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汉字】:恭亲王奕忻
【拼音】:gōng qīn wáng yì xīn
拼读注意:
1.“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
2.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要读声母本音,不要念呼读音;
3.把韵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再临时拼合;
4.看清调号,读准调值。
【拼音】:gōng qīn wáng yì xīn
拼读注意:
1.“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
2.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要读声母本音,不要念呼读音;
3.把韵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再临时拼合;
4.看清调号,读准调值。
展开全部
恭亲王奕欣 (欣同“欣”)。
爱新觉罗·奕欣
- 同义词 恭亲王奕欣一般指爱新觉罗·奕欣
爱新觉罗·奕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咸丰年间,奕欣于咸丰三年(1853年)到咸丰五年(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奕欣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奕欣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
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光绪十年(1884年),奕欣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期间虽在同治四年(1865年)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心。光绪十年(1884年)终于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史称“甲申易枢”。一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善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才再度被起用。从光绪二十年(1894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十日(5月29日)逝世,谥号为“忠”。其孙溥伟袭封恭亲王爵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奕忻,yi(第四声)xin(第一声)。忻是欣的异体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