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为什么易患中耳炎?

 我来答
咚不拉多
推荐于2017-12-16 · TA获得超过41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5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63.4万
展开全部
婴幼儿易患中耳炎主要与宝宝的耳部解剖特点有关.与成人相比,宝宝的咽鼓管位置呈水平状,且较宽,直,短,故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时,鼻咽部的细菌或病毒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指导意见:
平时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宝宝感冒后鼻腔分泌物较多时,不要捏住两侧鼻孔擤鼻涕,正确的方法是压住一侧鼻孔擤鼻涕,然后换另外一侧.但当宝宝鼻塞特别厉害时最好不要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致急性中耳炎.

麻烦采纳我的答案哦 谢谢!
帐号已注销
2018-08-22 · TA获得超过17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92
采纳率:83%
帮助的人:343万
展开全部
中耳炎尤其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见于儿童,临床常表现为耳区胀痛、听力下降以及伴有发烧、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旦鼓膜穿孔,可见脓液从耳中流出,此时肿胀的症状反而减轻。一些家长对耳内会有脓液流出大惑不解,常以为是水灌入耳中所致,其实这种看法并不正确。
中耳好比一个小小的火柴盒,有六个壁,前壁就是鼓膜,将外耳道(俗称耳孔)和中耳隔开,中耳腔内覆盖着粘膜,有三块起传音作用的听骨与内耳相连。一般情况下,洗澡时外耳道偶尔进水,只要鼓膜没有病变,水是进不了中耳腔的,也不可能引起中耳炎。所以婴儿洗澡时耳孔不慎进了水,只要用脱脂棉小心吸出就行了,但应该注意手势切莫太重。
那么,小儿怎么会得中耳炎呢?原来,在中耳腔内,有一条细管子通往鼻咽部,医学上称为咽鼓管。由于小儿的咽鼓管比较短、宽且直,呈水平位,加上小儿机体抵抗力较弱,容易患急性鼻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而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等常常会引起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或由于婴儿吐奶、呛咳及拧鼻涕用力太猛时,细菌便很容易从咽鼓管进入到中耳而成为引起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的原因。此外,给小儿掏挖耳朵,不小心损伤了外耳道粘膜或鼓膜导致了感染,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发生炎症。
当中耳炎没有脓液流出时,稍年长的儿童能自行诉述病情,但婴幼儿一般只会烦躁哭闹,父母常常不知所措。但此时若用手指轻轻按压耳朵,如果孩子哭闹加重,或用手来自卫,则说明是耳内的毛病。另外,因重力的关系,将小儿抱立时,由于耳内的充血情况得到改善,疼痛常常有所减缓,这也提示中耳炎症的存在。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除了应注意休息、多饮水、给予富有营养的饮食以及保持大小便通畅外,应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积极的抗感染处理,同时应加强中耳局部的消炎处理,另外应特别注意去除致病因素,以保持咽鼓管的通畅。若治疗及时得当,一般流脓会逐渐减少至痊愈,穿孔的鼓膜也可能愈合,对听力不会造成影响。若急性期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一旦转变为慢性中耳炎,不仅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海之声虹口听力
2019-03-01 · TA获得超过637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505
采纳率:38%
帮助的人:765万
展开全部
中耳炎发作如此普遍,尤其好发于小儿和青少年。中耳炎会给患者带来听力下降、耳鸣、反应迟钝、听不大清声音等不良症状。
一,咽鼓管功能障碍。小儿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鼻窦炎等鼻腔鼻窦炎症;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也会带来咽鼓管功能障碍。
二,不良生活习惯。这也是带来中耳炎的一大诱因。像洗澡游泳时不小心脏水进入耳内;喂奶时姿势不正确,奶汁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感染;烟酒刺激;随便掏耳挖耳等。
三,药物也是造就中耳炎的一大因素。
中耳炎防患于未然才是明智的,在生活中做好预防,可以避免中耳炎的出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薰衣草74A
2018-08-23 · TA获得超过59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61
采纳率:13%
帮助的人:298万
展开全部
1.成人咽鼓管的鼓口高于咽口2-2.5厘米,而小儿的咽鼓管接近水平,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故小儿的咽部感染较易经此管传入鼓室。小儿溢乳或呕吐时,乳汁加上鼻咽部的细菌就有机会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2.不正确的用力擤鼻涕易把咽部的细菌带入鼓室。
3.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增生易堵塞咽鼓管咽口,妨碍引流而导致中耳炎。
4.小儿缺乏自我保护,如在不洁净的水里游泳、以及外耳道炎治疗不及时等易导致中耳炎。
5.婴幼儿喂养不当,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常常伴有中耳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18-10-15 · TA获得超过39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317
采纳率:2%
帮助的人:340万
展开全部
中耳炎确易发生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据资料称,美国儿童每年发生中耳炎多达245万,是儿童的第二常见病,仅次于感冒。易发的原因首先是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功能尚不健全,易感冒或受其他感染;其二是婴幼儿连接中耳与咽的咽鼓管较短且偏水平,使细菌容易从咽部进入中耳而引起发炎。一般到4~5岁后发病就会明显减少。 婴儿烦躁、哭闹、拒哺时,应想到中耳炎,尽快就医。如伴流出脓血性液体,在排除外耳道疖之后,可确定中耳炎鼓膜已穿孔。中耳炎有时会导致程度不同的听力丧失,影响孩子的语言和智力发育;还能导致乳突炎、脑膜炎或平衡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方法包括提倡母乳喂养,借助母乳中的免疫抗体抵抗细菌和病毒的感染;让孩子坐起来吮奶,避免液体流向咽鼓管;避免孩子经常感冒;创造无烟环境,以减少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