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00天如何准备

还有一百天就高考了,可分数也就五百零几分,我们省采用新课标1卷,理科。目前也就英语非常好,一般都在一百二十多(每次好像都给我多扣七八分)。语文很烂,高三上学期没上一百,老... 还有一百天就高考了,可分数也就五百零几分,我们省采用新课标1卷,理科。目前也就英语非常好,一般都在一百二十多(每次好像都给我多扣七八分)。语文很烂,高三上学期没上一百,老师就只
会讲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他从没讲过(其实就是不会);数学分数很不稳定,本身数学不太好,考的好了能达到一百一,一百二,考烂了能考六七十,主要填空选择丢分太多;理综,分数在一百八到二百一之间。物理呢,电学实验,力学的选择还有大题最后一道问题大,电学实验选仪器老选错,让画一些书上没有的电路图也不会画,力学不会分析,大题最后一问难,但是这几分却没有前面重要;化学,主要问题就是实验题,工艺流程题;生物,总感觉知识太细,背书也不知道背哪些,生物选择有时全对,有时错三四个!而且做题很是抓狂。上学期期末总分五零五(全市统考 数学和理综没有选修题 大题都多出了一道),语文九十六 数学一百零八 英语一二五 理综一七八;这样的分数上不了一本,可我从小对英语的兴趣让我萌生了考北外的想法,我这分数,呵呵,好高鹜远,一百天每天提高一分才有希望(对不住啊,好像打数字会屏蔽)。在学校学的很拼命,一放假就松懈了,极不自觉。很感谢能帮助我,哪位学长交流一下学习经验?真心感谢!
根据我的具体情况分析!!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5-02-25
展开全部
在高考中要取得优异成绩,在数十万名考生中要脱颖而出,靠的是实力,不是运气,而实力来自拼搏,来自勤奋,来自刻苦。只要高考试卷还没有收上去,机会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100天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但不要以自己的现状为标准,每个人都应迎着晨风想一想,今天该怎样努力,踏着星星问一问,今天有多少长进,要跟自己的潜力对话,向自己的极限挑战,用100天创造一个奇迹,用100天给自己一个惊喜,不到最后绝不轻言放弃。
  下面我就最后100天的复习冲刺谈几点看法。
  一、克服不良心理,树立必胜信心
  良好心理是高考制胜的法宝,不良心理是高考的大敌。我们在冲刺阶段必须想办法克服以下6种不良心理:
  1、骄傲自满心理。表现在上课不认真听讲,回答问题不积极,喜欢做难题偏题,不注重基础训练。
  2、消极厌学心理。上课打不起精神,甚至不来上课,来上课也是看小说杂志,做小动作,说闲话。
  3、依赖懒惰心理。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完全依赖老师,很少主动看课本,做练习。
  4、虚荣漂浮心理。有些同学对知识一知半解,不懂装懂,表面看似接受,实际没有掌握。
  5、悲观紧张心理。有些同学一方面总感觉智力不如其他人,考大学无望;另一方面又很想踏入大学之门,因而长时间处于一种十分紧张的状态中,表现为:上课时昏昏欲睡,加班时这本资料看看,那本资料瞧瞧,看得多,消化吸收少。
  6、贪多求快心理。对基础性的“短平快”试题不屑一顾,尽找知识点多的综合性的难题来做,只求速度和数量,不加总结提高。
  除此之外,还有最致命的不良心理,就是有些同学们整天想着万一高考考不上怎么办?这样的同学也不太明智,预支了他的担忧。只有100天了,考好考不好是100天以后的事,现在担忧有什么作用呢?作用就是浪费你现在宝贵的复习时间。所以同学们就应该把握住现在这个很短的时间查漏补缺,而不是担心未来的事情。冲刺阶段能不能挑战极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是否有信心。克服不良心理的过程,其实就是树立必胜信心的过程。如何树立必胜信心?
