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学期物理化学知识点
1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初三物理期中概念公式复习
11.1 简单机械(三上20—31)
1. 杠杆:一根在 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的硬棒就叫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
3. 杠杆的平衡:(1)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或作缓慢的运动都叫杠杆平衡
4. 杠杆平衡的条件公式
5. 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 ,但费 。
(2)费力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 ,但省 。)
(3)等臂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 。
6. 定滑轮特点:不 ,但能 的方向。(实质是个 杠杆)
7. 动滑轮特点:省 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 为 二倍的杠杆)
8. 天平、动滑轮、定滑轮、汽车刹车、缝纫机的脚塌板、起重机的吊臂、剪铁剪刀、理发剪刀、剪布的剪刀、铡刀、起子、钓鱼杠、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 ,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9.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滑轮组的优点是: 。
11.2 功和功率 机械效率(三上32—40)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 ;二是 。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 (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s)的乘积。
(功= × )
3. 功的公式: ;单位:W→ ;F→ ;s→ 。(1焦=1 ).
4.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少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 。
5. 机械效率: 跟 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
6.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
需要测的物理量有 、 、 、 实验器材除钩码、铁架台、细线还需要 、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 、 、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 、 、 。物体提升的高度、绳子的绕法是否影响机械效率?
7. 功率(P): ,叫功率。 计算公式: ,或 。单位:P→ ;W→ ; t→ 。(1瓦=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千瓦=1000瓦)
8. 功率表示物体 的快慢。
12.1机械能(三上48—55)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 。
2.动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运动物体的 越大, 越大,动能就越大。
3.势能分为 和 。
4.重力势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物体 越大,被举得越 ,重力势能就越大。
5.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的能。物体的 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6.机械能: 和 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能量的单位是:
7.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 的。
8.人造卫星饶地球转动时,从近地点转到远地点的过程中人造卫星的重力势能将 ,动能 ,速度 。(填“变大”、“变小”、“不变”)。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 水能 和 风能 。
12.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摩擦等阻力,那么机械能的总量 。
12.2比热 内能 热量(三上56----68)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和 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 有关:物体的 越高,分子 越快,内能就 。
3.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 和 ,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的。
4.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
5. 物体吸收 ,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 ;物体放出 ,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 。
6.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 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 。
7.比热容(c ):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吸收(或放出)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 。
8.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 、 、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状态一定,比热容就 。
9.水的比热容是:C= J/(kg•0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10.热量的计算:Q吸= =cm△t(Q吸是吸收 ,单位是 ;c 是物体 ,单位是: ;m是 ;t0 是 ;t 是 .
Q放= ,其中to-t=Δt指物质 的温度。
11.热值(q ): 某种燃料 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 。
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mq;(Q是 ,单位是 ;q是 ,单位是 。
13.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 能转化为 的机器。在压缩冲程中 能转化成 能。在做功冲程中 能转化为 能。
14.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 、 、 、 四个冲程组成,每个工作循环活塞上下运动 次,曲轴转动 ,对外做功 次。
15.在热机中,用来做 功的那部分能量跟 所获得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总 1。(大于、小于)
化学是我们老师精心总结的:
初三化学上册1-6单元知识点汇总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可燃性、能支持燃烧、能与某物质反应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后水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O3。
SO2、CO、NO2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氧气的性质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2、、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放出热量(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高温熔化物落下来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一、分子和原子、元素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物质三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原子间隔越大。水银温度计遇热汞柱升高,就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汞的体积变大。
例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有一种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一些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NaCl。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类别的也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
二、质量守恒定律
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元素的种类 ③元素的质量 ④原子的种类 ⑤原子的数目 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 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 ①分子的数目 ②物质的状态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三、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1、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氯酸钾加热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难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O2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也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CO、N2、(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3、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②加热高锰酸钾,③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化学方程式:
