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研究现实意义何在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问题的提出
(一)儿童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课堂倾听能力是其成长的焦点问题
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心理发展是有年龄阶段性的,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都有其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低段儿童的年龄也决定了儿童有其特有的心理特点:
1.低段儿童的注意特点
注意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低段儿童的注意的特点有:一是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老师言语的生动性、形象性以及教学的客观环境和学生的情绪。二是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就引起学生注意的动因而论,那些具体的、直观的客观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三是低段学生的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四是低段学生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都深度不足。
2.低段儿童的意志特点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来完成预定目的任务的心理过程。低段儿童意志的特点有:一是行动缺乏目的性,即使有目的,也是很难坚持下去。二是克服困难的毅力不强。三是自觉性很差,容易受外界的暗示,不加选择地模仿他人的行为,而不考虑这种行为是否正确、适合。四是坚持性(又叫毅力)薄弱。五是自制力不强,虽有遵守纪律的愿望,但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动,容易产生违反纪律的行为。
(二)来自课堂的现状决定了小学生课堂倾听能力培养的迫切性
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是新课程标准乃至未来人才目标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如汤姆·彼得斯在其《追求优秀的热情》一书中所说:“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然而现实的课堂却令人不容乐观。
1.部分学生无课堂意识、集体意识。
低段小朋友,他们没有一个整体的课堂概念和集体概念。他们不会去思考在课堂上“我该怎样做”,“我该做些什么”。表现出来的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还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以自己的思维为主宰。当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时,教室里乱糟糟的,有的做着无关的事,有的在说悄悄话,有的推来推去……台上汇报的同学在唱独角戏,台下听不清这位同学在说什么。当教师问:“这个问题,哪个同学来回答?”同学们一边举手,一边喊着:“我来,我来……”大声地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谁也听不清谁的发言,以至于一再重复别人的发言。当有同学发言不准确或错误时,时常会引起一阵轻蔑的、不屑一顾的“嘘嘘”声……
2.部分学生完全没有倾听的习惯。
教学中发现:学生不喜欢倾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受家庭中“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影响,小孩子表现欲望强,总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喜欢说而不喜欢听。在平时做练习时,有的学生不愿静下心来听老师读题目、解释题目,往往审错题意;做作业时,常常不按老师的要求做。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他却根本没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学生不会倾听例子也屡见不鲜。新课程实施后,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们“动起来”“说起来”了,课堂教学中,“小手如林”的现象很常见,同时,我们也发现,“热热闹闹”的表象之下,学生常常说不到点子上。究其原因,学生上课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对所学内容没有入耳、入心。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如果我们对这些现象不予重视而让小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熟练地掌握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技能是青年老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教学中部分老师不约而同地谈到学生倾听习惯差是最头疼的事,却又找不到很好的办法来解决。我组教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现象,为此学校进行了一些的跟进活动,分管领导和骨干教师都分别到班上听课指导,老师们也积极学习,在组内外交流讨论,大家在讨论中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想法、见解。一方面满足了教师们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也加速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理论上,倾听是人与人沟通交往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倾听是提高小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倾听是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知识、有修养、有道德的人的最佳途径。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 %,说占30 %,读占16 %,写占9%。这说明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说、读、写这四种活动,其中的听、读属于信息输入加工形式,说、写属于信息输出加工形式。根据认知心理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学习的过程分为信息输入、相互作用、操作训练、信息输出四个阶段。所以,倾听既是培养的目的,同时也是训练的手段。
由此可见,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各种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倾听能力的好差将直接影响孩子知识技能的接受和掌握。要减负提质,实现高效的课堂,学生倾听习惯的好坏就显得尤为关键。我们认为进行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能力培养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是势在必行的。我们希望
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
倾听:就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好的倾听者不仅能听懂对方的语言文字,而且能穿透文字,理解对方内心想要表达的感受。
数学课堂的倾听:是指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静下心来,听完老师或同学的发言,然后通过思考、分析、推理、判断达到认理解的过程。从而能很好地提高数学解题技能、获得数学课堂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去探索新的内容,构建他们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课堂倾听方式包括表现行为、认知基础和情感因素三个维度。调节倾听方式的策略包括;积极主动的构建性和共情的倾听方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倾听方式,合作交流的倾听方式。
