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人教版)期末复习资料 20
期末快到了,大家帮忙找找,复习资料要包括:重点文言文和重点现代文,还要一些课外的基础知识,其他科目的复习资料也要大家帮帮忙谢谢!最好是自己打的。。。那些我看过了...
期末快到了,大家帮忙找找,复习资料要包括:重点文言文和重点现代文,还要一些课外的基础知识,其他科目的复习资料也要大家帮帮忙谢谢!
最好是自己打的。。。那些我看过了 展开
最好是自己打的。。。那些我看过了 展开
9个回答
展开全部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②平生于书 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四)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五)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六)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3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由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七)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
【原文】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译文】
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八)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发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 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授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译文】
我幼年时候,就喜好读书,因为家里贫寒,没有办法买到书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阅,亲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到时归还。遇到天寒,砚台里结成坚冰,手指头不能屈伸,(仍然坚持抄写)一点也不敢偷懒。抄写完,立刻送人家,从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所以能够读了许多书。
到了成年,更羡慕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又恐怕没有大师、名人来开导自己,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地方上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先辈是德高望重的人,学生挤满屋子,他说话态度从没有流露一点客气。我(毕恭毕敬地)站着侍候在先辈的左右,向他提出问题,询问道理,弯着腰,侧着耳朵专心地请教;有时遭到了斥责,态度越发恭敬,礼节越发周到,不敢回答一句话;等待他高兴了,就向他请教问题。所以我虽然很愚笨,还是得了知识,增长了见闻。
(九)师旷论学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
(一0)程门立雪《宋史》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译文】
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一二)七录《明史·张溥传》
【原文】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译文】
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一三)学弈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僵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一四)李生论善学者
【原文】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一五)问说《孟涂文集》
【原文】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 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译文】
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除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
(一六)教学相长(节选)《札记》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一七)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多数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 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一八)颜回好学《史记》
【原文】
回年 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一九)邴原泣学《初潭集》
【原文】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译文】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二十)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二一)推敲《诗话总龟》
【原文】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译文】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 的姿势。(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二二)勤训《恒斋文集》
【原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译文】
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为重要的了。所以邵先生说:“一天的计划决定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决定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决定于勤劳。”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可是意义却很深远哪!
像大禹这样的人,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况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这样的人,品德如此高尚,况且爱惜每一分的时间,又何况在才干、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二三)诫子书《诸葛亮》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享乐过度就不能挂历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
(二四)陶侃惜谷《晋书》
【原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译文】
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②平生于书 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四)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五)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六)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3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由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七)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
【原文】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译文】
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八)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发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 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授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译文】
我幼年时候,就喜好读书,因为家里贫寒,没有办法买到书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阅,亲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到时归还。遇到天寒,砚台里结成坚冰,手指头不能屈伸,(仍然坚持抄写)一点也不敢偷懒。抄写完,立刻送人家,从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所以能够读了许多书。
到了成年,更羡慕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又恐怕没有大师、名人来开导自己,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地方上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先辈是德高望重的人,学生挤满屋子,他说话态度从没有流露一点客气。我(毕恭毕敬地)站着侍候在先辈的左右,向他提出问题,询问道理,弯着腰,侧着耳朵专心地请教;有时遭到了斥责,态度越发恭敬,礼节越发周到,不敢回答一句话;等待他高兴了,就向他请教问题。所以我虽然很愚笨,还是得了知识,增长了见闻。
(九)师旷论学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
(一0)程门立雪《宋史》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译文】
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一二)七录《明史·张溥传》
【原文】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译文】
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一三)学弈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僵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一四)李生论善学者
【原文】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一五)问说《孟涂文集》
【原文】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 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译文】
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除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
(一六)教学相长(节选)《札记》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一七)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多数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 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一八)颜回好学《史记》
【原文】
回年 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一九)邴原泣学《初潭集》
【原文】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译文】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二十)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二一)推敲《诗话总龟》
【原文】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译文】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 的姿势。(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二二)勤训《恒斋文集》
【原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译文】
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为重要的了。所以邵先生说:“一天的计划决定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决定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决定于勤劳。”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可是意义却很深远哪!
像大禹这样的人,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况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这样的人,品德如此高尚,况且爱惜每一分的时间,又何况在才干、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二三)诫子书《诸葛亮》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享乐过度就不能挂历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
(二四)陶侃惜谷《晋书》
【原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译文】
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2013-01-19
展开全部
15、古代诗歌五首分别出自汉乐府、唐诗(五律、七律)、宋词和元曲。
第一首《观沧海》由东汉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所作,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第二首《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作者通过对江南残冬早春景象新鲜而又精致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水乡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第三首《钱塘湖春行》由唐代大诗人,晚年又叫香山居士的白居易所作。这首诗通过抓住环境和季节特征,选取典型景物描绘了钱塘湖的早春风光,抒发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第四首《西江月》由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所作。这首词通过描写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了作者的闲适心情。词的上片写景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第五首《天净沙·秋思》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所作。天净沙是曲牌名。这支“曲”通过九个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互不相干的事物(前三句所写景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通过相互映衬达到情景妙合无痕的效果,真切地表达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16、《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吟”是古典诗歌的和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本文先通过几个疑问句启发人们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17、《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在结构上,全文运用了总分总的关系。
18、《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选自他的作品《昆虫的故事》(《昆虫记》),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19、《月球上的足迹》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文章从“准备、登月、升空、返航”四个方面按时间顺序作了记叙。这是一篇饶有兴味的科普小品。全文写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吸引人。
20、《山市》选自《聊斋志异》(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市,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本文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全过程,描述了山市的美景。
28、《女娲造人》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文中处处充满了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文章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启示我们都应该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30、伊索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对盲目自高自大的赫耳墨斯进行了讽刺,告诉我们要重视事物的本质,不能爱慕虚荣;另一则《蚊子和狮子》则提醒我们,取得成绩后不要骄傲自满,得意忘形。《智子疑邻》提醒我们不能根据亲疏远近去判断人和事情,不能心存偏见。《塞翁失马》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三、文言文
1、加点词义
项为之强 凹者为壑 作青云白鹤观
徐喷以烟 鞭数十 方出神
鹤唳云端 为之怡然称快 以丛草为林
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 驱之别院
舞于空中 拔山倒树而来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蹲其身 必细察其纹理 盖一癞虾蟆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可以为师矣 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 必有我师焉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士不可以不弘毅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幸甚至哉
次北固山下 行不足 听取蛙声一片
恒不一见 无何 始悟 居然城郭 莽莽然
乌有 危楼 裁如星点 黯然缥缈 或凭或立
人烟市肆 俄而雪骤 差可拟 与友期 去后乃至
尊君在否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入门不顾 智子疑邻
不筑 大亡其财 塞翁 亡而入胡 何遽 将胡马
人皆吊之 居一年 此独以跛之故
2、句子翻译: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非常细小的东西也看得很清楚。或: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目力足以看清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心里这样去想,那么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像变成鹤一样。或:心时想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的都是鹤了。
(3)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常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4)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定下神来,抓住了癞虾蟆,用鞭子打了几十下,把它赶到其它院里去了。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掉它。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了以后时时温习它,不也是快乐的吗?