①2KClO3==== 2KClO3+3O2 ↑
②2KMnO4====K2 MnO4+MnO2 +O2↑
③2H2O2====2H2O+O2↑
注意事项
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用第二种药品制取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未进入导管)
用第二种药品制取有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
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N2、 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4、实验室制取CO2
(1)药品:石灰石和稀盐酸或大理石和稀盐酸(不用碳酸钙,因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太剧烈,不容易收集;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混在二氧化碳里,使二氧化碳不纯)
(2)反应原理:CaCO3+HCl_______
(3)发生装置:固+液 不加热型 (4)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四、水
1、电解水:正、阳、氧(气);负、阴、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
电解水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分。
水的组成的正确表述:(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水由水分子构成;(3)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都不讲个数);(4)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都讲个数)
2、水的净化:
某些乡村,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
(1)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没有蒸馏)
(2)净化水的方法:蒸馏、吸附、过滤、沉淀四种,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蒸馏、吸附、过滤、沉淀
3、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3)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①向盛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两种水,搅拌,浮渣少,泡沫多是软水;浮渣多,泡沫少是硬水(蒸馏水泡沫多,无浮渣)
②把适量水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有固体剩余物是硬水,没有纯水。
(3)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①煮沸水;②蒸馏(过滤和吸附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4)蒸馏:获取纯净水的一种方法。注意: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
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一定条件下能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
(2)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能和水反应 CO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的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H2CO3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和石灰水反应:CO2+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能和碳反应:CO2+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的检验:
①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②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熄灭,证明是二氧化碳;
③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如果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证明是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的用途
用途 灭火 气体肥料 制汽水等饮料 干冰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化工原料
对应的性质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在叶绿素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有机物,放出氧气 能溶于水,与反
应生成碳酸 干冰升华
吸热,使环
境温度降低 与一些物质反应生成化肥
4、CO的性质:
可燃性:CO+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性:CO+Cu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Fe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Fe3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氧化碳的用途
①作燃料,是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利用CO的可燃性)
②冶炼金属 用于炼铁(利用CO的还原性)
6、二氧化碳对人类不利的一面
①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时,人便神志不清,最后死亡。
导致温室效应 臭气(O3)、甲烷(CH4)、CO2都能产生温室效应,叫温室气体。
②温室效应的可能后果:①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城市;②土地沙漠化;③农业减产。
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原因:①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②人和动植物的呼吸;③森林火灾;
④怎样控制温室: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新能源;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6、一氧化碳对人类不利的一面
CO有毒,原因是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生物体缺氧,最后死亡。
燃烧含碳燃烧要注意通风,防止CO中毒;以煤等含碳物质作燃烧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保持通风
六、碳单质:
1、金刚石、石墨、活泩炭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法不同
金刚石的性质:最硬 不导电 熔点高
金刚石的用途: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切割玻璃、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
石墨的性质 深灰色、有金属色泽,细鳞片状固体质软导电很高
石墨的用途①润滑剂 ②铅笔芯 ③作电极木炭、活性炭具吸附性(物理变化)
活性炭的用途:
(1)、防毒面具中滤毒罐利用活性炭吸附毒气(2)、冰箱的除味剂(3)、制糖工业的脱色剂
11.1 简单机械(三上20—31)
1. 杠杆:一根在 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的硬棒就叫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
3. 杠杆的平衡:(1)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或作缓慢的运动都叫杠杆平衡
4. 杠杆平衡的条件公式
5. 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 ,但费 。
(2)费力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 ,但省 。)
(3)等臂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 。
6. 定滑轮特点:不 ,但能 的方向。(实质是个 杠杆)
7. 动滑轮特点:省 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 为 二倍的杠杆)
8. 天平、动滑轮、定滑轮、汽车刹车、缝纫机的脚塌板、起重机的吊臂、剪铁剪刀、理发剪刀、剪布的剪刀、铡刀、起子、钓鱼杠、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 ,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9.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滑轮组的优点是: 。
11.2 功和功率 机械效率(三上32—40)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 ;二是 。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 (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s)的乘积。
(功= × )
3. 功的公式: ;单位:W→ ;F→ ;s→ 。(1焦=1 ).
4.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少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 。
5. 机械效率: 跟 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
6.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
需要测的物理量有 、 、 、 实验器材除钩码、铁架台、细线还需要 、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 、 、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 、 、 。物体提升的高度、绳子的绕法是否影响机械效率?
