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发明了2种对抗倭寇的阵型,如下:
1、鸳鸯阵
鸳鸯阵阵形以12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重箭、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尘孝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
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桠杈,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薯信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
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数兄轮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长枪手未刺中敌人,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最后一名为负责伙食的火兵。
2、车营
戚继光镇守蓟门时期,根据北方游牧民族擅长骑兵作战的特点,建立了车营来克制骑兵,每四人推一辆战车,战车里放置拒马器和火器。
战斗时,将战车结成方阵,马步军以战车为掩护,先用火器进行远距离攻击,敌人的骑兵靠近后步兵使用拒马器列于阵前,用长枪刺杀,敌人败北后,派骑兵对其进行追击。
戚继光又在阵后置辎重营,选南兵为先锋,入卫兵主策应,本镇兵专门负责防守,戚继光一军节制精明,器械犀利,使得蓟门成为当时边境第一军。
以十三个人为一小队、第一个手持狼筅(改造过的竹子。保留上边的枝杈、加以改动、并抹上毒药)、后边的就是长短兵器的配合。讲究以长补短、以短救长。有长矛、盾牌、大刀、鸟铳等。
还有一种变种、用以在狭小的空间作战、为五人一小队。盾牌补到最前、长矛紧随其后。
倭寇不懂阵法、打仗如同打群架、往往都是几个人抱团往过冲、冲锋陷阵不成章法。所以戚家军以鸳鸯阵对阵倭寇、无往不利。
鸳鸯阵不过是戚家军在战场上的战术。
戚继光最大的贡献是发明、总结出了一套非常有效的练兵方法。就是《闭顷练兵实岩态码纪》和《纪效新书》。这两本兵书都在我国十大兵书之列。
其实古往今来、一个有战斗力的部队必定是一个有纪律的部队。阵法装备什么的倒在其次。
二战粗哪时德军就真正做到了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关键就是纪律好。
我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军伤亡惨重、也和纪律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兵油子出工不出力、临阵脱逃、不听指挥、倒戈相向的不胜枚举。成建制的投敌做了伪军的就有将近六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