(9)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地检查我自己。
(10)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11)己不所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2)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公子孙禹年和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
(13)念近中无禅院:想想附近没有这样的寺院。
(14)或凭或立,不一状: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姿态各不相同。
(15)然数年恒不一见:但经常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16)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其中,有的像楼台,有的像殿堂,有的像牌坊,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数量有亿万个。
(17)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真接霄汉:不久,风住天清,一切都没有了,惟独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18)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19)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
(20)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谢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真不是人!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丢下我走了。
(2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计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23)暮而果大亡其财: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的财物。
(2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是隔壁的老人干的。
(25)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26)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
四、诗文默写:
1、《观沧海》中,诗人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观沧海》中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次北固山下》中,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表现出来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次北固山下》中,“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次北固山下》中,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9、辛弃疾《西江月》中,表达诗人喜悦心情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0、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中点明主题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1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断肠人在天涯。
12、唐代诗人在《题破禅寺后禅院》中描写禅院幽静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3、人们常用曹操的《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1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描绘山村中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的句子是:绿水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对田园喜爱之情的诗句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6、《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7、《论语》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钱塘湖春行》一诗中的颔联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9、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20、《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了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的美学思想,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1、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2、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两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3、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告诉我们,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创新,方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其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4、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通过想像,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5、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充分表现了前进道路上会有一定困难,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可以被一时的成功所迷惑,失掉了长远的目标的诗句是: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26、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的句子是:争渡,争渡。赞同8|评论(3) 检举|2009-01-07 19:23LHSYWJQ|一级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童趣》《<论语>十则》《山市》《<世说新语>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一)《童趣》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突然有一个庞大的物体,像要拔掉山推倒树一样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将舌头一吐,这两只小虫子全被他吞了下去了。
2. 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3.从文中看,“故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答: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4.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
答:要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首先要认真观察身边细小的事物,还应做到善于联想和想象,并
勇于实践。(大致要点)
(二)《<论语>十则》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⑵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2. 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
答:(参考)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4.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答:(参考)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
5.请列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四个):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见贤思齐 温故知新 不亦乐乎 任重道远
(三)《山市》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⑵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而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忙忙碌碌,有的人靠在栏杆上,有的人站着,姿态各不相同。
2.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说说山市的变化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时间词语: 忽 无何 未几 既而 逾时 倏忽
变化阶段: (1)初生阶段:从孤塔耸起到宫殿出现。(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3. 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
答: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四)《咏雪》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⑵未若柳絮因风起。 倒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2.《咏雪》中留下了喻雪的千古佳句,你能说出两句形容飞雪的古诗文吗?
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认为这样的家庭气氛对你有什么好处?
答:《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
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五)《陈太丘与友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约定在中午见面,(友人)过了中午还不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他走后友人才到。
⑵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答:运用了语言(对话)描写。
3.对于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是否失礼?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认为元方不失礼的理由: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失礼的理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知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能表现出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六)《智子疑邻》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暮而果大亡其财。
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的财物。
⑵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家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是盗贼。
2. 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第一首《观沧海》由东汉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所作,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第二首《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作者通过对江南残冬早春景象新鲜而又精致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水乡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第三首《钱塘湖春行》由唐代大诗人,晚年又叫香山居士的白居易所作。这首诗通过抓住环境和季节特征,选取典型景物描绘了钱塘湖的早春风光,抒发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第四首《西江月》由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所作。这首词通过描写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了作者的闲适心情。词的上片写景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第五首《天净沙·秋思》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所作。天净沙是曲牌名。这支“曲”通过九个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互不相干的事物(前三句所写景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通过相互映衬达到情景妙合无痕的效果,真切地表达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16、《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吟”是古典诗歌的和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本文先通过几个疑问句启发人们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17、《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在结构上,全文运用了总分总的关系。
18、《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选自他的作品《昆虫的故事》(《昆虫记》),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19、《月球上的足迹》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文章从“准备、登月、升空、返航”四个方面按时间顺序作了记叙。这是一篇饶有兴味的科普小品。全文写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吸引人。
20、《山市》选自《聊斋志异》(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市,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本文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全过程,描述了山市的美景。
28、《女娲造人》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文中处处充满了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文章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启示我们都应该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30、伊索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对盲目自高自大的赫耳墨斯进行了讽刺,告诉我们要重视事物的本质,不能爱慕虚荣;另一则《蚊子和狮子》则提醒我们,取得成绩后不要骄傲自满,得意忘形。《智子疑邻》提醒我们不能根据亲疏远近去判断人和事情,不能心存偏见。《塞翁失马》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三、文言文
1、加点词义
项为之强 凹者为壑 作青云白鹤观
徐喷以烟 鞭数十 方出神
鹤唳云端 为之怡然称快 以丛草为林
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 驱之别院
舞于空中 拔山倒树而来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蹲其身 必细察其纹理 盖一癞虾蟆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可以为师矣 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 必有我师焉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士不可以不弘毅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幸甚至哉
次北固山下 行不足 听取蛙声一片
恒不一见 无何 始悟 居然城郭 莽莽然
乌有 危楼 裁如星点 黯然缥缈 或凭或立
人烟市肆 俄而雪骤 差可拟 与友期 去后乃至
尊君在否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入门不顾 智子疑邻
不筑 大亡其财 塞翁 亡而入胡 何遽 将胡马
人皆吊之 居一年 此独以跛之故
2、句子翻译: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非常细小的东西也看得很清楚。或: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目力足以看清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心里这样去想,那么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像变成鹤一样。或:心时想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的都是鹤了。
(3)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常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4)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定下神来,抓住了癞虾蟆,用鞭子打了几十下,把它赶到其它院里去了。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掉它。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了以后时时温习它,不也是快乐的吗?
(9)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地检查我自己。
(10)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11)己不所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2)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公子孙禹年和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
(13)念近中无禅院:想想附近没有这样的寺院。
(14)或凭或立,不一状: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姿态各不相同。
(15)然数年恒不一见:但经常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16)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其中,有的像楼台,有的像殿堂,有的像牌坊,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数量有亿万个。
(17)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真接霄汉:不久,风住天清,一切都没有了,惟独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18)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19)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
(20)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谢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真不是人!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丢下我走了。
(2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计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23)暮而果大亡其财: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的财物。
(2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是隔壁的老人干的。
(25)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26)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
四、诗文默写:
1、《观沧海》中,诗人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观沧海》中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次北固山下》中,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表现出来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次北固山下》中,“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次北固山下》中,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9、辛弃疾《西江月》中,表达诗人喜悦心情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0、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中点明主题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1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断肠人在天涯。
12、唐代诗人在《题破禅寺后禅院》中描写禅院幽静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3、人们常用曹操的《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1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描绘山村中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的句子是:绿水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对田园喜爱之情的诗句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6、《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7、《论语》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钱塘湖春行》一诗中的颔联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9、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20、《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了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的美学思想,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1、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2、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两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3、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告诉我们,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创新,方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其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4、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通过想像,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5、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充分表现了前进道路上会有一定困难,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可以被一时的成功所迷惑,失掉了长远的目标的诗句是: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26、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的句子是:争渡,争渡。赞同8|评论(3) 检举|2009-01-07 19:23LHSYWJQ|一级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童趣》《<论语>十则》《山市》《<世说新语>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一)《童趣》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突然有一个庞大的物体,像要拔掉山推倒树一样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将舌头一吐,这两只小虫子全被他吞了下去了。
2. 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3.从文中看,“故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答: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4.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
答:要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首先要认真观察身边细小的事物,还应做到善于联想和想象,并
勇于实践。(大致要点)
(二)《<论语>十则》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⑵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2. 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
答:(参考)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4.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答:(参考)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
5.请列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四个):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见贤思齐 温故知新 不亦乐乎 任重道远
(三)《山市》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⑵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而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忙忙碌碌,有的人靠在栏杆上,有的人站着,姿态各不相同。
2.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说说山市的变化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时间词语: 忽 无何 未几 既而 逾时 倏忽
变化阶段: (1)初生阶段:从孤塔耸起到宫殿出现。(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3. 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
答: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四)《咏雪》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⑵未若柳絮因风起。 倒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2.《咏雪》中留下了喻雪的千古佳句,你能说出两句形容飞雪的古诗文吗?
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认为这样的家庭气氛对你有什么好处?
