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用两个pid控制器在不同条件下控制同一个变量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PID控制的原理和特点
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PID控制器
问世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
。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
术难以采用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
,这时应用PID控制技术最为方便。即当我们不完全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
对象,或不能通过有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最适合用PID控制技术。PID控制,实际中也有PI和P
D控制。PID控制器就是根据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进行控制的。
比例(P)控制
比例控制是一种
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
差(Steady-state error)。
积分(I)控制
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
成正比关系。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系统(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入“积分项”。积分项对误差取决于时间的积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积分项会增大。这样,即便
误差很小,积分项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等于零。因此,比例+积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入稳
态后无稳态误差。
微分(D)控制
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微分(即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
自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组件(环节)或有滞后(delay)
组件,具有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的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这就是说,在控制器中
仅引入“比例”项往往是不够的,比例项的作用仅是放大误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项”,它能预测误差变化的趋势
,这样,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够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为负值,从而避免了被控量的严重超调。所以对有较大惯
性或滞后的被控对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改善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传统的控制理论都建立在被控对象精确模型(传递函数和状态方程)的
基础上,而对一些复杂系统,建立其数学模型是比较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也就无法用系统控制方法实现自动控制,但由人工控制却往往做的比较好。
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PID控制器
问世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
。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
术难以采用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
,这时应用PID控制技术最为方便。即当我们不完全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
对象,或不能通过有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最适合用PID控制技术。PID控制,实际中也有PI和P
D控制。PID控制器就是根据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进行控制的。
比例(P)控制
比例控制是一种
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
差(Steady-state error)。
积分(I)控制
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
成正比关系。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系统(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入“积分项”。积分项对误差取决于时间的积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积分项会增大。这样,即便
误差很小,积分项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等于零。因此,比例+积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入稳
态后无稳态误差。
微分(D)控制
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微分(即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
自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组件(环节)或有滞后(delay)
组件,具有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的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这就是说,在控制器中
仅引入“比例”项往往是不够的,比例项的作用仅是放大误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项”,它能预测误差变化的趋势
,这样,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够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为负值,从而避免了被控量的严重超调。所以对有较大惯
性或滞后的被控对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改善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传统的控制理论都建立在被控对象精确模型(传递函数和状态方程)的
基础上,而对一些复杂系统,建立其数学模型是比较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也就无法用系统控制方法实现自动控制,但由人工控制却往往做的比较好。

2023-06-12 广告
Android和ARM、Linux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内核的嵌入式智能操作系统,它采用了ARM处理器作为其主要处理器架构。Android的内核和许多应用程序都是基于ARM架构编写的,包括处理器和内存管理器。...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浙江启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