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基本内容。
3.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及其意义。
4.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5.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与发展两大基本特征?
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7.适度原则及其意义。
8.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9.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1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1.哲学上的价值概念与经济学上的价值概念。
12.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3.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14.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15.人的本质.
16.社会发展的动力。
17.科学技术的作用。
18.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发展观的主要分歧表现。
19.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20.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21.对资本的本性的理解。
22.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以及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23.平均利润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说平均利润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4.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25.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何在?
26.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27.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内在联系
28.社会主义如何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29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30.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展望共产主义的? 展开
1、组成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
2、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 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摈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在哲学观念上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身是德国古典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
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以下 3个规律:从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运动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双方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力。
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
从原始公社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个人在历史上有一定作用,每个时代都需要而且能够创造出自己时代的伟大人物。
参考资料
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 哲学基本问题及基本内容
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内容: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3. 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意义:
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统一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 运动的绝对性及相对性
从哲学的角度看,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处于永恒的运动状态之中,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自然界中也就不存在任何东西了。宇宙间的任何物体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所以,在哲学上谈物质存在的形式时,说运动是绝对的。这里所说的运动,包括一切变化,而不仅局限于位置的变化,这就是运动的绝对性的含义。在物理学中,描述每个具体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时,首先都要选定一个参照物(参照系)。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会因为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运动的相对性是就这一事实而说的。概括起来说,运动的绝对性,是哲学上就物质存在形式而言的;运动的相对性,是物理学中从描述机械运动的角度来说的。
5. 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内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是客观的、是普遍的、是多样的、是有条件的。
6.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
7. 适度原则及其意义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要将量变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即是适度原则
当要把事物的性质保持稳定,要求变化不显著时要坚持适度原则。
有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质的变化 ,所以要想保留在这个质上面.就要保证量的多少.不让它产生质变
8. 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唯物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1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
2辩证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连接的环节
3作为发展与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
意义: 科学的否定观在唯物辩证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是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己否定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即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事物就不会发展和前进;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即新旧事物又通过否定的环节联系起来,新事物是从旧事物中生长出来的,并以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是事物发展中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对立统一。简言之,辩证的否定就是包含肯定因素的否定。
9. 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决定作用,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1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真理只能从实践中来,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11. 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及经济上的价值概念
哲学常识中的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哲学上决定某种事物是否有价值,并不在于事物自身的属性,而是以主体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客观需要为标准。主体现实的需要及其需要的程度,是某种事物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
经济常识中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价值的质,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是价值的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即价值量,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2.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富源,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作用。同时地理环境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但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也不能说明社会形态的更替。
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一起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人口生产本身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为了充分发挥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必须对人口实行有计划的调节和控制,提高人口的质量。
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
b、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c、维护生态平衡,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3.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第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4. 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及偶然性
杰出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1)杰出人物的产生和社会作用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唯物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的因素,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是物质性的,决定性的方面。因此,属于历史必然性的因素。杰出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即历史必然性而产生的,即“时势造英雄”。任何杰出人物能够产生及其作用都是历史必然性的产物。
(2)具体的杰出人物的出现也取决于偶然因素,具体的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作用则取决于个人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主观条件、机遇
15. 人的本质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命题: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人基于某种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历史存在物,即为我的、自觉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生成物。
16. 社会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最深刻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辩证运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17. 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科学技术的应用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8.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发展观的主要分歧表现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19.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1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原理
使用价值--------具体劳动 价值----------------抽象劳动
2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3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方式和途径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李嘉图理论的科学成分,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从根本上改造了劳动价值论,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指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
20. 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1. 对资本的本性的理解
资本就是用来赚钱的钱
22. 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以及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①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有两个特点:一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转化为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二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因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不同,工人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不同的。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劳动力价值的物质内容会不断扩大。
②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普通商品在使用或消费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所以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源泉,从而能生产出剩余价值。
23. 平均利润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说平均利润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马克思阐明了平均利润是由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第一,平均利润产生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对其资本拥有完全独立的支配和使用权。第二,平均利润产生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沃土,因而资本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靠市场价格机制来调节。价值规律、竞争机制存在于其生产过程的自始至终,各部门资本家平等竞争,不存在任何垄断行为,因而资本在各部门之间转移成为可能。第三,信用制度的广泛发展为部门之间的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各部门之间转移更为容易。因为部门之间资本转移,不仅包括原有资本的流出或流入,而且还包括新增资本(包括银行信贷、发行股票、筹集分散资本),直接投入到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第四,劳动力已成为商品,相对过剩人口经常存在,为其投资转移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条件。第五,交通运输、通讯设施的现代化发展,为资本转移形成有利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二问:当剩余价值不被看成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它就转化成了利润(p)。利润在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因为从表面上看问题,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表现为在流通过程中产生,似乎不再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
24. 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他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主要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25.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何在?
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货币、机器、厂房、原料、商品等,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2)为准确计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根据;
(3)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理论奠定了基础
26.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27.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内在联系
两个必然是指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两个决不会是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他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28. 社会主义如何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
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29.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理想的社会主义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愿望和要求。现实的社会主义是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没有理想的社会主义的激励,就没有现实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然而单凭理想来建设社会主义,又必然使社会主义掉进空想的深渊。
30. 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展望共产主义的
当社会主义发展到高级阶段后,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将不再为产品不能满足需求而你争我夺,这时国家将消亡,进入按需分配的境界,即共产主义社会。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与物质,精神与自然,思维与存在的问题,即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两者的关系如何;根据对上诉问题的回答不同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3“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通过人的感觉来感知 的,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坚持了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6....我累了(楼主,应该是开卷考吧?
参考资料《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