答:《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
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五)《陈太丘与友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约定在中午见面,(友人)过了中午还不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他走后友人才到。
⑵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答:运用了语言(对话)描写。
3.对于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是否失礼?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认为元方不失礼的理由: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失礼的理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知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能表现出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六)《智子疑邻》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暮而果大亡其财。
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的财物。
⑵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家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是盗贼。
2. 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字音字形
痴(chī) 想 隐(yǐn) 秘(mì) 凝(níng) 成(chéng) 诱(yòu) 惑(huò) 喧(xuān) 腾(téng) 瞬(shùn) 间(jiān) 训(xùn) 诫(jiè) 迂(yū) 回(huí) 凝(níng) 视(shì) 啜(chuò) 泣(qì) 纳(nà) 罕(han) 瘦(shòu)骨(gǔ)嶙(lín)峋(xún) 头(tóu)晕(yūn)目(mù)眩(xuàn) 小(xiǎo)心(xīn)翼(yì)翼(yì) 零(líng) 落(luò) 断(duàn) 续(xù) 收(shōu) 敛(liǎn) 宽(kuān) 恕(shù) 卑(bēi) 微(wēi) 一丝不苟(gǒu) 迸(beng) 溅(jiàn) 繁(fán) 密(mì) 伫(zhù) 立(lì) 伶(líng) 仃(dīng) 忍(rěn)俊(jùn)不(bù)禁(jīn) 饥(jī)寒(hán) 缀(zhuì)连(lián) 倔(jué)强(jiàng) 洗(xǐ)濯(zhuó) 玷(diàn)污(wū) 扒(pá)窃(qiè) 诅(zǔ)咒(zhòu) 碌(lù) 碌(lù)终(zhōng)生(shēng) 绝(jué) 处(chǔ) 逢(féng) 生(shēng) 贪(tān) 婪(lán) 堕(duò) 落(luò) 点(diǎn)缀(zhuì) 冉(rǎn)冉(rǎn) 苦(kǔ) 熬(áo) 雏(chú) 形(xíng) 丰(fēng) 硕(shuò) 累(léi)累(léi) 沉(chén)甸(diàn)甸(diàn) 繁(fán)弦(xián)急(jí)管(guǎn) 玲(líng)珑(lóng)剔(tī)透(tòu) 多(duō)姿(zī)多(duō)彩(cǎi) 不(bù)可(kě)磨(mó) 灭(miè) 回味无穷(qióng) 金(jīn) 窖(jiào) 泯(mǐn) 灭(miè) 慧(huì) 心(xīn) 嬉(xī)戏(xì) 风(fēng)韵(yùn) 闲(xián) 适(shì) 禀(bǐng) 告(gào) 厄(è) 运(yùn) 行(xing) 乞(qǐ) 落(luò) 难(nán) 无忧无虑(wúyōuwúlǜ) 心旷神怡(xīnkuàngshényí) 阴晴圆缺(yīnqíngyuánquē) 心痛如割(xīntòngrúgē) 险象迭生(xiǎnxiàngdiéshēng) 得失之患(déshīzhīhuàn) 多愁善感(duōchóushàngǎn) 天灾人祸(tiānzāirénhuò) 突如其来(tūrúqílái) 异国他乡(yìguótāxiāng) 执(zhí) 著(zhù) 鞭(biān) 策(cè) 盛(shèng) 名(míng) 报(bào) 酬(chóu) 奢(shē) 望(wàng) 蹂(róu)躏(lìn) 呵(hē)责(zé) 懊(ào) 恼(nǎo) 沉(chén) 醉(zuì) 迷(mí) 醉(zuì) 猝然长逝(cùránchángshì) 问心无愧(wènxīnwúkuì) 朗(lǎng) 润(rùn) 酝(yùn) 酿(niáng) 卖(mài) 弄(nòng) 宛(wǎn) 转(zhuǎn) 嘹(liáo) 亮(liàng) 黄(huáng) 晕(yùn) 烘(hōng)托(tuō) 繁花嫩叶(fánhuānènyè) 呼朋引伴(hūpéngyǐnbàn) 抖擞精神(dǒusǒujīngshén) 花枝招展(huāzhīzhāozhǎn) 镶(xiāng)嵌(qiàn) 响(xiǎng) 晴(qíng) 肌(jī) 肤(fū) 绿(lǜ) 萍(píng) 水(shuǐ)澡(zǎo) 贮(zhù) 蓄(xù) 澄(chéng) 清(qīng) 空(kōng)灵(líng) 黛(dài) 色(sè) 贮(zhù) 满(mǎn) 匍(pú) 匐(fú) 磅(pàng) 礴(bó) 澹(dàn) 澹(dàn) 芊芊细草(qiānqiānxìcǎo) 轻飞曼舞(qīngfēimànwǔ) 春华秋实(chūnhuáqiūshí) 闲情逸致(xiánqíngyìzhì) 挑(tiāo) 着(zhe) 挑(tiāo) 斗(dòu) 丁(zheng) 丁(zheng) 幽(yōu) 谷(gǔ) 肥(féi) 硕(shuò) 栖(qī) 息(xī) 归(guī) 泊(bó) 寥(liáo) 阔(kuò) 枯(kū) 涸(hé) 清(qīng) 洌(liè) 梦(mèng) 寐(mèi) 竦(sǒng) 峙(zhì) 骸(hái) 骨(gǔ) 潜(qián) 行(háng) 裹(guǒ) 藏(cáng) 葱(cōng) 茏(lóng) 幽(yōu) 雅(yǎ) 海枯石烂(hǎikūshílàn) 日转星移(rìzhuǎnxīngyí) 峰(fēng) 峦(luán) 预(yù) 兆(zhào) 轻(qīng) 盈(yíng) 匀(yún) 称(chēn) 崩(bēng) 塌(tā) 弥(mí) 漫(màn) 征(zhēng) 兆(zhào) 一霎间(yíshàjiān) 姿态万千(zītàiwànqiān) 顷(qǐng) 刻(kè) 喑(yīn) 哑(yǎ) 静(jìng) 谧(mì) 莴(wō) 苣(jù) 嗉(sù) 襄(xiāng) 红(hóng) 喙(huì) 观(guān) 测(cè) 海(hǎi) 域(yù) 畅(chàng) 谈(tán) 昂首挺立(ángshǒutǐnglì) 一叶孤舟(yīyègūzhōu) 遥遥在望(yáoyáozàiwàng) 丫(yā) 杈(chā) 寂(jì) 寞(mò) 憔(qiáo) 悴(cuì) 肃(sù) 杀(shā) 诀(jué) 别(bié) 荡(dàng) 漾(yàng) 嫌(xián)恶(wù) 可(kě) 鄙(bǐ) 惊(jīng) 惶(huáng) 瑟(sè) 缩(suō) 虐(nuè) 杀(shā) 恍然大悟(huǎngrándàwù) 苦心孤诣(kǔxīngūyì) 怦(pēng) 怦(pēng) 拆(chāi) 散(sàn) 水波粼粼(shuǐbōlínlín) 匿(nì) 笑(xiào) 菡(hàn) 萏(dàn) 敧(qī) 斜(xié) 祷(dǎo) 告(gào) 并(bìng) 蒂(dì) 花(huā) 瑞(ruì) 慈(cí) 怜(lián) 荫(yīn) 蔽(bì) 滑(huá) 稽(jī) 御(yù) 骋(chěng) 赏(shǎng) 赐(cì) 爵(jué)士(shì) 炫(xuàn) 耀(yào) 妥(tuǒ) 当(dāng) 呈(chéng)报(bào) 陛(bì) 下(xià) 精(jīng) 致(zhì) 头(tóu) 衔(xián) 骇(hài) 人(rén)听(tīng)闻(wén) 随(suí) 声(shēng) 附(fù) 和(hè) 缥(piāo) 缈(miǎo) 笼(lóng)罩(zhào) 女(nǚ) 娲(wā) 莽(mǎng)莽(mǎng)榛(zhēn)榛(zhēn) 澄(chéng) 澈(chè) 绵(mián)延(yán) 神(shén)通(tōng)广(guǎng)大(dà) 哞(mōu) 哞(mōu) 潺(chán) 潺(chán) 眨(zhǎ) 巴(bā) 孪(luán) 生(shēng) 痒(yǎng)酥(sū)酥(sū) 踉(liàng)踉跄(qiàng)跄
二:句子仿写。
1、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2、彩虹,经过与雷早激战之后才出现;理想,经过与困难搏斗之后才诞生。
3、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叶,贮满希望之情;
夏之色为金的黄,如麦浪,如稻草,彰显着丰收的希望;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冬之色为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宣告旧生命的终结。
三:诗歌直接性默写
1、《观沧海》--曹操(三国)东临___石,以观沧海。水何___ ___,山岛___ ___。树林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___ ___,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出其中;星 灿烂, 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___残
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___ ___ ___ ___ 。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朝)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 ___ 低。几处早 ___ 争 ___ 树,
谁家新 ___ 春泥。乱花 ___ ___ 迷人眼,浅草才能 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___阴里白沙堤。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朝)枯 ___ 老树昏 ___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___ 阳
___ 下,断肠人在天 ___ 。
5、龟虽寿--曹操(三国)神龟虽寿,犹有竟时。___蛇乘雾,终为土灰。老___ 伏 ___,志在千
里。烈士 ___ 年,壮心不 ___。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朝)故人 ___ 鸡 ___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 ___ 外斜。
开 ___ 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 ___ 菊花。
7、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朝)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 ___ 房花木深。山
光 鸟性,潭 空人心。万 ___ 此都 ___ ,但余钟 ___ 音。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 ___ 啼,闻 ___ 龙标过五溪。我 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 ___ 西。
9、夜雨寄北-李商隐(唐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楚水涨秋池。 ,
。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友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
10、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中写亲人盼询归期,从而抒写诗人与亲人间互相思念的真挚之情的诗
句是: , 。抒写诗人希望与亲人会面的诗句是: , 。
11、晏殊在《浣溪沙》中以诗入词,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千古名句的是:
, 。
12、杜牧的《泊秦淮》:渲染了一幅迷茫、清冷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 ,
。表现诗人忧患意识,反映官僚纸醉金迷生活的诗句是:
, 。
13、《观书有感》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是: ,
。
五:文言文重点字词。
1、之:故时有物外之趣:结构助词,"的"。 2、以:徐喷以烟:介词,"用"。
昂首观之:代词,"它,指夏蚊"。 以丛草为林:介词,"把"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用在主谓结构间,取消 可以为师矣:介词,"凭,靠"。
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以数万计:介词,"用"。
下车引之:代词,他(指元方) 此独以跛之故:因为
人皆吊之:代词,他(指丢马的人) 可以为师矣:介词,凭,靠。
其邻人之父亦云:结构助词,"的"。 仁以为己任:介词,"把"。
3、而: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可不译。
暮而果大亡其财:表修饰。 丁壮者引弦而战:表修饰。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 堕而折其髀:表顺承。
学而时习之:连词,表顺承,译作"然后"。 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
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译作"却"。 而疑邻人之父:表转折,"却"
任重而道远:连词,表并列,译作"并且"。