四、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1、丹尼斯在《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师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两部分。”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它还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教师授课时,不能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认真状”,要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意,引导学生最大程度的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以提高授课和听课效率。
2、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指出:“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
综上所述:美国与日本对这方面都已有研究。
(二)国内研究综述: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习惯,我国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倾听数学是新课标下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师生发展共同前进的前提。所以《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要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倾听”的技能。
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已渐成气候。特别是语文学科中把倾听作为基本要素来强调并作为培养的目标。如:在小学语文课标中关于口语交际教学要求完成三方面的任务:①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②提高口语交际能力;③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听”作为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也是作为了重要的一种语文学习的能力,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因此在语文课堂很关注学生的倾听心态、优化倾听的指导、训练倾听的途径等。
本课题所研究内容与之比较有以下一些特点:
1、本课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具有数学的学科特点。
2、课题研究对象是小学低中段学生,在培养策略中体现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3、关注学生“倾听”意义本身,也关注教师“倾听”的意义。
五、研究的内容
1.对小学低中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倾听能力及影响因素作现状分析,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作归因分析。
2.研究小学低中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倾听的能力要求。
3.研究小学低中段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正确倾听习惯形成的调控策略。
4.研究小学低中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倾听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六、研究的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研究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通过对新时期儿童生理、心理诸如情感、意志、注意力、认知等特点、特征的分析、比较,摸索出当今学生在倾听习惯上的基本规律。
2.根据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等基本规律,提出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策略、方法。
3.依据培养儿童良好倾听习惯的策略,形成一套有效提高学生倾听能力的调控模式、发展模式。
4.通过研究,使课堂活跃于师生和生生的两种交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提高学生倾听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尽情地发挥个性潜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通过研究,增强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意识,提高教师培养倾听习惯的能力。
七、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为找到课题中最有价值的研究点,制定可操作的研究策略。教师要广泛查阅文献,收集材料,学习理论,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小学低段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研究他们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在这基础上研究制定良好听课习惯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工作策略。
2.行动研究法:通过课堂观察,课后谈话,分析总结等方式,对学生的倾听习惯养成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和开展培养活动,并对活动不断总结、反思、调整。
3.个案研究法:通过抓典型,找特例,打开学生的心灵世界进行个案研究,为研究目标的达成,积累有价值的案例。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实践中,教师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使总结出的经验条理化、系统化,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再者,还可以通过研讨会、交流会等活动进行经验的传递和交流,获得反馈信息,再进行反复实践,才会使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八、研究的具体措施与设想
倾听,是学生获取信息和提炼信息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一种前瞻性和责任感,从小培养学生倾听,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又生性好奇、好动,课堂倾听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学会倾听都是必要前提。因此,要培养学生数学课堂的倾听能力,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将是一种财富。
(一)规范要求,懂得倾听
(二)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三)教给方法,高效倾听
(四)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九、研究的步骤与人员分工
本课题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9----2010.12)
1.收集资料,拟订课题研究方案,课题论证。
2.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对当前的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行先期的调查。
负责人:潘灿 王坤利
成果形式:资料、方案、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1----2012.5)
1.全面启动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有效倾听的方法和途径,组织开展课堂展示活动,开展教学汇报课和教学案例分析活动。
2.加强课题组人员的理论学习。
3.邀请校领导及专家进行专题指导。
4.借助学校教研沙龙平台,实现智慧共享,立足课堂阵地,研究运作范式。
5.强化成果的整理、积累工作,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及时调整完善实验中的各项操作,形成阶段成果。
6、做好相关记录。
负责人:潘灿 王坤利 赵跃 张成国
成果形式:个案 报告 论文 过程性资料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2.12)
