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印度的文明有哪些共同的特征?不同点
相同点:
1、都根植于河水冲击而成的平原,以农业为主,西方学者称之为大河文明。
2、都是在彼此孤立的状态下产生的,彼此几乎没有联系。
3、生活地方水力资源较好,人们生活用水充沛,也有利于发展农业。
4、都产生了文明。平原地区河流泛滥,需要治水,修筑堤坝,疏河道,为了福利,大家团结起来,从而产生政府、领袖。
5、早期文明都有城市,有很多非农就业人口,比如祭祀、官僚、手工业生产的人,当时农业发达,农产品已经足够提供给非农就业人口。
6、文明都有文字、有神话、历法等等。
不同点:
1、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化的摇篮,发源于地中海东部,称为海洋文明。
2、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
扩展资料
1、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历史:
两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公元前4000年(6000年前)左右来自东部山区的苏美尔人。他们会制陶,发明了文字,根据考古资料,当时处在原始社会解体阶段。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建立了城邦。在公元前24世纪被阿卡德王国所灭。
2、古埃及原始社会:
埃及人的原始社会起始于200万年以前的埃及直立人,是埃及最早的人类,他们的共同祖先属于埃及古猿。
主要起始于在埃及法尤姆洼地的原上猿和埃及猿距今约2800~2600万年之间。埃及法雍的直立人生活反应了埃及最早人类的活动。
3、古印度文明起源:
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著名的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时期,约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后期约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
前期经典很少提到家庭,社会仍局部落性质;后期部落社会分解为4个瓦尔纳的社会。4个瓦尔纳中首陀罗为最低层,吠舍为中层,刹帝利和婆罗门为上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埃及文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印度文明
这些地区水力资源较好,人们生活用水充沛,也有利于发展农业。河流泛滥,需要治水,修筑堤坝,疏河道,为了自己的福利,大家团结起来,从而产生政府、自己的领袖,于是产生最早的文明。
这些早期文明都有城市,有很多非农就业人口,比如祭祀、官僚、手工业生产的人,当时农业发达,农产品已经足够提供给非农就业人口。
这些地方的文明都有文字、有神话、历法等等。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化的摇篮,发源于地中海东部,称为海洋文明。
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建立了最早的城市文明。两河流域气候干旱,两河流域带来肥沃的新月地带,是古代西亚文明的发源地,是当时的粮仓。河流的不定期泛滥,对当地居民产生很大影响。古代史诗中蔓延着悲观主义情绪。苏美尔人建立的城邦都有自己供奉的神灵,祭司是城邦里最有地位的人,他们是多神教。天神Anu,母亲神Nin-hursag,天空神Enlil,水神Enki地位最高,神有着人类的形体,性格和弱点,但他们明显地超越人类。
在建筑方面,苏美尔人在建塔庙的时候已经懂得运用拱券和穹顶。美尔人的雕塑作品外形朴素,呈现几何状态并对称。人像一般是蹲坐的,有着较为粗壮的大腿和宽大的臀部。植物神阿布的雕塑发觉与阿斯玛尔神庙遗址,该雕像很容易辨识,有着大眼睛,细细的眉毛和惊讶的表情,苏美尔人可能雕刻自己的形象,并且让自己的塑像代替自己做祷告膜拜。
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令我们后人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苏美尔人的文明。楔形文字一度成为西亚同行的文字。苏美尔人的古代史诗《吉尔伽美什》中大水的故事是诺亚方舟故事最早期的版本。苏美尔人在公元前6000年就发明了啤酒酿造技术。
苏美尔人发明了车轮,考古发现公元前四千年苏美尔人就发明了陶轮。他们还发明了六十进位制。
苏美尔人被征服后,美索不达米亚一直都处于城邦割据和混战状态,直到公元前1792年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苏美尔和阿卡德各个城邦,还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成文法典,分为六章:私人财产,土地,贸易和商业,家庭,虐待,劳动。
埃及的地理环境相对孤立,气候干旱,水源特定。尼罗河定期泛滥,每年夏天七月到十月水位上涨,洪水便开始,不过洪水也带来肥沃的土壤。为两岸人民积聚财富,缔造文明。
尼罗河缔造了埃及的水里社会,“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国王纳尔迈统一埃及,著名的纳尔迈调色板就记录了这个事件。埃及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方,虽然偶有动荡,但是法老基本是绝对而神圣的统治者。古代埃及的艺术风格也相当一致。
埃及人发明了日历、灌溉系统和金属工具,并开始使用象形文字。法国学者商博良解读了罗塞塔石碑。罗塞塔石碑用三种语言表达了几乎相同的故事,即颂扬托勒密五世的圣旨。
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也属于多神体系,包括太阳、大地、天空、空气和水,尼罗河也被当作神来崇拜,这一点和苏美尔人很类似。
现存的埃及古代建筑多是由石头制成。石灰岩和砂岩在你罗河沿岸的峭壁上很容易找到,而花岗岩 玄武岩等较硬的石头则是来自较为偏远的地方,胡夫金字塔的建造时间和所费人力成本非常之高。法老被古埃及人视为神灵,死后将归为,所以金字塔被设计成高耸入云的形状。金字塔内有法老的木乃伊和为其冥世生活准备的大量财富。对死后生活的期待深深影响着埃及文化的各个方面。纸莎草卷上写着咒语和祈祷词用来指引亡灵,《亡灵书》讲述死者进入奥里西斯长官的永恒之界前必须经历的程序。
木乃伊的制作非常复杂,首先要将人体内脏掏空,然后用香料和阿拉伯胶填充,最后用纱布裹缠躯体,制作过程要70天,这样制成的木乃伊就为冥世做好了准备。
狮身人面像以法老为原型,不仅体现了法老的权利,也体现出古代埃及人喜爱大型雕塑的传统。
古代印度是一个地区的总称而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喜马拉雅南麓都是印度,地理位置相对孤立,印度一直是陆地和海上东西贸易的中心。文明主要产生在北部地区。印度没有史学传统,只有靠出土文物、佛经或者外国人的游记来研究古代印度。
摩亨佐达罗遗址挖掘时人们发现了一个富有而有条理又高度集中的城市文明。有排水系统,染色、制陶冶金作坊。所发现的人工制品中有很多印章,这些是至今仍未被破解的一种书面语言。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定居在北部印度,他们带来了梵语和印度教。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创造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种姓制度非常强调社会分工,种姓职业世袭化,种姓内婚制。
印度教的崇拜集中于自然力量人性化的众神,而非一个历史性的导师或先知。印度教中理想人生的四个基本目标是:法,对人类正义、职责和宇宙秩序的追求;利,时间成功的积聚;爱,精神之爱的追求;解脱:从世界上空幻的乐于苦中解放出来。解脱是最重要的目标,通过切断与日常存在维系的纽带,集中注意力于自身与宇宙之真的结合,就能从生与死的循环中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