4、然:忽有庞然大物: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 果然鹤也:副词词尾,不译。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
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可是,连词,表转折。
5、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作"被" 6、其:蹲其身:代词,译作"自己的"
知之为知之:译作"是"。 必细察其纹理:代词,译作"它的"。
项为之强:译作"因为"。 其恕乎:副词,译作"大概,也许"。
以丛草为林:译作"当作"。 其子曰:代词,他的
为人谋而不忠乎:译作"替" 大亡其财:助词,不译。
此何遽不为福乎?:译作"是" 而折其髀:代词,他的,指"好骑"的儿子
7、观:昂首观之:看 作青云白鹤观:景象
8、故: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
故又名"鬼市"云。:所以 此独以跛之故:原因、缘故。
9、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指"在这几个同行的人中间"。
10、时:故时有物外之趣:常常 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时而习之:时常。
11、富:宋有富人:形容词,富裕 家富良马:动词,有很多,富有
12、亡:暮而大亡其财:丢失 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13、引:下车引之:拉 丁壮者引弦而战:拿起,拉开。
14、数:见宫殿数十所: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层层指数:点数,计算。
15、词性活用:
鞭:鞭数十,驱之别院。名词作动词,译作"鞭打,用鞭子打"。
故: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 新: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知识"
仁:仁以为己任:名词作动词,实现"仁"的理想。
低:逾时,楼渐低,不见其顶:形容词作动词,"降低"。 雨:天雨墙坏:名词作动词:下雨
近:近塞之人: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近。 富:家富良马: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富有。
善:有善术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好的地方。
智:其家甚智其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16、通假字
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是知也:"知"通"智",智慧。
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 裁如星点:"裁"通"才",只有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疑问。
17、重点字词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心里。拟作:比作。于:在。
徐喷以烟:慢慢地。 盖一癞虾蟆:原来。 方出神:正好。
使与台齐:让。 定神细视:集中。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学而为思则罔:迷惑。 学而不思则殆:有害。 是知也:此,这。
择其善者而从之:跟从。 士不可以不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无何:不久,不一会儿。 危楼:高楼。 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
或凭或立:有的人。靠着。 不一状:形状不一。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撒盐空中差可拟:把……撒在。 大致,差不多。相似。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太丘舍去:丢下。
非人哉:真不是人啊!。 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去:离开。(丢下我走了。)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智子疑邻:以……为聪明。 人皆吊之:都。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居数月:经过。 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
六:诗歌赏析
1、《次北固山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写诗人停船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江南冬末的景物和感受。
首联勾画出在江南旅途中所见到的明媚景色:茫茫江水,隐隐青山。
颔联抓住早春江湖这一特有的景象, "平""阔""正""悬"四字准确生动,"阔"是"平"的结果,只有江水涌涨,江面才变得宽阔,"正"即包含"和风"又包含"顺水"的意思,使诗句生动地描绘出江水涌涨、水波浩荡、风顺帆正的壮丽图景。
颈联写天将破晓时,一轮红日涌出江面,虽已是残冬,但一轮红日给四周景色带来了生命的光辉。"生"和"入"突出江南早春的特征,这一联妙在不仅描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特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尾联写看到大雁北归,想到新年即将来临,而今身处异地他乡,自然而然地引出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
全诗写景生动传神,意境开阔,抒情自然。
2、《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首联写远景,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公亭西边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涨与湖堤相平,"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描绘了一幅开阔又明朗的春天图景。
颔联写莺燕的活动。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初春生机勃勃的感觉,"早""新"两字用的妙:是诗句的诗眼,作者抓住早春这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在西湖见到早春景象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颈联写近景,五颜六色、随处开放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春草刚刚没过马蹄。
尾联写诗人陶醉在湖东的白沙堤掩映下的绿杨阴里,以至于流连忘返。
全诗写景层次分明、由远到近、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过故人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写了与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和山村的秀丽风光,表达了朋友间那种淳朴的情谊和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写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诗人到家里做客。通过写朋友的热情款待,表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四句描写了小村庄的秀丽景色,绿树、青山环绕,小村庄显得格外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之情。
五、六句描写打开窗户所见到的景物及端起酒杯所谈论的话题,情与景交融在一起。
最后两句交代下次再来的时间及目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和小村庄的依恋之情。
全诗语言简洁、叙述简练而意味无穷,结构严谨而层次分明。
4、《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逼真地描绘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的隐逸情怀。
全诗以由寺外到寺内的顺序为线索,前四句写入古寺,见高林,踏曲径,进禅房。五六句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最后两句写聆听古刹的钟磬声。
诗中虚写万籁俱寂,实写心灵感悟;虚写钟磬之音,实写心灵震撼。借虚写实,深邃绵远,意境高深,寓意深长。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同时也是一首赠言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关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首句以景兴起,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凄凉的晚春图。从"飘飞不定的杨花落光了,布谷鸟啼声凄婉"之中隐含着作者对朋友被贬僻壤之地的同情和悲伤,接着转入叙事,用跋涉五溪说明路途的遥远和艰难,暗含着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希望借助明月,将自己对朋友的关心、担忧之情随轻风直到偏远的夜郎之西。
全诗想象丰富奇特,感情真挚。
6、《泊秦淮》: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体裁的政治讽刺诗。全诗写诗人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想到南朝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以及陈朝的灭亡,反映了诗人对晚唐达官显贵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存亡这一再现状的不满与愤恨。
前两句描写夜晚秦淮河上烟月迷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虑之情。后两句写现实中达官显贵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全诗语言凝练、含蓄。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两个"笼"字表现出写景生动形象,情感深沉。
7、《夜雨寄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君问归期"是写亲人思念诗人,"未有期"是诗人的回答。第二句交待"未有期"的原因:因为诗人当时身居遥远而荒凉的巴山,又遇一场连绵不断的秋雨。一问一答中,把亲人思念自己与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情真挚地表达了出来。后两句是诗人的希望,预想将来会面的时候,能把今夜的情景向亲人诉说,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亲之情与盼望同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
全诗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含蓄深沉,倾诉了骨肉亲情之间分离的痛苦与想象亲人团聚时的欢乐情景。全诗以"相思"为主题。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一句内容丰富,包含了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艰难的种种感受。"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第二句对第一句进行补充,"赚"字幽默风趣,将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三四句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岭过程中也相应地会遇到多少重山岭。"一放一拦"把山写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同时也将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透露出来。其间包含着朴实的人生哲理:做任何事情都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困难才能顺利解决。
9、《观书有感》: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写的是诗人忽然把难懂的书看懂了时产生的联想及感受。前两句用比喻修辞方法写出方塘的清澈,表面是写景,实际上是用景物作比喻。三四句写方塘清澈的原因,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后人将句子凝缩为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头和动力。
全诗语言简洁、质朴,比喻贴切。
