民主党派成员的不断更新,一些同志在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这个根本问题上产生了疑问,有的提出,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都是政党,为什么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有的甚至认为不以执政为目的的政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党。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持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就必须深刻认识我国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实基础。
从一般意义上讲,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走向繁荣富强,彻底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才能保持团结、稳定和统一,避免出现社会动荡、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而其他任何政党和团体都对此无能为力。这是当代中国的唯一选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因素。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上来分析,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一、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
在奋斗目标和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是各党派进行团结合作的基本前提,也是我国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的重要基础。志同则道合,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前苏联共产党在十月革命后,曾努力争取与以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为代表的一些小资产阶级政党合作,但由于在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终于分道扬镳。到本世纪80年代末,实行一党制的前苏联国内出现了许多政治反对派,公开宣称不接受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政治目标上的分歧。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之所以与共产党团结合作并最终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就是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具有政治上和利益上的一致性。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以共同纲领为共同政治基础,进行了消灭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采取了和平赎买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使他们逐步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所以民建等党派明确提出,“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新的历史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最大共识,也是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共同利益所在。在为共同目标和利益奋斗中,大家同舟共济,协力共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而为各民主党派在共产党领导下进一步团结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如果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南辕北辙,经济利益水火不容,如同新中国成立前夕与国民党的关系一样,背离尚且不及,遑论领导?由此可见,民主党派与共产党没有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中国共产党就难以领导,也无从领导;有了共同目标和利益,各民主党派才能主动接受领导,并自觉维护领导。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为民主党派不通过取得领导和执政地位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提供了现实可能。每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追求、政治目的和实现手段,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当然也不例外。共产党的政治目标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但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共产党的政治目标与国民党反动统治者是根本对立的,所以要实现党的政治追求,必须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才能实现。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追求政治民主和自由,这与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是根本对立的,而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则是一致的,所以各民主党派能够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合作,共同进行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在这里,各民主党派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不是通过取得领导和执政地位,而是通过在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团结合作实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成为执政党;各民主党派也成为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力量,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为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这种情况下,各民主党派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主要靠在共产党领导和执政下充分发挥参政党的作用来实现。
有的同志会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相互竞争的各政党在根本利益和政治目的上也具有一致性,为什么还要千方百计地争取执政地位呢?这是因为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党关系不同的缘故。诚然,西方实行多党制国家的政党,除了政治目标不同的共产党之外,竞争的两党或多党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这个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是基本一致的,但他们也有各自的特殊利益需要和政治要求。特别是多党政治体制是以竞争为特征的,政党与政党之间不是团结合作关系,而是互相竞争、彼此倾轧的势不两立关系。他们不存在执政党与参政党之别,只有执政党与反对党、在野党之分。在执掌国家政权上,两者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器。不取得执政地位,实现本党派特殊的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然,也有的国家实行多党派联合执政,但这并不表明这些政党的政治目标高度一致,相互之间亲密和谐,而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独立组阁,而且这种联合执政常常因为各党派的政治分歧和利益冲突而破裂。而在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个政治体制中,虽然共产党居于领导和执政地位,但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能够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完全可以通过参政党使用的发挥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实现自己的政治要求,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与西方实行多党制国家中的反对党、在野党的作用是根本不同的,也是西方国家中的反对党、在野党难以企及的。既然我国各民主党派能够通过参政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和要求,为什么非要像西方国家政党那样进行竞争获取执政地位呢?所以,一些人提出不以执政为目的的政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党,并不符合我国政治发展和政党关系的实际,不符合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和特点,不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则和要求。
二、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党的性质和作用上具有差异性
如果说共同的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是我国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基本条件,那么自身性质、特点和作用上的差异则是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决定因素。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只能有一个领导核心,否则必然会造成分裂和混乱。谁能成为领导核心,并不在于自我标榜,而在于是否具有领导能力。所谓领导能力,就是能够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指明社会进步的方向,确立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团结和带领最广大人民群众,为共同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并取得胜利。当今世界是政党政治,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通过政党来领导和组织社会生活,每个国家的不同政党也通过各种方式取得领导和执政地位。一般说来,能够取得领导和执政地位的政党,都具有较之其它政党在获取、利用和发挥政治资源等方面的更大优势和能力。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党的性质、理论基础、社会作用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中国只能由共产党来领导和执政,也决定了民主党派只能在共产党领导下发挥自身作用。
