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为什么选择醇亲王的儿子当皇帝
原因有三:
1、同治皇帝死后,因为没有子嗣,所以由谁来继承大统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慈禧太后为了能操控朝政,主张立小屁孩为皇帝,这样她可以再度垂帘听政。醇亲王奕譞4岁的儿子载湉正合适。
3、按照辈分来讲,慈禧太后是既是载湉的姨妈,也是载湉的伯母,血缘关系十分亲近。
在御前会议上,当慈禧太后宣布立载湉为皇帝的话一出口,载湉的生父醇亲王奕譞立即吓的魂不附体,“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有人说这是醇亲王奕譞高兴之举,其实不然,原因很简单,醇亲王奕譞深知慈禧太后的为人,立自己儿子为皇帝,无非是送羊入虎口,充当傀儡皇帝罢了。
光绪皇帝载湉4岁当皇帝,在位34年,一生都是被慈禧太后操控的傀儡,而且慈禧太后在临死之前,还下令将其毒死,时年37岁,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嗣。
扩展资料:
1871年8月14日,载湉在醇王府出生。1875年1月12日深夜,太平湖畔的醇亲王府突然喧闹异常。门前兵丁林立,仪仗庄严,王公大臣列队恭候;宅内灯火通明,气氛紧张,慌乱的家人把睡梦中的载湉叫醒,匆匆给他穿上从皇宫里送来的龙袍。
接着,他被人抱上早就停在府门外面的暖舆,就此糊里糊涂地永远离开了自己的家。
当年慈禧选光绪进宫的时候曾经假惺惺地立下诺言:“一俟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身为皇太后,说话总要算话。光绪十五年二月初三(公元1889年3月4日),亲政典礼如期举行。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廿一,即1908年11月14日,久病数月的慈禧突然召见军机大臣,宣称光绪病危,立即宣布由醇亲王之子、3岁的溥仪继承皇位———此“醇亲王”非“彼醇亲王”,光绪的父亲老醇亲王已经去世,由其子继承王位,因此这位“醇亲王”是光绪的弟弟载沣。
当日酉时光绪于瀛台涵元殿“驾崩”,溥仪当即由父亲抱着朝见重病中的慈禧,承继同治成为新的皇帝,定国号为“宣统”。
第二天,慈禧在仪鸾殿死去,终年74岁。3年后,清朝灭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光绪
2017-04-28
溥仪是道光皇帝的曾孙、第一代醇贤亲王奕譞的孙子、第二代醇亲王载沣的长子,而载沣的嫡母(不是生母),即醇贤亲王奕譞的原配福晋恰好是慈禧太后的妹妹,也即溥仪的正牌奶奶是慈禧太后的妹妹。溥仪的嫡母兼生母,是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大臣荣禄的女儿,而荣禄女儿和载沣的婚姻还是慈禧太后指定的。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是大行皇帝光绪的亲弟弟(同父不同母)。所以,无论是血亲远近还是身份尊贵的程度,溥仪都是当之无愧的。这且不说,如其说慈禧太后看重的是溥仪,不如说看中的是载沣。由于辈分的原因,载沣肯定是不能当皇上的。但是无论是血统的远近、能力的考察、人脉关系的考量,慈禧太后都是属意载沣的。慈禧亲手指定的皇位继承人——宣统帝溥仪是养女的儿子。这表明慈禧在挑选同叶赫那拉氏有关系的人做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决定由溥仪来继承皇位时,光绪皇帝还没有死。光绪皇帝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满意。因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溥仪的父亲是自己的亲弟弟,综上所述,这些因素,才是慈禧太后选择溥仪作为大清皇帝的主要原因,这里不可否认,有亲疏的考虑。
但是,无论谁做皇帝,都挽救不了清朝灭亡的趋势,并不是仅凭一个人所能决定的。当时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朝早已病入膏肓了,唯有推翻它,当时中国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