痴(chī) 想 隐(yǐn) 秘(mì) 凝(níng) 成(chéng) 诱(yòu) 惑(huò) 喧(xuān) 腾(téng) 瞬(shùn) 间(jiān) 训(xùn) 诫(jiè) 迂(yū) 回(huí) 凝(níng) 视(shì) 啜(chuò) 泣(qì) 纳(nà) 罕(han) 瘦(shòu)骨(gǔ)嶙(lín)峋(xún) 头(tóu)晕(yūn)目(mù)眩(xuàn) 小(xiǎo)心(xīn)翼(yì)翼(yì) 零(líng) 落(luò) 断(duàn) 续(xù) 收(shōu) 敛(liǎn) 宽(kuān) 恕(shù) 卑(bēi) 微(wēi) 一丝不苟(gǒu) 迸(beng) 溅(jiàn) 繁(fán) 密(mì) 伫(zhù) 立(lì) 伶(líng) 仃(dīng) 忍(rěn)俊(jùn)不(bù)禁(jīn) 饥(jī)寒(hán) 缀(zhuì)连(lián) 倔(jué)强(jiàng) 洗(xǐ)濯(zhuó) 玷(diàn)污(wū) 扒(pá)窃(qiè) 诅(zǔ)咒(zhòu) 碌(lù) 碌(lù)终(zhōng)生(shēng) 绝(jué) 处(chǔ) 逢(féng) 生(shēng) 贪(tān) 婪(lán) 堕(duò) 落(luò) 点(diǎn)缀(zhuì) 冉(rǎn)冉(rǎn) 苦(kǔ) 熬(áo) 雏(chú) 形(xíng) 丰(fēng) 硕(shuò) 累(léi)累(léi) 沉(chén)甸(diàn)甸(diàn) 繁(fán)弦(xián)急(jí)管(guǎn) 玲(líng)珑(lóng)剔(tī)透(tòu) 多(duō)姿(zī)多(duō)彩(cǎi) 不(bù)可(kě)磨(mó) 灭(miè) 回味无穷(qióng) 金(jīn) 窖(jiào) 泯(mǐn) 灭(miè) 慧(huì) 心(xīn) 嬉(xī)戏(xì) 风(fēng)韵(yùn) 闲(xián) 适(shì) 禀(bǐng) 告(gào) 厄(è) 运(yùn) 行(xing) 乞(qǐ) 落(luò) 难(nán) 无忧无虑(wúyōuwúlǜ) 心旷神怡(xīnkuàngshényí) 阴晴圆缺(yīnqíngyuánquē) 心痛如割(xīntòngrúgē) 险象迭生(xiǎnxiàngdiéshēng) 得失之患(déshīzhīhuàn) 多愁善感(duōchóushàngǎn) 天灾人祸(tiānzāirénhuò) 突如其来(tūrúqílái) 异国他乡(yìguótāxiāng) 执(zhí) 著(zhù) 鞭(biān) 策(cè) 盛(shèng) 名(míng) 报(bào) 酬(chóu) 奢(shē) 望(wàng) 蹂(róu)躏(lìn) 呵(hē)责(zé) 懊(ào) 恼(nǎo) 沉(chén) 醉(zuì) 迷(mí) 醉(zuì) 猝然长逝(cùránchángshì) 问心无愧(wènxīnwúkuì) 朗(lǎng) 润(rùn) 酝(yùn) 酿(niáng) 卖(mài) 弄(nòng) 宛(wǎn) 转(zhuǎn) 嘹(liáo) 亮(liàng) 黄(huáng) 晕(yùn) 烘(hōng)托(tuō) 繁花嫩叶(fánhuānènyè) 呼朋引伴(hūpéngyǐnbàn) 抖擞精神(dǒusǒujīngshén) 花枝招展(huāzhīzhāozhǎn) 镶(xiāng)嵌(qiàn) 响(xiǎng) 晴(qíng) 肌(jī) 肤(fū) 绿(lǜ) 萍(píng) 水(shuǐ)澡(zǎo) 贮(zhù) 蓄(xù) 澄(chéng) 清(qīng) 空(kōng)灵(líng) 黛(dài) 色(sè) 贮(zhù) 满(mǎn) 匍(pú) 匐(fú) 磅(pàng) 礴(bó) 澹(dàn) 澹(dàn) 芊芊细草(qiānqiānxìcǎo) 轻飞曼舞(qīngfēimànwǔ) 春华秋实(chūnhuáqiūshí) 闲情逸致(xiánqíngyìzhì) 挑(tiāo) 着(zhe) 挑(tiāo) 斗(dòu) 丁(zheng) 丁(zheng) 幽(yōu) 谷(gǔ) 肥(féi) 硕(shuò) 栖(qī) 息(xī) 归(guī) 泊(bó) 寥(liáo) 阔(kuò) 枯(kū) 涸(hé) 清(qīng) 洌(liè) 梦(mèng) 寐(mèi) 竦(sǒng) 峙(zhì) 骸(hái) 骨(gǔ) 潜(qián) 行(háng) 裹(guǒ) 藏(cáng) 葱(cōng) 茏(lóng) 幽(yōu) 雅(yǎ) 海枯石烂(hǎikūshílàn) 日转星移(rìzhuǎnxīngyí) 峰(fēng) 峦(luán) 预(yù) 兆(zhào) 轻(qīng) 盈(yíng) 匀(yún) 称(chēn) 崩(bēng) 塌(tā) 弥(mí) 漫(màn) 征(zhēng) 兆(zhào) 一霎间(yíshàjiān) 姿态万千(zītàiwànqiān) 顷(qǐng) 刻(kè) 喑(yīn) 哑(yǎ) 静(jìng) 谧(mì) 莴(wō) 苣(jù) 嗉(sù) 襄(xiāng) 红(hóng) 喙(huì) 观(guān) 测(cè) 海(hǎi) 域(yù) 畅(chàng) 谈(tán) 昂首挺立(ángshǒutǐnglì) 一叶孤舟(yīyègūzhōu) 遥遥在望(yáoyáozàiwàng) 丫(yā) 杈(chā) 寂(jì) 寞(mò) 憔(qiáo) 悴(cuì) 肃(sù) 杀(shā) 诀(jué) 别(bié) 荡(dàng) 漾(yàng) 嫌(xián)恶(wù) 可(kě) 鄙(bǐ) 惊(jīng) 惶(huáng) 瑟(sè) 缩(suō) 虐(nuè) 杀(shā) 恍然大悟(huǎngrándàwù) 苦心孤诣(kǔxīngūyì) 怦(pēng) 怦(pēng) 拆(chāi) 散(sàn) 水波粼粼(shuǐbōlínlín) 匿(nì) 笑(xiào) 菡(hàn) 萏(dàn) 敧(qī) 斜(xié) 祷(dǎo) 告(gào) 并(bìng) 蒂(dì) 花(huā) 瑞(ruì) 慈(cí) 怜(lián) 荫(yīn) 蔽(bì) 滑(huá) 稽(jī) 御(yù) 骋(chěng) 赏(shǎng) 赐(cì) 爵(jué)士(shì) 炫(xuàn) 耀(yào) 妥(tuǒ) 当(dāng) 呈(chéng)报(bào) 陛(bì) 下(xià) 精(jīng) 致(zhì) 头(tóu) 衔(xián) 骇(hài) 人(rén)听(tīng)闻(wén) 随(suí) 声(shēng) 附(fù) 和(hè) 缥(piāo) 缈(miǎo) 笼(lóng)罩(zhào) 女(nǚ) 娲(wā) 莽(mǎng)莽(mǎng)榛(zhēn)榛(zhēn) 澄(chéng) 澈(chè) 绵(mián)延(yán) 神(shén)通(tōng)广(guǎng)大(dà) 哞(mōu) 哞(mōu) 潺(chán) 潺(chán) 眨(zhǎ) 巴(bā) 孪(luán) 生(shēng) 痒(yǎng)酥(sū)酥(sū) 踉(liàng)踉跄(qiàng)跄
二:句子仿写。
1、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2、彩虹,经过与雷早激战之后才出现;理想,经过与困难搏斗之后才诞生。
3、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叶,贮满希望之情;
夏之色为金的黄,如麦浪,如稻草,彰显着丰收的希望;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冬之色为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宣告旧生命的终结。
三:诗歌直接性默写
1、《观沧海》--曹操(三国)东临___石,以观沧海。水何___ ___,山岛___ ___。树林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___ ___,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出其中;星 灿烂, 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___残
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___ ___ ___ ___ 。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朝)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 ___ 低。几处早 ___ 争 ___ 树,
谁家新 ___ 春泥。乱花 ___ ___ 迷人眼,浅草才能 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___阴里白沙堤。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朝)枯 ___ 老树昏 ___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___ 阳
___ 下,断肠人在天 ___ 。
5、龟虽寿--曹操(三国)神龟虽寿,犹有竟时。___蛇乘雾,终为土灰。老___ 伏 ___,志在千
里。烈士 ___ 年,壮心不 ___。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朝)故人 ___ 鸡 ___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 ___ 外斜。
开 ___ 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 ___ 菊花。
7、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朝)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 ___ 房花木深。山
光 鸟性,潭 空人心。万 ___ 此都 ___ ,但余钟 ___ 音。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 ___ 啼,闻 ___ 龙标过五溪。我 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 ___ 西。
9、夜雨寄北-李商隐(唐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楚水涨秋池。 ,
。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友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
10、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中写亲人盼询归期,从而抒写诗人与亲人间互相思念的真挚之情的诗
句是: , 。抒写诗人希望与亲人会面的诗句是: , 。
11、晏殊在《浣溪沙》中以诗入词,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千古名句的是:
, 。
12、杜牧的《泊秦淮》:渲染了一幅迷茫、清冷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 ,
。表现诗人忧患意识,反映官僚纸醉金迷生活的诗句是:
, 。
13、《观书有感》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是: ,
。
五:文言文重点字词。
1、之:故时有物外之趣:结构助词,"的"。 2、以:徐喷以烟:介词,"用"。
昂首观之:代词,"它,指夏蚊"。 以丛草为林:介词,"把"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用在主谓结构间,取消 可以为师矣:介词,"凭,靠"。
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以数万计:介词,"用"。
下车引之:代词,他(指元方) 此独以跛之故:因为
人皆吊之:代词,他(指丢马的人) 可以为师矣:介词,凭,靠。
其邻人之父亦云:结构助词,"的"。 仁以为己任:介词,"把"。
3、而: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可不译。
暮而果大亡其财:表修饰。 丁壮者引弦而战:表修饰。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 堕而折其髀:表顺承。
学而时习之:连词,表顺承,译作"然后"。 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
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译作"却"。 而疑邻人之父:表转折,"却"
任重而道远:连词,表并列,译作"并且"。
4、然:忽有庞然大物: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 果然鹤也:副词词尾,不译。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
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可是,连词,表转折。
5、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作"被" 6、其:蹲其身:代词,译作"自己的"
知之为知之:译作"是"。 必细察其纹理:代词,译作"它的"。
项为之强:译作"因为"。 其恕乎:副词,译作"大概,也许"。
以丛草为林:译作"当作"。 其子曰:代词,他的
为人谋而不忠乎:译作"替" 大亡其财:助词,不译。
此何遽不为福乎?:译作"是" 而折其髀:代词,他的,指"好骑"的儿子
7、观:昂首观之:看 作青云白鹤观:景象
8、故: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
故又名"鬼市"云。:所以 此独以跛之故:原因、缘故。
9、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指"在这几个同行的人中间"。
10、时:故时有物外之趣:常常 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时而习之:时常。
11、富:宋有富人:形容词,富裕 家富良马:动词,有很多,富有
12、亡:暮而大亡其财:丢失 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13、引:下车引之:拉 丁壮者引弦而战:拿起,拉开。
14、数:见宫殿数十所: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层层指数:点数,计算。
15、词性活用:
鞭:鞭数十,驱之别院。名词作动词,译作"鞭打,用鞭子打"。
故: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 新: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知识"
仁:仁以为己任:名词作动词,实现"仁"的理想。
低:逾时,楼渐低,不见其顶:形容词作动词,"降低"。 雨:天雨墙坏:名词作动词:下雨
近:近塞之人: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近。 富:家富良马: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富有。
善:有善术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好的地方。
智:其家甚智其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16、通假字
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是知也:"知"通"智",智慧。
