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的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的羁旅漂泊之愁和前途暗淡之忧的感情。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原文: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宿建德江》当作于作者漫游吴越时,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愁的五绝,前两句交代了地点和时间,后两句描写所见之景。全诗意思很好理解:一天漫长的航程该暂时停歇一下了,把船轻轻地停泊在这水汽如烟的小岛边吧。
夕阳西下,暮色渐起,游子不禁又增添了新的愁绪。开阔的原野一望无垠,远处的天空竟显得比近旁的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月影反倒离舟中的人更近了……
“移舟”是天色已晚不得不靠岸的无奈;“烟渚”是水汽朦胧的实景,又是前途渺茫的象征;“客愁”既有远行在外的羁旅之愁,更有怀才不遇没有归属的悲凉;一个“新”字。
道尽了漂泊无依的感喟;日薄西山,这不正是诗人自感华年不再、人生无望的写照吗?“野旷”实际是诗人用天地的广阔和自己的孤独形成对照,更加突出了飘零孤寂的意味。
“天低树”、“月近人”写出了夜宿江舟的独特感受,给人如临其境之感。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了这种“如临其境”的白描手法,抓住了瞬间独特的感受。
尽管全诗笼罩在迷蒙的水汽暮烟和清凄的月色之中,但全诗的意境却又似乎不是一味的消沉凄冷,一个“近”字让人隐约感到了大自然的亲切。无论仕途理想离自己有多远。
无论亲朋故旧在不在身边,无论前途是否畅达,有今夜的“近人之月”相陪,不是上天对自己的恩赐么?“清淡”是孟诗的景,“悠远”是孟诗的意。“自然才是最好的归宿”。
【唐】孟浩然 书法
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诗人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全诗的艺术特色 :此诗写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富有艺术美。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
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的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比树木还低沉,
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