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自我形象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自我形象
一、 设计主题:正确对待青春期自我形象
二、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并了解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2.学会反省自己和思索外界对自己的看法态度与自我评价之间的差异,并尝试对自我进行全方位的价值判断,树立根据判断结果自我修正的目标。
三、 活动对象:初中生
四、课前的准备:卡片、自画像、典故、诗词
五、设计步骤:
1.课程导入
朗诵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自画像
教师:刚才我们明确了自我认识和外界认识的辩证关系。我们常说“旁观着清,当局着迷”,要认识自己是不容易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索自我的庐山真面目,认识一下现实的自我。
① 每个同学在白纸上画一幅自画像,表现自己的形象,可以很具体,也可以很抽象。然后,在纸上书面回答:“我是谁?”。要求写下10个“我是……”的句子,待完成后,做上一个只有自己知道并能识别的标记。
说明:不要作太多的思考,想到什么就写下来。内容可以很具体,如我是一个男孩,我是一个爱笑的女孩,也可以较抽象,如我是一片云,我是一棵小草等。
② 将所有纸都收上来再发下去,让学生评阅其他人的10个造句,看看仅仅凭这10个句子,“你认为他(她)是个怎样的人”。
③ 老师随便挑2份进行评价,评价他人评价的结果和解读如何评价这10句造句。
3.他画像
教师:刚才同学们已经对自我作了初步的认识,要想全面地看清自己,就必须参考他人的意见。唐太宗夸奖魏征是他的一面明镜:“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魏征走了,我失去了一面宝贵的明镜。”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照镜子,他有如何看清自己,知道自己是怎样的形象呢?现在我们通过他画像对自我作进一步的认识。
① 同桌两人既做照镜人,又做镜子,每人在纸上写上同桌的优点及缺点。(说明:尽可能写的详细,但要注意用词)
② 同座位的两人互相交流、比较,我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是否一样,然后想一想,“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4.回音壁
教师: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我的优点别人看不见;而我的缺点我自己看不见。但有时候明明觉得还做得不错的方面却被别人误解,这其中的委屈那真叫苦不堪言。因此,即便是镜子也有平镜和哈哈镜之分。他人的意见不可不听,但是要照单全收恐怕也非上策。
我 要 改 变 的
乐于助人
有礼貌
诚实
害羞
可靠
快乐
懒惰
有进取心
整洁
身体健康
友 善
认真
自私
幽默
讨人嫌
好幻想
孤独
爱表现
果断
勇敢
有毅力
谨慎
合群
勤奋
5.启思录
我们都喜欢照镜子,科学家们发现女孩子照镜子和男孩子照镜子时的感觉并不一样。男孩子在镜子面前自我欣赏,而女孩子关心的则是从镜子里看看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虽然出发点不同,但在关注自己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不过有的人关注自己,却并不喜欢自己。
那么,喜欢自己是不是很重要呢?答案是肯定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除非我们确实喜欢自己,否则我们无法喜欢别人。怨恨一切事物和每一个人的人,会更加表现出自我的挫折感和深深的自我厌恶感。
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喜欢你自己,接纳你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有自己的弱点和短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所以我们通过完成社会工作(在学生时代主要是学习)的结果来知觉自己身上的特长和不足。因此,随着我们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所得到的信息会越来越多,我们逐渐会有一个恰当的、客观的、全面的自我评价,既不会因为自己某方面的能力缺陷而怀疑自己的全部能力,也不会盲目估计自己的能力,忽视补偿自己的不足。
喜欢自己的第一步就是不再以别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而是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然后付诸生活。同时必须学会接纳,减少不必要的自我责备。
有了自我接受,你会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注意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你会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可爱和闪光的地方值得我们赞美和学习。你不再需要虚假的幻想世界,你踏踏实实地选择了现实,真心和每个人交往和相处,在你接纳了自己和他人的同时,社会也接纳了你。
六、这节课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目标基本完成,教学程序规范,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方法得当,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时间拿捏不错,总体而言,比较成功。特别是教学态度,亲切自然大方,有亲和力,希望能坚持。音乐选择得当,能把学生带入情境中。
遗憾教师的过渡语设计得还不够精巧,有罗嗦拖沓的嫌疑,建议上课前作更加充分的准备,也就是备详案,最好能考虑到学生的回答以及教师当时的应答情况,以免到时候过渡处理不当,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整堂课的上课节奏。