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 裁如星点:"裁"通"才",只有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疑问。
17、重点字词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心里。拟作:比作。于:在。
徐喷以烟:慢慢地。 盖一癞虾蟆:原来。 方出神:正好。
使与台齐:让。 定神细视:集中。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学而为思则罔:迷惑。 学而不思则殆:有害。 是知也:此,这。
择其善者而从之:跟从。 士不可以不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无何:不久,不一会儿。 危楼:高楼。 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
或凭或立:有的人。靠着。 不一状:形状不一。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撒盐空中差可拟:把……撒在。 大致,差不多。相似。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太丘舍去:丢下。
非人哉:真不是人啊!。 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去:离开。(丢下我走了。)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智子疑邻:以……为聪明。 人皆吊之:都。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居数月:经过。 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
六:诗歌赏析
1、《次北固山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写诗人停船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江南冬末的景物和感受。
首联勾画出在江南旅途中所见到的明媚景色:茫茫江水,隐隐青山。
颔联抓住早春江湖这一特有的景象, "平""阔""正""悬"四字准确生动,"阔"是"平"的结果,只有江水涌涨,江面才变得宽阔,"正"即包含"和风"又包含"顺水"的意思,使诗句生动地描绘出江水涌涨、水波浩荡、风顺帆正的壮丽图景。
颈联写天将破晓时,一轮红日涌出江面,虽已是残冬,但一轮红日给四周景色带来了生命的光辉。"生"和"入"突出江南早春的特征,这一联妙在不仅描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特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尾联写看到大雁北归,想到新年即将来临,而今身处异地他乡,自然而然地引出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
全诗写景生动传神,意境开阔,抒情自然。
2、《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首联写远景,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公亭西边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涨与湖堤相平,"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描绘了一幅开阔又明朗的春天图景。
颔联写莺燕的活动。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初春生机勃勃的感觉,"早""新"两字用的妙:是诗句的诗眼,作者抓住早春这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在西湖见到早春景象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颈联写近景,五颜六色、随处开放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春草刚刚没过马蹄。
尾联写诗人陶醉在湖东的白沙堤掩映下的绿杨阴里,以至于流连忘返。
全诗写景层次分明、由远到近、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过故人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写了与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和山村的秀丽风光,表达了朋友间那种淳朴的情谊和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写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诗人到家里做客。通过写朋友的热情款待,表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四句描写了小村庄的秀丽景色,绿树、青山环绕,小村庄显得格外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之情。
五、六句描写打开窗户所见到的景物及端起酒杯所谈论的话题,情与景交融在一起。
最后两句交代下次再来的时间及目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和小村庄的依恋之情。
全诗语言简洁、叙述简练而意味无穷,结构严谨而层次分明。
4、《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逼真地描绘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的隐逸情怀。
全诗以由寺外到寺内的顺序为线索,前四句写入古寺,见高林,踏曲径,进禅房。五六句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最后两句写聆听古刹的钟磬声。
诗中虚写万籁俱寂,实写心灵感悟;虚写钟磬之音,实写心灵震撼。借虚写实,深邃绵远,意境高深,寓意深长。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同时也是一首赠言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关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首句以景兴起,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凄凉的晚春图。从"飘飞不定的杨花落光了,布谷鸟啼声凄婉"之中隐含着作者对朋友被贬僻壤之地的同情和悲伤,接着转入叙事,用跋涉五溪说明路途的遥远和艰难,暗含着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希望借助明月,将自己对朋友的关心、担忧之情随轻风直到偏远的夜郎之西。
全诗想象丰富奇特,感情真挚。
6、《泊秦淮》: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体裁的政治讽刺诗。全诗写诗人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想到南朝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以及陈朝的灭亡,反映了诗人对晚唐达官显贵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存亡这一再现状的不满与愤恨。
前两句描写夜晚秦淮河上烟月迷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虑之情。后两句写现实中达官显贵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全诗语言凝练、含蓄。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两个"笼"字表现出写景生动形象,情感深沉。
7、《夜雨寄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君问归期"是写亲人思念诗人,"未有期"是诗人的回答。第二句交待"未有期"的原因:因为诗人当时身居遥远而荒凉的巴山,又遇一场连绵不断的秋雨。一问一答中,把亲人思念自己与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情真挚地表达了出来。后两句是诗人的希望,预想将来会面的时候,能把今夜的情景向亲人诉说,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亲之情与盼望同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
全诗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含蓄深沉,倾诉了骨肉亲情之间分离的痛苦与想象亲人团聚时的欢乐情景。全诗以"相思"为主题。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一句内容丰富,包含了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艰难的种种感受。"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第二句对第一句进行补充,"赚"字幽默风趣,将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三四句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岭过程中也相应地会遇到多少重山岭。"一放一拦"把山写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同时也将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透露出来。其间包含着朴实的人生哲理:做任何事情都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困难才能顺利解决。
9、《观书有感》: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写的是诗人忽然把难懂的书看懂了时产生的联想及感受。前两句用比喻修辞方法写出方塘的清澈,表面是写景,实际上是用景物作比喻。三四句写方塘清澈的原因,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后人将句子凝缩为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头和动力。
全诗语言简洁、质朴,比喻贴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童趣》《<论语>十则》《山市》《<世说新语>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一)《童趣》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突然有一个庞大的物体,像要拔掉山推倒树一样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将舌头一吐,这两只小虫子全被他吞了下去了。
2. 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3.从文中看,“故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答: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4.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
答:要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首先要认真观察身边细小的事物,还应做到善于联想和想象,并
勇于实践。(大致要点)
(二)《<论语>十则》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⑵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2. 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
答:(参考)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4.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答:(参考)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
5.请列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四个):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见贤思齐 温故知新 不亦乐乎 任重道远
(三)《山市》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⑵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而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忙忙碌碌,有的人靠在栏杆上,有的人站着,姿态各不相同。
2.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说说山市的变化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时间词语: 忽 无何 未几 既而 逾时 倏忽
变化阶段: (1)初生阶段:从孤塔耸起到宫殿出现。(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3. 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
答: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四)《咏雪》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⑵未若柳絮因风起。 倒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2.《咏雪》中留下了喻雪的千古佳句,你能说出两句形容飞雪的古诗文吗?
