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VR教育?
虚拟现实教育。
虚拟现实技术(英文名称: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又称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于一体,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VR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
扩展资料:
发展历史
1、第一阶段(1963年以前)有声形动态的模拟是蕴涵虚拟现实思想的阶段
1929年,Edward Link设计出用于训练飞行员的模拟器;1956年,Morton Heilig开发出多通道仿真体验系统Sensorama。
2、第二阶段(1963—1972)虚拟现实萌芽阶段
1965年,Ivan Sutherland发表论文“UltimateDisplay”(终极的显示);1968年,Ivan Sutherland研制成功了带跟踪器的头盔式立体显示器(HMD);1972年,NolanBushell开发出第一个交互式电子游戏Pong。
3、第三阶段(1973—1989)虚拟现实概念的产生和理论初步形成阶段
1977年,Dan Sandin等研制出数据手套SayreGlove;1984年,NASA AMES研究中心开发出用于火星探测的虚拟环境视觉显示器;1984年,VPL公司的JaronLanier首次提出“虚拟现实”的概念;1987年,JimHumphries设计了双目全方位监视器(BOOM)的最早原型。
4、第四阶段(1990年至今)虚拟现实理论进一步的完善和应用阶段
1990年,提出VR技术包括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器交互技术和高分辨率显示技术;VPL公司开发出第一套传感手套“DataGloves”,第一套HMD“EyePhoncs”;21世纪以来,VR技术高速发展,软件开发系统不断完善,有代表性的如MultiGen Vega、Open Scene Graph、Virtools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虚拟现实
煤矿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很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灾害事故,从而让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受到了影响。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VR技术特点以及矿井VR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方式进行总结,并从高通VR煤矿系统构成、高通VR煤矿灾害事故作用、高通VR煤矿知识考核作用分三方面,论述了VR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形式。
高通VR煤矿系统内容构成VR煤矿九大事故还原系统
VR煤矿系统内含两大煤矿重点内容:一是煤矿事故安全体验系统,二是煤矿知识考核系统;九个事故体验项,片帮冒顶事故、井下火灾事故、井下透水事故、刮板输送司机、轨道跑车事故、高空坠落事故、维修触电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瓦斯爆炸事故;15个工种安全风险辨识考核项,打眼工、爆破工、采煤机司机、刮板输送司机、胶带输送司机、井下电钳工、掘进机司机、锚杆所支护工、耙装机司机、小绞车司机、支架工、转载机司机、井下探水工、信号把钩工、冲击地压。
高通VR煤矿灾害事故作用煤矿VR安全,掌握安全风险辨识及防控的重要性
通过穿戴VR头盔及使用操作手柄,可在逼真的煤矿VR虚拟现实场景中漫游交互,让体验者身临其境体验各类常见重大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过程,强烈的视觉及震撼体验冲击,极大的提高了安全警示教育的效果。
高通VR煤矿知识考核作用
体验者通过VR煤矿一体机和操作手柄模拟手枪射击安全风险怪物的方式,身临其境的体验和学习重点工种岗位的危险源和防范措施,惊险刺激增加了学习煤矿知识的趣味性,强烈的视觉及体感冲击,加强煤矿职工的大脑记忆力,帮助各工种煤矿学员更好的掌握煤矿作业的细节问题。
vr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可谓是应当的,有了vr教学课件,我们不再受限于危险、无形的物理和化学实验,同时在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上,将训练场景逼真再现,减少培训成本和难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主动性。
虚拟现实技术的互动性和科技感为我国的教育推向了新高度,同时也为建设职业素质综合能力达标的人才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