从党的性质看: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是最革命、最先进、最有前途的阶级。邓小平同志指出:“工人阶级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同社会大生产相联系,因此它的觉悟最高,纪律性最强,能在时代的经济进步和社会政治进步中起领导作用。”在我国近代史上,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曾多次领导过革命,都失败了;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进而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工人阶级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当之无愧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治代表也当之无愧地成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工人阶级队伍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使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领导力量更加壮大,更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他们既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又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革命中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难以成为领导阶级。因此,代表和体现这些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利益的各民主党派,不能成为领导党,只能成为革命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同盟者。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与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它不是单一阶级的政党,更不是工人阶级的政党,而是由知识分子以及社会其他阶层中有代表性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干部性集团”。它与共产党的关系不是工人阶级政党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社会主义政党之间的关系,而是先进的工人阶级政党与进步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党之间的关系。这种政党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我国各民主党派难以成为领导党,只能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从党的理论基础看: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引无产阶级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共产党正是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先进的思想武器,并在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从而正确地指出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立了以农村包围城市、进行武装斗争、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探索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并在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两大历史任务而奋斗中,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新中国成立前,理论基础主要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理论,这较之于封建思想无疑是先进的,但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相比则难以企及。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特别是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写进了各民主党派的章程,这固然反映了各民主党派的历史性变化和政治上的进步,但并不意味着各民主党派也同共产党一样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共产党领导下,民主党派在一定程度上能运用邓小平理论观察和研究问题,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但要各民主党派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来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则是不可能的。可以说,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提出正确的革命、建设、改革的方向和道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领导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这种理论基础上的差异,决定了我国各民主党派只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自己的作用。
从党的作用看: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领导中国人民结束了旧中国备受外国奴役、掠夺、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历史,特别是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道路,为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安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发展条件;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科学总结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做到兼收并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形成和发展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面向世界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党制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党领导的一切社会实践,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由于我国各民主党派过去和现在都难以全面充分地代表、体现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们都一直在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先进文化建设、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积极发挥作用,始终没有成为领导和主导力量。所以,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中,共产党是领导党和执政党,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这种自身作用的差异,决定了我国各民主党派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有自己的政治地位,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意愿。
三、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实践中具有互利性
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有利于双方的发展来保障。领导是以被领导者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被领导者是以领导者的正确领导和满足自身的利益来维系的,本质上是一种共利的互动关系。如果这种领导关系只对一方有利,或者是以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为前提,是决然不能长久的。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领导关系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并能在实践中互相维护,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在实践中有利于双方的巩固和发展。
从共产党方面讲,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建立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础之上,寓于团结合作和民主协商之中。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既是把各民主党派作为政治上的同盟者,最大限度地壮大革命和建设力量;也是让各民主党派成为党外的监督者,使党能够听到不同声音,保持清醒头脑,防止和避免出现大的失误;更是把各民主党派作为合作者,照顾他们的利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把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推向前进。各民主党派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为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政党,还是在新时期作为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党,都是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政治资源和促进力量,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在共产党对民主党派进行领导与团结合作过程中,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优势,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进行调研考察,提出了大量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进行智力支边,兴教办学和扶贫开发,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西部大开发,促进了国家的改革、稳定和发展;针对党和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腐败现象,从不同角度提出批评意见,进行民主监督,促进了党的领导的加强和改善。新中国成立51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经受了政治、经济和自然的严峻考验,始终坚如磐石,与各民主党派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亲密团结合作是分不开的。
从各民主党派方面讲,促进了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目的是带领各民主党派一道前进。这种领导的实现,既需要各民主党派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也需要共产党真诚的支持和帮助。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加强和参政水平的提高,与实现党的领导是一致的,对党的事业是有利的,也是多党合作所必需的,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愿望。从各民主党派诞生以来,经过民主党派的自身努力和共产党的真诚帮助,民主党派在政治上实现了两大转变:一是由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政党,转变为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党;二是由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党,转变为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组成的同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在组织上稳步发展:民主党派成员由新中国成立初期1万多人,发展到改革开放初期的6万余人,现在已经达53万余人。在作用上日益增强: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实现了“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依靠力量,维护安定团结的重要依靠力量,在国内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正是因为如此,我国才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写进宪法,各民主党派才把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写进自己的章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才成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在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斗争中,必须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坚定不移的政治准则,共同坚持、遵守和维护。