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认为这样的家庭气氛对你有什么好处?
答:《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
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五)《陈太丘与友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约定在中午见面,(友人)过了中午还不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他走后友人才到。
⑵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答:运用了语言(对话)描写。
3.对于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是否失礼?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认为元方不失礼的理由: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失礼的理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知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能表现出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六)《智子疑邻》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暮而果大亡其财。
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的财物。
⑵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家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是盗贼。
2. 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答: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结合生活实际)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此何遽不为福乎?
这难道不是福气吗?
⑵马无故而亡入胡。
他家的马没有缘故的逃跑进入到胡人那边去了。
⑶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这个人唯独因为瘸腿的缘故,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2.本文是一则 寓言 (文体),成语“ 塞翁失马 , 焉(安)知非福 ”出自于此。
3.从《塞翁失马》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答: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我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成败得失。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欧阳修苦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以荻画地: 用 教以书字: 写 或因而抄录: 或者 抄录未毕: 完毕、结束
2.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多读古人的文章。
(2)唯读书是务。 只是致力于读书。
3.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谈谈。答: (参考)欧阳修刻苦攻读。
(二)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先自度其足: 测量、度量 吾忘持度: 尺码
反归取之: 通“返”,返回 遂不得履: 终于
2.翻译下列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在家里量了自己的脚,把尺码放在了他的座位上。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 讽刺了那些固执己见,死守教条,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说明做事要善于变通,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事;做事不能迷信教条。)
(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①。”妻适市来②,曾子欲扑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曾子杀彘》)
注:①彘(zhì):猪。②适市来:到集市上回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曾子之妻之市: 到……去 女还: “女”通“汝”,你
特与婴儿戏耳: 只是 待父母而学者也: 学习的人
2.翻译下列句子。
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现实教育的方法。
3.下列成语或名言与本文的寓意毫无相似的一项是:( C )
A.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B.言必行,行必果
C.掩耳盗铃 D.一诺千金
4.曾子说:“非以成教也。”你认为正确的方法是什么?谈谈你的认识。
答:教育子女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到他人信任。
(四)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大学问家)。《凿壁借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有烛而不逮: 及、达到 家富多书: 有钱的
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报酬 资给以书: 资助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②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五)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师旷论学》)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欲学: 想要 恐已暮矣: 晚
臣闻之: 听说 安有为人臣: 作为
2.翻译下列句子。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3.师旷用了哪几个比喻来论学?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师旷打了三个比喻,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启示: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还是好得多。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
(六)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司马光好学》)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患记问不若人: 担心 ⑵迨能倍诵乃止: 等到 ⑶或在马上: 有时 ⑷众兄弟既成诵: 已经 2.翻译下列句子。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3.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纬编三绝
4.请写出两句你积累到的有关读书的名言:
①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
②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三、选择题: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 )
A.学而时习之/故时有物外之趣 B.暮而果大亡其财/马无故亡而入胡
C.家富良马/宋有富人 D.项为之强/二虫尽为所吞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B )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恕乎 B.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学而时习之
C.徐喷以烟/独以跛之故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D )
A.故时有物外之趣/温故而知新 B.必将有盗/其马将胡马归
C.心之所向/学而时习之 D.亡羊补牢/暮而果大亡其财
4.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D )
A.居然城郭矣/ 居数月 B.然数年恒不一见/层层指数
C.学而时习之/元方时年七岁 D.心之所向/知松柏之后凋也
(《童趣》《<论语>十则》《山市》《<世说新语>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一)《童趣》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突然有一个庞大的物体,像要拔掉山推倒树一样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将舌头一吐,这两只小虫子全被他吞了下去了。
2. 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3.从文中看,“故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答: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4.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
答:要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首先要认真观察身边细小的事物,还应做到善于联想和想象,并
勇于实践。(大致要点)
(二)《<论语>十则》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⑵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2. 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
答:(参考)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4.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答:(参考)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
5.请列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四个):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见贤思齐 温故知新 不亦乐乎 任重道远
(三)《山市》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⑵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而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忙忙碌碌,有的人靠在栏杆上,有的人站着,姿态各不相同。
2.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说说山市的变化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时间词语: 忽 无何 未几 既而 逾时 倏忽
变化阶段: (1)初生阶段:从孤塔耸起到宫殿出现。(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3. 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
答: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四)《咏雪》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⑵未若柳絮因风起。 倒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2.《咏雪》中留下了喻雪的千古佳句,你能说出两句形容飞雪的古诗文吗?
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认为这样的家庭气氛对你有什么好处?
答:《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
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五)《陈太丘与友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约定在中午见面,(友人)过了中午还不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他走后友人才到。
⑵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答:运用了语言(对话)描写。
3.对于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是否失礼?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认为元方不失礼的理由: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失礼的理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知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能表现出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六)《智子疑邻》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暮而果大亡其财。
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的财物。
⑵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家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是盗贼。
2. 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答: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结合生活实际)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此何遽不为福乎?
这难道不是福气吗?