7. 功率(P): ,叫功率。 计算公式: ,或 。单位:P→ ;W→ ; t→ 。(1瓦=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千瓦=1000瓦)
8. 功率表示物体 的快慢。
12.1机械能(三上48—55)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 。
2.动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运动物体的 越大, 越大,动能就越大。
3.势能分为 和 。
4.重力势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物体 越大,被举得越 ,重力势能就越大。
5.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的能。物体的 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6.机械能: 和 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能量的单位是:
7.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 的。
8.人造卫星饶地球转动时,从近地点转到远地点的过程中人造卫星的重力势能将 ,动能 ,速度 。(填“变大”、“变小”、“不变”)。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 水能 和 风能 。
12.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摩擦等阻力,那么机械能的总量 。
12.2比热 内能 热量(三上56----68)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和 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 有关:物体的 越高,分子 越快,内能就 。
3.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 和 ,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的。
4.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
5. 物体吸收 ,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 ;物体放出 ,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 。
6.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 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 。
7.比热容(c ):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吸收(或放出)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 。
8.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 、 、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状态一定,比热容就 。
9.水的比热容是:C= J/(kg•0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10.热量的计算:Q吸= =cm△t(Q吸是吸收 ,单位是 ;c 是物体 ,单位是: ;m是 ;t0 是 ;t 是 .
Q放= ,其中to-t=Δt指物质 的温度。
11.热值(q ): 某种燃料 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 。
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mq;(Q是 ,单位是 ;q是 ,单位是 。
13.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 能转化为 的机器。在压缩冲程中 能转化成 能。在做功冲程中 能转化为 能。
14.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 、 、 、 四个冲程组成,每个工作循环活塞上下运动 次,曲轴转动 ,对外做功 次。
15.在热机中,用来做 功的那部分能量跟 所获得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总 1。(大于、小于)
化学是我们老师精心总结的:
初三化学上册1-6单元知识点汇总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可燃性、能支持燃烧、能与某物质反应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后水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O3。
SO2、CO、NO2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氧气的性质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2、、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放出热量(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高温熔化物落下来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一、分子和原子、元素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物质三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原子间隔越大。水银温度计遇热汞柱升高,就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汞的体积变大。
例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有一种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一些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NaCl。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类别的也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
二、质量守恒定律
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元素的种类 ③元素的质量 ④原子的种类 ⑤原子的数目 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 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 ①分子的数目 ②物质的状态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三、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1、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氯酸钾加热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难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O2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也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CO、N2、(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3、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②加热高锰酸钾,③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化学方程式:
①2KClO3==== 2KClO3+3O2 ↑
②2KMnO4====K2 MnO4+MnO2 +O2↑
③2H2O2====2H2O+O2↑
注意事项
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用第二种药品制取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未进入导管)
用第二种药品制取有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
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N2、 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4、实验室制取CO2
(1)药品:石灰石和稀盐酸或大理石和稀盐酸(不用碳酸钙,因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太剧烈,不容易收集;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混在二氧化碳里,使二氧化碳不纯)
(2)反应原理:CaCO3+HCl_______
(3)发生装置:固+液 不加热型 (4)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四、水
1、电解水:正、阳、氧(气);负、阴、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
电解水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分。
水的组成的正确表述:(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水由水分子构成;(3)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都不讲个数);(4)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都讲个数)
2、水的净化:
某些乡村,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
(1)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没有蒸馏)
(2)净化水的方法:蒸馏、吸附、过滤、沉淀四种,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蒸馏、吸附、过滤、沉淀
