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人生的整个心里过程可以分为七个阶段∶这七个阶段分别是。
1,(从出生到1岁左右)基本信赖对基本不信赖。
2,(4~5岁)创新对罪恶。
3,(6~11岁)勤奋对自卑。
4,(12~20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5,(20~24岁)亲密与独处。
6,(25~65)关心下一代对自我关注。
7,(65~生命结束)自我整合对人生失望。
这七个阶段的顺序取决于遗传,但是每一个阶段能否顺利渡过却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因而这种阶段理论也称之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在心里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存在着一种危机,危机的解决标志着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顺利转折。顺利地渡过危机是一种积极的解决态度。反之则是一种消极的解决方法。积极的解决有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有力于个人适应环境。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知):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
简要介绍概念: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感过程(情):人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心里体验过程。
3、意志过程(意):人们为实现奋斗目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在意志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就是意志行为(行)。
4、知、情、意、行的关系:认知是产生情、意的基础;行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和情的推动下产生的,它能提高认识,增强情感,磨练意志;行为控制、调节情感,提高认知。
心理过程着重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意志三个方面,即:常说的知、情、意。知是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的过程;情是人在认知输入信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意是指:推动人的奋斗目标并且维持这些行为的内部动力。知、情、意不是孤立的、互相关连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1、认知过程(知):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
简要介绍概念: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感过程(情):人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心里体验过程。
3、意志过程(意):人们为实现奋斗目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在意志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就是意志行为(行)。
4、知、情、意、行的关系:认知是产生情、意的基础;行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和情的推动下产生的,它能提高认识,增强情感,磨练意志;行为控制、调节情感,提高认知。
心理过程着重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意志三个方面,即:常说的知、情、意。知是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的过程;情是人在认知输入信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意是指:推动人的奋斗目标并且维持这些行为的内部动力。知、情、意不是孤立的、互相关连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