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注重人文城市建设”

 我来答
hlywan
2017-06-09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hlywan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36569 获赞数:193537
发表省级论文10篇 参与国家级课题一个 参与校级课题若干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注重人文城市建设”,“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深厚、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可谓找到了我国城镇化的深层次和根本性问题,同时也是“牵牛要牵牛鼻子”的重大战略部署。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注重人文城市建设”,符合人类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本质要求

城市起源很早,形态万千。但在什么是理想城市的基本认识和判断上,在理论上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在现实中以2010上海世博会的理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代表,这个问题已经解决,就是城市的本质在于提供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方式。它基于物质文明生产与制度文明建设,同时又超越了基础性的物质需求和实用性的社会组织形态,给个体提供了更高级的奋斗目标和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所以说城市的本质是文化,理想城市就是文化城市。

这既反映在城市理论研究中,也彰显出城市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向。就前者而言,是城市研究从传统城市社会学最看重的“人口集聚”、新城市社会学最重视的“政治经济结构”,逐渐转向人本主义城市社会学最看重的“艺术文化”,如芒福德强调的“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体,……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就后者而言,是城市发展模式由古代“以政治、军事为根本目的”的“政治城市”、现代“以工业、商业为核心功能”的“经济城市”,逐渐转向当代“以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城市”。文化城市不同于“政治城市”和“经济城市”,超越了城市原始的防卫、商业等实用功能,是一种以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为主要生产资料、以服务经济和文化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以人的知识、智慧、想象力、创造力等为主体条件、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推动个体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目标的城市理念、形态与模式。注重人文城市建设,是衡量城市发展的新尺度,它揭示出城市发展的目的,不是城市人口增加,也不是经济总量与财富的聚集,而在于城市是否提供了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方式。这是“以人为本”在城市发展中的真正落实。

把人文城市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目标,是对我国城市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深刻把握和道路自觉

纵观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前30年以“计划经济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为关键词,我国走过的是一条由国家主导的政治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经济”和“人口流动”为突出特征,我国又选择了另一种“经济型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客观而言,这两种城市化既有其历史必然性,也有难以超越的局限性并遗留了很多后遗症。具体说来,政治型城市化的根本问题在于导致了城市经济的萎缩与城市人口的下降,由政治主导的城市化,正如拿破仑所说“政治就是命运”,国家和政府垄断了所有的生产资料,也掌握着所有人的命运,行政手段不仅决定了生产什么和不生产什么,也决定了人们“进城还是出城”。而以GDP为中心的经济型城市化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现代工业和技术的广泛运用恶性损耗和污染了大自然,使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已逼近“红线”,另一方面,现代文化和城市生活方式严重冲击和破坏了传统的文化价值和社会秩序,社会危机、道德危机和心理危机方面的矛盾愈演愈烈。两者殊途同归的是,直接威胁到“有价值、有意义和有梦想”的城市本质,成为影响中国城市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

由此可知,在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政治和经济问题之后,一向不被重视的社会和文化领域开始成为前进路上的拦路虎。这提出的是一个“如何在城市中做人”的新问题,也可以说,需要什么样的观念、素质、能力和文化,才能使人成为一个适应城市化环境和发展需要的“当代人”。“注重人文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实施,以文化资源保护、文化心态涵养、文化价值建设、文化素质提升为重点,有助于培养一大批适应城市生存环境、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真正的城市人”,这是新型城镇化最迫切的现实需要。建设人文城市,事关全局,已是势在必行。
--
2022-07-27 广告
深圳华景乐游,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是企业的智慧大脑,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GIS地理信息等技术,实现对智慧景区“人、财、物”的可视化集中管控,所有旅游资源、服务设施、数据、事件等内容以GIS地图与大数据可视化方式进行管理与分析...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