(一)儿童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课堂倾听能力是其成长的焦点问题
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心理发展是有年龄阶段性的,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都有其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低段儿童的年龄也决定了儿童有其特有的心理特点:
1.低段儿童的注意特点
注意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低段儿童的注意的特点有:一是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老师言语的生动性、形象性以及教学的客观环境和学生的情绪。二是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就引起学生注意的动因而论,那些具体的、直观的客观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三是低段学生的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四是低段学生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都深度不足。
2.低段儿童的意志特点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来完成预定目的任务的心理过程。低段儿童意志的特点有:一是行动缺乏目的性,即使有目的,也是很难坚持下去。二是克服困难的毅力不强。三是自觉性很差,容易受外界的暗示,不加选择地模仿他人的行为,而不考虑这种行为是否正确、适合。四是坚持性(又叫毅力)薄弱。五是自制力不强,虽有遵守纪律的愿望,但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动,容易产生违反纪律的行为。
(二)来自课堂的现状决定了小学生课堂倾听能力培养的迫切性
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是新课程标准乃至未来人才目标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如汤姆·彼得斯在其《追求优秀的热情》一书中所说:“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然而现实的课堂却令人不容乐观。
1.部分学生无课堂意识、集体意识。
低段小朋友,他们没有一个整体的课堂概念和集体概念。他们不会去思考在课堂上“我该怎样做”,“我该做些什么”。表现出来的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还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以自己的思维为主宰。当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时,教室里乱糟糟的,有的做着无关的事,有的在说悄悄话,有的推来推去……台上汇报的同学在唱独角戏,台下听不清这位同学在说什么。当教师问:“这个问题,哪个同学来回答?”同学们一边举手,一边喊着:“我来,我来……”大声地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谁也听不清谁的发言,以至于一再重复别人的发言。当有同学发言不准确或错误时,时常会引起一阵轻蔑的、不屑一顾的“嘘嘘”声……
2.部分学生完全没有倾听的习惯。
教学中发现:学生不喜欢倾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受家庭中“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影响,小孩子表现欲望强,总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喜欢说而不喜欢听。在平时做练习时,有的学生不愿静下心来听老师读题目、解释题目,往往审错题意;做作业时,常常不按老师的要求做。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他却根本没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学生不会倾听例子也屡见不鲜。新课程实施后,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们“动起来”“说起来”了,课堂教学中,“小手如林”的现象很常见,同时,我们也发现,“热热闹闹”的表象之下,学生常常说不到点子上。究其原因,学生上课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对所学内容没有入耳、入心。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如果我们对这些现象不予重视而让小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熟练地掌握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技能是青年老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教学中部分老师不约而同地谈到学生倾听习惯差是最头疼的事,却又找不到很好的办法来解决。我组教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现象,为此学校进行了一些的跟进活动,分管领导和骨干教师都分别到班上听课指导,老师们也积极学习,在组内外交流讨论,大家在讨论中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想法、见解。一方面满足了教师们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也加速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理论上,倾听是人与人沟通交往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倾听是提高小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倾听是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知识、有修养、有道德的人的最佳途径。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 %,说占30 %,读占16 %,写占9%。这说明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说、读、写这四种活动,其中的听、读属于信息输入加工形式,说、写属于信息输出加工形式。根据认知心理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学习的过程分为信息输入、相互作用、操作训练、信息输出四个阶段。所以,倾听既是培养的目的,同时也是训练的手段。
由此可见,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各种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倾听能力的好差将直接影响孩子知识技能的接受和掌握。要减负提质,实现高效的课堂,学生倾听习惯的好坏就显得尤为关键。我们认为进行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能力培养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是势在必行的。我们希望
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
倾听:就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好的倾听者不仅能听懂对方的语言文字,而且能穿透文字,理解对方内心想要表达的感受。
数学课堂的倾听:是指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静下心来,听完老师或同学的发言,然后通过思考、分析、推理、判断达到认理解的过程。从而能很好地提高数学解题技能、获得数学课堂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去探索新的内容,构建他们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课堂倾听方式包括表现行为、认知基础和情感因素三个维度。调节倾听方式的策略包括;积极主动的构建性和共情的倾听方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倾听方式,合作交流的倾听方式。
