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什么意思
7个回答
展开全部
高山, 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原诗在《小雅》里,“景”是大的意思,“行”是道路的意思,在此上下文中,“行”读háng。“行止”的“行”就读xíng。
但后来将《小雅》中这个句子独立出来说“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便会误读为xíng。
“止”通“之”。
景行(háng 道路)行(xíng 跟随)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因为是名句,后代引用的很多,这里只照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在引文后面加了两句(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景仰的意思就格外显豁了.再说,《史记》作者司马迁又比郑玄早生两百多年,可知景仰之说早已通行于世,并非郑玄所首倡也.
【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表达的意思是倾慕,向往之意)】
原诗在《小雅》里,“景”是大的意思,“行”是道路的意思,在此上下文中,“行”读háng。“行止”的“行”就读xíng。
但后来将《小雅》中这个句子独立出来说“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便会误读为xíng。
“止”通“之”。
景行(háng 道路)行(xíng 跟随)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因为是名句,后代引用的很多,这里只照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在引文后面加了两句(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景仰的意思就格外显豁了.再说,《史记》作者司马迁又比郑玄早生两百多年,可知景仰之说早已通行于世,并非郑玄所首倡也.
【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表达的意思是倾慕,向往之意)】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该句意思如上面解释差不多,只是关于“景行”有争论,有说是“明行”(光明的德行)的意思的,有说是大道的,现在多取后一种解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语出诗经,而楼主所说的是司马迁引用来表达对孔子尊重的
加一句,看到有人说该诗于《诗经》中不载,失散云云,实在忍不住说一句,有载:见《诗经.小雅》中《车辖》(辖:车轴两端的键)最后一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马非(此两字是一个字,打不出来,实在对不起)马非,六辔如琴。觏尔新昏,以慰我心。”该诗应当是表现即将娶到心爱的姑娘的欢乐的,而其中“高山...”一句原本和咱们现在的意思相去甚远,后来都以此句形容对高尚品德或境界的仰慕。《史记.孔子世家》的文末: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往,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此处高山句已经开始变成现在的意思了,但是这是不是该成语最早表达这个意思——恕我浅陋,不知道。又如唐代王勃的《倬彼我系》:“夫岂不怀,高山仰止,愿言敏德,啜菽饮水。”也是表达对高尚德行的仰慕的。
累死了,楼主把最佳答案给我吧
加一句,看到有人说该诗于《诗经》中不载,失散云云,实在忍不住说一句,有载:见《诗经.小雅》中《车辖》(辖:车轴两端的键)最后一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马非(此两字是一个字,打不出来,实在对不起)马非,六辔如琴。觏尔新昏,以慰我心。”该诗应当是表现即将娶到心爱的姑娘的欢乐的,而其中“高山...”一句原本和咱们现在的意思相去甚远,后来都以此句形容对高尚品德或境界的仰慕。《史记.孔子世家》的文末: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往,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此处高山句已经开始变成现在的意思了,但是这是不是该成语最早表达这个意思——恕我浅陋,不知道。又如唐代王勃的《倬彼我系》:“夫岂不怀,高山仰止,愿言敏德,啜菽饮水。”也是表达对高尚德行的仰慕的。
累死了,楼主把最佳答案给我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