从一般意义上讲,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走向繁荣富强,彻底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才能保持团结、稳定和统一,避免出现社会动荡、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而其他任何政党和团体都对此无能为力。这是当代中国的唯一选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因素。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上来分析,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一、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
在奋斗目标和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是各党派进行团结合作的基本前提,也是我国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的重要基础。志同则道合,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前苏联共产党在十月革命后,曾努力争取与以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为代表的一些小资产阶级政党合作,但由于在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终于分道扬镳。到本世纪80年代末,实行一党制的前苏联国内出现了许多政治反对派,公开宣称不接受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政治目标上的分歧。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之所以与共产党团结合作并最终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就是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具有政治上和利益上的一致性。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以共同纲领为共同政治基础,进行了消灭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采取了和平赎买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使他们逐步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所以民建等党派明确提出,“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新的历史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最大共识,也是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共同利益所在。在为共同目标和利益奋斗中,大家同舟共济,协力共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而为各民主党派在共产党领导下进一步团结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如果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南辕北辙,经济利益水火不容,如同新中国成立前夕与国民党的关系一样,背离尚且不及,遑论领导?由此可见,民主党派与共产党没有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中国共产党就难以领导,也无从领导;有了共同目标和利益,各民主党派才能主动接受领导,并自觉维护领导。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为民主党派不通过取得领导和执政地位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提供了现实可能。每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追求、政治目的和实现手段,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当然也不例外。共产党的政治目标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但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共产党的政治目标与国民党反动统治者是根本对立的,所以要实现党的政治追求,必须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才能实现。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追求政治民主和自由,这与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是根本对立的,而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则是一致的,所以各民主党派能够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合作,共同进行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在这里,各民主党派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不是通过取得领导和执政地位,而是通过在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团结合作实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成为执政党;各民主党派也成为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力量,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为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这种情况下,各民主党派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主要靠在共产党领导和执政下充分发挥参政党的作用来实现。
有的同志会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相互竞争的各政党在根本利益和政治目的上也具有一致性,为什么还要千方百计地争取执政地位呢?这是因为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党关系不同的缘故。诚然,西方实行多党制国家的政党,除了政治目标不同的共产党之外,竞争的两党或多党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这个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是基本一致的,但他们也有各自的特殊利益需要和政治要求。特别是多党政治体制是以竞争为特征的,政党与政党之间不是团结合作关系,而是互相竞争、彼此倾轧的势不两立关系。他们不存在执政党与参政党之别,只有执政党与反对党、在野党之分。在执掌国家政权上,两者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器。不取得执政地位,实现本党派特殊的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然,也有的国家实行多党派联合执政,但这并不表明这些政党的政治目标高度一致,相互之间亲密和谐,而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独立组阁,而且这种联合执政常常因为各党派的政治分歧和利益冲突而破裂。而在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个政治体制中,虽然共产党居于领导和执政地位,但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能够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完全可以通过参政党使用的发挥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实现自己的政治要求,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与西方实行多党制国家中的反对党、在野党的作用是根本不同的,也是西方国家中的反对党、在野党难以企及的。既然我国各民主党派能够通过参政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和要求,为什么非要像西方国家政党那样进行竞争获取执政地位呢?所以,一些人提出不以执政为目的的政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党,并不符合我国政治发展和政党关系的实际,不符合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和特点,不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则和要求。
二、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党的性质和作用上具有差异性
如果说共同的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是我国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基本条件,那么自身性质、特点和作用上的差异则是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决定因素。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只能有一个领导核心,否则必然会造成分裂和混乱。谁能成为领导核心,并不在于自我标榜,而在于是否具有领导能力。所谓领导能力,就是能够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指明社会进步的方向,确立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团结和带领最广大人民群众,为共同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并取得胜利。当今世界是政党政治,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通过政党来领导和组织社会生活,每个国家的不同政党也通过各种方式取得领导和执政地位。一般说来,能够取得领导和执政地位的政党,都具有较之其它政党在获取、利用和发挥政治资源等方面的更大优势和能力。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党的性质、理论基础、社会作用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中国只能由共产党来领导和执政,也决定了民主党派只能在共产党领导下发挥自身作用。