一、 设计主题:正确对待青春期自我形象
二、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并了解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2.学会反省自己和思索外界对自己的看法态度与自我评价之间的差异,并尝试对自我进行全方位的价值判断,树立根据判断结果自我修正的目标。
三、 活动对象:初中生
四、课前的准备:卡片、自画像、典故、诗词
五、设计步骤:
1.课程导入
朗诵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自画像
教师:刚才我们明确了自我认识和外界认识的辩证关系。我们常说“旁观着清,当局着迷”,要认识自己是不容易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索自我的庐山真面目,认识一下现实的自我。
① 每个同学在白纸上画一幅自画像,表现自己的形象,可以很具体,也可以很抽象。然后,在纸上书面回答:“我是谁?”。要求写下10个“我是……”的句子,待完成后,做上一个只有自己知道并能识别的标记。
说明:不要作太多的思考,想到什么就写下来。内容可以很具体,如我是一个男孩,我是一个爱笑的女孩,也可以较抽象,如我是一片云,我是一棵小草等。
② 将所有纸都收上来再发下去,让学生评阅其他人的10个造句,看看仅仅凭这10个句子,“你认为他(她)是个怎样的人”。
③ 老师随便挑2份进行评价,评价他人评价的结果和解读如何评价这10句造句。
3.他画像
教师:刚才同学们已经对自我作了初步的认识,要想全面地看清自己,就必须参考他人的意见。唐太宗夸奖魏征是他的一面明镜:“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魏征走了,我失去了一面宝贵的明镜。”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照镜子,他有如何看清自己,知道自己是怎样的形象呢?现在我们通过他画像对自我作进一步的认识。
① 同桌两人既做照镜人,又做镜子,每人在纸上写上同桌的优点及缺点。(说明:尽可能写的详细,但要注意用词)
② 同座位的两人互相交流、比较,我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是否一样,然后想一想,“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4.回音壁
教师: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我的优点别人看不见;而我的缺点我自己看不见。但有时候明明觉得还做得不错的方面却被别人误解,这其中的委屈那真叫苦不堪言。因此,即便是镜子也有平镜和哈哈镜之分。他人的意见不可不听,但是要照单全收恐怕也非上策。
我 要 改 变 的
乐于助人
有礼貌
诚实
害羞
可靠
快乐
懒惰
有进取心
整洁
身体健康
友 善
认真
自私
幽默
讨人嫌
好幻想
孤独
爱表现
果断
勇敢
有毅力
谨慎
合群
勤奋
5.启思录
我们都喜欢照镜子,科学家们发现女孩子照镜子和男孩子照镜子时的感觉并不一样。男孩子在镜子面前自我欣赏,而女孩子关心的则是从镜子里看看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虽然出发点不同,但在关注自己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不过有的人关注自己,却并不喜欢自己。
那么,喜欢自己是不是很重要呢?答案是肯定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除非我们确实喜欢自己,否则我们无法喜欢别人。怨恨一切事物和每一个人的人,会更加表现出自我的挫折感和深深的自我厌恶感。
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喜欢你自己,接纳你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有自己的弱点和短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所以我们通过完成社会工作(在学生时代主要是学习)的结果来知觉自己身上的特长和不足。因此,随着我们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所得到的信息会越来越多,我们逐渐会有一个恰当的、客观的、全面的自我评价,既不会因为自己某方面的能力缺陷而怀疑自己的全部能力,也不会盲目估计自己的能力,忽视补偿自己的不足。
喜欢自己的第一步就是不再以别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而是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然后付诸生活。同时必须学会接纳,减少不必要的自我责备。
有了自我接受,你会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注意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你会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可爱和闪光的地方值得我们赞美和学习。你不再需要虚假的幻想世界,你踏踏实实地选择了现实,真心和每个人交往和相处,在你接纳了自己和他人的同时,社会也接纳了你。
六、这节课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目标基本完成,教学程序规范,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方法得当,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时间拿捏不错,总体而言,比较成功。特别是教学态度,亲切自然大方,有亲和力,希望能坚持。音乐选择得当,能把学生带入情境中。
遗憾教师的过渡语设计得还不够精巧,有罗嗦拖沓的嫌疑,建议上课前作更加充分的准备,也就是备详案,最好能考虑到学生的回答以及教师当时的应答情况,以免到时候过渡处理不当,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整堂课的上课节奏。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