  一是学会自我微笑,挺胸抬头走路,挺直脊梁做人,助于增强信心。必须有不自欺、不欺人的态度,必须有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必须摈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做到敢想,敢比,敢争,丝毫不能放松自己,时刻提醒自己前面还有更高的目标需要自己去攀登。
  二是平时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也有助于增强信心。一是不机械做题。做题仅求得到答案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有思考,有标记。思考每道题考了什么知识点,怎么考的,属于哪类考法,然后举一反三……标记做错的每一个题,这样做能帮同学们避免以后犯部分同样的错误。二是一道题要从头做到尾,不要养成做题做一半的习惯。三是错题要改,对基础差的同学来说,可以从选择题、填空题抓起,一点一点地填补漏洞,只要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就能逐步树立信心。
  三是这最后100天内,同学们都应该把模拟考试当作高考来对待。模拟考试不但是试题的模拟,也应该是场景的模拟。这样,经过多次的场景模拟(学校设场景、学生自设场景),到高考时就不会紧张了。
  二、选择恰当的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恰当的复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同学们综合运用下列集中复习方法。
  1、及时复习。根据(德国)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我们要及时复习,因为遗忘在学习之后是快速发生的,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变慢。如果课堂上老师留下了几分钟让我们自由支配,那我们就要把这几分钟用于消化复习当堂知识,“趁热打铁”。每天的自习除了完成当天作业和试卷外,应保证当天功课的及时复习,当天功课当天清,一周功课一周清。及时复习花费的时间少,但效果好。
  2、分散复习。从心理学角度看,集中复习容易引起疲劳,而且容易受到干扰,从而影响复习效果;分散复习由于时间短,不易引起疲劳和干扰,复习效率自然就高。在各科都进入复习的考前冲刺阶段,要根据分散复习的原则,把各科穿插起来复习。穿插的原则是:文理科交替,前后两科之间的干扰要尽可能的小,有可能互相干扰的科目,一定要叉开复习。
  3、多次复习。俗话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有的同学老是说学了以后记不住,怪自己脑子笨,其实是反复的次数不够。马克思有惊人的记忆力,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复习一次笔记本和书本中的重点章节,以巩固记忆。我国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十三经》都能背诵,原因就在于他读书时,每年都要花总共三个月的时间来复习已读的书。阶段性的多次复习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不求面面俱到,而应有所侧重。
  4、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复习。单一的复习方法,易产生消极情绪和疲劳,如果采用交谈复习法、讨论复习法、自我检查复习法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就会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三、挖掘潜力,攻克薄弱点
  同学们在前一阶段的复习中几乎都会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复习之后,成绩就再也难有较大提高,甚至忽高忽低,沉浮不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普遍存在于高考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对于进入100天冲刺状态的同学们而言,“高原现象”是极其有害的。因为越是临近高考,大家就越是感到时间的宝贵,倘若迟迟不见进步,大家就会有再学无用、空费时间的错误认识,从而放松甚至放弃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这也是造成许多同学本来成绩不错而高考成绩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100天的冲刺里,要克服“高原现象”,首先就得弄清其产生的原因。一般来说,那些难度较低和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大家比较容易掌握;相反,那些难度较高和出现频率较低的知识点,大家往往掌握得比较差。再加上大家的思维特点、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过程千差万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偏点”“弱点”现象。从而最终导致总成绩的徘徊不前,即“高原现象”的出现。
  其次就要找出自己的“偏点”“弱点”。为此,可对平时每次检测的得分情况分项进行详细记录,然后对所统计的数据逐项加以整理,就可看出自己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掌握情况,从而将自己的“偏点”“弱点”找出来。
  第三,拿出一定时间,针对自己的“偏点”“弱点”,进行必要的定点训练和强化,实施重点突破,因为这些“偏点”“弱点”正是同学们的能力增长点。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能不能根据我的情况具体说明 不要复制粘贴
追答
你主要是不能够专心学习的问题,心理问题我在论文中都写的很清楚了。另外强调数学和理综一定要多做题,鳖无他法,在这基础上再解决心理问题就能考高分了。英语单词你肯定都没背,高考之前把单词搞定你就不会考太差了,还有满分作文一定要背,这是提分最快的。语文不要花太多时间了,这个提分慢,没啥收益,把学校作业正常完成就可以了!
