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嘉余的职业成就
戎嘉余长期致力于地质历史时期(早、中古生代)腕足动物的系统分类研究,
建立了中国该时期的化石序列,揭示了各动物群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为基础薄弱的早古生代腕足动物研究作出了贡献。率先在国内开展早、中古生代腕足动物的群落生态研究,用它和生物古地理相结合的方法,多次进行全球腕足动物化石群的总结,识别出晚奥陶世三大生物地理域、中晚志留世生物地理区等。应邀完成世界权威论着《无脊椎古生物学论丛》中腕足动物卷三个目级分类单元的编写,创立了扭月贝目的分类原则,阐明其宏演化的趋势;在中国东部奥陶纪地层中发现全球最早的石燕化石,首次揭示其腕骨构造的演化和石燕类散布的规律,被世界权威认为是研究石燕类起源和腕足动物腕螺的一流经典成果;70年代率先与合作者提出中国志留系对比的新观点,澄清了长期难以正确对比的混乱局面,为确立与全球对比、区测填图和古地理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他常年追踪古生物学研究的前沿,最早开展华南志留纪海平面升降研究,积极组织并主持《理论古生物学文集》的编写,主持“华南古生代三次大灭绝后的生物复苏”等项目,为推动中国古生物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0年,以他为首席科学家提出的研究项目“重大地史时期生物的起源、辐射、灭绝和复苏”,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被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批准立项,并于2000年4月正式启动,这是迄今中国在地层古生物学领域资助强度最大的项目。
门类古生物学
三十多年来,他全面研究了中国许多地区奥陶纪—泥盆纪腕足动物的系统分类,以第一(部分第二)作者描述并厘定了逾500种腕足动物化石,其中168个新种、34个新属(或亚属)、5个新科(或亚科),建立了较完整的化石综合序列,不仅大大改观了基础薄弱的中国早中古生代腕足动物的研究面貌,而且也系统地揭示了中国各区腕足动物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为深入探讨中国该门类化石的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和在世界生物地理区系中的位置奠定了可靠的基础。1986年与王钰院士合作的《广西泥盆纪郁江期腕足动物》一书,对东亚著名的“东京石燕动物群”中两万余枚标本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类研究,在精心制作出千余个系统切面的基础上识别出36属、69种,并首次阐述了该动物群的生态群落及其演替,根据不同数理公式得出的结果探讨了它在研究全球泥盆纪古生物地理区系中的意义,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0)。由于在腕足动物研究中做出了成绩,他被主编AlwynWilliams教授等邀请参加并完成了《世界无脊椎古生物学论丛》(Treatise)《腕足动物卷》中三个目(扭月贝目、五房贝目、无窗贝目)的编写,并被视为中国腕足动物学科的一位带头人(摘自Williams教授1996年10月14日给他的信)。
生态学和地理学
他深刻地意识到地层中化石群的背后隐伏着生态系统,若单纯研究化石还不足以揭示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为此,自20世纪80年代初始,他在国内最早开展奥陶—泥盆纪腕足动物群落生态研究,识别以腕足动物占优势的一系列海洋底栖群落,并探讨其分布型式和环境控制因素。他强调群落生态与生物古地理相结合,多次进行全球奥陶纪、志留纪腕足动物的总结。1988年他从群落生态角度出发提出全球晚奥陶世动物群主要生活于内陆棚或陆表海底域并据此新建受温度控制的三大生物地理域,被认为是对全球晚奥陶世腕足动物最深入的总结。他还首次提出中晚奥陶世广布全球的叶月贝动物群除主要分布在较深水域外并向浅水域散布的新认识。根据对亚澳中晚志留世小莱采贝和图瓦贝动物群的深入研究,新建中澳和蒙古—鄂霍茨克动物地理区等,相关论文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后均获好评。他与穆恩之、王钰院士等合着的《中国志留、泥盆纪地层和群落生态》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89)。
古生物宏演化
近十年来他用新的古生物学思想和理论探讨了腕足动物的宏演化。1994年在浙赣边区上奥陶统中发现全球已知最早的石燕化石,改变了石燕目源于早志留世的传统结论,使其起源时间提前约300万年,引起国外同行的关注。1996年他与詹仁斌一起采用精细的系统切面方法继续研究早期石燕的腕骨构造,首次阐明侧展腕螺的起源、腕骨构造的演化和早期石燕的散布规律,论文发表后,国际《腕足动物论丛》新卷主编Williams教授称赞它是一项有关石燕起源的一流科学成果,无疑将被认为是研究腕足动物腕螺构造的一部经典(摘自主编1997年1月28日给他的信);1994年他与英国学者RobinCocks教授提出扭月贝超科分类原则,发现副铰齿的起源过程与演化趋势,被《腕足动物论丛》新卷扭月贝目采纳。
地层学
从事奥陶纪、志留纪地层研究三十余年。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奥陶系赫南特贝动物群的深入研究及其与笔石带的对比关系解决了争论已久的观音桥层的时代问题,确定了中国奥陶—志留系的界线。根据腕足动物等新证据,率先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与合作者提出华南志留纪地层对比的新认识,并不断精确对比结果。将长期置于上志留统的鄂西纱帽组和黔北韩家店组改归下志留统,提出华南绝大部分地区缺失中晚志留世地层的新观点,将划归中志留统的滇东关底组和妙高组改归上统,从而澄清中国志留纪地层长期难以正确对比的混乱局面,为确立与全球对比、区测填图和古地理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80年代后期被推荐为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分会选举委员(中国仅一名),2000年7月又被推选为该委员会主席。
其他
针对国外出现许多古生物学新理论、新假说而国内了解者不多的情况,积极组织并与方宗杰等主编《理论古生物学文集》(1990)一书,受到尤其是青年古生物学者的欢迎,为推动中国古生物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大灭绝后的生物复苏”项目从1995年起,用中国完整而系统的材料揭示不同时期古生物及生态系复苏的规律,初步的研究成果已显示该项研究的潜在科学意义。他还注重古生物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最早在国内探讨华南志留纪海平面的变化(1984.1997),提出华南晚奥陶世沉积相、生物相和环境模式(1987),记载中国前第四纪的岩岸地质证据(1996),受到行家的好评。
辛勤的汗水培育出累累硕果,戎嘉余院士迄今已单独或合作发表论文110篇(其中第1作者51篇,在国外发表46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一次、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各一次等奖励。被原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1991年)、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5年)称号。先后被评选为南京市劳动模范(1995年)、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获省立功奖章(1995年)、江苏省劳动模范(1996年)。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多次应邀赴国外进行合作,取得系列成果,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多次应邀做大会主题报告,备受国际古生物学界的瞩目,被推选为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分会副主席、主席,国际古生物协会机关刊物《Lethaia》编委,英国古生物协会的海外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