3、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3)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①向盛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两种水,搅拌,浮渣少,泡沫多是软水;浮渣多,泡沫少是硬水(蒸馏水泡沫多,无浮渣)
②把适量水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有固体剩余物是硬水,没有纯水。
(3)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①煮沸水;②蒸馏(过滤和吸附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4)蒸馏:获取纯净水的一种方法。注意: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
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一定条件下能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
(2)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能和水反应 CO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的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H2CO3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和石灰水反应:CO2+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能和碳反应:CO2+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的检验:
①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②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熄灭,证明是二氧化碳;
③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如果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证明是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的用途
用途 灭火 气体肥料 制汽水等饮料 干冰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化工原料
对应的性质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在叶绿素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有机物,放出氧气 能溶于水,与反
应生成碳酸 干冰升华
吸热,使环
境温度降低 与一些物质反应生成化肥
4、CO的性质:
可燃性:CO+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性:CO+Cu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Fe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Fe3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氧化碳的用途
①作燃料,是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利用CO的可燃性)
②冶炼金属 用于炼铁(利用CO的还原性)
6、二氧化碳对人类不利的一面
①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时,人便神志不清,最后死亡。
导致温室效应 臭气(O3)、甲烷(CH4)、CO2都能产生温室效应,叫温室气体。
②温室效应的可能后果:①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城市;②土地沙漠化;③农业减产。
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原因:①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②人和动植物的呼吸;③森林火灾;
④怎样控制温室: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新能源;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6、一氧化碳对人类不利的一面
CO有毒,原因是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生物体缺氧,最后死亡。
燃烧含碳燃烧要注意通风,防止CO中毒;以煤等含碳物质作燃烧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保持通风
六、碳单质:
1、金刚石、石墨、活泩炭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法不同
金刚石的性质:最硬 不导电 熔点高
金刚石的用途: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切割玻璃、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
石墨的性质 深灰色、有金属色泽,细鳞片状固体质软导电很高
石墨的用途①润滑剂 ②铅笔芯 ③作电极木炭、活性炭具吸附性(物理变化)
活性炭的用途:
(1)、防毒面具中滤毒罐利用活性炭吸附毒气(2)、冰箱的除味剂(3)、制糖工业的脱色剂
展开全部
米有物理啊~
只有化学~~~~
送给你
初三化学笔记整理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如三态变化等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金属生锈等
2.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如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磁性,导电、热性等
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如助燃性,可燃性,毒性,
稳定性等
3.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叫做元素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信纸的一种微粒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
微粒的性质: 微粒是真实存在的,体积小,质量轻
微粒在不断做无规则运动
微粒之间有间隙
同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微粒性质不同
4.化合价: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 钾、钠、银、氢、亚铜
+2 钙、镁、铜、钡、锌、亚铁
+3 铁、铝
+4 硅
-1 氟、氯、溴、碘
—2 氧、硫
+2/+4 碳
-2/+4/+6 硫
计算——根据化学式求某一元素化合价:物质中,各元素化合价为0
5.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6.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
质量(m)=式量(M)*物质的量(n)
微粒个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物质的量(n)
7.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A+B C
分解反应:A B+C
置换反应:A+BC B+AC
复分解反应:AB+CD CB+AD
8.氧化还原反应:物质跟氧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失氧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得氧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二、物质
1.混合物
①空气:组成: N2 78%---性质稳定,做保护气,化肥
O2 21%---供呼吸,有助燃性,氧化性,实验室制氧气:
固固加热型: 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加热
固液不加热型:
过氧化氢 水+氧气
加热
CO2 0.03%---温室效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启普发生器使用限制:不能加热,也不耐热;固体反应物必须是不能溶于反应液的块状;产生的气体不能溶于反应液)
盐酸+大理石(碳酸钙) 二氧化碳+氯化钙+水
稀有气体 0.94%
氮、硫的化合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衡量空气质量的指标
②溶液:水的组成: 通电
水 氢气+氧气
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
溶解性——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一定溶剂下,不能再溶解某一种物质)
影响因素:温度,溶质性质,溶剂性质
溶解度:
程度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溶解度(g/100g水) 小于0.01 0.01~1 1~10 10以上
计算:S/10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使用范围为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可看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小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a(OH)2)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气压增大而增大
提纯: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
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岁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