mangomangoEu
2015-02-25 · TA获得超过23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1.7万
展开全部
  加强自我暗示
  如去年春晚的黑马节目《今天的幸福》中,女主说的一句话“别总想着自己没啥,要多想想自己有啥”。考生们也是一样,别总觉得自己不行,越消极越没有自信,要多看看自己的优势,比如答题时很细心,不会因为细节而丢分。给自己正面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你最棒”,这样才能够有一个昂扬的斗志,来支持你完成考试。
  提升自信心
  相信很多老师都会教给学生一个提升学习成绩的方法,那就是把每次做错的题都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错题本,平时多花点时间在这些曾经做错的题目上,提高学习效率。这个方法在平常的模拟考中能够有不错的效果。
  但是,临近高考的时候,还是要多做一些基础题,一是因为近年来的考题还是有偏向基础知识的趋势;二是做一些正常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觉得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加强自信心。若是钻牛角尖,非要做偏题、难题,则会让学生感觉自己怎么这么没用,一道题也答不出来。一旦情绪变得低落,答题时也就无法超常发挥甚至正常发挥原有的水平。
  学会自我减压
  不要把高考看成是人生的唯一目标,这样的想法会给自己的思想压上一个极大的包袱,人也会变得患得患失,甚至觉得要是高考失利,人生也就完了。这种极端的想法一定要摈除,要告诉自己:“高考并不是人生的全部,高考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只要尽力做到最好,让自己没有遗憾,那就是高考最大的意义和收获”。
  保证规律作息
  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够养精蓄锐,才能够有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考试。如果一味埋头做题、加班加点熬夜苦读,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精神也会变得恍惚,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应对考试,这样一来就变得得不偿失。因此越是临近考试,越要保证作息时间规律,保证每天能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专注眼前之事
  有的孩子心思很重,一天到晚总是想着“我这次能考个什么大学啊”、“这个大学的专业以后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啊”等等,说好听是懂事早熟,说不好听就是庸人自扰。在这些想法的驱使下,考生往往会越来越乱,抓不住重点,结果本末倒置,忽视了眼前最关键的事情是如何沉着应考。建议考生不要想得太多,把心思放在当下,切记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把每一步走好,这样才能够为更美好的明天大好坚实的基础。 最后送你一句话,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焦虑,在烦恼,让自己自信起来,高考并不是你人生的终点,对于你来说,有些事情的确会影响你的一生,但决定不了你的一生!祝:高考顺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EAmcdw
2015-02-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万
展开全部
看了你的情况,觉得很亲切=。=因为我就是在高三这一年才逆袭的,我也是理科生。
我的观点是你要对数学物理重点学习,你这个状态特别不好,复习到了这个时候数学物理应当是所有理科里面最稳定的。因为数学的题型基本就是哪几类,多做题肯定是熟烂于心,六道大题基本都知道出什么,每一道变来变去就差不多那样(我广东,数学学得最好,这只是我的观点)。物理应该是理科里面最简单的,认真学是最容易极短时间内大进步的。受力分析和电磁的大题几类情况都要会,这也是做题做多了就有感觉的。实验题更不多说,物理这科的精髓。
化学生物是比较杂碎的,化学这科很难说的清楚,靠个人感觉慢慢领悟吧,不知道怎么讲,比较综合,题要做书也要看。生物这科必须看书,生物必修书应该是翻得最多的。
语文多注重基础,答阅读题必须抓关键词,必须分点。作文重要的是层次突出。
英语就不提了。
希望能帮到你。加油
追问
我也不知道数学怎么回事,总是卡在半截,举几个例子吧 数列题第一问通项求不出来,第二问知道方法也没法做;解析几何方程求错了,第二问方法正确还得错;选择做的太慢,到后面就着急。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AC大达
2015-02-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75
展开全部
心态很重要 别焦躁
追问
最近确实很急躁,可我需要一些学习经验 具体做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