四、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1、丹尼斯在《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师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两部分。”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它还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教师授课时,不能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认真状”,要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意,引导学生最大程度的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以提高授课和听课效率。
2、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指出:“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
综上所述:美国与日本对这方面都已有研究。
(二)国内研究综述: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习惯,我国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倾听数学是新课标下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师生发展共同前进的前提。所以《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要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倾听”的技能。
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已渐成气候。特别是语文学科中把倾听作为基本要素来强调并作为培养的目标。如:在小学语文课标中关于口语交际教学要求完成三方面的任务:①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②提高口语交际能力;③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听”作为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也是作为了重要的一种语文学习的能力,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因此在语文课堂很关注学生的倾听心态、优化倾听的指导、训练倾听的途径等。
本课题所研究内容与之比较有以下一些特点:
1、本课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具有数学的学科特点。
2、课题研究对象是小学低中段学生,在培养策略中体现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3、关注学生“倾听”意义本身,也关注教师“倾听”的意义。
五、研究的内容
1.对小学低中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倾听能力及影响因素作现状分析,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作归因分析。
2.研究小学低中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倾听的能力要求。
3.研究小学低中段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正确倾听习惯形成的调控策略。
4.研究小学低中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倾听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六、研究的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研究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通过对新时期儿童生理、心理诸如情感、意志、注意力、认知等特点、特征的分析、比较,摸索出当今学生在倾听习惯上的基本规律。
2.根据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等基本规律,提出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策略、方法。
3.依据培养儿童良好倾听习惯的策略,形成一套有效提高学生倾听能力的调控模式、发展模式。
4.通过研究,使课堂活跃于师生和生生的两种交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提高学生倾听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尽情地发挥个性潜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通过研究,增强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意识,提高教师培养倾听习惯的能力。
七、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为找到课题中最有价值的研究点,制定可操作的研究策略。教师要广泛查阅文献,收集材料,学习理论,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小学低段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研究他们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在这基础上研究制定良好听课习惯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工作策略。
2.行动研究法:通过课堂观察,课后谈话,分析总结等方式,对学生的倾听习惯养成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和开展培养活动,并对活动不断总结、反思、调整。
3.个案研究法:通过抓典型,找特例,打开学生的心灵世界进行个案研究,为研究目标的达成,积累有价值的案例。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实践中,教师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使总结出的经验条理化、系统化,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再者,还可以通过研讨会、交流会等活动进行经验的传递和交流,获得反馈信息,再进行反复实践,才会使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八、研究的具体措施与设想
倾听,是学生获取信息和提炼信息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一种前瞻性和责任感,从小培养学生倾听,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又生性好奇、好动,课堂倾听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学会倾听都是必要前提。因此,要培养学生数学课堂的倾听能力,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将是一种财富。
(一)规范要求,懂得倾听
(二)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三)教给方法,高效倾听
(四)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九、研究的步骤与人员分工
本课题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9----2010.12)
1.收集资料,拟订课题研究方案,课题论证。
2.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对当前的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行先期的调查。
负责人:潘灿 王坤利
成果形式:资料、方案、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1----2012.5)
1.全面启动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有效倾听的方法和途径,组织开展课堂展示活动,开展教学汇报课和教学案例分析活动。
2.加强课题组人员的理论学习。
3.邀请校领导及专家进行专题指导。
4.借助学校教研沙龙平台,实现智慧共享,立足课堂阵地,研究运作范式。
5.强化成果的整理、积累工作,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及时调整完善实验中的各项操作,形成阶段成果。
6、做好相关记录。
负责人:潘灿 王坤利 赵跃 张成国
成果形式:个案 报告 论文 过程性资料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2.1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