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C浓%*m浓= C稀%*m稀
两个三步曲:配制溶液:计算,称量,溶解
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③浊液:悬浊液:细小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水中
2.纯净物
①单质:金属单质:一般为“钅”字旁,如铜Cu,镁Mg(汞Hg除外)
非金属单质:一般为“气”字头,“石”字旁,如碳C,硫S,磷P,
氯Cl,氧气O2,氮气N2,碘I2(溴Br2除外,为液态)
稀有气体单质: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
②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除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以及碳酸盐等(一般难溶于水)
例如甲烷CH4,酒精C2H6O,醋酸CH3COOH,
葡萄糖C6H12O6
无机化合物:氧化物(只能含有两种元素,必须要有氧元素)
形式:一般为MO 如CO,CO2,H2O等
酸
形式:一般为HX 如HCl,H2CO3,HNO3等
碱 形式:一般为MOH 如NaOH,Ca(OH)2,Cu(OH)2等
盐
金属+酸根 如碳酸钙,氯化钠,碳酸氢钠(NaHCO3)
纯碱(碳酸钠)氯化铵(NH4Cl---但水溶液为酸性)
三、化学实验
1.常见的一起名称和图形
如酒精灯,试管,烧杯,铁架台,蒸发皿,量筒,玻璃棒等
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
氧气——制取: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双氧水(加有二氧化锰)
收集:排水集气法,向上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制取:大理石(碳酸钙)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会挥发,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不纯;也不能用大理石和硫酸,它们反应会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3.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的性质和装置
性质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颜色气味状态 无色无味气体 无色无味气体
溶解性 难溶于水 可溶于水
密度 与空气密度接近,略小于空气 比空气大
可燃性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无
跟碱溶液反应 无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
氧化性 无 二氧化碳与镁反应
还原性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无
毒性 有毒,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运输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功能(化学性质) 无
4.碳酸钙的性质: 高温
碳酸钙 氧化钙+二氧化碳
氧化钙+水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水
附注:
燃烧与灭火
1.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
达到着火点
2. 灭火的原理:
隔离可燃物
将可燃物于空气隔绝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常见灭火器
灭火器名称 原理 适用范围以及使用方法
泡沫灭火器硫酸+碳酸钠 硫酸钠+水+二氧化碳 灭火的时候,能喷射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泡沫,它们能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得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迷惑的目的 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平稳正拿,灭火的时候,一手握提环,一手握筒底,倒过来喷嘴对着火源,用力摇晃几下,即可灭火
干粉灭火器 加热碳酸氢钠 碳酸钠+水+二氧化碳 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的干粉(主要含碳酸氢钠)来灭火 具有流动性好,喷射性高,不腐蚀容器和不容易变质等优良性能,可用来扑灭一般的火灾之外,还可以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在加压的时候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的时候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灭火的时候,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可用来扑灭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一起等的失火。使用的时候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否则会把手冻伤
无定性碳: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由石墨混有其他物质组成的物质
木炭 木材干馏 写生,制糖,工业吸附色
活性炭 胡桃,棉仔,或者花生壳等干馏,再活化处理 防毒面具,防毒剂
焦炭 煤干馏 冶炼金属
炭黑 用含碳物质进行不完全燃烧 油漆,鞋油,颜料
只有化学~~~~
送给你
初三化学笔记整理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如三态变化等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金属生锈等
2.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如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磁性,导电、热性等
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如助燃性,可燃性,毒性,
稳定性等
3.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叫做元素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信纸的一种微粒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
微粒的性质: 微粒是真实存在的,体积小,质量轻
微粒在不断做无规则运动
微粒之间有间隙
同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微粒性质不同
4.化合价: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 钾、钠、银、氢、亚铜
+2 钙、镁、铜、钡、锌、亚铁
+3 铁、铝
+4 硅
-1 氟、氯、溴、碘
—2 氧、硫
+2/+4 碳
-2/+4/+6 硫
计算——根据化学式求某一元素化合价:物质中,各元素化合价为0
5.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6.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
质量(m)=式量(M)*物质的量(n)
微粒个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物质的量(n)
7.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A+B C
分解反应:A B+C
置换反应:A+BC B+AC
复分解反应:AB+CD CB+AD
8.氧化还原反应:物质跟氧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失氧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得氧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二、物质
1.混合物
①空气:组成: N2 78%---性质稳定,做保护气,化肥
O2 21%---供呼吸,有助燃性,氧化性,实验室制氧气:
固固加热型: 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加热
固液不加热型:
过氧化氢 水+氧气
加热
CO2 0.03%---温室效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启普发生器使用限制:不能加热,也不耐热;固体反应物必须是不能溶于反应液的块状;产生的气体不能溶于反应液)
盐酸+大理石(碳酸钙) 二氧化碳+氯化钙+水
稀有气体 0.94%
氮、硫的化合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衡量空气质量的指标
②溶液:水的组成: 通电
水 氢气+氧气
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
溶解性——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一定溶剂下,不能再溶解某一种物质)
影响因素:温度,溶质性质,溶剂性质
溶解度:
程度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溶解度(g/100g水) 小于0.01 0.01~1 1~10 10以上
计算:S/10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使用范围为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可看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小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a(OH)2)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气压增大而增大
提纯: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
