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什么又称“孤王”?

 我来答
shouhoulanghua
推荐于2019-11-01 · TA获得超过2.6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5万
展开全部

由于地位甚高,且权利最大,等级森严,一般人都不敢轻易和皇帝走近。所以,皇帝身边能亲近的人很少,仿佛自己是一个人,没有人能和他相比,才自称孤或孤王或寡人。

相关知识介绍:

1、皇帝从秦始皇开始都自称“朕”,有时也用“寡人”,不称“孤王”。称孤道寡是周朝等级制度决定的,按照《周礼》规定,周王自称使用“某一人”、“天王某”。

2、周朝给贵族贵族规定了五等,即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伯爵以上爵位的诸侯国君自称“寡人”,臣民称其为“公”;子爵、男爵爵位的国君自称时使用“孤”。 正是周朝的这些等级礼制影响了以后君主的称谓。

3、在秦朝时,秦始皇创造了“朕”这个字为最高统治者皇帝专用。到了汉代,汉朝又封了不少“王”,皇帝的子侄都被封为“王”,也有自己的封地和王国,汉代规定,这些诸侯王可以在自称时使用“孤”,但不可自称“寡人”,“朕”、“寡人”此后为皇帝用,“孤”为诸侯王专用。以后的朝代沿袭了汉制,皇帝在正式场合自称“朕”,在相对随意的非正式场合自称“寡人”;而皇帝封的那些王爷,则可使用“孤”来称呼自己。“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