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 客户端网络编程步骤
客户端(Client)是指网络编程中首先发起连接的程序,客户端一般实现程序界面和基本逻辑实现,在进行实际的客户端编程时,无论客户端复杂还是简单,以及客户端实现的方式,客户端的编程主要由三个步骤实现:
1、 建立网络连接
客户端网络编程的第一步都是建立网络连接。在建立网络连接时需要指定连接到的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建立完成以后,会形成一条虚拟的连接,后续的操作就可以通过该连接实现数据交换了。
2、 交换数据
连接建立以后,就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交换数据了。交换数据严格按照请求响应模型进行,由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数据到服务器,服务器反馈一个响应数据给客户端,如果客户端不发送请求则服务器端就不响应。
根据逻辑需要,可以多次交换数据,但是还是必须遵循请求响应模型。
3、 关闭网络连接
在数据交换完成以后,关闭网络连接,释放程序占用的端口、内存等系统资源,结束网络编程。
最基本的步骤一般都是这三个步骤,在实际实现时,步骤2会出现重复,在进行代码组织时,由于网络编程是比较耗时的操作,所以一般开启专门的现场进行网络通讯。
二、服务器端网络编程步骤
服务器端(Server)是指在网络编程中被动等待连接的程序,服务器端一般实现程序的核心逻辑以及数据存储等核心功能。服务器端的编程步骤和客户端不同,是由四个步骤实现,依次是:
1、 监听端口
服务器端属于被动等待连接,所以服务器端启动以后,不需要发起连接,而只需要监听本地计算机的某个固定端口即可。
这个端口就是服务器端开放给客户端的端口,服务器端程序运行的本地计算机的IP地址就是服务器端程序的IP地址。
2、 获得连接
当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端时,服务器端就可以获得一个连接,这个连接包含客户端的信息,例如客户端IP地址等等,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也通过该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一般在服务器端编程中,当获得连接时,需要开启专门的线程处理该连接,每个连接都由独立的线程实现。
3、 交换数据
服务器端通过获得的连接进行数据交换。服务器端的数据交换步骤是首先接收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数据,然后进行逻辑处理,再把处理以后的结果数据发送给客户端。简单来说,就是先接收再发送,这个和客户端的数据交换数序不同。
其实,服务器端获得的连接和客户端连接是一样的,只是数据交换的步骤不同。
当然,服务器端的数据交换也是可以多次进行的。
在数据交换完成以后,关闭和客户端的连接。
4、 关闭连接
当服务器程序关闭时,需要关闭服务器端,通过关闭服务器端使得服务器监听的端口以及占用的内存可以释放出来,实现了连接的关闭。
其实服务器端编程的模型和呼叫中心的实现是类似的,例如移动的客服电话10086就是典型的呼叫中心,当一个用户拨打10086时,转接给一个专门的客服人员,由该客服实现和该用户的问题解决,当另外一个用户拨打10086时,则转接给另一个客服,实现问题解决,依次类推。
在服务器端编程时,10086这个电话号码就类似于服务器端的端口号码,每个用户就相当于一个客户端程序,每个客服人员就相当于服务器端启动的专门和客户端连接的线程,每个线程都是独立进行交互的。
这就是服务器端编程的模型,只是TCP方式是需要建立连接的,对于服务器端的压力比较大,而UDP是不需要建立连接的,对于服务器端的压力比较小罢了。
客户端(Client)是指网络编程中首先发起连接的程序,客户端一般实现程序界面和基本逻辑实现,在进行实际的客户端编程时,无论客户端复杂还是简单,以及客户端实现的方式,客户端的编程主要由三个步骤实现:
1、 建立网络连接
客户端网络编程的第一步都是建立网络连接。在建立网络连接时需要指定连接到的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建立完成以后,会形成一条虚拟的连接,后续的操作就可以通过该连接实现数据交换了。
2、 交换数据
连接建立以后,就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交换数据了。交换数据严格按照请求响应模型进行,由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数据到服务器,服务器反馈一个响应数据给客户端,如果客户端不发送请求则服务器端就不响应。
根据逻辑需要,可以多次交换数据,但是还是必须遵循请求响应模型。
3、 关闭网络连接
在数据交换完成以后,关闭网络连接,释放程序占用的端口、内存等系统资源,结束网络编程。
最基本的步骤一般都是这三个步骤,在实际实现时,步骤2会出现重复,在进行代码组织时,由于网络编程是比较耗时的操作,所以一般开启专门的现场进行网络通讯。
二、服务器端网络编程步骤
服务器端(Server)是指在网络编程中被动等待连接的程序,服务器端一般实现程序的核心逻辑以及数据存储等核心功能。服务器端的编程步骤和客户端不同,是由四个步骤实现,依次是:
1、 监听端口
服务器端属于被动等待连接,所以服务器端启动以后,不需要发起连接,而只需要监听本地计算机的某个固定端口即可。
这个端口就是服务器端开放给客户端的端口,服务器端程序运行的本地计算机的IP地址就是服务器端程序的IP地址。
2、 获得连接
当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端时,服务器端就可以获得一个连接,这个连接包含客户端的信息,例如客户端IP地址等等,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也通过该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一般在服务器端编程中,当获得连接时,需要开启专门的线程处理该连接,每个连接都由独立的线程实现。
3、 交换数据
服务器端通过获得的连接进行数据交换。服务器端的数据交换步骤是首先接收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数据,然后进行逻辑处理,再把处理以后的结果数据发送给客户端。简单来说,就是先接收再发送,这个和客户端的数据交换数序不同。
其实,服务器端获得的连接和客户端连接是一样的,只是数据交换的步骤不同。
当然,服务器端的数据交换也是可以多次进行的。
在数据交换完成以后,关闭和客户端的连接。
4、 关闭连接
当服务器程序关闭时,需要关闭服务器端,通过关闭服务器端使得服务器监听的端口以及占用的内存可以释放出来,实现了连接的关闭。
其实服务器端编程的模型和呼叫中心的实现是类似的,例如移动的客服电话10086就是典型的呼叫中心,当一个用户拨打10086时,转接给一个专门的客服人员,由该客服实现和该用户的问题解决,当另外一个用户拨打10086时,则转接给另一个客服,实现问题解决,依次类推。
在服务器端编程时,10086这个电话号码就类似于服务器端的端口号码,每个用户就相当于一个客户端程序,每个客服人员就相当于服务器端启动的专门和客户端连接的线程,每个线程都是独立进行交互的。
这就是服务器端编程的模型,只是TCP方式是需要建立连接的,对于服务器端的压力比较大,而UDP是不需要建立连接的,对于服务器端的压力比较小罢了。
追问
然后呢
追答
你检测以下服务器状态啊。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