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国的中国的农历和阳历是如何制定的?有何区别?
展开全部
太阳为“阳”,以太阳视运动为依据设置的历法叫“阳历”;
月亮为“阴”,以月亮的视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自然就称之为“阴历”了——即中国的农历。
阴历——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年所需之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阴历定月的方法是用朔望月周期给出,朔所在日为初一,朔望月长约29天半,所以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
阴历定年的依据是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绕日一周,即月绕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内之月数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个月,仅354日,与岁实相比较,约余11日,积至三年,余33日,故每三年须置一闰月,尚余三日或四日,再积二年,共余25日或26日,可置一闰月,平均计算,每十九年须置七闰。以有节无气之月为闰月,有闰月之年为闰年,闰年有十三个月,其中某一月为闰月,月名依前一月名而定,如前月是八月,闰月则为闰八月。平年则十二个月。农历平年有十二个月,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为十三个月,闰年全年383天或384天。
因每月天数不能有奇零,故阴历一个月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每月以合朔之日为首,即以朔日为初一日。每年以接近立春之朔日为岁首。
我们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国际上公用的历法,即公历。它是以一个太阳回归年作为一年,然后分为十二个月(月份数有31天、30天、29天几种,均是人为规定),称之为太阳历,即阳历。它是西方人订制的,港台人士也称为西历,西元。
1912年我国采用“公历”安排月日后,人们就把公历称为“阳历”,而把同时并存于民间的传统的“夏历”通俗地称之为“阴历”。
阳历的来历 阳历即太阳历,也就是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我国自民国元年起采用阳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阳历又称“新历”。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为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妙。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阳历每年分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只有28天。又规定7月以前,单月为大月,双月为小月;8月以后,双月为大月,而单月为小月。每年所余的5小时48分46秒,只至四年约满一天,这一天就加在第四年的2月里,这一年叫闰年,所以闰年的2月有29天。
阳历闰年的确定 一般来说,用4去除阳历的年份,能除尽的就是闰年,像1984、1988年等都是闰年。但是,因为阳历一年的确切天数应该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比平年365天多出5小时48分46妙,四年一共多出23小时15分4秒。如果每四年一闰加一天的话,又多了44分56少,四百年差不多就会多加出3天来,所以,每四百年得扣去3天才行。故又订了一条补充规定:每逢阳历年份是整百的那一年,比如公元1800、1900、2000年等,能被400整除,所以不是闰年。但公元2000元又是闰年,因它的2月有29天。
阳历和阴历只是两种不同的记时方式,不论你报阴历还是阳历,都要将之转换成天干地支的记时状态才能进行演算。
月亮为“阴”,以月亮的视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自然就称之为“阴历”了——即中国的农历。
阴历——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年所需之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阴历定月的方法是用朔望月周期给出,朔所在日为初一,朔望月长约29天半,所以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
阴历定年的依据是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绕日一周,即月绕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内之月数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个月,仅354日,与岁实相比较,约余11日,积至三年,余33日,故每三年须置一闰月,尚余三日或四日,再积二年,共余25日或26日,可置一闰月,平均计算,每十九年须置七闰。以有节无气之月为闰月,有闰月之年为闰年,闰年有十三个月,其中某一月为闰月,月名依前一月名而定,如前月是八月,闰月则为闰八月。平年则十二个月。农历平年有十二个月,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为十三个月,闰年全年383天或384天。
因每月天数不能有奇零,故阴历一个月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每月以合朔之日为首,即以朔日为初一日。每年以接近立春之朔日为岁首。
我们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国际上公用的历法,即公历。它是以一个太阳回归年作为一年,然后分为十二个月(月份数有31天、30天、29天几种,均是人为规定),称之为太阳历,即阳历。它是西方人订制的,港台人士也称为西历,西元。
1912年我国采用“公历”安排月日后,人们就把公历称为“阳历”,而把同时并存于民间的传统的“夏历”通俗地称之为“阴历”。
阳历的来历 阳历即太阳历,也就是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我国自民国元年起采用阳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阳历又称“新历”。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为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妙。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阳历每年分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只有28天。又规定7月以前,单月为大月,双月为小月;8月以后,双月为大月,而单月为小月。每年所余的5小时48分46秒,只至四年约满一天,这一天就加在第四年的2月里,这一年叫闰年,所以闰年的2月有29天。
阳历闰年的确定 一般来说,用4去除阳历的年份,能除尽的就是闰年,像1984、1988年等都是闰年。但是,因为阳历一年的确切天数应该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比平年365天多出5小时48分46妙,四年一共多出23小时15分4秒。如果每四年一闰加一天的话,又多了44分56少,四百年差不多就会多加出3天来,所以,每四百年得扣去3天才行。故又订了一条补充规定:每逢阳历年份是整百的那一年,比如公元1800、1900、2000年等,能被400整除,所以不是闰年。但公元2000元又是闰年,因它的2月有29天。
阳历和阴历只是两种不同的记时方式,不论你报阴历还是阳历,都要将之转换成天干地支的记时状态才能进行演算。
展开全部
阴历是用月亮的周期来定月份的。月亮从没有开始慢慢的长大,变成满月,也就是圆圆的月亮,再慢慢的变小,最后再到没有,这时就叫一个月了。所以也叫月历。我国古代又把月亮叫太阴,所以便把月历称为阴历。月亮绕地球转一圈,大约二十九天半。所以阴历的一个月就是29或30天。把12个月叫一年,一年就是354或355天。可是,地球绕太阳转一圈大约要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经过阴历一年的时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并没有回到起点,还差十天左右。这样,三年就差一个月,18年就差了半年。也就是说,18年后,正月初一过年,就是在夏天而不是冬天了。这怎么办呢?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每三年加一个月。平常年份是十二个月,加了一个月的年份叫闰年,是十三个月。这样虽然能够保证正月初一过年时是在冬天,但是,阴历正月初一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并不固定,从而其它日子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在每三年里,大概会差十几天。这就是为什么从阳历来看,春节有时在一月有时在二月的原因。
阴历还有一个名字叫农历。但农民并不能靠农历来种地,因为旧历的日子不固定。如果把种地的日子弄错几十天,收成就大受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又想出个好办法,把地球公转的轨道分成24份。也就是我国的24节气。农民种田用的是这个二十四节气,而不是阴历。
阳历也就是太阳历,它是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把365天定为一年,再把它分成12个月。与阴历类似地,阳历的日子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也是变动的,每4年差一天,加在二月里。这样,阳历日子的摆动幅度很小,只有一两天。对于人们来说,这一两天就算不了什么,完全可以忽略了。所以,阳历不需要节气。
阴历还有一个名字叫农历。但农民并不能靠农历来种地,因为旧历的日子不固定。如果把种地的日子弄错几十天,收成就大受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又想出个好办法,把地球公转的轨道分成24份。也就是我国的24节气。农民种田用的是这个二十四节气,而不是阴历。
阳历也就是太阳历,它是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把365天定为一年,再把它分成12个月。与阴历类似地,阳历的日子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也是变动的,每4年差一天,加在二月里。这样,阳历日子的摆动幅度很小,只有一两天。对于人们来说,这一两天就算不了什么,完全可以忽略了。所以,阳历不需要节气。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中国的农历不是制定的,而是依科学推算而成。阳历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一种全新的记年方式,中国是从1949年10月1日起开始起用这种记年法,这种记年法又公历,或阳历。这是国际通用的日历。中国的农历只有中国农村才使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