⑵马无故而亡入胡。
他家的马没有缘故的逃跑进入到胡人那边去了。
⑶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这个人唯独因为瘸腿的缘故,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2.本文是一则 寓言 (文体),成语“ 塞翁失马 , 焉(安)知非福 ”出自于此。
3.从《塞翁失马》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答: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我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成败得失。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欧阳修苦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以荻画地: 用 教以书字: 写 或因而抄录: 或者 抄录未毕: 完毕、结束
2.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多读古人的文章。
(2)唯读书是务。 只是致力于读书。
3.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谈谈。答: (参考)欧阳修刻苦攻读。
(二)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先自度其足: 测量、度量 吾忘持度: 尺码
反归取之: 通“返”,返回 遂不得履: 终于
2.翻译下列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在家里量了自己的脚,把尺码放在了他的座位上。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 讽刺了那些固执己见,死守教条,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说明做事要善于变通,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事;做事不能迷信教条。)
(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①。”妻适市来②,曾子欲扑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曾子杀彘》)
注:①彘(zhì):猪。②适市来:到集市上回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曾子之妻之市: 到……去 女还: “女”通“汝”,你
特与婴儿戏耳: 只是 待父母而学者也: 学习的人
2.翻译下列句子。
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现实教育的方法。
3.下列成语或名言与本文的寓意毫无相似的一项是:( C )
A.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B.言必行,行必果
C.掩耳盗铃 D.一诺千金
4.曾子说:“非以成教也。”你认为正确的方法是什么?谈谈你的认识。
答:教育子女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到他人信任。
(四)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大学问家)。《凿壁借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有烛而不逮: 及、达到 家富多书: 有钱的
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报酬 资给以书: 资助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②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五)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师旷论学》)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欲学: 想要 恐已暮矣: 晚
臣闻之: 听说 安有为人臣: 作为
2.翻译下列句子。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3.师旷用了哪几个比喻来论学?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师旷打了三个比喻,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启示: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还是好得多。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
(六)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司马光好学》)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患记问不若人: 担心 ⑵迨能倍诵乃止: 等到 ⑶或在马上: 有时 ⑷众兄弟既成诵: 已经 2.翻译下列句子。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3.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纬编三绝
4.请写出两句你积累到的有关读书的名言:
①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
②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三、选择题: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 )
A.学而时习之/故时有物外之趣 B.暮而果大亡其财/马无故亡而入胡
C.家富良马/宋有富人 D.项为之强/二虫尽为所吞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B )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恕乎 B.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学而时习之
C.徐喷以烟/独以跛之故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D )
A.故时有物外之趣/温故而知新 B.必将有盗/其马将胡马归
C.心之所向/学而时习之 D.亡羊补牢/暮而果大亡其财
4.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D )
A.居然城郭矣/ 居数月 B.然数年恒不一见/层层指数
C.学而时习之/元方时年七岁 D.心之所向/知松柏之后凋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智子疑邻
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邻居家的老公公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公公偷了他家的东西。
寓意【说明】它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听别人的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
塞翁失马
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靠近长城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胡人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安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灾祸呢?”老人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大腿。人们都前来安慰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长城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长城一带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绝大部分。惟独这个人因为瘸腿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寓意【说明】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也形容天无绝人之路!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而在面对成功时,也要全面看待事物.看待事物要持辩证的态度。
买椟还珠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原文: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译文:
有个楚国人在郑国出售珍珠。他用木兰为珍珠作了个匣子,用香料把匣子熏香,还用珠宝、玫瑰、翡翠来加以装饰。一个郑国人买走了这个匣子,却把珍珠还给了他。
杞人忧天
出处:《列子•天瑞》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踏,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
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塌地陷,自己没有地方容身,因此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有个人看他这样忧愁,很为他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很厚很厚的气积聚在一起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从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间,怎么会担心天塌下来呢?"
那人忧天的人听了,又说;"如果天是很厚的气,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会掉下来吗?"
前来开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也都是会发光的气积聚而成的,即使掉下来,也不可能把人打伤。"
那个忧天的人又问:"如果地陷塌了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回答说:"大地是土块积聚而成,它充塞四野,无处不有,你在它上面随便行走、跳跃,整天在它的上面生活,怎么担心它会陷塌呢?"
那人听了朋友的话,如释重负,非常高兴;那个前来劝他的人放下心来,也很高兴。
南辕北辙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
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谏曰:"今者臣来,见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於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译文:
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您的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很充足。'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会越远。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称霸诸侯,办什么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岂不知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
画蛇添足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
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译文:
楚国有一个人举行祭祀典礼。行完了礼,把一壶酒赏给他家里的几位客人。客人们商量道"这酒几个人喝嫌少,一个人喝,有余。咱们在地上画蛇,谁先画成了谁就喝酒。"有一个人先把蛇画成了,拿过酒来将要喝,却又左手举着酒壶,右手又画着蛇说:"我还能给蛇添上脚。"脚还没画成,另一个人又把蛇画成了。这人把酒壶夺过来,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于是他就把酒喝了。
郑人买履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量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他匆忙走到集市上,看中了一双鞋子,突然想起:"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等到他赶回来时,集市已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
有人问他:"你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不就行了吗?为何还要跑回去看鞋样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揠苗助长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译文:
宋国有个农夫嫌稻苗长得太慢,于是将稻苗拨高,满意地回了家,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稻苗长高一大截!"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守株待兔
出处:《韩非子•五蠹》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正在耕田。田边有棵大树桩,一只兔子飞奔过来,不小心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这个农民从此便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再也没有得到兔子,而他的这种行为却被当作笑话在宋国传开了。
邯郸学步
出处:《庄子•秋水》
原文: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译文:
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可是,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
刻舟求剑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掩耳盗铃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
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
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努力必能成功!!!!!!!!!!!!!!!!!!!
现代文:春 济南的冬天 散步 风筝
短文两篇 紫藤萝瀑布 看云识天气 世说新语
散文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
7篇文言文注意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句子翻译
14首古诗词要会默写... ...
179页--188页名著阅读 繁星春水语言特点
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等...
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邻居家的老公公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公公偷了他家的东西。
寓意【说明】它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听别人的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
塞翁失马
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靠近长城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胡人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安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灾祸呢?”老人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大腿。人们都前来安慰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长城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长城一带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绝大部分。惟独这个人因为瘸腿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寓意【说明】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也形容天无绝人之路!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而在面对成功时,也要全面看待事物.看待事物要持辩证的态度。
买椟还珠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原文: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译文:
有个楚国人在郑国出售珍珠。他用木兰为珍珠作了个匣子,用香料把匣子熏香,还用珠宝、玫瑰、翡翠来加以装饰。一个郑国人买走了这个匣子,却把珍珠还给了他。
杞人忧天
出处:《列子•天瑞》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踏,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
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塌地陷,自己没有地方容身,因此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有个人看他这样忧愁,很为他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很厚很厚的气积聚在一起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从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间,怎么会担心天塌下来呢?"
那人忧天的人听了,又说;"如果天是很厚的气,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会掉下来吗?"
前来开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也都是会发光的气积聚而成的,即使掉下来,也不可能把人打伤。"
那个忧天的人又问:"如果地陷塌了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回答说:"大地是土块积聚而成,它充塞四野,无处不有,你在它上面随便行走、跳跃,整天在它的上面生活,怎么担心它会陷塌呢?"
那人听了朋友的话,如释重负,非常高兴;那个前来劝他的人放下心来,也很高兴。
南辕北辙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
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谏曰:"今者臣来,见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於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译文:
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您的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很充足。'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会越远。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称霸诸侯,办什么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岂不知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
画蛇添足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
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译文:
楚国有一个人举行祭祀典礼。行完了礼,把一壶酒赏给他家里的几位客人。客人们商量道"这酒几个人喝嫌少,一个人喝,有余。咱们在地上画蛇,谁先画成了谁就喝酒。"有一个人先把蛇画成了,拿过酒来将要喝,却又左手举着酒壶,右手又画着蛇说:"我还能给蛇添上脚。"脚还没画成,另一个人又把蛇画成了。这人把酒壶夺过来,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于是他就把酒喝了。
郑人买履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量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他匆忙走到集市上,看中了一双鞋子,突然想起:"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等到他赶回来时,集市已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
有人问他:"你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不就行了吗?为何还要跑回去看鞋样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揠苗助长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译文:
宋国有个农夫嫌稻苗长得太慢,于是将稻苗拨高,满意地回了家,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稻苗长高一大截!"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守株待兔
出处:《韩非子•五蠹》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正在耕田。田边有棵大树桩,一只兔子飞奔过来,不小心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这个农民从此便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再也没有得到兔子,而他的这种行为却被当作笑话在宋国传开了。
邯郸学步
出处:《庄子•秋水》
原文: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译文:
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可是,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
刻舟求剑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掩耳盗铃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
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
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努力必能成功!!!!!!!!!!!!!!!!!!!
现代文:春 济南的冬天 散步 风筝
短文两篇 紫藤萝瀑布 看云识天气 世说新语
散文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
7篇文言文注意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句子翻译
14首古诗词要会默写... ...
179页--188页名著阅读 繁星春水语言特点
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等...
参考资料: 自己想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