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岁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
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C浓%*m浓= C稀%*m稀
两个三步曲:配制溶液:计算,称量,溶解
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③浊液:悬浊液:细小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水中
2.纯净物
①单质:金属单质:一般为“钅”字旁,如铜Cu,镁Mg(汞Hg除外)
非金属单质:一般为“气”字头,“石”字旁,如碳C,硫S,磷P,
氯Cl,氧气O2,氮气N2,碘I2(溴Br2除外,为液态)
稀有气体单质: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
②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除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以及碳酸盐等(一般难溶于水)
例如甲烷CH4,酒精C2H6O,醋酸CH3COOH,
葡萄糖C6H12O6
无机化合物:氧化物(只能含有两种元素,必须要有氧元素)
形式:一般为MO 如CO,CO2,H2O等
酸
形式:一般为HX 如HCl,H2CO3,HNO3等
碱 形式:一般为MOH 如NaOH,Ca(OH)2,Cu(OH)2等
盐
金属+酸根 如碳酸钙,氯化钠,碳酸氢钠(NaHCO3)
纯碱(碳酸钠)氯化铵(NH4Cl---但水溶液为酸性)
三、化学实验
1.常见的一起名称和图形
如酒精灯,试管,烧杯,铁架台,蒸发皿,量筒,玻璃棒等
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
氧气——制取: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双氧水(加有二氧化锰)
收集:排水集气法,向上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制取:大理石(碳酸钙)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会挥发,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不纯;也不能用大理石和硫酸,它们反应会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3.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的性质和装置
性质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颜色气味状态 无色无味气体 无色无味气体
溶解性 难溶于水 可溶于水
密度 与空气密度接近,略小于空气 比空气大
可燃性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无
跟碱溶液反应 无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
氧化性 无 二氧化碳与镁反应
还原性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无
毒性 有毒,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运输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功能(化学性质) 无
4.碳酸钙的性质: 高温
碳酸钙 氧化钙+二氧化碳
氧化钙+水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水
附注:
燃烧与灭火
1.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
达到着火点
2. 灭火的原理:
隔离可燃物
将可燃物于空气隔绝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常见灭火器
灭火器名称 原理 适用范围以及使用方法
泡沫灭火器硫酸+碳酸钠 硫酸钠+水+二氧化碳 灭火的时候,能喷射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泡沫,它们能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得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迷惑的目的 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平稳正拿,灭火的时候,一手握提环,一手握筒底,倒过来喷嘴对着火源,用力摇晃几下,即可灭火
干粉灭火器 加热碳酸氢钠 碳酸钠+水+二氧化碳 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的干粉(主要含碳酸氢钠)来灭火 具有流动性好,喷射性高,不腐蚀容器和不容易变质等优良性能,可用来扑灭一般的火灾之外,还可以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在加压的时候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的时候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灭火的时候,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可用来扑灭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一起等的失火。使用的时候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否则会把手冻伤
无定性碳: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由石墨混有其他物质组成的物质
木炭 木材干馏 写生,制糖,工业吸附色
活性炭 胡桃,棉仔,或者花生壳等干馏,再活化处理 防毒面具,防毒剂
焦炭 煤干馏 冶炼金属
炭黑 用含碳物质进行不完全燃烧 油漆,鞋油,颜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们这初三下学期讲的是电功率,电与磁。也就是一些背的东西,下功夫就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催化剂)=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
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高温= CaO +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 2CO2
其它反应: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六、金属
(1)金属与氧气反应:
4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41.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4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
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4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45.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46.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7.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49.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
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3CO+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见上)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不知道你是否满意,希望对你有帮助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催化剂)=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
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高温= CaO +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 2CO2
其它反应: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六、金属
(1)金属与氧气反应:
4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41.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4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
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4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45.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46.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7.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49.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
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3CO+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见上)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不知道你是否满意,希望对你有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太多数不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