从党的性质看: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是最革命、最先进、最有前途的阶级。邓小平同志指出:“工人阶级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同社会大生产相联系,因此它的觉悟最高,纪律性最强,能在时代的经济进步和社会政治进步中起领导作用。”在我国近代史上,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曾多次领导过革命,都失败了;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进而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工人阶级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当之无愧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治代表也当之无愧地成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工人阶级队伍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使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领导力量更加壮大,更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他们既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又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革命中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难以成为领导阶级。因此,代表和体现这些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利益的各民主党派,不能成为领导党,只能成为革命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同盟者。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与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它不是单一阶级的政党,更不是工人阶级的政党,而是由知识分子以及社会其他阶层中有代表性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干部性集团”。它与共产党的关系不是工人阶级政党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社会主义政党之间的关系,而是先进的工人阶级政党与进步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党之间的关系。这种政党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我国各民主党派难以成为领导党,只能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从党的理论基础看: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引无产阶级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共产党正是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先进的思想武器,并在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从而正确地指出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立了以农村包围城市、进行武装斗争、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探索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并在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两大历史任务而奋斗中,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新中国成立前,理论基础主要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理论,这较之于封建思想无疑是先进的,但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相比则难以企及。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特别是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写进了各民主党派的章程,这固然反映了各民主党派的历史性变化和政治上的进步,但并不意味着各民主党派也同共产党一样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共产党领导下,民主党派在一定程度上能运用邓小平理论观察和研究问题,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但要各民主党派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来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则是不可能的。可以说,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提出正确的革命、建设、改革的方向和道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领导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这种理论基础上的差异,决定了我国各民主党派只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自己的作用。
从党的作用看: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领导中国人民结束了旧中国备受外国奴役、掠夺、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历史,特别是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道路,为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安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发展条件;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科学总结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做到兼收并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形成和发展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面向世界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党制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党领导的一切社会实践,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由于我国各民主党派过去和现在都难以全面充分地代表、体现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们都一直在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先进文化建设、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积极发挥作用,始终没有成为领导和主导力量。所以,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中,共产党是领导党和执政党,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这种自身作用的差异,决定了我国各民主党派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有自己的政治地位,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意愿。
三、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实践中具有互利性
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有利于双方的发展来保障。领导是以被领导者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被领导者是以领导者的正确领导和满足自身的利益来维系的,本质上是一种共利的互动关系。如果这种领导关系只对一方有利,或者是以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为前提,是决然不能长久的。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领导关系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并能在实践中互相维护,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在实践中有利于双方的巩固和发展。
从共产党方面讲,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建立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础之上,寓于团结合作和民主协商之中。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既是把各民主党派作为政治上的同盟者,最大限度地壮大革命和建设力量;也是让各民主党派成为党外的监督者,使党能够听到不同声音,保持清醒头脑,防止和避免出现大的失误;更是把各民主党派作为合作者,照顾他们的利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把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推向前进。各民主党派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为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政党,还是在新时期作为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党,都是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政治资源和促进力量,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在共产党对民主党派进行领导与团结合作过程中,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优势,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进行调研考察,提出了大量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进行智力支边,兴教办学和扶贫开发,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西部大开发,促进了国家的改革、稳定和发展;针对党和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腐败现象,从不同角度提出批评意见,进行民主监督,促进了党的领导的加强和改善。新中国成立51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经受了政治、经济和自然的严峻考验,始终坚如磐石,与各民主党派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亲密团结合作是分不开的。
从各民主党派方面讲,促进了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目的是带领各民主党派一道前进。这种领导的实现,既需要各民主党派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也需要共产党真诚的支持和帮助。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加强和参政水平的提高,与实现党的领导是一致的,对党的事业是有利的,也是多党合作所必需的,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愿望。从各民主党派诞生以来,经过民主党派的自身努力和共产党的真诚帮助,民主党派在政治上实现了两大转变:一是由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政党,转变为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党;二是由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党,转变为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组成的同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在组织上稳步发展:民主党派成员由新中国成立初期1万多人,发展到改革开放初期的6万余人,现在已经达53万余人。在作用上日益增强: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实现了“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依靠力量,维护安定团结的重要依靠力量,在国内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正是因为如此,我国才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写进宪法,各民主党派才把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写进自己的章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才成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在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斗争中,必须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坚定不移的政治准则,共同坚持、遵守和维护。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